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歌未竟

第563章 歌未竟

【另外值得一說的,毫無疑問——農民起義。

我們此前說過,黃巢起義毀滅了門閥的肉體,王小波起義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打出了均貧富的口號。

而在靖康恥發生後,中原大地如同烈火烹油之態,也由此釀造出了農民起義的又一個高峰。

公元1130年,彼時的岳飛與韓世忠合力擊退了金兀朮的搜山檢海,也因此都得了太監皇帝完顏構的青睞。

這一年當中岳飛基本上就成了救火隊長,被完顏構調去江淮,先後平定李成、張用、曹成、孔彥舟等各路流寇,卓有成效。

不過這些實際上只能算是小麻煩,什麼叫大麻煩呢?當然就是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

就如咱們前面所言,南宋雖然沒有完整繼承北宋的國土,但它完整繼承了北宋的苛捐雜稅。

而且在靖康恥之後,趙構還舔着臉又加了抗金稅,這些錢有沒有成爲抗金將領的軍費沒人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的趙構的小日子過得愈發有聲有色了。

皇帝開心了,百姓就沒法活了,於是揭竿而起就成了單選題,而且在學習了王小波的先進經驗之後,各地的農民起義基本上成了按起葫蘆浮起瓢的態勢,禁之不絕。

畢竟南宋的老百姓只是窮,不是傻,當餓死在家裡和出門搶地主老爺一票這兩個放在眼前的時候,任誰都知道怎麼選。

南宋名臣李光曾經很直白說過貧民的困境:

“民不爲盜,則將坐以待死也!”

公元1135年的鐘相起義就尤其特殊。

首先是地點,鐘相起義選擇的是嘯衆洞庭湖,從這裡順着長江往上就是襄陽地區,順着往下呢就是江夏地區,再往下就是趙構偏安所在的江南地區,可謂是踩在心口上了。

其次當然就是性質,鐘相在學習了王小波的起義之後,將這個口號做了階級上的延伸,就此迅速收攏到了大批的破產流民,而這個口號也相當簡單:

均貧富,等貴賤!

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聚集了近五十萬人,他們在鐘相父子的帶領下接連攻佔十九座縣城,建政權號大楚,鐘相自號楚王,並對佔領地區的官僚地主財產進行清算,時稱所佔之地“無稅賦差科,無官司法令”。

不過因爲起義軍良莠不齊被混入了奸細,鐘相父子很快被抓且就地格殺。

wωw⊙ ttKan⊙ ¢〇

按理來說首領被殺,起義軍應該很快作鳥獸散,但沒有,當時起義軍的領袖之一楊幺接過了抗宋大旗並將起義指揮的有聲有色。

最終趙構將岳飛從抗金前線召回,鐘相楊幺起義也才終於失敗。

實際上很無奈的一點是,如果翻開歷史,無論是鐘相還是楊幺,他們與岳飛都是類似的,都是能看到百姓困苦的人。

鐘相出身商賈家庭,青年時入了摩尼教遵循教義在鄉里施捨貧民,在親眼看到了百姓苦難之後,這個商人兒子或是爲了傳教或是出於憐憫,對百姓不僅施以錢財還允諾等摩尼教大興之後定然能等貴賤均貧富。

如此行事二十年,直至靖康之恥,趙構對外屈膝苟安對內重拳出擊,而且放任招安的匪首之流禍亂鄉里,最終逼得鐘相揭竿而起。

楊幺就更像了,少年困苦堅持讀書,並且靠着撐船載貨來往洞庭對當時民生知之甚詳,但最終也是當順民沒了活路,揭竿而起投入了轟轟烈烈的起義當中,好在最終岳飛吸納了楊幺麾下近半數人手,或遷去襄漢安穩過日子,或編入軍中北上抗金。

而最終因爲宋廷,這些人彼此走到了對立面,着實令人唏噓。

我們不能用今日的劍去斬前朝的官,鎮壓起義的岳飛沒得選,他還需要宋廷的兵糧去北伐,將家鄉從金人鐵蹄下拯救出來。

鐘相楊幺落草爲寇起義也同樣是沒得選,他們被吃人的宋廷逼上了絕路不得不反抗。

他們最終皆亡於宋廷,這是時代的悲劇,怎麼解決?當時沒人能知道。 八百多年後,洞庭湖八百里波濤散盡,教員以青史磨墨,以三皇五帝風流人物作筆,揮筆寫就《讀史》一詞,或許算作這個悲劇的一個回答。

遍觀上下五千年,唯有百姓,才最堪稱風流人物。

歌未竟,東方白。】

漢長安府中,在座諸人久久失語。

最終還是張飛摸摸腦殼,左右瞧了瞧很是實誠道:

“俺不懂,軍師給俺講講唄?”

