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8月1日,今天是俄羅斯女皇奧麗加發布的《忠誠敕令》中給予彼得格勒人民選擇效忠對象的最後一天——是去申請彼得格勒戶口領取宅地證和“三轉一響”提貨券,還是作爲一個忠誠的蘇維埃人離開彼得格勒去紅軍控制區……今天必須有個決斷了!
如果到了8月2日凌晨,任何沒有彼得格勒戶口的平民,就不能再滯留在彼得格勒市(不包括尚被紅軍控制的列寧格勒市核心)了。
對潛伏(應該是流落纔對)在彼得格勒市的卓婭同志而言,今天很可能是她最後一天站在斯莫爾尼宮大門口做思想鬥爭了——自從彼得格勒國立大學招生辦事處的牌子掛在斯莫爾尼宮外,她就天天來這兒看風景,就是下不了決心走進去。
因爲走進去就等於背叛!
是背叛祖國!背叛人民!而且還背叛了列寧同志……因爲俄羅斯女皇奧麗加在6月份回到彼得格勒的時候,接受了一個客居巴黎,名叫亞歷山大.弗多洛維奇.克倫斯基的白俄流亡分子的效忠。
他就是列寧同志的死對頭,當過俄國臨時政府總理的克倫斯基!
不過奧麗加並沒有讓腦筋糊塗的克倫斯基做白俄新政府的高官,而是讓他當了彼得格勒國立大學的校長。這其實是一個安撫性質的任命,用以安撫流亡歐洲的原俄國社會革命黨人和孟什維克。
但是對任何一個想要報考彼得格勒國立大學的前蘇維埃人而言,“克倫斯基的學生”意味着什麼,都是不言而喻的。
爲了彼得格勒戶口向女皇效忠還可以解釋爲生活所迫,那麼報考克倫斯基主持的大學,恐怕就不是生活壓力所致了……
這幾乎和參加白俄軍隊一樣,是公然反對布爾什維克黨了!
作爲一個從小就夢想着加入光榮的布爾什維克黨的“小壞分子”(壞分子家庭出身),卓婭現在有點邁不出將要改變她一生命運的一步。
這時,一輛車廂漆成黑色的老式馬車突然在斯莫爾尼宮門口停了下來。然後車門打了開來,從裡面鑽出了一個穿着考究的西服,臉上洋溢着笑容的老頭,後面還跟着一個拎包的青年。
卓婭看了那老頭一眼,就知道這是一個從巴黎或是柏林回來的白俄貴族——雖然都是一樣的俄國人,但是白俄紅俄之間卻是一眼就能辨認出來。前者意氣張揚,充滿自信,儼然是勝利者。而後者則是彷徨徘徊,對未來充滿迷茫。
卓婭沒有再意那個白俄老頭,但是那老頭卻徑直向卓婭走了過去。
“姑娘,”老頭微笑着對卓婭說,“我發現你一連幾天都站在這裡,是不是想要報考彼得格勒國立大學?如果是的話,不要猶豫了,一個新的時代已經降臨了,你是年輕人,沒有必要生活在過去。紅俄和白俄的鬥爭不屬於你們,那是上一代人的恩怨,是屬於我們的而不是屬於你們的。而你們這些青年應當向前看,去熱情地擁抱未來,未來纔是屬於你們的!”
“老同志……”卓婭似乎被老者的話打動了,她每天都來這裡,自然是早就動了心思,現在就差別人推她一把了。“您說的真好!我的確想要考大學,這是我多年的夢想!”
老者笑着點頭:“那就去考吧,我祝你成功,如果你成功了,說不定還會成爲我的學生。”
卓婭重重點頭,問:“您是彼得格勒國立大學的教授嗎?請問您貴姓是?”
“蒲寧,我是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原來這位老人家就是1933年炸藥文學獎的得主白俄大文豪蒲寧,現在他回到了彼得格勒,還成爲了彼得格勒國立大學俄羅斯語言和文化系的主任。
他笑着對卓婭說:“年輕人,如果你對俄羅斯的語言和文化有興趣的話,我建議你報考俄羅斯語言和文化系。將來成爲一個俄羅斯民族的文化工作者,未來的俄羅斯民族想要在歐洲共同體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就必須對自己的語言和文化感到驕傲,只有這樣我們俄羅斯民族纔不會在歐洲共同體這個大家庭中失去自己的本色!”
