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俄國人的戰爭

“明白,我明白。”看上去比幾個月前蒼老了不少的尤蘇波夫親王露出了一絲苦笑,“你們的戰爭只到烏拉爾,再向東就是我們的戰爭了。這將是非常非常艱難的!”

在真正的當了幾個月的俄羅斯陸軍總參謀長後,尤蘇波夫親王已經深深感到了管理俄羅斯有多困難了。

奧麗加女皇的《土改敕令》和融歐國策的確爲白俄政權爭取到了一些支持者。但這也不意味着GC主義戰士們就此銷聲匿跡了……布爾什維克黨花了二十年時間培養了一代GC主義新人,其中不乏僞信者,但同樣也有無數真正相信GC主義的蘇維埃人。

這些真的GC主義者在德國入侵和白俄復辟前,湮沒在了數量更龐大的僞信者之中,無法閃爍出紅色的光芒。而當蘇維埃祖國真正大難臨頭,僞信者紛紛撕掉假面具投靠白俄的時候。就是真GC主義者們挺身而出,捍衛理想的時刻了。

所以白俄的復辟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成了甄別GC主義信仰最好的試金石——和歷史上的蘇德戰爭不同,俄羅斯民族主義是不能給蘇聯布爾什維克黨增加什麼力量的,所以堅定地站在布爾什維克一邊的都是真正的GC主義戰士。

這樣的人在“白區”雖然不多,但是破壞性卻不小(其實奧麗加女皇的堅定擁護者也不是很多,沉默的大多數纔是主流)。而且這些真GC主義者的鬥爭方式也開始出現了多樣化的趨勢,不一定是暴力的游擊戰,也有非暴力的工人運動和學生運動,有些人還打出了社會民主黨或是國家社會黨的招牌矇混視聽。

與此同時,奧麗加的朝廷在真正上臺執政後也出現了許多困難。奧麗加在流亡期間依靠的力量是白俄軍事貴族,這些人和德國的容克不是一回事兒,都是思想和知識非常落伍的傢伙。他們對俄羅斯的認識還停留在十月革命前,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去管理“蘇維埃人”。

而後來投靠奧麗加的布爾什維克黨叛徒又都是一些信仰破滅的傢伙,對羅曼諾夫王朝也沒有什麼歸屬感,很多人都抱着撈一把再去巴黎、倫敦過舒服日子的打算。

這些失去信仰的前GC主義戰士在很多時候表現的居然比“老白男貴族”還腐敗——奧麗加和她的老白男們雖然不知道該怎麼治理“蘇維埃人”,但是丟過一次江山的他們知道“水能覆舟”的道理,現在好不容易鹹魚翻身,當然都是比較珍惜的,所以不大敢放手撈錢。

因此奧麗加的朝廷現在出現了老白男糊塗和GC主義叛徒腐敗兩大頑疾。甚至在由原白俄流亡軍隊和蘇軍叛徒組成的俄羅斯陸軍中,也出現了管理混亂和腐敗成風的問題。

另外,老白男和布爾什維克叛徒這兩類人,現在並沒有融合在一起,成爲團結的俄羅斯保皇黨,而是隱約分成了兩個官僚集團,相互之間都視對方爲政治上的競爭對手。

這一系列的問題,搞得奧麗加女皇和尤蘇波夫親王非常頭疼,同時也讓白俄政權的戰鬥力大打了一番折扣。如果沒有德國和歐洲的全力支援,目前的白俄集團是很難戰勝紅俄的。

而要改變這種“糊塗”+“腐敗”的組合,是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去整合和治理的。

而且,由於白俄統治區大都是經過一番血戰後才易手的。除了彼得格勒等少數地方外都是滿目瘡痍,經濟遭受了重創,根本無法爲白俄政權和軍隊提供稅賦。

所以現在的白俄軍隊和政權是依靠歐洲共同體的補助維持的,而隨着白俄統治區的擴大和軍隊數量的增長,歐共體需要提供的補助也越來越多!

這筆巨大的開支,日益成爲了法德兩國的負擔(英國本身的經濟也在恢復之中,因此1944年還不必承擔援助俄羅斯帝國的責任),也讓希特勒政府和貝當政府感到非常頭疼。

想要用“好的政策”爭取俄羅斯的民心可不是沒有代價的!