只不過讓張飛意外的是,那似乎從不會被各種問題難倒的軍師,那似永遠胸有成竹智珠在握的軍師,那看後世種種神異之景最多也只會挑挑眉頭的軍師,此刻卻眉頭緊鎖不展,仰着頭一時竟然癡了。

於是張飛扭頭將視線對準了劉備,沒想到大哥也很是直白的與他擺手坦然道:

“能品讀一二愁懷,卻不懂八九分意思。”

於是張飛哈哈一笑:

“那大哥豈不是跟俺一樣,十分不懂?”

劉備也不反駁,低頭將這首詞抄錄了下來又讀了兩遍,但最終也只能無奈搖搖頭。

爾後方纔道:

“雖不懂這詞,但那鐘相楊幺,卻分外好懂。”

這一點上來說確實好懂,畢竟後世不都說了麼:季漢麾下多失意之人。

他們雖不如那兩宋百姓一般被苛捐雜稅逼到絕境,但同樣也受困於時局又近似的絕境之感。

就如劉備自己,他若是不出來扛起興復漢室的大旗,那誰人能扛?

是偏安益州的劉季玉?還是縱橫雍涼只計較自己得失的韓遂?又或是那挾天子行不法的曹賊?

總不能是那屢屢給曹阿瞞低頭受封的大魏吳王吧?

“誰不懂?”

張飛話語中難得有了點嘲諷的意思:

“那太監皇帝都不念百姓,難不成還想要百姓念他的好嗎?”

“他有好可念嗎?”

搖搖頭甩開腦子裡的這些晦氣之事,張飛也是忽然腦洞大開:

“可惜那後輩所說的穿越之法難爲真。”

“不然咱們跟那南宋換換,用張角換那岳飛如何?”

“再不行,等俺去許都擒了曹賊,用曹丞相換他的嶽少保如何?”

劉備:“……”

ωωω● ttκǎ n● c o

第624章 優勢絕對在我343.第343章 戰利品就要舉起來第66章 兼職武聖226.第226章 四萬義軍第535章 狄青與大宋夢312.第312章 朕沒生氣第616章 治大不敬之罪第603章 耶律約翰第695章 關鍵人物第415章 風雲起第427章 勉爲其難武則天(感謝焱炎耀世大佬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第742章 不好意思放錯了第98章 全軍覆沒第647章 刀伊入寇第556章 十二金牌斷壯志117.第117章 輕重緩急155.第155章 一騎當千第620章 超高情商式震撼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221.第221章 忠良飼狼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642章 洪武帝你在嗎第728章 富饒西方117.第117章 輕重緩急第493章 迎送一宵中第516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5章 孫權曹豹206.第206章 同病相憐第792章 真收那兩百金第667章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352.第351章 還定三秦第27章 帶兵愈多 實力愈弱?第770章 畫眉123.第123章 出祁山(35K)第618章 贅婿噬主第813章 秦漢七璽第540章 破產的老岳家第491章 近代曙光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134.第134章 甘將軍算功勞不?第452章 苦一苦兄弟165.第165章 成爲曹丕309.第309章 伯約獨秀第92章 立馬勒銘203.第203章 天外之敵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427章 勉爲其難武則天(感謝焱炎耀世大佬第736章 皇權不下省第638章 知易行難274.第274章 投唐一念起第735章 必去其疾第489章 仇讎奉爲神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178.第178章 誰爲名將第596章 你也算豪傑293.第293章 烽火臺與信號塔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第743章 寧有種乎第756章 諸多交代第553章 渡河,北伐第489章 仇讎奉爲神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201.第201章 入海問天189.第189章 玄奘第687章 舊謎復提第40章 荊襄隱事第726章 永不停歇的疆場273.第273章 釘馬掌354.第353章 拔營五丈原第575章 異國故江第774章 國力比拼第51章 朝菌與蟪蛄(端午節快樂)第100章 湯姆曹丕第414章 爛攤子第734章 大元的棺材板第583章 生死茫茫287.第287章 大非川第622章 人君仁君第543章 共勉海疆第503章 千燈作天河217.第217章 李唐家事第411章 何故騙我?第433章 改換門庭 依法治唐第636章 後胡復來第15章 吾弟字幼常第752章 子龍賢弟314.第314章 皇極女皇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第71章 祠堂何處尋第49章 農家少閒月第66章 兼職武聖324.第324章 強叩國門133.第133章 進獄系第690章 二鳳勿念第82章 玄武負洲遨於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