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 蓮燈靈珠

1100 蓮燈靈珠

1100 蓮燈靈珠

再次看了看那已拋回至軒轅秋手中的兩張戰書一眼,嶽羽的目內,不由是掠過了幾絲凝然之色。

方纔那團先天玄陰神雷與九玄雲焰,確是強過之前兩戰甚多。

百年時光,那二人顯然也非是虛渡。天賦神通,都有極大進境。

而且,這戰書之中,未必就是兩人真正的實力。更不知那倪雲與拓跋遮天,到底手中還有何靈寶,有多少底牌。

這也是那日萬壽山講道的後遺症,實在是太出風頭,也終引致那幾人的直接插手。

若只是得些氣運,那幾位妖族之祖還可不去在意,不影響全局。可如今,他已成劍仙之族,得部分人道氣數,這幾人卻再無法坐視。

心裡不由是微微慶幸,虧得是那崑崙鏡,此刻已經被他還原大半。

若非如此,此次與倪雲拓跋遮天一戰,還真未必能勝。

“可是那離朱上人?”

隨口詢問了一句,見軒轅秋也是一臉的無奈之意。嶽羽便心知這具體何人,便連軒轅秋也是不知。

當下也不在問,直接命那駕車的黃巾力士,把玉輦催動,往宮內深處行去。

而便在他腳下輦車,纔剛剛前行之時。那微明子,又再次一禮道:“還有一事!前些時日,有人持陛下所賜符詔至帝庭,說是來此北方帝庭,欲拜陛下爲師。不知此人,該如何處置?”

“拜師?”

嶽羽心知微怔,接着立時便醒悟了過來,面色怪異之至:“是東華散人?”

一時間,嶽羽只覺是糾結無比。便連之前,與那倪雲與獨孤遮天的約戰,也遠不及此刻這般,令人頭疼。

這個人,怎麼沒去八景山尋玄都,沒去萬壽山尋鎮元子,怎麼跑來了北疆?

便在嶽羽正煩惱之時,千萬裡外的某處洞天之內。一塊擺放在正中央的玉石,正發出‘啪嗒’一聲裂響,裂成了粉碎。

倪雲與青面男子,一左一右的盤坐,此刻都神情一凜。後者更眼帶期待之色地看向了倪雲:“那人已接戰書,可曾探到這位北方大帝,到底實力如何?”

倪雲閉目入定,似乎在遙遙感應着什麼。片刻之後,才疑惑地張開眼道:“奇怪!我這邊是毫無所覺,那張柬帖,如今也是完好無損,未有損傷!”

“完好無損?”

青面男子,聞言更是驚異:“莫非是還未落至那人手中?”

看了看眼前那粉碎的玉石,又覺有些不對。凝思了片刻,又毫無頭緒。青面男子無奈道:“罷了!或者是出了其他什麼變故,又或者是已經被此人察覺。總之此事我會稟告上人。這位北方大帝,到底是否斬破大道天鎖,雖還是未知。不過將其戰力,按照當年與拓跋遮天一戰時的水準,上推七倍估算,總不會相差太多。你有這十葉蓮心燈,即便不用那丹藥之力,也有九成勝算。也無需太過在意——”

倪雲卻眉頭一陣緊皺,心內莫名的,有了一種不祥之感。

未能與那淵明一戰,便永遠不知此人的可怖之處。此人的底牌。便彷彿是無窮無盡,潛力無限。

對面這男子的言語,他也認可。卻是不自禁地,又有些忐忑。擔憂那淵明,還有其他的手段。

稍稍沉吟,倪雲便又開口問道:“此戰還需謹慎爲上!若此戰我敗,倪雲固然是身隕人滅,上人面上,也不好看。不知青靈子道友,可否代我借一顆定波珠?”

