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愛的表達

辰凌這些日子一直擔心着秦國的舉動,派出不少密探和間諜,先後在秦國咸陽打探皇宮和街巷各種消息,甚至派出不少人密切關注鳳舞門的動靜,可是幾個月下來,仍然很平靜。

秦國內政平穩,秦昭王贏稷由於剛過弱冠之年,能力、見識、閱歷等,都不足以駕馭文武羣臣,手段、心思、心胸等還不足以勝任君王之職,所以大權落在宣太后手中。

這也難怪,當年的贏稷一直在燕國做質子,燕國落後偏僻,與中原文化有些斷隔,所以自幼起,他的所見所謂,要孤陋寡聞一些,要不是宣太后羋繯兒有心計,教給了他不少東西,給他弄來不少古卷學習,估計他現在還是一個文盲。

秦昭王在燕國登基之後,兩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宮內補習諸子文史和歷代名士見解,變法律文等,當然商鞅手札和變法內容,是他重點學習的,他要趁着年輕,多學習一些,以後好從母后手中拿回大權,做一番大功業。

老秦人的質樸英勇和可歌可泣的奮鬥歷史,讓嬴稷血液沸騰,決心要爲秦人爭光,實現祖輩未完成的統一大業。

目前秦國朝政,由宣太后主持大小國事,這個女人是個人物,手段諸多,軟硬兼施,不但把秦國的政權保持的死死,得到了老舊貴族,以及新生豪族的支持,安撫西戎,甚至把義渠國王直接請到宮內,單獨在後宮設置了一個殿苑,兩人在一起同居,甚至有消息謠傳出來,宣太后前幾個月,還未義渠王偷偷誕下一個男孩。

辰凌微微一笑,這個宣太后,果然與歷史上的記載差不多,回想這個秦太后,按輩分還是自己的外婆級的輩分,自己母親的後孃,輩分是有點亂,不過在諸侯之間,經常聯姻嫁娶,很多時候,錯亂不堪,這個時代,又不制約近親結婚,有不少親表哥表妹結婚的例子。

“奇怪,這個凌紫雪還沒回到秦國,難道傷勢仍未愈嗎?還是打消了對付燕國的念頭?”

辰凌有些納悶,這樣一來,列國表面依然很平靜,雖然各國邊疆處仍不斷有小摩擦,但不至於傾國之力投入戰爭,算是比較太平的日子了。

這一夜,辰凌來到蘇沐的居住之地,來幽會佳人。

自從辰凌與若溪、素兒諸女告別之後,也想與蘇沐分別,但想到兩個人關係剛確定不久,就要分開有些傷人,加上世人都不知蘇沐與辰凌有關係,所以每個月要去個兩次,加深一下感情。

如今兩人的關係突飛猛進,水到渠成,隨時都能打破那最後一步了。

辰凌覺得是時候跟蘇沐道別了,說自己要離開燕京一段時間,不能常來看他了。

“辰郎,你要去哪裡,我想跟你一起同行,可以嗎?”蘇沐柔聲道。

現在她已經洗盡鉛華呈素姿,沒有了歌妓團運作,不用再爲王公貴族歌舞獻藝,自由身的蘇沐,渴望着能與情郎廝守,常伴左右,朝夕爲君舞!

辰凌心中涌起一絲莫名感動,他感受到,蘇沐對他毫無保留的愛戀,很想告訴她一切始末,不過擔心佳人的安危,還是暫時隱瞞的好,這樣這兩年減少見面,避免六國在燕京的間諜耳目刺探。

“沐兒,這次事情比較麻煩,有外人已經得知我未死的消息,正在燕京尋找我的下落,我擔心事態發展嚴重,對辰府和周圍的人不利,所以要避開一段時間,以後你不要單獨去辰府了,不要表現多親近,就在女子學院教學就行,洛才女她們會照顧你的!”

蘇沐也知道辰府的女眷都已經回大梁城了,事情有些緊急,幽幽一嘆,好不容易與辰凌表白的關係,很快就要分開幾年時間,讓她如何能熬住這股相思之苦?

