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5月12日凌晨,法國總理府,馬提尼翁宮內,燈火徹夜通明。會議室內,愛德華.赫里歐政府的要員和法國陸軍的頭頭們濟濟一堂。雪茄煙和咖啡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濃郁到了嗆人的地步。
會議室的門突然被人推開,一陣清新的空氣涌了進來,然後就是一個神色慌張的總理府秘書快步走到剛剛上臺不到兩天的法國總理愛德華.赫里歐身邊,遞上了一份電報抄件。
肯定不是好消息!
所有人都在心裡這樣想。現在法國彷彿陷入了孤立,沒有一個朋友願意替法國出頭,還能指望什麼好消息呢?
“波蘭人表示:萊茵蘭地區自古以來就屬於德國,所以反對德軍進駐的理由並不充分……”愛德華.赫里歐用沙啞的聲音唸了個開頭,就沒有再讀下去的慾望了。
“自古以來”算啥道理?國際政治講這套?國際法講自古以來?完全胡鬧嘛!國際公法的基礎是條約,白紙黑字的條約!萊茵非軍事區是《凡爾賽條約》和《洛迦安保條約》規定的,什麼自古以來?這些波蘭人太不像話了,完全忘記是誰把他們扶植起來的了。
“總理先生,”愛德華.赫里歐的親信,外交部長愛德華.達拉第這時說,“波蘭人的態度無關緊要,和蘇聯的合作纔是和平的保證。沒有蘇聯,德國人什麼事情都幹不成。我們應該想辦法進一步拉攏蘇聯,甚至可以讓蘇聯成爲國聯的常任理事國。”
“但是和德國打仗還是要靠波蘭人!”和畢蘇斯基關係密切的法國最高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陸軍總監馬克西姆.魏剛上將插話說,“波蘭聯邦在一個月內能把陸軍的數量增加到300萬,6個月內能再動員300萬。這個數字甚至已經超過了法國!”
由於得到了右岸烏克蘭和立陶宛,這個時空波蘭的人口超過了法國,多達五千多萬。是歐洲大陸上的第三人口大國。而且波蘭聯邦自復國之日起,就同時面對蘇聯和德國的壓力。所以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動員體制,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動員起大量軍隊。
另外。波蘭國內民意(主要是波蘭族)對戰爭的支持力度,也遠超過法國。只要畢蘇斯基一聲令下。保管會有幾百萬熱血青年走上戰場。
“波蘭人毫無用處,”法國陸軍部長,約瑟夫.保羅-邦庫爾搖頭說,“全歐洲都知道,列寧的遺囑是一定要消滅白色波蘭!只要波蘭人對德國宣戰,蘇聯一定會站在德國一邊,怎麼拉攏都沒有用。那將是2.2億人打5千萬人,波蘭人必敗無疑……”
怎麼會是2.2億打5千萬呢?馬克西姆.魏剛愣了又愣。不是還有4千萬法國人呢,至少應該是2.2億打9千萬啊。
法國陸軍部長看着馬克西姆.魏剛,苦笑道:“上將,我想你很清楚4千萬法國人民是怎麼看待戰爭的。”
沒有人想打仗!至少現在是沒有幾個法國人想上戰場去和德國人拼命了……自從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厭戰的情緒就在法國和英國蔓延,而且愈演愈烈。
而這種情緒在法國政治上的反應,就是主張和平的“左pai聖母”政黨掌握法國的時間越來越長,而想教訓德國人的“大右pai”政黨在臺上的時間越來越短。
在20年代的十年裡,右pai的民族集團前後掌權的時間加起來還有6年,看上去挺風光的。而到了30年代。屬於右pai的民主聯盟(由民族集團改組)在臺上的時間只有區區14個月。剩下的時間,都是由左pai控制政權,不是左yi聯盟就是人民陣線——其實就是換個招牌。都是一羣白左政黨組成的。
後來某些歷史書上說什麼右pai搞綏靖,縱容德國反蘇聯云云的,其實都是睜眼說瞎話。整個30年代的法國政壇基本都是一羣熱愛和平的社會主義者在掌權。
他們這些左pai是既不想反對德國,也不願意反對蘇聯。他們的對外政策,歸根結底就一句話:真的不想打仗!
