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受益最多者

城外盟軍營地冒起火光,一片混亂,緊急的鑼聲和號角吹動起來,營內的巡衛、侍衛、斥候全都活動起來,四處追捕營內的敵軍份子。

一陣廝殺聲,打破夜的寧靜,北風飄雪,配合着午夜衝殺,更顯得冷酷冰寒。

不過,很快搏殺聲收斂下來,銷聲匿跡了,一些齊兵精銳被殺,殘餘走散,四處逃亡,消失在黑夜下。

四面營地都起了火,各營盤統計一番損失,燒燬了三分之一物資糧草,給原本就不充裕的盟軍處境,更推向低谷。

但是,盟軍並沒有放在心上,一方面加緊催促後方運送物資和糧草,一方面加緊防禦,避免齊軍狗急跳牆,鋌而走險,再出城來偷襲。

又過了數日,齊軍沒有再派兵出城夜襲,正當盟軍放鬆警惕的時候,忽然得到消息,從魏、楚、趙運送糧草的隊伍,進入齊境內的時候,被一些山賊流寇和當地義軍阻截,能搶走的搶走,搶不走的就一把火燒掉了。

得到這個消息,趙奢坐不住了,立即召開盟軍四國的軍事議會。

“諸位,現在局勢對我方不利,二十萬大軍,糧草只夠維持半個月了,而且棉被棉衣都不夠用,如果再沒有後勤支援,咱們能不能折返回去,都是未知數,諸位各有什麼想法?”

魏軍統帥新垣衍皺眉道:“盟軍長途跋涉,抵達臨淄城下,由於沒有一鼓作氣拿下城池,造成現在被動,大雪連天,物資匱乏,越來越不利了,當今之計,如果十日內還不能運來糧草,只能退兵了。”

“不錯,這十日就是最好的期限了,剩下五日的糧草,好用來回撤的路上食用,另外,派一些斥候在方圓百里內的農舍,徵收糧食和家畜,以戰養戰,儘量多儲備一些。”趙奢冷靜地說道。

韓將公孫喜、楚將唐眛都微微點頭,贊同這個提議。

趙奢沉吟了一下,說道:“還有一點,齊國使節正在不遺餘力地在各國覲見諸侯王,提出齊國和議,很快就會有結果了,建議諸位把目前的局勢快報回去,如果要和談,那麼咱們就要退兵了,如果要滅齊,現在的兵力遠遠不夠,需要來年春季繼續增兵,而且值得一提,秦國不會坐視齊國滅亡,被楚、魏、趙、韓瓜分的,所以大家心裡提前有個數吧。”

諸將心中一沉,如果不能滅齊,的確有些可惜,作爲軍人將領,他們不太關心政治,但是卻很享受金戈鐵馬,衝鋒陷陣,建功立業。

………

齊國境內的狀況,都被燕國情報間諜,一五一十地傳送回去。

辰凌每隔幾日,都會與樂毅、蘇秦、劇辛、秦開、範睢、淳于臻等重臣,詳細地研究一番,戰國格局的變化。

今日也不例外,一君六臣,又坐在一起,商討近期列國動向。

北方嚴寒,外面飄着鵝毛大雪,王宮內溫暖如春,辰凌坐在高位,與桌前六臣煮酒論天下,拉近了君臣之間的距離。

這一舉動,讓諸位賢臣們,都感到心中暖意橫生,知遇之恩,禮賢下士,如此英主,值得他們一輩子鞠躬盡瘁地效命。

“幾位卿家,最新的情報大家都看過了,秦國似乎接受了齊國的議和條件,悄然撤兵了,甚至沒與盟軍打招呼,就急匆匆趕回去,諸位怎麼看這件事?”

樂毅沉思道:“秦國早有收復函谷關之心,這次趁着五國伐齊,出動二十萬大軍,但是留下四分之三在函谷關外,對三晉魏、趙、韓,造成虎視眈眈的壓勢,就是打算撤兵時直接與盟軍撕破臉,強行收函谷關和河西之地。”

劇辛點頭道:“正是此理,秦軍狼子野心,路人皆知,這次背離盟友,就是要回去奪函谷關了。”

“不論結局如何,秦國都將是這次伐齊獲利最多的一方,不但藉助五國之手,擊敗了東方最富強的勁敵齊國,而且在齊境內,坑殺降卒、屠城百姓,搶奪物資,掠走奴隸和財富,運往秦國,估計齊國對秦開出議和條件,也一定會賠償不少財寶,換取秦國退兵,並壓制其它盟軍撤退,然後回去之後,還能順路收復國門,一箭三雕,掌權的秦太后真是精明啊!”範睢對計謀看的很深,分析的入木三分。

辰凌並不表態,而是儘可能多地聽取衆臣的意見,畢竟他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對這個時代古人之間的陰謀詭計,還是有代溝的,思維方式不同。

作爲一個君王,如果輕易表態,喜形於色,很容易讓大臣們捕捉君心,然後忽略客觀,一味討好君意地陳述,久而久之,這樣就失去了客觀真實性。

辰凌點了點頭,問向蘇秦幾人道:“你們有何見解?”

