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遷民

朱澤堯爲遷民指揮使,丁晉和沈錚爲遷民副指揮使,帶來五千後方人馬,打仗不行,但是用於拔營、造飯、燒炊方面卻都是能手,組成一支遷民隊伍,次日一早,就出動了。

由於鄉鎮分散,村裡較多,朱澤堯把兵馬分成百人一隊,設百夫長一人,逐村推進,開始進行動員工作,人馬分散出去,把能蒐羅到的居民,以鄉鎮爲聚集點,集合在一起,統一護送出發。

“大帥交代了,儘量不可以殺人,以軟說爲主,恫嚇爲輔,軟硬兼施,就說七雄戰國如何的富有,衛地如何的貧困,這裡將要滅亡,戰火洗禮,如果不走,都要被屠村了,記住,不可以掠奪,不可以欺辱婦人,咱們是軍人,不是賊寇,如果大家辦好此事,將與衝鋒陷陣的人,一起享用軍功。”

朱澤堯是策士,文官爲指揮使,對於遷民工作有很大幫助,他按照辰凌大帥的吩咐,細細講了許多,衆百夫長心領神會,立即一鬨而散。

五千人馬分成數十隊,向南部被攻陷的地區推進,這次工作相當於衝鋒陷陣沒命的任務要輕鬆得多,還能立功,因此這些後勤兵興沖沖地趕去,不管是縣邑還是村鎮,見丁就抓,男女老少都不放過,聚集在每片區域指定點後,開始勸說遷民。

“六旬以上的老人,如果不願意遷走,可以留下屯守,看護宅院和天地,但是生死有命,流矢無情,婦孺男丁一律遷出,齊國、魏國、楚國任你們去,還有鬼谷宗難民區,也可以作爲臨時住所,等這裡戰事結束,大家願意回來的,也可以火來……”

“如果大家不走,過幾日雙方軍隊糧食緊缺,會來徵糧,沒有了口糧,你們都要餓死在這,凍死在村鎮,因此,大帥大發仁心,有好生之德,提前來通知父老鄉親,暫時遷移他處,也可以北上入燕,總之去哪都行,就是不能留在戰區。”

那些縣邑、村鎮裡有些大戶人家,往常一見軍馬來,不管打的是何方旗號,照例敲鑼打鼓,送上牛羊銀錢犒勞一番,這方軍馬就繞過了他們的家門,可這一遭兒不靈了,家裡越是有錢的、青壯勞力多的、騾馬車輛多的,越是魏軍搬遷的對象。

當然,六旬以上的老叟老嫗可以留下看守,五十歲以下的,不論男女一律遷走,五十歲到六十歲之間的,可以留下一些人,組成鄉勇亭長,負責管理本鄉鎮的安全,禁止向衛軍通風報信,送軍用物資。

在刀槍恐嚇之下,這些富紳大戶只得忐忑不安地套起騾馬,裹起細軟,把一些貴重之物帶走,有的商人則直接去往楚國、齊國、魏國分號的商會,去經商了,但是貧民百姓卻只能被送往縣鎮集合地。

一村一村,挨家挨戶地蒐羅下去,對那些窮苦百姓,魏軍便向他們吹噓七雄大國的富饒,百姓如何富有,一邊恐嚇,即將進行鏖戰,雙方士兵缺糧後,就要搜刮當地所有民戶的存糧和棉被,肯定熬不過這個冬天,唬得那些沒見識的鄉民一愣一愣的。

這時有歌謠在集合地傳開:“戰亂狂,天下亡;桃源景,在北方。黑土地,豐衣糧;大燕山,建家鄉……”

百姓一傳十,十傳百,許多孩童玩耍時候,都哼唱着,有些百姓被混入人羣的錦衫衛番子宣傳動員,一些百姓就有了北上燕國的想法。

“燕國新政,但凡去了燕國的百姓,可以分配肥沃的土地,而且沒有苛捐雜稅,朝廷發放鐵農具,耕作便利,沒有戰亂,鄉親們,咱們一起去燕國吧……”

“燕國土地富饒,禁止買賣,每家每戶都有田地,不被貴族欺壓,去了那裡,沒有剝削,真正的桃源之地。”

“燕地的美女如雲,黃金遍地……”

“燕地北大倉,豐衣糧,在那裡,老有所養,少有所學,太平的地方!”

