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子突然哈哈大笑道:“矮冬瓜**,你上當了。”
話聲剛落,便見到他手上的鰈獸鱗片突然間金光暴漲,而他的眼睛此時已變得澄亮如珠,再也沒有一絲暴戾之氣,卻原來是他在後退之時將龍真氣緩緩注入了鱗片之中,蓄意待發,便是想讓這觀日通在忍不住主動出手時用他進洞以來從未用過的龍真氣給他致命一擊。龍真氣乃是天地間至正至陽之氣,一旦運起,他身上涌現的強烈的戾氣便被那渾厚的宏正龍真氣逼得無影無蹤。
那暴漲的金光但如同是夏日午時最強烈的陽光聚集於一點,他手中的鰈獸鱗片自下而上迎着觀日通劈來的血斧光芒破去,瞬間傳出了一陣龍吟之聲,那金光化作一個巨大的龍頭,張開了大嘴,呼嘯着向觀日通劈來的血斧光芒噬去。
龍吟震天,聲嘯蒼穹。
這巨大的山洞被這龍吟聲震得轟隆聲不斷,似乎要塌陷下來一般。夏侯辰沛此時剛走到洞口,亦被嚇得雙手抱頭蹲了下來。
空中飄遊的無數陰靈嗚鳴着向最遠的地方衝去,但是卻不敢向此洞的出口逃逸。
觀日通本來想着這凝聚他千年修爲功力的一擊便是不能讓這小子死在血斧之下把他劈傷,從而達到阻止他入洞的目的,卻想不到這小子身上竟然還潛伏着更可怕的龍真氣。
那金光祭起的一瞬間,他便駭然大叫:“龍氣,我的媽呀——”話聲未落便什麼也不顧的轉身便向外面的洞口飛奔而去。
但是寒子的這蘊含着幾乎十成龍真氣的一擊何其強大,那金光中的龍頭如同閃電一般呼嘯着衝破觀日通劈來的血光,本來威力無窮的血色光芒遇到龍頭之後如同脆弱不堪的霧氣,瞬間便被衝得飛散而去,而那龍頭的速度卻沒有受到一絲一毫的影響,繼續呼嘯着向飛奔而去的觀日通追去。
觀日通感覺到身後如閃電般追來的龍口,嚇得魂飛天外,知道若是被它追到必定被一口咬得粉碎,魂飛魄散。急奔之中突然反手全力祭拋出血斧,他的人卻藉着這一甩之力以更快的速度向前面的洞口逃去。
那血斧被他以一大半功力祭出,倒也頗具威力,在空中翻蕩數下之後與迎面而來的龍頭遇上,但聽得轟隆一聲巨響,這天地間致邪之物突然冒起了一股黑紫色的霧團將那龍頭阻得一阻,而觀日通這廝卻趁着這一阻之時逃出了洞去。
血斧上的黑紫色的霧團乃是此斧鑄成以來所吸收的無數亡魂的怨氣所聚,端的是邪異無比。本來以觀日通此時的能力是不可能讓這股霧團祭出的,但是龍真氣是天地間最正大磅礴的清純之氣,正是所有邪惡的剋星,即便是深潛於血斧內裡、需以神通之力才能祭出的這股邪異之氣亦被它逼了出來。
不過這股邪異之氣雖然強大無比,但是此時卻是沒有人控制着的一股死氣而已,一碰到宏正的龍真氣,兩廂一對抗,在發出數聲轟鳴之後,便聽得轟隆隆一聲巨響,那團黑紫色的氣團便即爆散開來,與此同時,血斧原先吸收的鮮血竟以傾盆之勢飛灑而出,落入了深不知幾乎的洞底。
而那散開的黑紫色氣團之中,瞬時之間無數的亡靈飛騰而起,不到片刻便擠滿了山洞上方。一時間嗚呼之聲再次大作,這巨大的山洞中竟似是擠不下這無數的陰靈和亡靈一般,在那中間橫過的平臺上方約十米之處擠擁着,卻不敢向下擠進一點。
寒子收起鰈獸鱗片,便聽得“哐鐺”一聲,那血斧掉落在地上,凝目望去,原來血紅色的血斧此時卻是變成了通透的白色,再也不見一絲紅色之樣。而原先無盡的邪異之氣此時已然蕩然無存。更爲奇怪的是,原本巨大的斧身此時卻變成了一般的斧頭一般大小。心下大異:“難道這血斧以前並非邪物,只不過但凡神兵利器總是大凶之物,一旦吸收了過多的血腥之氣便會改變其性質,變成邪惡之物,此時它以前吸收的無數亡靈被自己的龍真氣全數逼出之後,竟然變回以前的神兵利器不成?
抱着懷疑的想法,他便舉步向那已變得白色透明的血斧走去,躬下身去,將它拿了起來。
入手沉重,斧柄一觸到他的手心,一股冰雪消融般的氣息自斧子上緩緩滲入他的皮膚,斧身晶瑩剔透,竟似是千年寒冰所制。
那股冰涼之氣一入他的身體,頓時心鏡澄明,他的眼睛亦覺得無比的明亮起來。
“果然是神兵利器,好斧,好斧啊!”寒子大聲讚道。
夏侯辰沛也跟了過來,見到此情景,心中卻沒有一絲興奮之色,嘆道:“此斧是我夏侯家族的噩夢的起源,我們夏侯家再也不想再沾上此斧,寒子,此斧既爲神兵利器,看來冥冥中早已註定爲你所有,從此你便是它的主人,望你善加利用,以渡它這數千年來所造下的孽。俗話說有因必有果,相信在你的手上,它定能真正的發揮神兵利器之用,斬妖除魔,匡扶正義。”
寒子微笑道:“大爺爺,你放心,我一定能讓此斧從此大放異彩,也不辜負了以前鑄成此斧的前輩的厚望。”當下左手一握,那晶瑩剔透的血斧便進入到他的龍環之中。
夏侯辰沛見到如此異事,此時卻不再感到有甚奇怪了,這異事比起剛纔寒子以龍真氣祭出的那驚天動地的一擊而言,根本就算不得什麼。
龍真氣,這千古以來最爲強大、最爲神秘的宏正之氣,此時竟然爲他親眼所見,而且這個卻是他們夏侯家未來的女婿,一時之間他覺得此次進得這無夫洞來,一切都值了。
原來,天地之間真的有龍氣的存在,那就是說,很大的可能,這天地間真的存在着神龍。
想起那傳說中的萬物之首,那千萬年來縱橫於天地之間,代表着中國最爲神聖、最爲強大的神龍,夏侯辰沛竟然癡了。
本書源自看書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