而這樣的對外政策,也是這些白左政黨能夠在30年代長期把持政權的原因——不想打仗的法國人投票選出了不想打仗的法國政府,然後就是“各種不想打仗的政策”輪番上場。
所以法國人在30年代的拉攏蘇聯也好,綏靖德國也罷,還有花費鉅款去修那條沒用的馬奇諾防線。其實都是爲了不打仗而努力。
而英吉利海峽對岸的英國人,在打仗問題上的選擇和法國差不多。一樣不願意打仗。而且無論是左pai工人黨還是右pai保守黨,在這個問題上的意見基本一致。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丘吉爾了。不過在30年代初,他在政治上並沒有多少影響力。
“首相先生,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來電,詢問我們對萊茵蘭事件的態度。”
唐寧街10號的會議室內,外交大臣約翰.西蒙剛剛通報了意大利的來電。
墨索里尼現在挺“乖”的,他現在正謀劃要入侵埃塞俄比亞,因而積極尋求英法的支持,在制定對外政策時儘可能和英法保持一致。
但是在外交上保持一致,並不意味着要派兵去和德國打仗。那可是打仗和神一樣厲害的德國啊!意大利領袖要有這膽子,現在早擼起袖子入侵埃塞俄比亞了,那裡還用得着看英法的臉色?
“我們的態度?”
可能是因爲疲倦或是心情鬱悶——因爲首相當得很鬱悶——麥克唐納的臉色很難看,他只是哼哼了兩聲:“我們可沒有那麼多英鎊讓意大利人出兵對付德國,所以就不勞意大利人費心了。”
“是的,財政的情況非常糟糕!”財政大臣內維爾.張伯倫贊成麥克唐納的意見,“現在的財政狀況根本不允許英國再陷入一場戰爭……那將會是大英帝國的末日。而且目前歐洲大陸上的情況,其實是符合大英帝國一貫實行的歐洲均勢政策。”
英國的工黨是因爲“進步”而反戰。而保守黨則是因爲“保守”而反戰的——英國的歐洲大陸政策從來都是均勢。而最近歐洲所發生的變化,在保守黨看來正朝着實現均勢而不是打破均勢的方向發展。
當然,英國的選民現在也都憎恨戰爭!因爲上一次世界大戰,他們雖然是勝利者,但是卻沒有見到任何“戰爭紅利”,國家陷入了債務危機,而他們自己則越來越窮。
張伯倫繼續說:“德國現在的總理希特勒是明顯的親英派,他正在使德國遠離蘇聯,這有利於讓歐洲繼續保持均勢。我們沒有理由去打擊他。”
相比德軍開進萊茵蘭,真正讓內維爾.張伯倫擔心的是蘇德同盟。蘇德的親密關係是全歐洲有目共睹的,而這兩個國家的日益強大也是人人都能感覺出來的。
如果算上波羅的共和國,德國現在擁有7000萬人口,在工業實力上僅次於美國,位列世界第二。而蘇聯則有1.4億到1.5億人口,根據蘇聯政府的宣傳,蘇聯現在是世界第三大工業國,已經超過了英國!
一旦蘇德結盟,英國就將要面臨一個人口相對於兩個美國,工業實力相對於1.5個美國的軍事集團。而美國本身,現在又高舉孤立主義的旗幟,一副離歐洲越遠越好的樣子。
“如果我們在萊茵蘭問題上保持沉默,德國很有可能會繼續遠離蘇聯。”約翰.西蒙子爵對首相說。“因爲法國人最近要和蘇聯簽署《互不侵犯條約》,還會支持蘇聯加入國際聯盟……而且蘇聯外交部長李維諾夫最近還提出一個‘集體安全’的概念。”
“集體安全?”麥克唐納問,“這是什麼意思?”
“蘇聯希望建立一個歐洲集體安全機制,任何一國受到進攻時,其他國家應自動向遭受進攻的一方提供軍事援助。”
“我們不能參加這樣的機制,”麥克唐納馬上說,“這不符合大英帝國的國策。”
“但是這個機制可以遏制德國,”張伯倫說,“實際上它就是用來遏制德國的,這會讓蘇德關係在未來幾年中迅速惡化。”
他靠在了椅背上,露出了非常輕鬆愉快的表情,“只要蘇德一分開,歐洲就沒有什麼值得擔心的事情了。”
麥克唐納已經明白了張伯倫的意思,保守黨現在不願意過多捲入歐洲大陸的衝突。而他這個首相則必須跟着保守黨的指揮棒行動——現在的英國政壇出現了個很有意思的“傀儡首相”,就是這個麥克唐納。他領導的工黨在上一次選舉中大敗,而且他本人也因爲政策失誤而遭受責難最後退出工黨另組國民工黨。可是在大選中獲勝的保守黨卻支持他這個小黨領袖繼續擔當首相。不過大權卻都掌握在保守黨的內維爾.張伯倫和約翰.西蒙這兩個後世聞名的“綏靖主義”政治家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