“親王,你能理解真是太好了。”赫斯曼點了點頭,跟隨他一起抵達彼得格勒的國防軍總參謀部作戰局副局長兼第二作戰官施陶芬貝格少將,這時從一個大號的公文包裡面取出了厚厚一個文件袋,放在了會議桌上。

“這是進攻莫斯科的‘颱風’計劃第二階段作戰方案的草案。”赫斯曼指着文件袋說,“莫斯科的外圍由德軍和法軍負責解決,完成包圍後由俄軍進攻市區。如果……你們感到困難,還可以進行圍困。”

巨大的莫斯科市現在已經變成了兵營和堡壘。那裡的情況和之前的列寧格勒類似,居民大多是布爾什維克黨的擁護者,如果要強攻必然會損失慘重——強攻一座有一百幾十萬GC主義戰士保衛的要塞化的城市,對進攻者而言絕對會是一場噩夢,上百萬人的犧牲都是有可能出現的!

而用圍困的辦法奪取莫斯科也不容易,因爲有了列寧格勒的教訓,現在莫斯科城內早就囤積了巨量的食品。根據情報,足夠150萬GC主義戰士吃上2-3年!

所以制定計劃的赫斯曼和古德里安一開始就排除了用德軍去強攻的選項——從1939年9月開戰至今,德國這邊死於戰爭的總人數,如果不包括波蘭人、烏克蘭人、立陶宛人等“附庸民族”的話,還不到30萬人。

如果一個莫斯科戰役就讓德意志民族失去100萬生命,那麼打完蘇聯的歐洲部分,德國人民差不多也該厭戰了,哪兒還有心思去加勒比海打美帝?

因此赫斯曼和古德里安乾脆把攻堅的任務推給了俄羅斯人,德軍負責用虎式坦克和E-50坦克打打外圍就行了。

根據以往2年的經驗,德國裝甲集羣在野外作戰中的優勢是非常強大的,就算蘇聯人裝備了JS-2重型坦克,也是必敗無疑。畢竟德軍現在也有了強大的E-50A重型坦克了。

如果白俄軍隊啃不下莫斯科,那麼幹脆圍困餓飯,哪怕圍上兩三年也比死亡100萬德國人要划算。

赫斯曼接着說:“如果莫斯科需要圍困解決的話,那麼在完成對莫斯科的包圍圈後,我們還將發起進攻伏爾加-烏拉爾工業區或高加索石油產區的作戰。”

除了莫斯科之外,蘇聯還有另外一個“死穴”——伏爾加-烏拉爾工業區。

在失去了東烏克蘭和列寧格勒之後,蘇聯大致還剩三個工業區,分別是莫斯科周圍地區;伏爾加-烏拉爾工業區和西伯利亞工業區。

其中莫斯科和伏爾加-烏拉爾工業區的重要程度遠超西伯利亞,另外蘇聯第二個石油中心第二巴庫也在伏爾加-烏拉爾工業區。而高加索石油產區生產出來的石油,也必須由伏爾加-烏拉爾工業區的煉油廠加工(巴統的煉油廠在二戰初期被炸後,斯大林就把巴統的煉油工業遷往了第二巴庫)。

所以伏爾加-烏拉爾工業區一旦落入德軍和白俄之手,蘇聯的持續作戰能力將會大打折扣,而白俄的實力則將大大增強。

尤蘇波夫親王想想了想,問:“我們要從哪裡向伏爾加-烏拉爾地區進攻?”

“會兵分兩路,一路從哈爾科夫-頓涅茨克地區東進,先奪取伏爾加河下游的斯大林格勒,然後在沿伏爾加河北進奪取中伏爾加州(古比雪夫)和烏里揚諾夫斯克州。”

“一個1200多公里的大迂迴?”尤蘇波夫親王心算了一下,得出了由頓涅茨克向中伏爾加州挺進的大致距離。

赫斯曼點點頭,又說:“另一路由莫斯科東進,走弗拉基米爾州-下諾夫哥羅德州-烏里揚諾夫斯克州,在伏爾加河畔同南路軍會師……這一路如果從莫斯科城下開始計算,需要挺進700-800公里。”

一路1200多公里,一路700-800公里!而且不是騎馬走路,是機械化集羣開進,光是燃油消耗就是個天文數字了。不過這筆開支也是必須的,要“光復”俄羅斯歐洲部分,怎麼可能不打伏爾加-烏拉爾?

