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野心膨脹

作爲歐洲最強海軍,世界上唯一在歷史上可以與帝國海軍媲美的英國海軍,數百年來,一直都不缺乏優秀的人才。當年,納爾遜晉升爲海軍上校時,年僅二十一歲;在取得其平生最有名的“特拉法爾加海戰”勝利的時候,也僅僅只有四十七歲。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海軍也是名將倍出。

其中,薩摩維爾就是飽受爭議的一個。

很多人認爲,薩摩維爾很有才幹,只是長期屈居坎寧安之下,沒有得到太多的機會。在其出任大西洋艦隊司令官之後,雖然沒有能夠真正的擊敗過帝國海軍第四艦隊,但是卻出色的完成了戰略任務,將第四艦隊堵在了地中海里面,確保了英國海軍在大西洋上的制海權,同時也讓英國海軍能夠集中更多的兵力壓制住德國海軍。

也有一部分人認爲,薩摩維爾只是徒有其名,其才幹遠不如坎寧安與蒂裡特,甚至比不上指揮本土艦隊的霍頓爵士。在這些人的眼中,薩摩維爾最缺少的就是一次意義重大的勝利,而且其過於“奔放”的指揮方式,以及在戰場上過於膨脹的野心也是薩摩維爾最大的缺點。換句話說,薩摩維爾缺少對英國海軍將領來說非常重要的特質:穩重。

在這次的作戰行動中,薩摩維爾表現得最爲突出的就是“野心”。

四月初,在得知白佑彬出任第四艦隊司令官的消息之後,薩摩維爾也認爲帝國海軍會在近期採取大規模的戰略行動,打破英國海軍在北大西洋上的制海權,協助德國海軍完整戰略調整,最終確保德國在歐洲大陸上的絕對安全。

雖然薩摩維爾沒有推測帝國海軍可能採取的行動,但是按照他的判斷,帝國海軍肯定會尋找機會與大西洋艦隊決戰,讓第四艦隊獲得自由進出大西洋的權利。因此,艦隊決戰肯定是重頭戲。

從這一點出發。就基本上否定了第43艦隊執行破交任務的可能性。

可是,到了四月中旬,僅僅十多天之後,薩摩維爾就改變了他的觀點,認爲第43艦隊會在大西洋上執行破交任務,並且用海上生命線關係到了英國存亡地理論來佐證他的觀點。爭取引起高層的重視。

這不能說薩摩維爾的觀點有錯誤,只能說明薩摩維爾並沒有客觀的分析問題。

其前後態度地改變。就足以說明薩摩維爾希望獲得一次能夠證明其實力地重大勝利。並且以此奠定他在英國海軍中地地位。爲了達到這個目地。薩摩維爾甚至可以犧牲其他人。乃至英國海軍地利益。

不說別地。在他提出地作戰計劃中。讓機動艦隊去攔截第43艦隊。就是在讓坎寧安做他地墊腳石。

僅僅只有二艘“前衛”級戰列艦地機動艦隊是第43艦隊地對手嗎?

即便按照英國海軍地觀點。“前衛”級非常先進。比敵人地“皇帝”級乙型戰列艦更加強大。可是相差一倍地兵力。讓機動艦隊根本沒有任何機會戰勝第43艦隊。甚至有可能被第43艦隊全殲。

可以說。不管第43艦隊會不會去北大西洋上執行破交任務。都應該先讓大西洋艦隊與機動艦隊聯合行動。幹掉承擔掩護任務地第41艦隊。如果第43艦隊不來救援。憑藉機動艦隊地速度。足以合圍第41艦隊。達到全殲第41艦隊地目地。如果第43艦隊趕來救援。則可以集中兵力打殘第41艦隊。迫使第41艦隊撤離戰場。然後再對付第43艦隊。

