第692章 要講證據

應天府華蓋殿。

從屏風上延展而出的光幕近乎兩人高,而隨着那少年郎的輕聲講述,聲音和影像也難以避免的對殿內衆人造成了極大的衝擊。

因此,雖然在今天之前明天子就叮囑過好大兒記得與武侯打個招呼,但等到親眼所見如此只能用“神蹟”來形容之物,朱標徐達等都震撼得無以言表,一時失語。

“爹,這物真就……”

朱標一時間甚至都有些惶恐,按着爹爹的說法,此光幕能貫千古,能與武侯唐太宗宋太祖暢談,還能見後世之學識之景,如何就不是仙蹟呢?

而遍數前朝,醉心於仙而求索長生但又不可見者,何止千千萬萬?

於是朱標心中跳出的第一個想法便是:

“莫非是因爹的恢復華夏之功?”

於是明天子昂了昂頭:

“這少年郎對咱功績可是讚譽頗多,論爲君之明,幾與唐太宗彷彿。”

因爲此前無論是兒子還是臣子恐怕對此都未必相信,說出自己的身後評價就頗有一些自誇之嫌,但此時既都已見了,那再說出來就沒關係了。

於是周圍衆人的眼神又變了變,感受着這股變化,明天子也分外滿意,這時候還是需交代一下的:

“咱洪武之治雖比貞觀,但爲政治民滅胡還是不可懈怠,畢竟後世也說咱大明亦有弊病……”

李文忠激動的再也坐不住:

“舅父,俺早就說了,當議平倭靖海之事!”

“你坐下!”

朱元璋擰了擰眉頭,對這個義子兼外甥他欣賞的很,但性子頗有一些執拗也是真的。

就如此前說起倭寇之患時其欲效仿胡元徵倭之意就異常明顯,而當時他考慮到開國兼之胡元幾因此敗亡,最終還是將李文忠的奏疏按下。

但再想到那後世談及的倭國之罪和其土所藏的驚人金銀,以及方纔光幕上李世民那碩大的表功文字,最終朱元璋還是嫌棄的擺擺手:

“此事尚需謀議完備,非旦夕所能成也。”

李文忠也不計較,笑呵呵的坐下。

至少舅父這般說法比起來此前直言拒絕,已是完全不同的態度了。

搞定了這邊,回頭看着好大兒眼中那嚮往之色,朱元璋神態也不由柔和下來:

“標兒練習國政已有四年,那後世說咱洪武足有三十五年,這麼算來爹的治政之功少不了標兒的仁明勤斷。”

“且後世還稱你是永樂大帝,可見爲君之明不輸咱,當勉之!”

但這麼一說,朱標反倒是有了幾分哀痛之色:

“爹爹壽尚不及八十?兒倒寧肯不要什麼大帝名號,唯願……”

朱標感覺到手背被父親拍了一下,一擡頭就看到孃親笑意淺淺偎依在父親肩上,而此時的大明天子臉上也滿是灑脫:

“何必說胡話?那漢高祖六十一病逝,唐太宗五十二崩殂,咱能活到七十四已可稱高壽。”

“且活着就能知身後名,知汝賢名,還有何所求?”

只不過看到旁邊的朱雄英,朱元璋便在心裡搖搖頭:

還好提前得知,得讓雄英和他叔叔們好好聯絡一番感情纔是,那等骨肉相殘之事絕不能重演。 帝后太子在這裡聯絡感情,李善長撫着鬍鬚倒是忽地有點羨慕。

李文忠只是平時仗着舅父是皇帝所以行事言語隨意了點,但實際上相當聰明,此刻一眼就看出來了這個年齡比舅父還要大不少的老臣其糾結的點:

“大司憲是不是也想知自己壽限所在?”

看其表情就知道猜沒錯,於是李文忠乾脆嘿嘿一笑:

“倘若這光幕真能知我明諸事,那咱們知道以後,這所知的不就成了舊史?也未必算得數。”

徐達實際上也同樣有點好奇,但想想陛下召太醫給他診治這件事,徐達心裡也隱隱有所猜測:

莫非陛下已知他壽限所在?

旁邊的戴思恭不言語,專注盯着光幕,直覺恐怕今日要大有收穫。

【宋朝毫無疑問是一個文化燦爛發展的時代。

而事物只要發展,便不可避免的會有對於未知領域的探索和延伸。

在現代學術定義下,早期人類有三次社會大分工,分別是畜牧業和農業的分離、手工業和農業的分離,以及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分離。

