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大陸上的島嶼

bookmark

圭亞那,喬治敦。

8月18日,凌晨3點50分。

雪白的探照燈,刺破了夜色,照亮了一座面朝大西洋的小型海港——這是一座擁有相當悠久歷史的港口,從15世紀末開始就是西方殖民者在美洲的據點,西班牙、荷蘭、法國和英國曾經爲它展開過反覆爭奪,17世紀時被荷蘭佔據,到了1814年又轉讓給了大英帝國。但就是這麼一座曾經是香餑餑的港口,到了20世紀時已經不可避免衰敗下來。

喬治敦港口的規模很小,設施也非常簡陋,港區附近都是印度人和黑人居住的低矮的棚戶,幾乎看不到什麼漂亮的歐洲式的建築。實在沒有人可以想象,歐洲人來到這裡的時間實在早於他們到達紐約的時間。

當一艘滿載排水量3750噸的T-1型登陸艦靠上和一個簡陋的都有點不負責任的碼頭的時候,港區內所有的建築都是門窗緊閉,空蕩的街道上也看不到半個平民,也沒有崗哨林立的森嚴場面。彷彿這裡就是一個早就被人遺棄的,空無一人的港口。

不過剛剛從蘇德戰場上下來的魯道夫.馮.裡賓特洛甫少校,還是能用極其敏銳的戰場直覺,從幾乎是空港的喬治城港區中找到用僞裝網遮蔽的高射炮位,但是沒有發現其它防禦設施。

“少校同志,這裡就是美洲大陸嗎?”

一個來自小俄羅斯王國(烏克蘭),姓季莫申科(也可以叫鐵木辛哥)的志願兵跟在小裡賓特洛甫身邊上了甲板,看着眼前又小又破的港口和城市,非常失望的問道。

“彼得,這裡就是美洲大陸了,沒有你想象中那麼繁華吧?”小裡賓特洛甫回頭看了眼這個身材魁梧,還留着金黃色的大鬍子的小俄羅斯人——可以加入歐共體遠征軍先遣部隊的小俄羅斯志願兵可不是什麼戰場新丁,他們都是打過2年多蘇德戰爭的老兵!

而這位彼得.尼古拉耶維奇.季莫申科軍士長是黨衛軍烏克蘭志願兵出身的,在2年多的戰爭中參加過不下100次戰鬥,是真正的戰場老兵。

當然了,小裡賓特洛甫自己也不差。他從法蘭西戰役第一次上戰場,到現在已經打了4年多的世界大戰,期間還參加了軍官訓練,從普通士兵晉升到了黨衛軍少校。

從蘇德戰場上下來後,他因爲會說一些俄語,被任命爲了黨衛軍第5“基拉女王”(德意志帝國太子妃,俄羅斯帝國皇儲,小俄羅斯王國女王)裝甲擲彈兵旅第5營(裝甲營)的營長。

幾個穿着墨綠色的短袖軍服的男子似乎是在碼頭上等候,小裡賓特洛甫看到了一個身材挺拔、面容英俊,軍帽的帽檐壓得很低,渾身上下都露出一股勢不可擋的戰士氣勢的三十多歲的黨衛軍上校,跳上了舷梯,快步走到了T-1登陸艦的甲板上。

小裡賓特洛甫認識這個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裝甲邁爾”,原黨衛軍第12“希特勒青年”師的代理師長——34歲的師長哪怕是在升官比較容易的黨衛軍中也是一個傳奇了!

不過“裝甲邁爾”的代理師長並沒有幹太久就被降了級——其實他當上師長也是偶然因素所致,因爲他的上司也就是原來的師長維特上校在高加索山脈邊緣的一次前線視察中被蘇軍游擊隊打死了,作爲黨衛軍第12師中軍銜最高的軍官,當時還是中校的邁爾就代理了師長,還指揮部隊打了幾個星期,直到蘇俄正式停戰。

隨後,蘇德前線的德軍就開始轉入休整。一部分狀態比較好的部隊和軍官被第一批抽調出來,組成了一些編制較小但是非常精銳的旅,作爲歐共體遠征軍的先遣部隊派去了美洲。

而“裝甲邁爾”也得到了同樣的機會,作爲新組建的黨衛軍第5“基拉女王”裝甲擲彈兵旅的旅長被派去了美洲。

“魯道夫,歡迎你來到喬治敦島。”

邁爾和小裡賓特洛甫互相行了擡手禮後,就半開玩笑地對他說:“這裡其實是一座位於南美大陸上的島嶼。”

“這裡是島嶼?”

