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混戰

戰果一個又一個的從丹尼爾少校那彙報過來,才半小時就擊毀了幾十輛英軍坦克,而德軍坦克就只有一輛被誤傷……這誤傷是因爲在黑夜裡實在很難識別,再加上那輛坦克也與敵人坦克混在一起,於是一炮過去就被打癱了。

幸運的那只是一枚穿甲彈,裡頭的坦克乘員只是受了點輕傷且成功的返回了部隊。

當然,這些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英軍“斯圖亞特”坦克已無法再像之前一樣騷擾德軍,這使德軍可以再次全速向亞歷山大挺進。

奧欽萊克將軍那邊很快就收到了相關情報。

“將軍!”參謀報告道:“德國人的坦克混在我們坦克裡作戰,我軍損失慘重!”

“德國人坦克怎麼可能混進我們的坦克裡?”奧欽萊克將軍有些不明白。

“他們駕駛‘斯圖亞特’坦克!”參謀解釋道。

“哦!”奧欽萊克不由恍然大悟,隨後就皺起了眉頭。

“該死!那一定是被他們繳獲的坦克,這些狡猾的德國人!”

“亞爾林上校請求指示!”

“告訴他!”奧欽萊克將軍想也不想就下令道:“把那些混進來的坦克找出來並消滅掉!”

“是,將軍!”於是命令很快就傳達了下去。

但奧欽萊克將軍這命令顯然是不合適的……這時候更應該做的是暫時偃旗息鼓將確認是自己的坦克集中在一起,這樣屬於敵人的坦克自然就無處藏身。

而奧欽萊克將軍這命令卻進一步加劇了局勢的混亂,這也就讓混進來的德軍坦克更容易混水摸魚。

當然,這不能怪奧欽萊克將軍,因爲他此前基本沒有處理過這種情況……一戰時的塹壕戰基本是經緯分明的,敵人一條防線我方一條防線,中間用地雷、鐵絲網隔開,相互用炮火猛轟,偶爾還會發起一兩次幾乎是自殺的衝鋒。

對於這種敵人滲透到對方陣營裡的戰鬥在二戰時才初顯端倪。

因爲沒有相關經驗,所以奧欽萊克將軍就下了一個錯誤命令。

這一來戰場上可就熱鬧了。

命令一下達,所有的英軍就都知道“斯圖亞特”有可能是敵人的坦克……於是個個都草木皆兵。

開始還只是小混亂。

兩小隊的英軍坦克因爲誤判打在一起。但這兩小隊坦克又分屬不同單位的坦克組,於是兩組都朝上級報告:“發現敵人坦克,我們正與對方作戰,請求增援!請求增援!”

援兵很快就源源不斷的趕來,而且還越來越多越打越亂,打到後來甚至都分不清誰是誰。

這其中也有的是德軍坦克搗亂的功勞……他們逮着一隊坦克打上幾炮就跑,英軍坦克自然不會輕易放過他們,在後頭窮追猛趕。

結果對面又開來另一隊英軍坦克,看到面前一組坦克一邊開炮一邊朝他們方向前進……想當然的就以爲那是敵人,於是就互相糾纏在一起。

這是一場算不清的帳,英軍坦克因爲這場混戰至少損失了八十餘輛坦克。

說是“至少”是因爲在黑夜中他們無法判斷哪些坦克是“失蹤”哪些是被擊毀,又或者哪些是敵人的坦克哪些是自己的坦克……他們在統計時將敵人的坦克算進去了也不一定。

而德軍第21裝甲師就乘着這個時候一鼓作氣的殺到了亞歷山大城下。

亞歷山大,是埃及僅次開羅的第二大城,但其實重要性卻遠超開羅……因爲它是英軍與外界聯繫最重要的港口(另外還有一個塞得港,但塞得港的吞吐不及亞歷山大港,而且一旦亞歷山大港落入敵手,塞得港也將遭到空軍的封鎖)。

正如之前所說的,亞歷山大並沒有做好防禦準備。

當德軍坦克“隆隆”的逼近亞歷山大時,非洲軍甚至還在防線上構築工事……

防守在亞歷山大外圍的是非洲第3師,組建自埃及的部隊。

然而,這支部隊與其說是軍隊還不如說是警察,因爲他們平時受的訓練就是維持治安用的,他們甚至還得不到埃及百姓的支持……原因是埃及人把他們當作是英國統治奴役埃及的工具。