那青靈子神情一怔,接着是滿眼的冷哂之意。卻到底還是隨手一拂袖,一隻三寸大小,全由風靈凝聚而成的青鳥,驀地穿出了這洞天世界,往遠處遁去。竟是一扇翅,便達十萬裡之外,眨眼便不見蹤跡。

然後大約是兩個時辰的時光,只見遠處天際,一點火光落下,直入這洞天之內,落至青靈子手內。

而待得那火色光華散盡,只見被青靈子拖在手中的,正是一顆土黃色的小珠,一張紅色道符。光華內斂,吞吐的法力,竟是隻在那十葉蓮心燈之下。

青靈子見狀不由是再次一聲冷笑,把手中的黃珠,丟向對面道:“上人對你倒是大方,這般本錢,若是還不能勝。我看你倪雲,就真正是廢物不如!”

那倪雲也是心中大定,雖對這青靈子的言語,面上卻仍是透着一絲笑意,自信慢慢道:“那淵明的融雨化雲大法,尤其難纏。又掌握部分玄冥神晶,得水神神力。有此物在,方可剋制。區區小輩,即便證就了金仙魂印又如何?到底不是真正的金仙,敗之不難。當初若無玄武相助,百載之前,我便可將其斬殺!”

青靈子微微頷首,又將那紅色道符握在手中,半晌之後。才雙眼微微一眯道:“上人還交代一事,若有機會,倪兄最好是將那淵明當場斬殺!”

倪雲正手握着定波珠,參悟應用之法。聞言之後,動作是立時一僵,楞在了原地,面上浮露出猶疑之色。

“可是不情願?”

青靈子面色微微陰沉,僅僅半息之後,便又恢復如常道:“那淵明當初那般辱你,倪兄就沒有半分脾氣?此人得鎮元大仙庇佑,不過若是光明正大,死在你手,他也無話可說。即便是被那人道氣數反噬,有上人關照於你,又有何懼?此人獲罪於天,你若能斬之,必定還有無窮好處!”

倪雲心知已是再推拒不得,再想想青靈子所言,而也不無道理。只稍稍躊躇,便決然道:“總之此人,我必定傾盡全力,取其性命便是!要敗之不難,亦可羞辱。可若要斬殺此人,卻未必便能如我等所願——”

青靈子這才滿意一笑,也知那淵明氣運加身,要取其性命,沒那般簡單。

只是那氣運之道,削一分便弱一分,試一試,總是沒有壞處。

正欲再交代幾句,你天際間,又是一道金色光華飛至。盤旋在這洞天之外,不得其門而入。

青靈子眉頭一挑,直接一道法力,直接將那金光攝入洞內,卻也是一張的非金非帛的柬帖。

隨意看了眼,青靈子面上,便又是微露笑意:“那邊帝庭已是回信,十日之後,那位北方安天玄聖大帝,會在閣靈山北億裡無人之處等你一戰!”

倪雲的目中,頓時透出一道凌厲銳芒,殺機畢露。而青靈子,也是哂笑着,將手中的那張金柬,撕成了粉碎!

一直到回至自己的寢宮之內,嶽羽仍舊是隻覺自己的腦仁,微微發脹。

萬萬是未曾想到,自己那般明顯的拒絕,那東華散人,卻依舊是堅持北來。

若說根性悟力,這東華散人,誠然是非同尋常。哪怕是身具極靈之體的冉力林卓幾人。也仍是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即便在這地仙界之中,亦是極其罕見的明珠美玉。

