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風流之譽

對着這個李自成名字琢磨了一會兒,明天子也只能暫時將其略過。

看其情況,他不覺得這李自成是洪武年間的官員,考慮了也多半無用。

當下關於這光幕的諸多想法,還是最宜等見了那羅貫中以及徐達兄弟之後再說。

這其中涉及到的不僅僅是光幕真僞,還有大明接下來國策的問題。

短期內重中之重是對北地殘元的剿滅。

百年來的長度當中則是海疆鞏固,其中有西夷艦隊的應對,還有對倭國的布略。

而最終關係到大明生死存亡的似乎又是對遼東的經略問題……

腦袋裡塞了一堆問題,也使得朱元璋一時間也忘了最初打算的在屏風上用此時對桓侯的謠傳與其對說。

……

甘露殿的李世民打了個哈欠。

眼看着的房杜魏三臣在依着義利二分來推測理學,並捎帶討論後世所說的政治重心與文化重心的分離、民間議政的邊界、以及對張載行事的慨嘆。

再瞧瞧光幕,那署名張飛的兩行字飄過之後也還是光禿禿一片,那洪武帝一言不發,使他覺得好生無趣。

“那洪武帝不會真不願去打倭寇吧?”

窮極無聊之下李世民如此猜測。

“定不會。”

唐帝身邊,長孫皇后給剝了個果子,笑道:

“二郎當初與我說時,我也殊爲不信,直至那日匆匆召我……”

說到此長孫皇后也是嘆了口氣,若是按後世之記載,她餘壽也僅五載,之後身邊這良人又需孤零零在帝位放眼天下十幾年,中間還需面對承幹、侯君集、突厥刺殺、徵高句麗等諸多事,殊爲不易。

小心抑制住了心內頓生的憐意,長孫皇后調整心情道:

“洪武帝或便是初見此物故而猶疑,二郎初見便不曾猶疑過?”

搔了搔下巴,李世民想起來那《搜神記》驟然出現光幕的情景,搖搖頭:

“猶疑什麼?那時還以爲是仙人贊功,打算給朕派上一二神將呢。”

“後來嘛,又覺得可能是仙人小氣,所以打算給朕看看俳優戲,誰成想……”

繼續搖搖頭,李世民反倒還有點神氣:

“反倒是輔機、克明、玄齡三卿,還以爲朕當時沾了邪祟。”

聽陛下說起此等舊事,甘露殿內衆臣大笑,長孫、房杜三人無奈苦笑。

“當時那筆就在手邊,故而朕手書不少,但不常得答話,說不得那諸葛武侯還是被朕提點方知以光幕交流文字呢。”

“那二郎倒有功於武侯了。”

灑然點點頭,完了李世民反倒有點可惜:

“算算時間,想來那昭烈帝也差不多該興漢功成了,只嘆不能令武侯伴朕身邊,再造盛唐基業。”

長孫皇后無奈:

“那也難怪昭烈帝對二郎如此不客氣。”

挑挑眉毛,李世民倒是有些訝然: “就因此等小事?”

那邊在忙於跟魏徵爭論的杜如晦還有空擡頭:

“陛下這小事,對昭烈帝而言不啻於動搖國本之大事”

甘露殿內再度大笑,李世民無奈一嘆。

此前以爲科舉乃無上利器,以爲參考宋朝的便可畢功而攬才。

結果如今觀察宋之諸事,這科舉反而還需再改。

欲圖全功還是重在治學,那又不知要多少年月了。

【另外,咱們前面已經說過好多次,兩宋是古代科技成果迸發的一個時代。

開明的學術氛圍,以及人口的大爆發帶來的經濟增長,帶動了北宋對唐朝科技成果的一個全盤融合接收並再創新。

只不過兩宋的科技發展缺憾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士人和士大夫們對科技的研究上,過分依賴感性知識、直觀感覺以及主觀經驗,缺乏定量研究的科研手段,以及與其相匹配的思維傳統。

而且受限於當時的社會結構,科技的研究也不可能獨立於經學之外。

一方面,這些非常粗獷的原生科技思想從傳統經學裡汲取了營養。

但另一方面,不容侵犯的經典觀點和思想又束縛了科技思想的創新,使得當時的科學只能淪爲經學的附庸。

不過即便如此,兩宋值得肯定的科技進步依然還是有非常多的。

比如在織造上,兩宋既將傳承自唐朝的提花機和織造法總結推廣併發揚光大,又在此基礎上研究出了新的軸架整經法。

同樣的,陶瓷上發明坯體多次素燒多次上釉的創新技術,造紙上根據祭祀、官令、刻書等不同用途,另外在上廁所這件事上古人似乎總是羞於記載,目前最早已知的是元帝有用過紙,合理推測應該同樣始於宋朝。

