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印度模式怎麼樣

崛起之華夏209 )印度模式怎麼樣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二百零九)“印度模式”怎麼樣?

號稱日本“維新三傑”之一的木戶孝允的夫人松子就是藝伎,連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元配梅子也是藝伎。她們都利用自身的“特殊條件”戰鬥在情報戰場的第一線,對自己的丈夫,她們可以說是真正的以“身心”相許了。

由於藝伎為日本的明治維新確實出了不少力,以至於後來有人戲稱,如果沒有藝伎,日本的歷史恐怕就要重寫了。

因為不想再讓藝伎把日本現在的歷史再“寫”回來,是以孫綱“堅決”拒絕了這項“服務”。

在他們安頓好不久,英國殖民大臣張伯倫在英國遠東艦隊司令斐利曼特的陪同下前來拜訪,實際是想在會議正式召開前摸摸中朝代表團的底,孫綱他們早就在這些問題上統一了“口徑”,這回便開始按“既定方針”辦了。

張蔭桓首先向英方介紹了一下自己這邊的成員,還有朝鮮使團的成員,然後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朝鮮美女特使代表朝鮮向英方提出了“命日本交出朝鮮國王和世子,懲處殺害朝鮮國母兇手,追究幕後指使者”的要求,並指出“如果此事不能解決,根本無法談判”,接著張蔭桓也代表中國向英方表達了同樣的立場,說一個主權國家的君主還在敵國手裡的情況下“暢言和平,未免荒謬”,希望英方能夠“主持正義公理,伸小國之冤”,把第一個“熱山芋”先扔給了英國人。

之所以這麼做,孫綱他們“四大鬼使”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這樣做的好處有很多:

第一,向英國人而不是日本人提出這個要求,實際上是向英國暗示,中國和朝鮮承認英國現有的在日本的權益,和在處理日本問題上的主導地位。

第二,中國和朝鮮不向日本政府提出這個要求。表達的意思很明顯,日本政府已經“不存在”了,中國和朝鮮同時向英國表明,不會以日本政府為談判對手。

第三,如果能夠藉此救出朝鮮國王,不但會讓中國“禮義之邦”的形象更加“光輝”,也會間接地提高英國的國際聲譽,讓英國人感覺到中國和英國的“親近”。

第四,朝鮮國王和世子一旦被釋放,朝鮮新政權的合法地位就會完全確定。朝鮮國王知道是因為北洋方面自己才得以逃出生天(這個也是孫綱為自己將來完全控制朝鮮留下的後手),一定會對北洋(或者說是孫綱本人)感恩戴德,控制了朝鮮國王,北洋以後支配朝鮮事務時。應該就容易多了。

第五,要是朝鮮國王和世子被日本人害死了的話(這一點可能性很小,日本人不會蠢到給中國和朝鮮落下重新開戰的口實的地步),中國正好可以要求追查懲辦兇手,最好能扯在明治天皇身上,藉此把日本人的這個“民族象徵”想辦法去掉。

大英帝國的外交官們可不是傻瓜,這點意思要是都聽不出來。大英帝國地氣數也就該盡了。

英國人果然不出所料,立刻表示“這種罪行應該受到審判和懲罰”,原以為英國人會藉此拖延下時間再給答復,但讓孫綱他們沒想到的是,英國人這次的辦事效率有些“高過頭了”。

斐利曼特告訴張蔭桓和金舜姬,英軍在“攻佔”東京後,在一處日軍堡壘裡發現了一些被囚禁的“特殊犯人”,據守衛地日軍士兵交待,這些人是朝鮮國王李熙,李熙的父親興宣大院君李應和世子李。英軍士兵遂將他們救出,但無法確定他們的真實身份,他們現在“已經被很好的看護起來,並得到了良好的照顧”,如果朝鮮使團能夠確定國王的身份,“英國軍人將為他們拯救了一位國王而感到高興和自豪”。

這個消息確實讓孫綱他們有些始料未及,金舜姬說她見過國王和大院君,但沒有見過世子,金詠慶說他見過國王和大院君的畫像。也沒見過世子,但聽說世子還應該有個妹妹,孫綱和張蔭桓商量了一下,先對英國方面所做地努力“表示感謝”,然後決定讓朝鮮使團先去辨認國王,如果是正主兒的話就開始進入下一程序,“追懲兇手和幕後主使者”。

同時。按商量好的。張蔭桓先對張伯倫大肆“頌揚”了一番英國的“仗義”,同時又說“日人兇暴野蠻。囚禁殺害別國王室,可見其民難治”,表示了對英國管理這個“禽獸之邦”的主要部分“恐力有未逮”的“擔憂”,張伯倫一聽立刻“心領神會”,表示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希望能夠得到中國的“支持”。

英國現在最希望的是能夠有效維持在日本的既得利益,但又不過於牽扯太多的兵力在日本(,好事全你們家地),他們想出的辦法是,英國“退出”在日本的佔領區,同各國一道“共同維持日本的領土和主權的完整”(實際上是讓日本成為英國的“保護國”),其他列強佔領的地區算是日本給他們的“租借地”,仿照“香港舊例”,約定租期,並由日本政府賠償各國(包括中國和朝鮮)“兵費”,“以資補過”。

看樣子,日本人為了避免亡國,還真的照著這個“英日合邦”地計劃來了。

英國人也心知肚明,花費這麼多的人力物力佔領貧窮的日本是很不劃算的,而且這還是在日本人故意“放水”的情況下才辦到的,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英國的利益,還不如“大方一點”,把自己所佔地地盤讓出去給列強作個榜樣,讓日本名義上恢復“獨立”,以同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來滿足列強地侵略胃口,維持亞洲的“制衡均勢”。

張伯倫還透露,這個“建議”已經得到了美國地“支持”。

大英帝國的這個如意算盤打得好啊!