……
“赫魯曉夫同志,我是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師級政治委員。”
在莫斯科的雅羅斯拉夫火車站的特別候車室內,正準備前往印度的赫魯曉夫見到了新任的印度方面軍政治部副主任,一個三十多歲,有着有黑有粗的兩撇眉毛的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在偉大的衛國戰爭開始時是第18集團軍政治部主任,也不知道是不是勃列日涅夫的“總書記命”在起作用,第18集團軍從戰爭爆發到現在打得還算順利。在到處都一片大敗虧輸的時候,表現尚可的紅軍第18集團軍也就成了精銳王牌。而勃列日涅夫也被認爲是能力出衆的政工幹部,所以就被想要挑選一些政工精英去指導印度人民鬧革命的赫魯曉夫選中,成了印度方面軍的政治部副主任,也就是那位謝洛夫同志的副手。
“歡迎你,我代表印度方面軍全體政工人員歡迎你,勃列日涅夫同志。”
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熱情地擁抱,然後微笑着說出了歡迎詞。他的心情顯然不錯——能夠在莫斯科很可能陷入圍困之前離開,而且還不是逃跑,這可是一筆非常雄厚的政治資本啊!
如果他還能不辜負蘇聯人民的期望,在印度點燃階級鬥爭的熊熊烈火,那麼在斯大林同志壯烈犧牲後,他還是很有一點把握成爲GC主義接班人的……
“勃列日涅夫同志,”赫魯曉夫拉着勃列日涅夫,在一羣隨行人員的簇擁下,向火車站臺的方向走去,“我先和你說說印度的情況,那可是一個神奇的國家啊!”
“神奇?”
“對!很神奇!”赫魯曉夫揮舞着拳頭,“那裡神經病很多,還很奇怪!不過……階級壓迫也很嚴重,或許是全世界最嚴重的。和印度的賤民相比,沙俄時代的農奴簡直是生活在蜜糖裡面。”
“印度的賤民還不如農奴?”勃列日涅夫是工人階級家庭出身,並不知道俄國農民的日子是怎麼過的,更不清楚農奴時代的情況,但想來應該是很悽慘的。印度賤民居然比俄國農奴還不如,那得慘成什麼樣?那麼慘,怎麼可能不起來造反?
“是的!”赫魯曉夫點了點頭,“印度的賤民承受着難以想象的苦難和壓迫,他們就好像是乾柴,只要一顆火星就能燃起烈火,而這個烈火足以讓英德殖民主義在印度的統治土崩瓦解……而印度革命的勝利,將是德國帝國主義走向失敗和滅亡的開始!唔,一定是這樣的!”
赫魯曉夫的言語非常興奮,彷彿已經看到了紅旗插上柏林國會大廈尖頂的可能性了。而走在他身邊的勃列日涅夫也連連點頭,顯然非常贊同這些觀點。
實際上,印度的確是個非常合乎列寧主義關於革命造反的原則的地方——殖民、壓迫、貧窮、混亂和統治階級的分裂內訌同時存在。
那裡絕對是帝國主義統治非常薄弱的地區,沒有蘇聯往那裡輸出革命,都已經亂成一團了。現在蘇聯一口氣派出了兩代GC主義接班人,這印度的命還怕革不起來嗎?
而印度一旦大亂起來,那可是三億幾千萬憤怒的勞動人民啊!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還不把幾十萬英國和德國殖民者的軍隊給淹沒了?
……
兩任GC主義接班人對印度的看法並不都是錯的,印度對於現在的大英帝國,對於想要統一歐洲的德意志帝國而言,的確是不容有失,但有存在巨大危險的地盤。
因爲英國本土的四千多萬人民想要繼續過他們那種優雅舒適的生活,就必須去剝削3.8億印度人民!
要不然好日子哪裡來?德國是給不了的,德國現在推行的歐洲共同體和關稅、貨幣同盟只會削弱英國在製造業、金融業這兩方面的競爭力,因爲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強於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在後世沒有阿爾薩斯-洛林和烏克蘭的德國工業都能稱霸歐陸,何況現在的德國?
而失去了英鎊和南非黃金,且債臺高築的英國在金融行業中也肯定沒有競爭力。
所以現在的英國政府想要維持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得撕掉“聖母面具”,惡狠狠的搜刮和鎮壓印度。
而德國爲了拉攏和控制英國,也必須撕掉“反殖民”的假面具,堅決支持英國在印度的鎮壓,甚至還要親自下場幫助英國人鎮壓印度革命!
到了1943年7月中旬的時候,隨着印度國民大會黨和YSL聯盟一再拒絕合作,以及蘇聯對印度東北地區的進犯,印度問題已經到了不得不引起重視,或者說不得不下定決心的時候了。
所以神奇的印度,現在必須血流成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