小裡賓特洛甫一愣,“從地圖上看,喬治敦的西北兩面臨着大西洋,另外兩面都是相當平整的陸地啊。”

“是陸地。”邁爾點點頭,“但是和歐洲的陸地不一樣,英屬圭亞那(實際上已經屬於圭亞那共和國)有大約21.5萬平方公里,比波蘭王國還要大,但是人口不到20萬,而且大多數都集中在喬治城附近的沿海地區,從事捕撈和農業。從喬治城的海岸線向內陸走上10公里,就是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了。沒有什麼路,也沒有什麼居民,完全就是森林的海洋。所以喬治城實際上是一座島嶼……我們其實是來美洲大陸守島的。”

“可是……我沒有發現什麼防禦設施。”小裡賓特洛甫皺了下眉,“除了幾個高炮炮位外沒有發現任何防禦設施。而且沿着海岸線都是棚戶,這難道不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射擊視線嗎?”

“不錯啊,真不愧是打過4年世界大戰的老兵了。”邁爾扭過頭,擡手指着西南方向笑道,“沿着德默拉拉河一直往內陸走上40公里纔是我們要堅守的‘喬治敦島’。從1942年開始,我們的人就一直在那裡進行建設,修建了碼頭、大型機場、營房、防炮掩體、炮兵陣地、防空陣地和簡易公路,還囤積了不少物資。我們天亮後就乘坐登陸艦去那裡,然後等着美國人來送死!”

防禦英屬圭亞那的計劃是法爾肯霍斯特大將在圭亞那擔任遠征軍總司令的時候制定的。遵循的是“要塞防禦”的原則,集中兵力佈防一點。而且還採取了“守內陸不守海岸”的策略,以避免將守軍置於美軍水面艦艇的重炮威脅之下。

所以真正的“喬治敦島”並不在海邊,而是在距離海岸線40公里(這個距離足夠避開美國“依阿華”級戰列艦主炮的轟擊了)的內陸,在無邊無際的熱帶雨林環繞之中,只能通過狹窄的德默拉拉河、建在雨林當中非常隱蔽的機場,以及很難通行的林中小路同外界聯絡了。

……

天色方亮的時候,小裡賓特洛甫和“裝甲邁爾”已經在前往“喬治敦島”的途中了,仍然乘坐着那艘滿載排水量四千多噸的登陸艦。

登陸艦在內河中緩緩行駛,逆流而上。小裡賓特洛甫和邁爾兩個人都站在甲板上“看風景”,實際上是在熟悉地形。

“沒有路可以走嗎?”小裡賓特洛甫注意到兩岸出現了大片的原始森林——真是很難想象歐洲人在400多年前就到達這裡了!

“離開海岸線10-15公里就沒有什麼路了,”邁爾說,“這一帶全靠水上交通。雖然我們歐洲人在這裡經營了400年,但是顯然沒有認真開發過。這對我們而言倒是一件好事,只要在戰時用水雷封鎖德默拉拉河,美國人就只能和我們打叢林戰了。”

“上校,那是什麼船?”小裡賓特洛甫的眼睛很尖,他在河道一旁的水面上看見了一艘藍灰相間的迷彩色的小艇。

“是一條S艇!”邁爾瞄了那條船一眼,“是條S100型的魚雷快艇,屬於約翰森上校的第5魚雷快艇支隊。約翰森上校也是喬治敦島上的海軍總指揮。”

S100型魚雷快艇是德國海軍擁有的最大的一型魚雷快艇,排水量達117噸,擁有3臺戴姆勒-奔馳MB511增壓柴油機,其航速可以達到42節。

除了噸位大、航速快之外,S100艇還擁有堅固的裝甲和強悍的火力,配備有1門20mm機關炮、1門40mm高炮和2具533mm魚雷發射管,在船尾還安裝了水雷滑草,可以用來佈設各種型號的水雷。