佔地最多的英國這麼一樹立“榜樣”,又得到美國的支持,其它列強恐怕還真就得尋思尋思了,如果中國(加上朝鮮)也同意的話,在亞洲兵力極為有限的法國和德國也可能會同意,佔地第二多的俄國即使不同意,可作為“少數派”,想扭轉局面恐怕也很困難。

這樣,英國既可以保持在日本的優勢利益,還能獲得日本人的感激,間接也達到了抑制俄國擴張的目的,可謂“一舉三得”。

但是這樣一來,一個“主權獨立”(實際上受英國控制)“領土完整”的日本,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成為中國的心腹大患。

孫綱看著一臉“誠懇”的張伯倫,心下暗自竊笑,如果是在以前,大清帝國的那些昏庸之輩外交上只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說不定就同意了。可這回,英國人碰上的是“幾千年纔出一隻”的“小小蝴蝶”,嘿嘿,還想抓中國人的“大頭”,可就不好使嘍。

按照“既定方針”,張蔭桓沒有對張伯倫的建議表示同意還是不同意,而是反過來向張伯倫建議,英國為什麼不把現在佔領的日本地方變成大英帝國的直轄領地呢?對於不馴服的地區完全可以“仿印度成例”,沒有必要搞得這麼麻煩,還得列強“同意”,張蔭桓表示,中國將絕對支持英國對日本的佔領,“承認英國在日本的一切權益”。

這個“仿印度成例”的建議是孫綱提出來的。

1849年英國征服印度全境後,因為印度國土遼闊,民族成份復雜,治理起來相當困難,所以英國對印度採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把整個印度的領土分成兩大部分,一部分由英國直接佔領,成為英國的“直轄領地”,然後劃成若干省和地方,設置行政機構治理;另一部分是受英國控制的“藩屬”(就是史書中說的“土邦”),類似“保護國”,以歷史階段的不同大概有500到600個,“直轄領地”和“土邦”犬牙交錯,把整個印度的領土分割得支離破碎。

這些“土邦”面積大小不一,大的象海德拉巴和邁索爾,和意大利差不多大,小的只相當於一個城市,這些“土邦”名義上是獨立的,“土邦”由王公治理,王公可以世襲,但其實都是英國的傀儡,英國通過這種直接和間接控制的手段,牢牢地掌握著印度。現在日本也到手了,日本明治維新前的幕府時期,不也是“各藩林立”,象印度一樣嗎?乾脆就照“印度模式”來得了。

767 空城計1089 閃電式反擊戰514 不了了之547 飛剪式艦首和150毫米迫擊炮1118 盟友和敵人一樣可怕614 舞會問對799 魚雷之夜497 霧中遇襲765 中央火控的嘗試670 海上大接力567 草原雄鷹華夏共和國國旗炎黃龍旗1228 傘兵突擊474 用艦炮給孩子放響聽1337 坦克墳場1419 印度的分裂520 不平靜的新疆511 不欲敦煌成遺恨346 外省客軍造成的麻煩569 可怕的中國人698 火燒赤塔905 龍權出世1322 坎寧安的決斷974 德國人的新希望775 艦隊司令的決斷1302 聖維森特角海戰1328 腹黑男孫綱1163 他山之石華夏共和國國旗炎黃龍旗867 英國海軍的大改革168 反間諜戰開始進行501 民心自有青史在八十六無心插柳1327 鐵在燒362 火力點清除作戰780 出擊916 美人投懷爲哪般三十一痛定思痛889 不同方向的追殺827 試探299 美國人對日本的擔憂555 在青島的德國潛艇590 可以不擇手段973 血雨新瓶裝舊酒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784 神出鬼沒的馬卡洛夫艦隊427 權力越大1261 赤色要塞887 只是自尋死路1111 閃光的胡德號477 突變之論798 改變歷史的一炮1040 血火日德蘭決定1191 小國的悲哀1046 血火日德蘭悲劇和失職四十七哺乳之喻918 算總帳的日子251 陸軍初成504 來的都是客241 黃河之水天上來1198 血火地獄敦刻爾克皇帝的創意龍鄉級戰列艦1401897 年12月30日560 烏蘇里江上的連中三元559 南北戰場之議751 新希望797 傾覆925 青島背後的設想1411 一片漆黑1271 風暴前的孤島928 空軍之論350 俄國人可能的反攻897 青島諜影1338 英美的援助1021 給俄國的幫助裡的有害成份304 瘋狂造艦計劃命運多舛的混血兒龍江級戰列艦549 死亡之島北海道425 恐怖活動升級1136 鬼蜮之都301 翁師傅回家了1368 另類會師八十七國家寶藏東洋版1344 大西洋上的羣毆654 最後通牒七十六狼來了619 隨海昌號去庫頁島八十四又是個混血版239 都是變法惹的禍1116 二十年休戰1045 血火日德蘭各自的算盤618 沙皇尼古拉的新玩具計劃893 高野所見186 會拐彎的魚雷1358 叩開北印度之門1090 遠征美國一千四百二十七新時代結局修改版992 德國潛艇的威脅1035 血火日德蘭初戰910 史司的技術驗證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