想到分離的傷感,蘇沐含情脈脈,撲入辰凌的懷內,嬌羞無限道:“辰郎,今晚就要了沐兒吧!”

辰凌摟着蘇沐如柳腰肢,輕輕嘆道:“跟着我,這樣提心吊膽,不能光明正大得到世人祝福,不會後悔嗎?”

蘇沐聞言一笑,燦爛如花,伸手拔下頭釵,頓時一頭漆黑如墨、清亮如油的青絲傾瀉下來,眼波流動,充滿真摯的情感,堅定道:“我後悔不能早些與你相遇,後悔沒有在大梁時候就和你獨處表白,也不用充滿絕望地煎熬那三年時間了。

“知道嗎,雖然你不曾給過我任何的承諾,甚至彼此都沒有確定關係,可是當聽說你在小衛陣亡的消息,我感覺世間都沒有的顏色,生活的意義和情趣,一下子喪失了,我解散了歌妓團,四處漂泊,尋訪你曾去過的足跡,逢澤湖、河東戰場、函谷關、衛地曹州……”

辰凌不知道她在那三年中,竟然如此執着地等他、掛念他,真是想不到,那時候,蘇沐就對他動了真情。

最難消受美人恩,如此垂青,辰凌除了感動和憐惜,還能說什麼呢?

“沐兒,以後你就是我辰凌所愛的女人了,無論今後我是誰!”辰凌感慨說道。

蘇沐嬌首埋在他的懷內,輕聲道:“現在還不完全是,辰郎,還差一步呢……”

“呵呵,那就今晚辦了!”

蘇沐得到了滿意答案,整個人的臉頰爬上一層紅暈,離開他的懷抱,脫下羅襪絲帶,爬到牀榻上,斜斜倚在繡着鴛鴦戲水的錦榻上,猶如一尊臥玉美人,嬌笑地看着牀下的辰凌,伸出蔥白的手指,朝着他勾動着。

辰凌看着蘇沐在挑逗着,忍不住開懷大笑,小妮子,等會你就知道情哥哥的厲害了。

燈光下,美人兒娥眉淡淡,一雙眼睛明媚如春水,紅潤而嬌小的檀口帶着一抹羞意。

蘇沐的美,與衆不同,輕柔中帶着幾分嫵媚,素雅中帶着幾分妖嬈。

辰凌心中一蕩,一口吹熄了蠟燭,無限美好的一榻下身藏進了夜色當中,卻也深深地映入了他的腦海。

燕國加快擴建的步伐,厲馬秣兵,在易水邊界屯兵十五萬,應對突發戰事,不過世人見列國平靜,沒有什麼大事發生,也就沒有當回事,但是辰凌仍忐忑不安,時刻關注着秦國的情報。

直到一年過去,仍沒有異常消息傳出,使辰凌鬆口氣的同時,也對凌紫雪的去向和心態,捉摸不透了。

難道她想通了?還轉了性子?只是辰凌還沒有自戀到,覺得對方愛上她才華沒有對付燕國,中間肯定有想不到的原因,甚至他覺得,或許鳳舞門準備在關鍵時候,對燕國出手,因此不敢掉以輕心。