“百姓支持”這看起來似乎是戰場上無關緊要的選項,但其實卻決定了這支軍隊是否有軍魂或是在對陣敵人時是否有自我犧牲的勇氣……

原因很簡單,軍隊的士兵都來自百姓甚至也可以說是百姓的一員。

如果有百姓的支持,那麼軍中就不乏抱着保家衛國的信念的熱血青年,這些人才是部隊的中堅。

否則,軍隊就充斥着爲了混口飯吃才扛起槍的士兵,這些本來就是混日子的人當然不會願意爲英國人犧牲自己的生命。

非洲軍屬於後者,所以當德軍坦克出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就丟下工兵鍬一溜煙的逃跑了,留給德軍的是一道未完成的戰壕和橫七豎八的鐵絲網,以及戰壕裡擺得整整齊齊的機槍、火炮和一箱箱未打開的彈藥。

“他們簡直就是給我們送彈藥的!”雅科普說:“我剛纔還在擔心我們沒有足夠的彈藥與敵人作戰,現在看來這些擔心是多餘的!”

“不要吊以輕心!”庫恩提醒道:“接下來纔是最困難的!”

庫恩說的沒錯,因爲擋在面前的是亞歷山大城。

德軍坦克當然沒有能力將這座埃及第二大城市像對付迪爾西茵那樣全部輾在履帶下,於是德軍要面臨的就是裝甲部隊最困難的……巷戰。

新西蘭第2步兵師殘部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們沒有與非洲師一起駐守城外。

誠然,新西蘭第2步兵師因爲在馬特魯的失敗丟失了絕大多數的重裝備及反坦克武器。

但這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問題。

因爲亞歷山大是個港口,這裡有英軍從世界各地運來的資源和補給。新西蘭士兵要做的就是將這些裝備從倉庫裡拖出來然後架設到建築裡。

這些武器裝備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其中最重要也最具威脅力的,就是被稱爲“英格蘭弓弩”的PIAT步兵反坦克拋射器。

第四百五十七章 FA330第五章 觀察員第五百四十章 海德里希第五百六十四章 困境第六百八十章 攻其必救第一百零四章 撤退第四百七十五章 組織第九百四十七章 混亂第二百九十四章 法國女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問題第五百一十六章 假目標(感謝江宣景同學的十萬打賞)第四百一十五章 選擇第二百二十三章 間諜第一百四十八章 轟炸第三百九十四章 資料第七百四十六章 撤退(五更,求月票)第六百五十七章 戰果第七百二十九章 證據第二百七十三章 參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單兵武器第一百六十一章 空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坎寧安中將第十七章 比試第七百四十六章 撤退(五更,求月票)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亂子第二百零四章 功勞第二百五十二章 虛張聲勢第七百四十四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九十九章 防線第七百五十章 維修部第八百六十四章 幌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爆破第四百零九章 意外第六百零七章 第227號命令第一百零六章 換裝第二百五十章第四百三十二章 混戰第八百三十八章 虎式第五百零五章 前瞻第八百八十九章 時機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棲坦克第五百三十七章 邀請第一百五十九章 阿拉曼防線第八百三十三章 反攻第六十六章 敵情第四百一十二章 修路第四百一十七章 戴維第三百四十九章 投降第三百章 撤退第一百七十一章 排雷(二)第八百五十三章 看法第二百五十四章 彙報第五百九十二章 誤會第八百九十七章 錯誤第六百四十八章 科特盧班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爾塞尤第七十九章 隆美爾第三百七十六章 故事第七十一章 援軍第七百三十八章 套路第六百二十八章 直升機第一百八十四章 斯圖亞特第六百三十章 ME163第五百七十一章 兩棲登陸船(二)第八百八十六章 進攻準備第六百六十一章 滲透第三十七章 騰格騰爾第二百八十四章 恥辱第六百一十章 高加索第七百九十九章 調動第二百零六章 鐵十字勳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英格蘭弓弩第二百九十四章 法國女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選擇題第八百六十四章 幌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進攻第一百二十章 加布沙利防線第三章 坦克戰第二百零七章 借鑑第三百零一章 獨立第二百九十五章 工廠第三百七十四章 堪探第二百七十八章 阿爾及爾第二百七十八章 阿爾及爾第一百九十五章 格蘭特將軍式第二百四十五章 反坦克小組第三十八章 生與死第一百九十八章 確定第二百六十三章 合作第三百二十四章 制空權第三百零七章 退出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變第四百四十九章 潛望鏡第一百一十一章 美食第五十一章 俘虜第三十七章 騰格騰爾第九百一十三章 清算第一百九十章 起義第九百一十一章 謊言第三百四十二章 煅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