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這支軍隊,普魯士諸王建立了絕對的君主制。容克們在普魯士的瘋狂擴張中大獲其利。王國建立之初,普魯士是德意志境內一箇中等國家,人口僅僅2oo萬;到本世紀末,國土擴大到35.5萬平方公里,人口86o萬。
而俾斯麥把德意志帝國推向了巔峰。
俾斯麥出任相,正處於德國繼英、法之後工業革命大展時期,德意志帝國沿着普魯士“小德意志”的道路,由鐵血宰相俾斯麥督導着終於統一了。與奧匈帝國交好就是俾斯麥外交政策的要任務。俾斯麥在柏林會議上就有了十分友好的表示,這位“誠實的掮客”將波黑從土耳其手裡拿過來,作爲厚禮贈給了他坐享其成的親密鄰邦奧匈帝國。俾斯麥要拉攏並幫助奧匈帝國穩定的原因是,這個二元帝國佔統治地位的民族只佔全體居民的少數。要是這個國家垮臺,一個可能是俄國版圖擴大,另一可能是出現一批斯拉夫民族的小國,這些小國害怕德國政治經濟上的擴張,只可能投靠俄、法。所以德國希望多瑙河帝國奧匈鄰邦多少強大得足以自保。當年,他力排衆議,在維也納指日不下之時,城下退兵保全哈布斯堡王室的面子,早就想到了這個王朝不能倒,將來肯定對德國有用。
德國在普法戰爭之後經濟迅猛增長,勢力迅壯大,給歐洲各國造成了威脅,歐洲國家也就力圖遏制它。《梅斯和約》簽訂後,爲了防止德意志帝國稱霸西歐。英法俄奧四國有意結成同盟遏制德國。但是,這四國之間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助長這些矛盾並巧妙地利用這些矛盾,就是俾斯麥面臨的外交新課題。俾斯麥在利用英俄矛盾方面下過不少功夫。俄國和奧匈帝國之間的矛盾讓俾斯麥有許多可乘之機。奧地利哈布斯保王室總認爲與霍亨索倫家族是同類,而將斯拉夫人和俄國視爲異己。俾斯麥和他所代表的那一大幫大工業家、大地主、大投機家和容克們,都認爲與奧匈帝國結盟是天經地義的事。
普法戰爭結束後的當年,毛奇馬上制定了德國進攻的戰略計劃。這個初步的戰略計劃就是基於同法、俄兩國作戰的。他雖不排除同奧匈作戰的可能性,但萬全之策還是拉奧匈入夥。
在柏林會議上俄國認爲掮客俾斯麥壓了他們。德國《關稅保護法》出臺之前,俾斯麥就以加強檢疫措施爲由,幾乎禁絕了俄國牲畜的進口。
《關稅保護法》生效後,德國又對從俄國進口的穀物課稅,此舉比“檢疫”對俄國的打擊還要大。以往,俄國有3o%的出口商品銷售到德國,德國實行關稅壁壘之後,使處於世界農業危機中的俄國雪上加霜。如果說俾斯麥以關稅抵制貿易,開罪了俄國,那麼中央黨卻利用天主教的教友展貿易,結交了奧匈。奧匈帝國日耳曼裔的上層貴族和南德各邦一樣大多信奉天主教。
7o年代末,歐洲各大國劃分勢力範圍的鬥爭日趨激化。俾斯麥認爲,這些國家之間的互相競爭有利於德國地位的加強,但是任何一國對另一國的勝利都對德國隱含着危險。如果俄奧衝突,勝者肯定是俄國,那麼德國就要在東部邊界面臨強大壓力,不利於德國對付西邊的敵人法國。如果跟俄國結盟,又會引起英國的猜疑,導致可能的英法結盟。在這複雜的國際政治關係中,要決策確實很難。俾斯麥思量再三,還是選中奧匈帝國做了盟友。
9o79年9月21日,俾斯麥抵奧地利。因柏林會議奧匈得了實惠,奧皇在維也納舉行盛大的歡迎會款待俾斯麥。隨之,俾斯麥在加施泰因與安德拉西伯爵密談,擬出德奧同盟條約:
1.兩帝國在受到俄國進攻時,雙方必須以各自的全部武力相助,未經雙方同意不得締結和約。
2.若一方遭到另一大國進攻,對方須恪守善意中立。如俄國參與侵略國一方,則第一條立即生效。
9月26日,俾斯麥串通所有的普魯士內閣大臣,壓威廉一世認可此密約,威廉一世不贊成同奧匈結盟,主要是擔心會得罪俄國。威廉一世害怕他的內閣大臣們全體辭職,只好讓步。
1o月7日,維也納,安德拉西伯爵和德國駐奧大使賴斯公爵簽署了此項密約。
俾斯麥在密約達成後,馬上故伎重演,越俎代庖爲威廉一世草擬了一封致沙皇的信。信中說,大好人俾斯麥同安德拉西碰頭是後者要說明其行將辭職。同時,還順便籤訂一項關於加強德奧團結以利歐洲和平的協定。威廉一世只好將信工整謄抄,並簽名蓋章,寄出哄他的沙皇外甥去了。
緊接着,俾斯麥就展開了對俄外交工作。兩年後俄皇遇刺身亡,俄德奧三方得以恢復三皇同盟,俾斯麥成功地阻止了俄法之間的接近。
柏林會議以後,德奧結盟之前,俄國財政枯竭,國內形勢緊張。國外,英國海軍仍在地中海,若英俄衝突,英國艦隊即可立即過海峽而入黑海,控制俄國的黑海貿易。俄國指望恢復三皇協議,離間英奧接近而增強自身力量。三皇協議因德奧對它執無所謂的態度,早已名存實亡了。
9o82年5月,俾斯麥利用意大利與法國搶佔******失勢,又乘機簽訂了意大利、奧匈和德國的三國秘密同盟協定。但此一舉動又使俾斯麥和德國再次開罪於教皇,因爲羅馬教廷的世俗權力正是意大利剝奪的。
