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滅魏戰略

攻魏水戰,並非只舟船之戰,而是以水爲兵的決水之戰,華夏自有兵戈以來,未曾有過決堤攻水之戰,只聞治水利人,未聞決水以成兵,當秦開與謀臣、副將商討月載,又考察地形後,忽然靈機一動,冒出的一個想法。

因爲鴻溝南下經大梁城外,距離之近,如同大梁護城河一般,惟其如此,如果引水攻大梁,水口不在大河,而是在鴻溝,但鴻溝水量不足以灌城,需從接近的大河上端開口補水,才能促成其威勢。

這條戰略,對大梁城非常有威脅力,當即得到副將們的支持,不過,秦開卻暫時壓下來,立即派斥候秘密上報燕京朝廷。

“將軍可是有和顧慮?”謀士殷良在旁低聲詢問,這些年戎馬生活,他總是跟在秦開身邊,似乎有所察覺主帥的心思。

秦開點頭道:“對付魏國,水攻計劃雖好,很容易奏效,但是大梁城畢竟天下王都之一,而且人口數十萬計,一旦水灌城池,城內的魏國人溺死枕藉,這個責任,我擔負不起,尚需廟堂朝廷決斷。”

“大將軍主殺伐,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看重的是赫赫戰功,將軍何必在乎敵國的百姓死活,而束手束腳?”

殷良頓了一頓,繼續說道:“要知道,水攻策略一旦耽擱,滅魏大勢就要被擱淺了,大梁城被魏王經營幾代,分有外城、甕城、主城、王城,一層層阻隔,糧食充沛,兵甲十萬,加上城內壯丁,組織起來只怕有三十萬衆,比我們圍困的軍馬還有多,說不定能撐上幾年,到時候,戰局突變,只怕我華夏燕國的統一六國的大業,就要受到破壞了。”

秦開嘆道:“在我出征之前,君上就曾叮囑我,自此統一天下的戰局一開,各國的百姓,就已經是燕國的百姓了,讓我所過之處,不得擾民、害民,殺戮無辜,這一村、一郭、一城,日後都將是燕的天下,燕的子民!”

“如果我一意孤行,打破君上的收攏民心的計劃,即便攻克了大梁城,不光觸犯龍顏,而且違背君王意志,唯恐耽誤大事,故此進退維谷;在確定實施水攻計劃前,我還需一套其它滅魏計劃!”

“如果不能水攻,只能強兵攻城,打攻堅戰了,到時候,我軍必死傷枕籍,堆屍如山!”殷良乃謀計策士,不是儒生,所以對仁義道德那一套,並不熱衷,反而諸事講究效率、利益、得失。

秦開望着遠處雄偉的大梁城郭,以及城牆下的一些護城戰壕、軍營,想到不久之後,自己要揮兵攻打它,不禁有些熱血沸騰。

一將功成萬骨枯,自己只要一聲令下,就要無數的將士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血流成河。

這些年北掃東胡,南下滅趙,積累了大量的鐵兵作戰和平原攻城的經驗,所以對秦開而言,現在統一六國的戰爭,正是他奠定名將之路的最佳時期,完成大業,自己將威震六國,能與吳起、孫臏等人齊名了。

殷良能明白秦開的心情,點了點頭,輕輕一嘆,眼下只能等燕京王宮的決斷了,希望燕王能顧全大局,不拘小節。

“豐饒魏國,風華大梁,如今,只能苟延殘喘,等待滅亡了。”秦開感慨,這可是中原的核心之地,從這裡走出了太多的人傑,吳起、商鞅、孫臏、張儀等等,都是名振一個時代的人物,可惜在魏國鬱郁不得志,不被重用,反被成爲他國棟樑,掉過頭對魏造成了重大威脅。

“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大多王朝滅亡,都不止因爲外因,更多是荒廢朝政,自毀長城,人才流失、**、政治昏暗、君王無德、土地兼併、不顧百姓等等,綜合在一起,就會走向滅亡,魏、楚、韓等國,經過百年以上的發展,早已腐朽,沒有大變革,使國家涅盤重生,必然會滅亡。