除此之外雕版印刷、釀酒、漆技、榨油、製糖、製茶等作坊也都蓬勃發展。

這裡額外插一句,宋朝雖然開始普及鐵鍋,但炒茶法的發明要到洪武大帝朱八八時候了,兩宋的茶餅依然還是用的蒸汽殺青,飲茶的方法也還是煮茶湯,咱們現代人多半不太好適應。

不過,宋朝因爲茶法傳承於唐,故而將抹茶推向了封建時代的巔峰,最終藉由宋倭貿易將其再度傳入倭國,結果因爲倭國缺鐵故而一直沒能再迭代至炒茶法,反而被現在部分人讚歎抹茶纔是茶藝精髓,就又是另一樁事了。

除去手工業之外,農具上宋朝推廣了三國時期改進發明的踏犁和龍骨水車,尤其是踏犁這東西不需要牛,人踏五日抵得上牛拉犁一日,在宋朝不缺人的情況下比較迅速的推進了對南方的開發,稱得上是兩宋富庶之根。

除此之外,用石板磚塊加固路基並輔以排水渠成爲官道指定樣式,建設封建時代比較完善的消防部門,以及成立太平惠民局集賣藥治病防疫於一體等,都是兩宋值得肯定的點。

而在數學上最爲突出的就是北宋沈括南宋楊輝,相較於天縱奇才的沈括,楊輝在當時的意義要更大。

在高深方面,楊輝繼沈括之後繼續研究高階等差級數處於當時世界頂尖水平。

而在對教育方面,他敢於突破沿用千年的《九章算術》傳統分類格局,重新編寫算法並將九歸口訣編入教材,成功降低了數學教學的門檻。

並且楊輝在自己的著作中自始至終都在強調數學的實際應用以及普及,相當值得肯定。

而在以上的基礎上,當時南宋的文學家朱淑真、張炎等,思想家張九郊、鄧牧等,以及畫師名家劉松年等人共同在臨安構成了當時世界上最早也是規模最大的信息流通交換地。

這些發明、制度以及學術上的成果雖然沒能在當時左右歷史的進程,但它們本身就是一羣默默無聞如你我一樣的普通人盡己所學所能,傾盡全力在歷史上爲人類進程所留下的痕跡。

據此,亦擔得起風流之讚譽。】

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第399章 先察使259.第259章 大唐軍制第515章 金匱之盟第83章 抄了!第629章 天下必有知我者第633章 端平入洛269.第269章 吐蕃之祖226.第226章 四萬義軍182.第182章 小豬陛下第10章 三姓家奴第608章 主戰不絕對287.第287章 大非川318.第318章 滅倭第502章 新長安第485章 捨近求遠之法第545章 莫大焉第40章 荊襄隱事265.第265章 荊州北上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第773章 賞樂博弈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256.第256章 隋唐嘉話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367.第366章 鼠輩何足道哉第582章 中流砥柱第685章 最後悔的事第463章 身在曹營第490章 勒名悠悠衆口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第37章 聲名絕代無第34章 正旦第732章 謝謝大哥285.第285章 巨唐緩步第497章 再見玄德338.第338章 人蔘攻擊第516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360.第359章 銀鈴響,錦帆揚第439章 齊齊整整一家人188.第188章 佛本是道133.第133章 進獄系第551章 中興諸將383.第382章 疫間多少事第637章 打光就打光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第705章 窮死的獨一份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第56章 三國混學第567章 天策府寶142.第142章 星墜五丈原第745章 最像太宗第701章 蒙古的民主348.第348章 益州盡平第778章 上行下效215.第215章 朕不服126.第126章 街亭馬謖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157.第157章 我有大軍名仁德第725章 非常人非常事第542章 燕人歸金286.第286章 崽賣爺田不心疼174.第174章 身經百戰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180.第180章 獻俘(感謝萌萌射八荒的盟主)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第34章 正旦287.第287章 大非川第97章 協同作戰第807章 名臣作傳356.第355章 擊砲163.第163章 甘蔗劍聖第430章 生物學奇蹟327.第327章 某不具名的完顏氏293.第293章 烽火臺與信號塔第798章 孤家寡人126.第126章 街亭馬謖第716章 明合漢風261.第261章 李二三狀態152.第152章 升級咯第49章 農家少閒月第493章 迎送一宵中228.第228章 食盡鳥投林第612章 也就還行第655章 Judy自是讀朱標190.第190章 不夜長安341.第341章 中道崩殂鴻門宴334.第334章 排隊槍斃第399章 先察使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281.第281章 千里奔襲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670章 合斬虎魘200.第200章 東風快遞第723章 兒也一樣第639章 幸災樂禍第477章 載歲祭年第654章 洪武大典129.第129章 魔法晉書目錄第1章 我二弟天下無敵第692章 要講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