春去秋來,三年匆匆而過,凌紫雪沒有再出現,但是列國諸侯,卻從未覺得任何變化和奇怪,都在忙碌本國的事情。

燕國的發展到達一個新的高度,糧食儲備翻了幾倍,國庫充足,兵源增多,大軍接近五十萬,騎兵十五萬,火炮已經研製出十門,雖然有些粗糙,但是初步功能還是具備了。

而齊國經過三年的變法積累,終於籌備了四十萬大軍,對伐宋是司馬昭之心,蠢蠢欲動了。

蘇秦已經不止一次向燕王發出請示,他已經與齊王商定伐宋事宜,可是魯仲連從中作梗,認爲伐宋會招惹衆怒,阻斷齊宣王的野心,現在朝廷也分成兩派,相互攻擊,各持一詞。

辰凌覺得伐宋之前,必須要調走魯仲連才行,想來想去,沒有太好的辦法,最後忍不住寫了一封信給鬼谷宗天女澹臺清兒,詢問對策。

半個月後,辰凌接到澹臺清兒的一封書信,她要親自下山,前往燕京,號召各大聖地傳人,前來論道,討論天下格局變法。

辰凌看完一愣,但很快眸光一閃,越來越佩服起這個天女來。

如此一來,天下聖地浮出水面,不但烘托了燕國的地位,還能引開魯仲連,另外可以借天道之刀,劈開荊棘和阻礙,到時爲蒼生之亂,藉口對齊動兵……

他越想,覺得澹臺清兒這個時候下山來燕京,簡直太及時了,牽扯住了天下棋局的走勢。

與此同時,鬼谷宗向其它九個聖地發出邀請函,齊聚燕京城外的燕山腳,討論天下格局。

一時間,潛在勢力風起雲涌,鳳舞門、重劍門、青衣門、古玄門、乾罡門、墨門、天機閣、聖賢莊、齊國劍宮都應約參加,十大聖地中,乾罡門被墨家所滅,只剩下零星一些分支武者了。

鬼谷天女要去燕京論道,這個消息一傳開,天下譁然,許多名士賢者,都慕名北上,打算聆聽一下鬼谷天女有何新穎說法,特別是東周衰落,羣雄割據,早有不少卜算之人,推斷天下即將一統,很多人都關係究竟未來七國中,哪一國具有如此大氣運。

一些遊俠劍客,都聽聞過十大聖地,大多是諸子或武聖建立,門派中有很多用劍高手,爲了能見識到潛藏世外的劍客,也都趕往燕京。

魯仲連聽到消息之後,猶豫半晌,還是決定親自去一趟燕京,不只是瞻仰一下鬼谷天女,主要是鳳舞仙子凌紫雪,三年前去了燕京,就再也沒有了消息,他幾次出去尋找,一無所獲,這次就像再去燕京,順便與鳳舞門的人聯繫,查找凌紫雪的下落。

蘇秦得知魯仲連北上之後,立即趕往臨淄王宮,覲見齊宣王。

“啓稟君上,魯仲連已經離開齊國,頑固派暫時沒有人統領,可以藉機下令了。”

齊宣王有些驚訝道:“哦,魯仲連終於離開了嗎,很好,這廝仗着在齊國的名聲,聯合了稷下學宮的衆多名士,還與聖賢莊聯合,拉攏被迫害的一些頑固貴族,阻擋齊國外擴,簡直是胡鬧,要不是寡人不願意開罪聖賢莊的使者,又有孟嘗君等人從中攪稀泥,也不至於形成兩派對峙的局面!”

蘇秦拱手道:“現在魯仲連與聖賢莊使者都北上去了燕國,聽說鬼谷聖女在燕京城要舉辦一次十聖地的論道會,推衍天道,講解諸侯興衰的形勢,所以兩人都離開了,正是我齊國伐宋的好機會,一旦齊國以迅雷之勢,踏平宋國,壯大己身,將會威震天下,到時候,十大聖地看到齊國的能力,說不定還會擁戴我齊國,君上成爲代周的天子。”

“都說周朝氣數已盡,七大諸侯中,有一個諸侯能實現大統,消滅六國而創立千古一帝國,以現在諸侯的實力而言,非秦即齊,但秦國地處偏僻西戎之地,遠離中原,不該承受中原的大氣運,這江山社稷,就該由我齊國來擔當!”齊宣王忍不住霸氣十足地說道。

蘇秦捧言道:“君上言之有理,目前證明齊國的最後機會,就是討伐宋國,擴大齊國的疆域和人口,爲統一六國做好準備!”