一旦被那些大羅金仙,混沌古修知曉,也不知會引來多少人爭搶。

便連嶽羽自己,也是有些心動。卻偏偏知曉,這東華散人日後成就非凡。是絕不可能,拜入自己門下。

稍稍凝思了片刻,嶽羽便將一張金色道符,打入虛空,飛往八景山方向。

那八景山洞天,乃是玄都法師,仿造其師的八景宮,所設之居所。

不過此人常年待在太清道祖身旁,在自家居所待的時間,往往都是一年中不足半月。甚至有時幾十上百年,都不見歸期。

看到這張傳信符時,也不知是多少年後。總之這東華散人之事,也只有先拋開一旁,留待得日後再說。

帝庭天城擴建,他這寢宮,也是奢華了不少。南北百丈,寬闊之極。

更不知那微明子與軒轅妙,這百年時光,到底引來了多少靈脈,聚在這閣靈山下。

這寢宮之內的靈力,竟是濃郁到比之那妙法大羅天,還要強盛幾分。

七彩氤氳,如雲霞般瀰漫室內。呼吸一口,渾身都是清爽之感。

右手一翻,又取出了那口胎藏空無劍,正欲將之散開,完成煉製此間的最後一步時。門外卻又有一人匆匆走來,正是那微明子。往殿內一禮道:“陛下!那雙蓮道人已然趕至帝庭,如今正在玄聖殿中。求請陛下一見!”

嶽羽動作微頓,接着又隨手拂袖,把身前這口大劍,重新收起。

心中着實是有些意外,這雙蓮道人,畢竟也是妖修一脈。

即便是想從他這邊,得到什麼。這個時候,也絕非是絕好的下注之時。

那雙蓮道人既有截教弟子身份在身,此時便該遠遠觀望,坐等他與倪雲等人,分出勝負纔對。怎麼會在此刻趕來?

他本待是拒絕。不過心中卻也確實生出了幾分好奇之念。又想想此二女身後,那意圖莫測的金靈聖母。

嶽羽稍稍猶豫,便已是再次化光而起,往不遠處的玄聖殿遁去。

剛入殿內,坐在那上方處的金椅之上。便只見兩位衣飾素顏的女子,正是一左一右的在此靜候。神情竟是恭敬無比,望見嶽羽到來,更是眼透喜色。齊齊躬身一禮。

第1002 衰神巨靈1311 黑霧之變第762 南海謀算1071 劍驚四座第825 二十二龍第766 癸水神雷1344 二帝投效第二百八十六 廣陵仙泉第三百零一三 昧真火第872 玄武七星第179章 千絲修羅第563 莘氏圖謀第1035 悍然出手!第三百四十三 嶽羽本性1331 混沌鍾現1068 牛刀小試第四百一十五 偷借陣力第844 劍符之威1145 危機隱伏第784 逆轉乾坤!九百六十八自尋死路1289 孔琪來歷第550章 先天混元第755 嶽羽下落第250章 以意入劍第71章 龍麟戰獸1216 二皇相聚1289 孔琪來歷1092 昆吾鯤鵬第68章 先天之望九百五十章 金仙之死第34章 事後波瀾第539 宗門長輩1397 法則壓制1207 共工神晶1154 陷阱連環第1053 破盡萬法!第589 有無相劍!第440章 瘋狂屠戮第四百六十九 明柱秘傳第707 出乎意料第206 岳家老祖第592 玄天無妄第569 十方之門!九百三十一凌霄紫雲第598 強勢逼迫九百五十六再隕金仙第883 萬化雷池第636 再見天章第一百二十七 欲爲鯤鵬第一百二十八 先天之門第507 元神之秘1272 孔逸真人六百六十九符退諸妖第1043 胎藏劍陣第340 靈草到手第429 十御伏魔第30章 毀屍滅跡第83章 機關禁術第78章 強髓之效1239 鏡照大千1076 鎮元大仙第741 誅仙殘弩第117章 機關詳解第643 煉血進階1143 混沌金仙1157 崑崙西峰第107章 強者如林第386 巫神戰雪1287 干鏚之舞第330章 犯我者誅第823 散魄葫蘆第434 艱難抉擇1178 參果之妙九百九十七劍誅玄蛇九百七十五敲詐勒索第454 天機之外1339 開天之威1283 混沌之海第529 一劍一諾第356 十方之門第七百三十一 秋後算賬第248 放丹之日1388 深如淵海第700章 戰雪變化第712 無情滅殺1166 陸壓神威1372 鴻鈞降臨第387 神力加身1105 遙空劍斬第1035 悍然出手!1386 諸聖雲集第101章 丹丸之分1313 冥河之隕1232 混戰之始1344 二帝投效第820章 神秘寶鏡第1052 玄武變化!八百九十七了斷因果第261 元嬰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