此外,S100艇的續航能力也非常驚人,達到了大約700海里,也就是大約1300公里。足夠可以依靠自身攜帶的燃料,從喬治敦港出發,去美國人控制的特立尼達島(距離約500公里)附近轉悠一圈再回來,作戰效率都可以比擬驅逐艦了。

正是因爲S100艇擁有的大航程、高速度和強火力等特點,德國海軍纔會把擁有16艘S100艇的第5魚雷快艇支隊佈署到了喬治敦。

從1942年至今的2年多時間內,第5魚雷快艇支隊就利用喬治敦爲基地,頻繁出擊,配合“禽獸”級雷擊艦和噸位更大的驅逐艦,對特立尼達島附近的美國艦艇展開攻擊,前前後後一共擊沉了三四十條各種艦船,對於魚雷艇而言絕對是戰功赫赫了。

另外,S100艇還可以用來佈雷。現在被裡賓特洛甫少校發現的這艘S100艇就是趕着去德默拉拉河入海口布雷的。

第567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戰(十六)第484章 昂貴的誘餌第1175章 高奇堡計劃(一)第1061章 紙老虎發威第16章 沒有最蠢,只有更蠢第54章 國家社會主義第317章 丘吉爾的島鏈第265章 最長的一天(四)第264章 最長的一天(三)第395章 美國和蘇聯第831章 轉折點到了第1013章 德軍轉進了第1030章 黑科技第256章 德國的金恐龍腿第269章 最長的一天(八)第1034章 慈父,我們已經盡力(四)第1275章 要賠好多啊第995章 好一場混戰第838章 腦殘有救嗎?第305章 風起大西洋(二)第791章 軸心國的開羅會議——三雄五常第455章 先美國,後蘇聯第935章 猶敗三第534章 虎!虎!虎(十四)第36章 回到柏林第672章 大雷雨(三十六)第607章 海獅行動(五)第394章 請不起的毛熊第328章 美國開始下水了第686章 帝國反擊戰一第1099章 給敵人一點勝算第779章 如何勝利的問題第737章 打着紅旗去破交第348章 法蘭西不哭(六)第424章 大海戰(七)第934章 猶敗二第790章 軸心國的開羅會議——大羅馬第219章 我們的國聯第218章 希特勒的老鄉第972章 宿命之地第470章 GC主義的大雷雨第388章 遏制蘇聯第180章 希特勒新政(一)第911章 俄羅斯民族主義第1089章 美國法西斯第1114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三)第21章 赫斯曼的小算盤第1199章 阿道夫.希特勒號航母第98章 封鎖還在繼續第482章 換崗第891章 盟友是用來出賣的第705章 保衛列寧格勒-迷霧中的奇襲第811章 不能沒有印度第53章 史塔西之母第667章 大雷雨(三十一)第660章 大雷雨(二十四)第670章 大雷雨(三十四)第372章 法蘭西不哭(三十二)第37章 威廉二世第365章 法蘭西不哭(二十五)第131章 貨幣戰爭一第214章 未來的統帥(十)第920章 十字路口第993章 日本式的浪費第849章 有多少油打多少仗第886章 希特勒的心理戰第878章 大決戰—千鈞一髮第73章 最後的底牌第1102章 導彈戰列艦第647章 大雷雨(十一)第700章 女皇同志萬歲第1051章 意呆利退出的條件第1038章 慈父,我們已經盡力(八)第481章 GC主義戰士第577章 黑科技殺手鐗第35章 小東德第104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676章 大雷雨(四十)第1132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二十一)第290章 反擊(七)第1012章 保盧斯的計劃第958章 細菌戰(一)第342章 保衛蘇聯第476章 漫長的開始第1012章 保盧斯的計劃第1219章 登陸北美洲(十一)第91章 戰爭與合作第254章 重大突破第131章 貨幣戰爭一第584章 日落(四)第51章 女大公第1124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十三)第502章 海權屬誰?第942章 猶敗十第979章 打出一個南美聯邦第678章 大雷雨(四十二)第149章 脆弱的循環第806章 丘吉爾之死——下地獄去了第1067章 得讓美國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