“丞相以爲,當分兵幾路,何人爲統帥恰當?”齊宣王試探問道。

蘇秦揣摩君意,胸有成竹道:“可以匡章爲總統帥,他曾帶兵五十萬,征伐過燕國,有帶大軍伐國的經驗,大軍可分兩路,一路以田軫爲帥,一路以田單爲帥,南北分兵攻入宋境,匡章居中調度,不出三個月,定能消滅宋國!”

“哈哈,知寡人者,蘇卿也!”

“君上高瞻遠矚,他日江山一統,必是齊國無疑!”

齊王田闢疆微笑道:“那也需要你等能臣輔佐才行啊,蘇卿,這次頑固派正是一盤散沙時,立即召開朝後,你去知會壯力派一聲,讓將軍們主動申請出徵,寡人才好拍板!”

“微臣明白——”

蘇秦也是人精,對於官場規則和套路很是熟悉,齊王明顯要利用壯力派、激進派壓制頑固派,他最後順水推舟,來做定奪,給人一種感覺,並非他要極力伐宋,而是羣臣商討,但最後多數支持,壓過了少數頑固派,乃是大勢所趨,他作爲英主,顯然善於聽取臣子的覲見,有大局觀。

齊宣王見蘇秦會意,也就不多說了,捋着短鬚,一臉的傲然和得意,任何一個君王,最在意的就是能開疆拓土,讓後世子孫仰慕,如今已消滅了魯國,再滅宋國,齊國就達到了有史以來最強盛時期,他也覺得超越祖輩,俯視後孫,成爲一代梟雄之主了。

第359章 曳裾侯門的寒士第858章 來勢洶洶第802章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78章 合作第120章 部署棋子第701章 意外升級第445章 憤青第153章 軍事望遠鏡第512章 陪寢第222章 情動妃暄第698章 襲營第821章 瞧出端倪第627章 義憤填膺第609章 大道至簡第913章 防秦使命第617章 遠客來訪第699章 重圍第506章 供枕以宿第953章 立國華夏第194章 國破山河在第290章 同化匈奴的意義第798章 雷厲風行第544章 風雨欲來肅殺重第597章 慕名而去第862章 三面環敵第65章 怡兒的取捨第725章 擇日不如撞日第889章 秦趙對決第424章 華麗謝幕第947章 祭天大典第863章 夜襲楚營第956章 火燒魏營第246章 殺出血路第890章 白起對廉頗第34章 踏上征程第800章 談論同一男人第173章 用計第316章 鳳舞門來人第14章 梟首行動第979章 入甕第612章 一夜難忘第86章 佳人留宿第464章 坦白露真情第534章 鏖戰之策第445章 憤青第730章 截親第509章 百口難辨第801章 天涯咫尺第436章 變法勢不可擋第486章 入宮請罪第56章 燕女怡兒第159章 戰國特種兵第912章 御駕親征第218章 環首刀出爐第476章 委託臨時王后第508章 妾不如偷第400章 真正身份第963章 白起迴歸第153章 軍事望遠鏡第996章 將計就計第130章 安撫六女第410章 各懷鬼胎第967章 在劫難逃671 今晚無第804章 朝如青絲暮成雪第914章 咫尺天涯第489章 侯門少奶不好當第334章 暗觸殺機第531章 忘年之交第572章 緊急軍情第389章 煙雨樓開業第962章 興奮的懷王第131章 未戰先謀第490章 爲誰而活104 重複章節刪除第43章 引敵入甕第293章 那銷魂一吻第741章 帝號風波第592章 水攻之計第589章 追殺不止第247章 訣別第573章 鋌而走險第878章 沙丘之變(中)第121章 虎符調兵第129章 燕仕六姬第622章 化勁第724章 真的是你第85章 謀劃深遠第147章 少姬癡纏第291章 燕山腳下第796章 舌戰羣元老第329章 辰凌重回魏營第163章 發號施令第362章 劍手雲集第744章 退守即墨第346章 百花女第448章 幕後帝王術第359章 曳裾侯門的寒士第603章 論天下時局第608章 第一次對男人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