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赤海峽最窄處只有4公里,將軍!”秦川說:“這意味着我們可以用炮兵將它封鎖,南北兩端各放置一支炮兵部隊就可以爲我們的登陸部隊打出一個安全登陸段!”
“這或許可以,可我們要怎麼面對他們的飛機?”曼施泰因問。
曼施泰因這個擔心的確是必要的。
誠然,德軍可以派出戰機爭奪制空權,但塔曼半島到處都是蘇軍的防空火炮……雖然蘇聯人比較粗心,但還是知道塔曼半島的防禦重點是什麼:塔曼半島與對面的刻赤半島之間有一道難以逾越的海峽,那麼他們基本不用擔心敵人來陸地上的進攻。
換句話說,只要能掌握制海權,德軍幾乎就無法渡過海峽,而掌握制海權首要就是制空權……然而,蘇軍又很清楚自己的戰機不是德軍的對手,於是他們就在塔曼半島遍佈防空火力以掩護自己的艦隊。
這樣一來,如果德軍打算橫渡刻赤海峽的話,就會出現蘇軍防空炮對德軍戰機,而蘇軍戰機卻不顧一切的進攻登陸部隊的狀況。
“我們不需要面對他們的飛機!”秦川回答:“因爲我們會在夜裡登陸!”
“你瘋了!”曼施泰因說:“要知道我們對塔曼半島的地形一無所知,而你卻想在夜裡進攻!”
因爲希特勒的那道命令,曼施泰因得到的有關高加索地區的情報十分有限,塔曼半島也不例外。
“蘇聯人對我們也一無所知!”秦川回答:“比如兩棲登陸船,比如兩棲登陸坦克。他們所有的防禦幾乎都是建立在防空與海面作戰的基礎上的,而如果我們能出奇不意從陸地上發起進攻……”
“將軍!”斯萊因上校也表示贊同:“兩棲登陸船在水上的時速有10公里,它渡過4公里寬的刻赤海峽只要二十幾分鍾,這不到半小時的時間裡……蘇聯人只要打個盹,我們就出現在他們面前了!”
“兩棲坦克只需要50分鐘左右!”秦川補充道:“將軍,蘇聯人不會想到我們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做好準備並開始橫渡海峽的!”
想了想,曼施泰因就點了點頭,說道:“好吧,你們說服我了,接下來我們該怎麼做?”
接下來要做的事其實很簡單,歸結爲一個詞就是運輸。
首先是彈藥補給方面。
雖然德軍在佔領刻赤港時在倉庫裡繳獲了大量的蘇式裝備和彈藥……刻赤港是蘇軍四個集團軍在刻赤半島最重要的補給基地,那裡存儲着足夠四個集團軍連續作戰一個月的彈藥和食物,這些東西可以說完全夠德第11集團軍打完整場橫渡刻赤海峽的戰役了。
但重點是……第一步兵團使用的是中間威力彈,這子彈在這時是蘇、德兩軍都沒有,於是必須得特別從柏林調運。
用火車運顯然是來不及了,曼施泰因給馮.博克發了個電報,要求爲第一步兵團緊急補給彈藥。
馮.博克或許是知道自己理虧,於是沒有反駁馬上就下令空運了一大批的中間威力彈至克里木島,另外還在火車運輸清單里加上了這種彈藥。
當天傍晚,裝載彈藥的飛機就在弗奧多西亞降落,然後再由汽車連夜裝轉至刻赤。
但就算是這樣,秦川還是建議第一步兵團熟悉蘇軍的武器裝備。
“我們這次作戰很可能會深入敵人腹地!”秦川說:“在那種情況下想要補給彈藥顯然是十分困難的,另一方面我們一路進攻又能得到大批蘇聯人的裝備和彈藥,我們應該事先做好準備!”
“說得對!”斯萊因上校說:“最好是能有幾個會開蘇聯坦克的人!”
斯萊因不知道的是,德國坦克兵中會開蘇聯坦克的大有人在,原因是蘇軍T34坦克性能優秀,德軍將其繳獲後往往噴上德軍的標誌就將它投入戰場使用了……只不過就算這樣,它還是常常被德軍誤以爲是敵人的坦克。
另一方面的運輸,就是兩棲登陸船和第1山地師。
兩棲登陸船要運起來可不容易,因爲那可是有五百艘……裝上汽車運輸的話就需要五百輛汽車。
而兩棲登陸船的運輸又需要保密,否則別人一看就知道德軍是要橫渡海峽了。
同時,第1山地師要運到刻赤也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
想了想,秦川乾脆就讓第1山地師直接開着兩棲登陸船趕到刻赤。
“我們不是需要保密嗎?”曼施泰因說:“這樣一來不是讓所有人都知道這種登陸船的存在了?”
“誰會知道它是一艘船呢?”秦川說:“如果我們把後部螺旋推進器拆除而且只是讓它開在陸地上的話,所有人都以爲它是一輛車!”
曼施泰因不由“哦”了一聲,然後就同意了這個方案,螺旋推進器可以等到了刻赤再裝上。
事實證明秦川的想法是正確的……畢竟這時代既可以在水裡遊又可以在地上開的東西可以說太前衛了,就算是明明白白的告訴他們一時都很難接受。
駕駛着這些兩棲登陸船的第1山地師就上當了。
當他們看到這輛又像船又像車的“汽車”後,不由哈哈大笑起來。
“我從沒見過這麼醜的車!”第1山地師師長弗雷科少將打量着這“汽車”,諷刺道:“或許我應該稱它爲一艘船!”
士兵們再次爆發出一片笑聲。
“他們爲什麼會把‘船’造得像汽車呢?”弗雷科少將又問。
“將軍!”副官普夫盧格上校回答道:“我猜,他們可能是希望這艘‘船’能裝更多的東西!”
弗雷科少將饒有興趣的挑了挑眉,然後點頭回答道:“說得對,上校!比起吉普車來,他的確能裝更多的東西!不過我懷疑……他們同時繳獲了蘇聯人的船和汽車底盤,爲了能用上就把它們像現在這樣拼在一起了!”
但不管怎麼樣,第1山地師的士兵們還是開着這些“船”順利的到達了刻赤,途中有兩艘“船”因爲故障被拋棄……畢竟這底盤是用蘇聯的機器生產出來的,質量當然不如德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