蘇秦是直接參與布六國局的當事人,對六國局勢,更加了解一些,直言不諱道:“臣與宣太后接觸過,此婦口腹蜜劍,心如蛇蠍,非常精明,善於各種心計手段,八面玲瓏,絕不是吃虧之人,出兵之前,肯定與咸陽四貴合謀過,從白起統兵一路上所做作爲就能看得出來,秦國這次的確是獲利最多的人。”

秦開道:“五國戰力,仍以秦、趙最強,齊國富而不強,隨着軍事家孫臏老逝,齊國名將方面,出現了斷層,對軍事抓的不緊,疏於訓練和防範,不敵秦、趙,甚至連魏卒也不如,面前與楚打平,如今齊國元氣大傷,十年內都難以恢復如初,趙國變成了日後燕軍南下的首敵!”

辰凌幾位大臣的建議,腦海梳理一番,點頭道:“諸卿說的都有一定道理,秦國的確是六國中最受益者,但終究是棋局中的一子,而咱們,就是下棋的人,這次我們的目標是齊國,利用五國之手,暫時報了數年前侵燕之仇,而且,這次齊國動亂,秋季收成減半,許多民生遭到破壞,入冬之後,百姓困苦無糧,有三四十萬人口北上入燕,利用冬季開倉賑災,救濟齊國難民的機會,灌輸燕國的文化,讓這些齊人,紮根下來,成爲燕國人,這纔是厚利。”

“此外,齊國衰落,明年必然缺糧,經濟下滑,正是咱們商品殖民的大好機會,以物資換取齊國的黃金珠寶,通過貿易逆差,逐漸掌控齊國經濟命脈,秦國的好處,與咱們緊鄰比起來,還是要少很多的——”

諸臣聽過之後,都眼神一亮,會意過來,相視一笑。

第558章 英雄遲暮第421章 兩虎爭雄第867章 國運衰竭第512章 陪寢第815章 劫後餘生第401章 情真意切第597章 慕名而去第351章 替人垂淚到天明第625章 腐化滋生第337章 激鬥中悟劍第763章 板甲騎兵的雄威第849章 廢立太子第102章 陰陽天文學第775章 規劃朝政第51章 戰國紅顏第767章 步兵陣對鐵騎(下)第732章 破胡騎兵第119章 報復開始第441章 血濺金鑾殿第604章 寒山夜宿佳人伴第974章 滅魏戰略第5章 弱男救美第557章 破關第365章 女刺客第590章 借刀殺人第378章 抗命之徒第474章 比翼四飛第817章 現身一見第489章 侯門少奶不好當第590章 借刀殺人第923章 爭分奪秒第721章 焦點第790章 誕下王子第312章 變法強國之路第357章 一覽別院家臣第762章 調兵遣帥第361章 挑唆不斷第487章 府內侍女初長成第432章 會盟結束第288章 殺胡如屠狗第145章 青樓爭風第416章 二姬獻藝第385章 投懷送抱第224章 策劃出兵遼東第132章 親吻白若溪第786章 其樂融融第327章 一曲七雄始戰歌第977章 開鑿鴻溝第151章 百兵之王第631章 與蘇秦傾談第118章 勝出第975章 王朝走向沒落第308章 顛覆士農工商第974章 滅魏戰略第281章 草原同行第671章 難以置信的身份第591章 事了拂衣去第239章 大義滅親第752章 違背盟約奪函谷第517章 秦國亂第31章 再擒敵帥第76章 人心難足第658章 倔強的小王妃第796章 舌戰羣元老第513章 謀士贏侯第264章 靜思治國策第510章 散席第703章 體恤部將第51章 戰國紅顏第735章 名姬鬥豔第812章 臨危施令第932章 策劃行刺大計第1019章 班師回朝第1016章 智取咸陽第193章 歸燕計第149章 辰府別院第530章 探訪故友第767章 步兵陣對鐵騎(下)第285章 一箭三雕第149章 辰府別院第788章 談齊困局第508章 妾不如偷第651章 雷霆打黑行動第420章 熱血一戰第883章 天女的秘密第168章 圍秦第235章 刻不容緩第602章 驚才豔絕第120章 部署棋子第758章 貨幣對策第73章 丹分五品第86章 佳人留宿第26章 戰國論第111章 促銷開始第180章 白起入局第1004章 英雄不許見白頭第155章 做我的女人第774章 側目看燕第67章 立威第410章 各懷鬼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