………

蜀地,楚家大將昭陽率領精兵三萬,離開巴地,沿着長江逆流而上,經嘉陵江一個渡口登岸,偷襲南充城。

由於巴地早有消息傳到了蜀地,使得這裡的秦軍有所準備,兩軍在南充城外,進行了一次正面較量。

此處秦軍只有一萬人,但是以逸待勞,而且秦軍彪悍,虎狼之師,好勇鬥狠,絲毫不懼楚軍人多。

黑色的鎧甲,魁梧的身材,鋒利的長矛劍戟,黑壓壓的陣列向前推進,氣勢如虹。

先是一輪箭雨,強弩和硬弓,互有損傷,接下來,兩軍衝鋒,方陣移動,黑色衣甲的秦軍,與身穿紅色服飾甲冑的楚軍頃刻間交鋒,惡戰在一起。

“殺殺——”

數萬人大戰,奮血拼殺,非常慘烈,半個時辰,遍地屍體,血流成渠。

如果這支楚軍不是最精銳的王牌,又有大將昭陽統領,肯定擋不住秦軍的衝殺,那不畏死地威勢,讓對手膽顫,往往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錚錚…噹噹……

兵器磕碰交擊的聲音,響徹這片天地,到處時候穿衣破甲的刺透聲、斷臂斷指慘呼聲、激戰雙方的廝殺聲,瞬間交織在一起,混作一團。

兩軍從上午一直打到了黃昏,死傷無數,遍地屍骨,血腥瀰漫,夜幕來臨前,各自退兵了。

秦軍一萬人傷殘了三分之二,退回城郭內,三萬楚軍也死傷了近半,比秦軍的傷亡要大許多。

大將軍昭陽臉色有些冷,想不到這支秦軍如此兇悍,硬是擋住了楚軍精銳的前行之路,本來蜀地的駐軍也就幾萬人,但是在南部這裡就遭遇了打擊,更無法達到蜀都去了。

“將軍,我們撤回巴地嗎?”

昭陽搖頭道:“不必,向南撤走,那裡有白彝族、苗族、壯族等土著部落和山城,我們到那裡暫時落腳,吸取一些人手,藉助當地人的土著力量,對秦兵進行偷襲,畢竟這裡曾是我楚國的地方,他們的語言,我們軍中有精通者,可以交流!”

第311章 早朝議政第499章 老謀深算第242章 生死時速第735章 名姬鬥豔第321章 秦國不能亡第586章 驚心動魄第22章 衝突第674章 秦宮美人計第567章 玄女的消息第637章 後宮佳麗的愁思第584章 宋軍壓境第926章 埋葬山谷第249章 落崖第971章 編戶齊民第345章 步步驚心66 春節長假期間更新說明第589章 追殺不止第815章 劫後餘生第861章 大戰初起第505章 攀交情第196章 臨時王城第706章 破城前夕第24章 魏國的內患第744章 退守即墨第226章 身份調換第218章 環首刀出爐第673章 身子不方便第677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688章 墨家許婚第322章 大國吞小國第766章 步兵陣對鐵騎(中)第978章 秘謀籌劃第523章 煙波浩渺離人情第527章 撲朔迷離第528章 調軍遣將第626章 朝綱的危機第520章 甘茂離秦第884章 流言蜚語第1005章 韓降第128章 恨不人生如初逢第725章 擇日不如撞日第924章 追擊戰第120章 部署棋子第113章 大典開始第43章 引敵入甕第194章 國破山河在第670章 人近而情怯第850章 各憑謀計第754章 紅顏相伴第66章 另立門戶第125章 香魂玉損第176章 奔襲平陽第907章 釜底抽薪第985章 魏亡第486章 入宮請罪第107章 復國大業第104章 筆墨紙硯第815章 劫後餘生第284章 分析草原形勢第148章 兵事臨近第941章 母女情深第677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682章 隱蔽的墨宗392 此章有誤594 今晚無第527章 撲朔迷離第664章 君臣密談定謀計第549章 大軍壓境第799章 藉機反制第696章 終嘗所願第36章 白氏家族第316章 鳳舞門來人第444章 萬事俱備第627章 義憤填膺第736章 宮內行刺第896章 易帥第628章 猜疑重重第317章 治燕十論第783章 民心即天心第815章 劫後餘生第938章 被認出來了第545章 心懷叵測第768章 凱旋歸來第104章 筆墨紙硯第330章 王者歸來第136章 救人危難第558章 英雄遲暮第167章 振奮人心第48章 趕至大梁第552章 暗計第73章 丹分五品第391章 才子佳人第319章 求賢令第997章 考驗第796章 舌戰羣元老第922章 夜襲破產第598章 棚戶災區第998章 秦燕生死戰(上)第817章 現身一見第21章 少林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