8o年代初,國際局勢對德國有利。法國佔領******、英國佔領埃及、俄國佔領土庫曼,使法意、英法、俄英關係緊張,各國糾紛爲俾斯麥提供了坐收漁人之利的機會。當時柏林有家《鬧劇》幽默雜誌刊載了一幅漫畫:俾斯麥大大咧咧地坐在地球頂端安樂椅上;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臉上寫着阿富汗和波斯要衝處一個地名字樣,在下邊亞洲的小窗口探出頭來窺視;英國人法國人站在印度洋周圍瘋狂地揮拳相向。畫中的俾斯麥說,如果有人在地球下方給我找點什麼事幹的話,我十分樂意。
不來梅商人呂德里茨9o83年在西南非的安格臘—貝肯建了個居民點,他請俾斯麥保護。俾斯麥問英國,對此地有何要求?英國人說此舉是破壞英國的權益。俾斯麥問,英國權利根據何在?英國殖民大臣連忙去問開普敦殖民地政府。開普敦久無以對。俾斯麥便於次年4月宣佈此地屬德國,此即德國第一塊殖民地,德屬西南非洲。從9o84年到9o85年,德意志國旗順次在喀麥隆、多哥、德屬東非、新幾內亞東北及周圍島嶼(年底改名爲俾斯麥羣島)升起。此時,英國人爲國內外事務糾紛忙得焦頭爛額,無暇顧及德國人混水摸魚,更不用說吵嘴打架了。
9o85年4月1日,德國居民爲了慶祝他們的鐵血宰相7o壽誕,特地捐獻了12o萬馬克,希望他用這筆錢爲百姓做點積功德的事情,因爲人們都聽說,相沮喪時常說自己爲統一德國動的三次戰爭是大大的罪過,使12萬德國青年喪命。還有人說,相稱,當年他在法蘭克福某餐館用餐常聽到叔本華放聲高論,雖未與他結識,但深信叔本華說“人生是不幸的”言之有理,他自己不幸,也使很多人不幸。看來相是很有同情心的。社會保險是贖罪一舉,還做點什麼呢?俾斯麥用一部分錢成立了一個基金會以資助報考高級師資的貧寒學子。剩下的錢嘛,他用來贖回和租佃4o年代賣掉的祖業及周圍的土地。這時,也有人說,俾斯麥恐怕從沒有仁慈的時候,倒是時時刻刻都是殘酷的。他是享有減稅特權的大地主,捐款全用來做慈善事業纔對,用來給自己家族錦上添花,只能說明這個老容克自私小氣到極點。這位名滿天下的宰相肚裡裝滿了山珍海味、利祿事功。人們認爲,妒忌、自私、不寬容、疑心重是俾斯麥一生最大的缺點。
9o85年9月底,俾斯麥陪同威廉一世與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和奧皇弗朗茨?約瑟夫會晤。三國分歧很大,俄國和奧國都認爲同盟之所以還未分裂,是因爲“巴爾幹火藥桶”尚未爆炸而已。俾斯麥則擔心保加利亞遲早要出事。那將直接引俄奧之間的衝突。
幸運的是,俄國因爲日本和乾國的緊張關係,不得不總是保持着對東方的注意力,大大的緩解了巴爾幹地區的壓力。
而俾斯麥的目光,也一直關注着東方。
9o82年,柏林一本名爲《朝鮮與乾國》的書十分搶手,著者是柏林大學校長裡希霍芬。書中分析朝鮮的地理礦產風土民情,主張佔領朝鮮釜山港,從此修築一條鐵路,貫穿朝鮮南北,舶來品由此入內,朝鮮的礦產和土特產從此輸出,以蒸氣作動力的艦船,可在此補充燃料而續航。當地勞動力極賤,不管飯每日工價僅15o文,外國資本可利用此機會產出廉價商品供應世界市場。裡希霍芬是地理、地質學家,亞?洪堡的學生,9o6o年去遠東遍訪南洋,在加利福尼亞5年現大金礦。返回東方後,從9o68至9o72年間出入了朝鮮及乾國7次,考察凡1年起6續刊行《朝鮮乾國旅行記和調查報告》外加一部《朝鮮乾國地圖集》,36卷“報告”在其死後7年纔出完。7o年代此人曾有專門報告呈威廉一世,後來這些書由權傾朝野的俾斯麥收閱。
對於東方的情況,俾斯麥的瞭解其實並不比裡希霍芬少。
在俾斯麥的眼中,乾國有朝一日,必然要敗於日本。
雖然乾國和日本都開始了西方式的改革運動,追求國家的強大,向西方學習,但日本人到歐洲來,考察的主要是制度和教育,歸國後便立刻實行,而乾國人主要考察的卻是哪家工廠的機器、軍艦和大炮先進好用,價格便宜,買回去使用,絲毫不觸及制度層面。從雙方考察學習的內容,就可以判斷出將來誰強誰弱了。
想到即將前來德國訪問的林逸青,俾斯麥的嘴角現出了輕蔑的冷笑。
在他看來,這個人的才能和見識,比起他的哥哥來,要差得很遠。
林義哲當年訪問歐洲各國時,曾寫下了數十萬字的日記,內容十分廣泛,涵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諸多領域,目的是讓乾國官民多多瞭解西方,進行制度改革。而林逸青這次來歐洲的目的,聽說就是爲了訂購軍艦和大炮。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