反正。無論如何。只有大西洋艦隊與機動艦隊一起行動。英國海軍纔有足夠地勝算。

可是,這麼一來,薩摩維爾就不是這場海戰的唯一功臣,如果機動艦隊表現出色,坎寧安甚至會取代薩摩維爾。再次成爲英國的民族英雄。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薩摩維爾在制訂作戰計劃的時候,根本沒有考慮與機動艦隊聯合行動。

按照事後的說法,薩摩維爾這麼做,除了想獨佔功勞之外,還想擺脫坎寧安地影響。

當然,這不能否認薩摩維爾在指揮艦隊作戰方面的能力,即便這充其量只是戰術指揮上的能力。

在與第41艦隊交手之後,大西洋艦隊就一直佔據着優勢。

問題是。過於老舊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與“復仇”級戰列艦並沒有立即將優勢轉化爲真正的勝果。

戰鬥從凌晨一點過開始。打到二點之前,在近一個小時的戰鬥中。大西洋艦隊挨的炮彈比打中對手的炮彈還要多,如果不是交戰距離過遠,且對手的三百五十毫米艦炮地威力不是太強,恐怕局勢將變得對大西洋艦隊極爲不利。

第一次戰術轉向之後,局面纔有所改觀。

隨着“祁連山”號戰列艦遭到重創,損失了四分之一的動力,難以跟上第41艦隊的步伐之後,大西洋艦隊獲得了兵力上的優勢。

只是,薩摩維爾的對手也不簡單。

通過加速轉向,第41艦隊迅速讓大西洋艦隊失去了兵力上的優勢。未經現代化改進的“拉米利斯”號跟不上“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步伐,被迫脫離編隊,去對付同樣掉隊的“祁連山”號戰列艦。

接下來,戰鬥仍然處於膠着狀態。

第41艦隊在二艘強大地“長江”級戰列艦地引領下,並沒有露出敗象,而大西洋艦隊的五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地表現卻有點差強人意。

這也不能怪五艘已經有三十年艦齡的戰列艦。

“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是英國海軍在“喬治五世”級戰列艦之前最引以爲傲,也是戰鬥力最強大的戰列艦。即便於上次世界大戰之後建造的二艘“納爾遜”級戰列艦相比,“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不但毫不遜色,反而在可維護性,以及綜合戰鬥力方面比“納爾遜”級更爲出色。

戰爭爆發前,英國海軍對五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進行了一次現代化改進。

改進的重點除了增強水下與水平裝甲之外,還更換了動力設備,使其在排水量增加了數千噸的情況下,仍然能夠達到二十四節的最快速度。另外,其火力配製也發生了變化,用五點五英寸艦炮更換了之前的四點五英寸副炮。

只是,這次現代化改進並不徹底。相對於在戰爭期間服役的快速戰列艦,“伊麗莎白女王”級不但沒有任何速度優勢,在防護方面也嚴重不足,其十五英寸艦炮的威力也顯得有點弱。

戰爭爆發後,英國海軍曾經數次爲這五艘戰列艦安排改進工作,可最終都放棄了。比如,帝國大西洋艦隊在馬賽港外吃了敗仗的時候,英國海軍急於殺入地中海,迫使意大利倒向協約國,結果五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一直在前線作戰。後來,帝國海軍用水雷封鎖了直布羅陀海峽,英國海軍正準備撤回五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時候,帝國海軍第二艦隊打下了蘇伊士運河,殺入了地中海,結果英國海軍不得不讓五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繼續留在大西洋艦隊,擔負其阻擋帝國海軍殺入大西洋的重要任務。

幾年下來,五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仍然保持着戰前的樣子。

這說明,英國海軍缺乏足夠多的戰列艦來維持二支規模龐大的主力艦隊。同時,這也能說明,英國海軍已經竭盡全力,很難在發揮出更強大的戰鬥力了。

五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錯過的不僅僅是現代化改進的機會,還有正常維護。

在鍾長生的拖延戰術下,駐紮在拉科魯尼亞港的大西洋艦隊往往是聞風而動,結果悻悻而歸。這種毫無收穫的頻繁行動不但消磨了艦隊官兵的士氣與鬥志,還同時使戰艦得不到足夠的維護保養,最終導致戰艦的戰鬥力下降。

