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秦國不能亡

魯仲連是齊國少有的天縱奇才,且不說他年僅二十五六年紀,就已經在山河榜十大高手榜位居第二位,實力直逼各大聖地的聖主、太上長老,年輕一輩中,除了‘南昭雲,北慕雨’外,少有敵手。

拋開武功,就是文論學術,他的才華,更是當世少有,相傳魯仲連少年成名,十三歲時候,被師傅徐劫帶來稷下學宮聽取士子們的論戰,每逢開春,總有很多的名士前來論辯。

當年有一位齊東名士田巴,學問博雜,自稱“天下書無不通讀,無不精熟!”更兼見解奇異,辯才過人,竟在一個月的時間裡,折服了上千人的詰難,連續戰勝了稷下學宮士子的輪番挑戰,涉及學問竟是無所不包,從三皇五帝到三王五伯,從離堅白到合同異,舉凡百家學問,竟是無一人問倒田巴。

所有士子都被折服之後,唯獨魯仲連不以爲然,一聲響亮童音:“我有難題,請教先生!”

士子們聞聲側目,卻發現挑戰者,竟是個長髮少年,不由便滿場大笑,一片掌聲中便喝出了長長的一聲:“好——!”

此時此地,這卻分明是一聲多倒彩;偏是田巴卻沒有笑,對着這個布衣少年肅然一拱手:“才無老幼,敢請賜教。”

稷下士子見田巴此等風範,自感方纔有失淺薄,竟是立即肅靜了下來。

少年魯仲連冷冷一笑,竟是一臉肅然之色,昂昂高聲道:“嘗聞廳堂未掃,不除郊草。白刃加胸,不救流矢;生死存亡之際,不可問玄妙空靈之事!先生以爲然否?”

田巴一怔,頓時收斂笑容:“願聞下文。”

魯仲連伸手直指田巴:“目下秦國虎視眈眈,楚國背盟進逼,趙國西面蠶食,齊國面臨三面壓力,國內貧富差距巨大,邦國危在旦夕,請問先生有何良策?”激昂稚嫩之音竟是響徹全場。

田巴大是尷尬:“此等經世之策,我卻素無揣摩……”一時竟是無言以對。

少年魯仲連冷笑:“燃眉之急,生死之危,先生束手無策,卻要論爭五帝三王之道,空談堅白之分,辨析合同之異,醉心馬之顏色、雞之腳趾、鳥之卵蛋,遠離民生國計,競日空談不休,不覺無趣麼?勸先生爲蒼生謀國,莫以此等無用空話蠱惑國人!”

田巴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終於深深一躬,坦誠認輸:“一個少年,尚知邦國憂患庶民生計,田巴汗顏無以自容也。今日受教,田巴終身不復空談也。”說罷對着臺下數千士子一躬,竟是紅着臉匆匆去了。

稷下學宮的士子們大覺尷尬,沒有一個人說話,偌大的論戰堂竟是靜得唯聞喘息之聲,從此魯仲連一戰成名,天下皆知。

後來他修習經世之學,文武兼修,成非凡,奔走列國,遇到諸侯不公事,便會慷慨出手,不遺餘力,頗有墨者的風範,但他從不任官,無論各國君王如何拋出橄欖枝,他都不心動,隱居山郊,品性高潔。

凌紫雪松開坐騎繮繩,身子輕輕一展,飛躍而起,飄然閃過了冰湖,蜻蜓點水般,飄逸地落在了石亭前,對着魯仲連淺笑道:“紫雪見過魯兄!”

“原來是鳳舞門的聖女到了,早就聽聞,鳳舞門廣收女徒,個個驚才豔絕,本領出衆,樣貌傾城,今日得見一佳人,竟是所言非虛。”

“魯兄見笑了,這些只是旁人對鳳舞門的理解,外在形式,天下人有多少真正瞭解鳳舞門的內在經學呢?”

“哦,鳳凰門經學?並未聽聞,是那種治世之學?”

“呵呵,敢問魯兄,修習又是那種治世之學?”凌紫雪不答反問。

魯仲連一臉淡然,並不因爲對方仙子氣息而有任何失態,外相空相,唯心真知,開口道:“百家學派,各有所長,我所學並沒有定數,而是駁雜取精,爲我所用!”

凌紫雪優雅道:“天下學派,無根不生,但治世之論,卻如同涓泉,天下大勢,瞬息萬變豈有誰家之學能治?可反過來,沒有一家之所長,專業之攻關,如果人人都泛泛,誰又在默默去專攻一事?經世大才,固然要博學多才,但卻定有一家之所長!”

魯仲連爲之一愕,點了點頭:“如此,魯某倒要垂聽鳳舞門的學問了。”

凌紫雪淡然道:“鳳舞門,都是清一色女弟子,修煉之學,乃是修自然大道,模仿古之鳳凰涅磐,追求脫胎換骨,走上神秘莫測的天道之路,但鳳舞門同樣關心民生,研習歷史大勢,有意向選擇明君,完成統一大業,東周禮制崩壞,他的王道治國已經被社會拋棄,新的社會整體即將到來,必須以武止武,完成統一諸侯大業,這樣社會才能真正安定,否則征戰數百年,黎民百姓受苦,同時鳳舞門還立志解救天下女性,讓女子的地位能脫離這種附庸,讓男女能平等對待!”