一番言論,在百姓間迅速傳開,這種宣傳,對那些大字不識、缺少見識的老百姓是很有殺傷力的,因爲他們沒有見過外地世面,沒有主見,很相信。

於是,這些鄉民便心驚膽戰地隨着魏軍,離開了祖祖輩輩生於斯長於斯的家鄉,踏上闖關東的路途,他們家徒四壁,根本沒有什麼可收拾的,一家婦孺男丁,扛起半口袋糧食、揭起那口大鍋,全部家當就全在身上了,集中速度倒比富戶迅速。

當地的衛人,有的要北上燕地,有的要去中山、衛、魯邊界難民區,受到鬼谷宗庇護,有的逃往宋、齊、魏、趙,人羣分流開。

辰凌也不敢做的痕跡太明顯,只從幕後推動這一切,就好像順其自然,一切爲了魏伐小衛,而採取的戰略方針,表面上,任由這些百姓去往諸侯各國,來減少魏軍後方的隱患,即使朝廷知道了,也很少人在意。

暗中讓錦衫衛活動,推波助瀾,把難民儘量多地帶往燕地,一路北上。

同時,辰凌還給郭隗寫了親筆手諭,讓他與太后擬旨,吩咐朝廷大臣,蘇秦和樂毅等重臣,要妥善處理好,各國前往燕地的小國難民。

這些部署完畢,有侍衛來報,衛軍在軍前擺好了陣勢,要陣前搦戰。

辰凌心裡清楚,這是想摸一摸彼此軍力的虛實,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兩軍對峙已有十日,都不曾出手,今日要試探一下,爲大戰做準備。

當下吩咐夏世雄,帶五千先鋒軍出陣,擺開陣型,與對方激戰。

辰凌、楊匡義、滕虎等將領站在點將臺上觀望,雙方陣營前,一片開闊空地上,各有數千人馬,列成方陣,旌旗招展,矛戈如林,戰鼓擂動,殺氣十足。

從衛軍中馳出一匹戰騎,馬背上坐着一位壯年將軍,身材魁偉,披着鎖子甲,手中提着一柄車**斧,衝出陣列二三十丈後,一勒馬繮繩,戰馬前提高擡,嘶鳴一聲,止住了去勢。

“籲!”衛將穩住了身形,朝着魏軍方陣大喝道:“魏國無道,侵入我家園,今日我軍前先鋒戰將高健,前來搦戰,誰敢與我一戰?”

夏世雄端着雙鐗,冷冷盯着那名衛將,打量着對方的武藝和力量,他身邊一員副將羅穆道:“將軍,末將願與這廝陣前一戰。”

“允!”夏世雄點頭一喝。

“得令!”羅穆手提一杆豹頭槍,策馬就衝出陣列,大聲高喝:“大魏先鋒營麾下驍騎將羅穆是也,小子,納命來!”

第493章 指點劍術第431章 一泄泯恩仇第389章 煙雨樓開業第173章 用計第659章 感情難題第136章 救人危難第327章 一曲七雄始戰歌第912章 御駕親征第237章 破城在即第459章 以退爲進第904章 天門八鎖陣第558章 英雄遲暮第665章 年關朝會第784章 兄弟談齊第252章 託付終身的一晚第962章 興奮的懷王第995章 離間計第761章 定策北伐第444章 萬事俱備第75章 咄咄逼人第867章 國運衰竭第887章 秦國出兵第768章 躍馬揚鞭第483章 同室難眠第44章 反襲殺第45章 劍斬武師第494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763章 親征在即第933章 鳳舞門的決策第284章 分析草原形勢第32章 新的使命第978章 秘謀籌劃第232章 火燒櫟陽禁宮第284章 分析草原形勢第285章 一箭三雕第726章 佳人梳妝第310章 難忘今宵第427章 悽美的愛情第979章 入甕第211章 推廣刀術第93章 牙具問世第679章 信箋求援第598章 棚戶災區第728章 反制裁第616章 一吻道傷第149章 辰府別院第234章 生擒蘿莉小公主第428章 旖旎晚會第753章 火牛陣第236章 鏖戰雄關第975章 王朝走向沒落第264章 靜思治國策第397章 紅顏榜八女齊聚第904章 天門八鎖陣第249章 落崖第888章 白起掛帥第920章 戰死沙場第847章 論解天道第1003章 大反撲第734章 洛才女的粉絲第385章 投懷送抱第885章 趙軍伐韓第814章 激戰峽谷口第883章 天女的秘密第602章 驚才豔絕第299章 徵求意見第431章 一泄泯恩仇第175章 各施權謀第424章 華麗謝幕第325章 戰國時代來臨第333章 莊子說劍第549章 大軍壓境第855章 勢如破竹第389章 煙雨樓開業第516章 安置姚氏姊妹第749章 行動反常必有妖第499章 老謀深算第787章 兩才女首聚第135章 調教六歌姬第338章 生死大對抗第753章 火牛陣第54章 辱者必殺之第808章 危險重重第867章 國運衰竭第59章 論戰堂第438章 劇辛大夫第390章 賦詩第144章 論秦之說第19章 鬥智鬥勇第810章 慾壑難填第277章 兵行險招第375章 十大聖地來歷第505章 攀交情第174章 暗局第616章 一吻道傷第967章 在劫難逃第395章 前三甲第964章 連環用計通知第1017章 天將雄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