勞動分工促進了勞動的獨立化和專業化,而在文化和學術上也不例外。

而咱們前面也說過,宋慈基本屬於是幹一行愛一行,在他前後四次擔任提點刑獄官的生涯裡,他就深感這個職位干係重大,是伸張正義還是製造冤案,往往就在主責官員的一念之間。

爲了保證能以民命爲重,宋慈在擔任廣東刑獄提點時,大刀闊斧的制定了一套如今也比較有參考意義的職責條文。

比如應驗屍不驗、主官不親臨、誤判致死原因、掩蓋致死主因等,都屬於嚴重瀆職並給予處分。

這實際上已經屬於相當英明瞭,但宋慈並不滿於此。

1245年宋慈六十歲,人生進入暮年的他也開始了對自己以往爲官生涯的反思和總結,最終他認爲單單依靠提點刑獄的盡心執法是遠遠不夠的。

在宋慈職業生涯所見裡,執法者經驗太少從而引發的鑑定檢驗錯誤,反而纔是大部分冤假錯案的主因,說白了就是不專業。

怎麼讓大夥專業起來呢?自然而然的,宋慈想到了讀書人最熟悉的方式,寫一本專業書記不就完了?

而這一寫,人類歷史上的法醫學就此正式開篇。

宋慈所著的《洗冤集錄》並非是歷史上第一本有關法醫學的著作,他在開篇裡就相當清楚的寫了這本書是參考了《內恕錄》等數家,博採衆長,釐正謬誤,再添加進去自己的見解,最終三年成書。

而爲何咱們至今都還知道洗冤集錄,而被其參考的《內恕錄》等早已經佚失,其原因也很簡單,因爲咱們華夏的宋慈這位老祖宗水平確實相當高。

作爲當時基本就是世界第一的法醫學專家兼提點刑獄主官,宋慈在著寫這本著作的時候融入了相當多由他親手主辦的案件作爲案例,使得材料、內容、理論都相當詳實。

而這本著作的創作動機也是爲執法人員作爲專業輔助書籍,故而摒棄了所有華麗的辭藻,理論精簡扼要,分析明白透徹,要點更是切合實際應用。

因此在科學價值和實用價值上,《洗冤集錄》屬於是兩開花,都相當高。

最爲重要的是,《洗冤集錄》在編排上將當時南宋的律法條例放在全書最首,並慎之又慎的寫下了寄語:

“獄事莫重於大辟,大辟莫重於初情,初情莫重於檢驗。蓋死生出入之權輿,幽枉屈伸之機括,於是乎決”

話裡話外就一個意思:咱要講證據。】

317.第317章 鬼子拜壽第799章 雄風猶存第647章 刀伊入寇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第47章 武廟傳世355.第354章 準備砲擊第527章 兄妹121.第121章 大漢忠良馬滅爸175.第175章 徵人與火鍋183.第183章 豪強進化第541章 與關張功烈相彷彿第64章 武聖身後事第437章 又是玄武門第707章 見血對拼253.第253章 奔襲轉戰六千里第659章 咱大明國祚幾何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第563章 歌未竟第456章 債多不愁魯子敬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第708章 封建國有經濟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355.第354章 準備砲擊306.第306章 說好兩槍第775章 馬球治國第490章 勒名悠悠衆口第776章 當唐高祖第668章 曹副丞相風評被害第740章 寬仁仁慈340.第340章 遙想公瑾當年第445章 穩健的李隆基第717章 還是甭問第100章 湯姆曹丕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354.第353章 拔營五丈原第465章 唯一應對之法第429章 這都是一派胡言!第601章 損天下肥私己349.第349章 兩三人垂淚,十里孤墳第477章 載歲祭年第599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536章 北宋與政治正確282.第282章 蘇定方的遭遇戰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159.第15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806章 暢所欲言169.第169章 六位帝皇完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第538章 人中之龍,聲動華戎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308.第308章 徐庶你咋不結婚第472章 擊鼓唱捷第528章 兩科三舍治太和第550章 奪淮第551章 中興諸將第804章 各說各話第11章 老曹家血脈有問題啊第777章 難以企及的高度第785章第690章 二鳳勿念242.第242章 老將猶勇111.第111章 治蜀大小事157.第157章 我有大軍名仁德第699章 彌合南北141.第141章 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第498章 千秋畫卷第776章 當唐高祖188.第188章 佛本是道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第567章 天策府寶393.第392章 氣候週轉與紅丸242.第242章 老將猶勇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第654章 洪武大典206.第206章 同病相憐257.第257章 虯髯客李世民第28章 榮耀,屬於人民第540章 破產的老岳家第805章 熱臉貼個冷屁股第37章 聲名絕代無233.第233章 蘇定方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131.第131章 貞觀上將第427章 勉爲其難武則天(感謝焱炎耀世大佬161.第161章 以鬥爭求團結第425章 與魯子敬同觀第635章 百里油菜花348.第348章 益州盡平326.第326章 新手村羣島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224.第224章 兩死之道268.第268章 插足雍涼第505章 餘壽十七167.第167章 太陽之子孫仲謀356.第355章 擊砲144.第144章 大漢脊樑第649章 神國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