魯仲連皺起眉頭,這些話,雖然有些超前,不符合實際,但是卻很有見地,在戰國,新潮思想,往往能引領社會新的發展,哪一國的子民越是思想活躍,百家爭鳴,國力越強盛,越有活力。

“難行,不知鳳舞門看準哪一個諸侯國?”

“秦國!”凌紫雪說的很堅定。

魯仲連頗爲意外道:“秦國?將要滅國之邦,談何統一諸侯?”

“世上都說魯仲連高潔之士,少年成名,怎麼卻看不起秦國?”

“秦國經過孝公、商鞅變法,三十年變法圖強,的確後起之秀,位居三甲,但是如今秦國被封堵在潼關裡,外有五國盟軍,內患爭權,三年之內都不會安寧,恢復元氣,只要五國盟軍能窮追猛打,秦國難道不能亡國嗎?”魯仲連試探問道。

凌紫雪搖頭道:“非也,秦國強於六國,在於變法後根基站穩,機制比六國先進有效,舊貴不能左右政令,這次雖失利,卻因幾場戰力失敗,卻非政體腐朽,老秦人熱血仍在,精兵尚存,未嘗不能回頭痛擊五國!”

“二是戰爭之利,僅在於魏國出了一個怪才青年辰凌,屢次偷襲成功,屬於陰謀詭計,並非陽謀強攻,這樣的成功,並非能長久有效,秦軍堅守潼關,五即使強攻一年,未必能攻克,但是五國各懷鬼心,開春若不能攻下潼關,就會動搖軍心,五國的君王就會尋思退兵了。”

魯仲連緊按琴絃,對於這些諸侯國朝政,他都有了解,很明白對話的話意,秦國即使兵敗,但是國力仍在,幾乎沒有損失多少,國土丟失,可以奪回,但是西秦的體制卻超過所有諸侯國,假以時日,還能重振往昔強國的風範,而魏國那位小將,河西一戰已經被秦軍圍擊,下落不明瞭,能對秦國造成威脅的人並不多。

凌紫雪嘆道:“秦國不能亡,因爲他抵抗着西部戎狄,以及西域諸國,讓這些番邦和戎狄難以衝入中原,如果秦國被消滅了,五國難以在西秦立足,很容易使義渠等數十個老西戎重新復燃,捲回中原來,破壞中原文明,再沒有任何諸侯國能代替它之前,秦國必須要扛住西部大門……

第821章 瞧出端倪第577章 百里大逃亡第138章 戰國奴隸制第593章 屠萬是爲雄第404章 刺道盟殺手令第392章 應景賽詩文第670章 人近而情怯第793章 毒計對蘇秦第638章 浴池戲水戰第197章 儲君第524章 酒後風情第938章 被認出來了第48章 趕至大梁第613章 功夫難入髓第749章 行動反常必有妖第501章 秘諜成員第499章 老謀深算第737章 姊妹仙子救駕第966章 如意算盤要落空第241章 斬秦王第983章 大敗第395章 前三甲第838章 安撫女眷第273章 娘子要三次第683章 論戰墨家鉅子第374章 恩怨情未了第493章 指點劍術第732章 破胡騎兵第860章 計出不窮第682章 隱蔽的墨宗第946章 行刺落幕第225章 回到河東戰場第37章 醒握殺人劍第804章 朝如青絲暮成雪第816章 擒拿叛徒第455章 破城第544章 風雨欲來肅殺重第662章 斬首示衆第567章 玄女的消息第1001章 追擊血戰第419章 激烈的五強賽第174章 暗局第463章 草原最美女子第164章 佈局第686章 制敵第984章 水灌大梁第647章 大朝會第98章 楚大夫屈原第740章 布六國局第566章 不同意見第1020章 大團聚第847章 論解天道第271章 偷天換日第551章 勘察敵營第349章 卿本佳人第430章 蛇蠍婦人第45章 劍斬武師第584章 宋軍壓境第508章 妾不如偷第787章 兩才女首聚第627章 義憤填膺第864章 搶灘作戰第316章 鳳舞門來人第28章 秦軍夜襲第260章 白起入燕第584章 宋軍壓境第610章 水力鑄造機第649章 燕廷風雨來第665章 年關朝會第1010章 秦之毀滅(中)第290章 同化匈奴的意義第526章 五千乘之勁宋第232章 火燒櫟陽禁宮第714章 三女聚首第410章 各懷鬼胎第532章 再施毒計第120章 部署棋子第695章 師姐來了第21章 少林拳法第868章 海軍遠征第822章 渴望一見第257章 秦國的危機第742章 一拍即合第681章 登臨神農山第689章 終成眷屬第770章 視察海軍第912章 御駕親征第545章 心懷叵測第121章 虎符調兵第214章 殺伐戰場第592章 水攻之計第892章 長平之戰(中)第450章 立後人選第667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393章 十強出爐第437章 參議治國論第607章 絕對國力第81章 風流才子第864章 搶灘作戰第643章 秘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