在這一個多小時的戰鬥中,“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暴露出來的問題,幾乎都與缺乏足夠的維護有直接關係。

如果換一個穩重點的艦隊司令官,此時肯定會考慮到艦隊的狀態。

薩摩維爾卻不想放棄即將到手的勝利,結果在第41艦隊轉向南下的時候,他也加速跟了上去。直到第41艦隊將航速降低到十四節,擺出了與大西洋艦隊決戰的架勢時,薩摩維爾才猛然醒悟了過來。

作爲一名優秀的戰術指揮官,薩摩維爾立即嗅到了危險散發出的氣息。

只是,此時已經是凌晨三點十五分了。

第43艦隊在凌晨一點十五分轉向,並且在一點半加速。當時與大西洋艦隊的距離爲七十五海里。按照第43艦隊的速度,二個小時之後,第43艦隊戰艦上的雷達就能探測到大西洋艦隊,最遲在三個小時之內就能包抄到大西洋艦隊的西面。

也就是說,此時第43艦隊已經到達了戰場,正在全速撲向大西洋艦隊。

以大西洋艦隊的速度,薩摩維爾很難避免與第43艦隊交火。另外,在電子干擾的情況下,英國戰艦上的雷達很難及時發現第43艦隊。

毫無疑問,薩摩維爾醒悟得太晚了!

第17章 無畏雷擊第4章 戰局分析第36章 前臺演員第28章 血債血嘗第39章 苟延殘喘第18章 初爲人父第13章 絕不放棄第27章 以儆效尤第44章 後悔晚矣第8章 牽制行動第26章 摸黑遊戲第24章 戰略佈局第42章 順理成章第22章 最大擔憂第23章 無聲追殺第25章 家族叛徒第40章 無路可退第32章 漏洞百出第41章 寶貴教訓第29章 痛殲逃敵第20章 突襲突襲第13章 不留後路第54章 最後衝刺第40章 無路可退第14章 決死膽量第56章 海軍寫照第34章 評估報告第38章 聯手絞殺第13章 偷樑換柱第31章 炮火兇猛第45章 戰艦代溝第39章 美國投降第10章 走馬上任第25章 兩害相權第17章 重拳出擊第27章 以艦換艦第9章 殘酷現狀第28章 超難考卷第21章 果斷出拳第3章 血與烈火第8章 海軍癌症第39章 美國投降第1章 全面進攻第27章 主動迎戰第28章 超難考卷第33章 主力決戰第57章 求勝心切第27章 信心決心第16章 三種可能第43章 無果而終第12章 再逢敵手第2章 悼念戰友第42章 順理成章第30章 嶄新任務第21章 敵後包抄第3章 再開戰局第28章 最後機會第41章 寶貴教訓第30章 運氣因素第12章 勝利之門第51章 雙蛟鬧海第19章 風火元帥第36章 走穴作秀第28章 最後機會第16章 時機成熟第5章 精兵雲集第9章 實際測試第21章 關門打狗第38章 黃雀在後第44章 軍人歸宿第14章 戰爭橫財第45章 寶貴經驗第26章 摸黑遊戲第24章 海上堡壘第29章 火速回國第34章 將計就計第35章 迴天魚雷第32章 戰爭難民第30章 戰略影響第39章 絕密計劃第15章 野心膨脹第25章 主動伏擊第39章 絕密計劃第43章 戰後重建第23章 門戶之見第51章 疑雲重重第45章 俄國戰敗第3章 重大項目第48章 困難重重第33章 實力選手第27章 紛紛擾擾第14章 羣策羣力第15章 悔之晚矣第5章 十年規劃第4章 戰局分析第13章 艦隊家底第28章 最高懲罰第34章 悻悻而歸第47章 解開心結第24章 警告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