而打下伏爾加-烏拉爾後,不用說……讓希特勒同志最頭疼的“斯拉夫大老爺”又得多出上千萬!

不過赫斯曼現在不是總理,不必去考慮希特勒的難處,所以只管謀劃怎麼把烏拉爾山脈以西拿下。

他接着對尤蘇波夫說:“伏爾加-烏拉爾戰役和莫斯科戰役是一樣的,主要是俄國的內戰……歐洲軍隊只是來助陣的,並不是主力。所以野戰還是由德軍和法軍來打,佔領和攻堅由俄羅斯人自己解決。怎麼樣?你們能自己解決嗎?”

“當然了,我們有這樣的能力。”尤蘇波夫親王沒有二話,一口就答應了下來,“現在進行的畢竟是俄羅斯的內戰,白軍當然是主力炮灰了。”

第885章 融俄論第17章 坑死人的美援第142章 貨幣戰爭(十二)第367章 法蘭西不哭(二十七)第1275章 要賠好多啊第377章 法蘭西不哭(三十七)第557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戰(六)第33章 籌碼第301章 正義(八)第640章 大雷雨(四)第977章 還是“小學生”厲害第784章 登陸英格蘭五第502章 海權屬誰?第205章 未來的統帥(一)第129章 我們就需要一個瘋子第504章 日本朋友或許用得上第1180章 高奇堡計劃——千機大轟炸第781章 登陸英格蘭二第373章 法蘭西不哭(三十三)第440章 廣告戰 尾聲第611章 海獅行動(九)第532章 虎!虎!虎(十二)第179章 以色列的“國社”第591章 通向美洲的跳板(下)第681章 大雷雨(四十五)第89章 傳說中的民族自決呢?第1210章 登陸北美洲(二)第453章 得聽美國的話第485章 公海艦隊來了第675章 大雷雨(三十九)第1153章 羅斯福之死(十四)第928章 不要非暴力第260章 東線總指揮第488章 一次性飛機第230章 被民主征服的波希米亞第81章 革命的序幕第1247章 原子彈(四)第800章 丘吉爾之死(七)第795章 丘吉爾之死(二)第1192章 高奇堡計劃——先封鎖,再佔領?第1236章 苦戰纔剛剛開始第189章 希特勒新政(十)第1164章 選舉和戰爭(一)第1082章 和平的腳步聲第195章 社會主義陣營第761章 戰鬥吧,海軍(下)第256章 德國的金恐龍腿第450章 沙漠之虎 尾聲第626章 赫斯曼的小目標第928章 不要非暴力第210章 未來的統帥(六)第1243章 美國艦隊來了第1266 原子彈 二十三 1267 原子彈(二十四)第993章 日本式的浪費第344章 法蘭西不哭(二)第367章 法蘭西不哭(二十七)第727章 大包圍-完了第1051章 意呆利退出的條件第151章 蘇聯航母第1278章 美國的北方強鄰第869章 大決戰—卡廷森林第381章 火藥桶第560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戰(九)第1183章 高奇堡計劃——美利堅元首第441章 沙漠之虎(一)第751章 世界革命要爛尾了第350章 法蘭西不哭(八)第985章 蛙跳戰術第135章 貨幣戰爭(五)第999章 德意志紅色旅第91章 戰爭與合作第495章 4600萬總玉碎?第553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戰(二)第839章 德版《租借法案》第933章 猶敗一第1070章 從共同體到合衆國(二)第938章 猶敗(六)第582章 日落(二)第390章 投票和投降第390章 投票和投降第1183章 高奇堡計劃——美利堅元首第69章 德國正在被撕裂第513章 打贏纔是硬道理第39章 能拯救沙皇嗎?第1289章 美利堅的黑化(一)第576章 圈套第467章 共同的利益第1266 原子彈 二十三 1267 原子彈(二十四)第1258 原子彈 十五 第1259 原子彈(十六)第676章 大雷雨(四十)第776章 不可能的條件第982章 收復澳大利亞的機會?第899章 只是嚇唬一下嗎?第874章 大決戰—王牌第720章 大包圍-老虎要發威了第442章 沙漠之虎(二)第986章 大阿根廷第914章 老夥伴們都驚呆了第89章 傳說中的民族自決呢?第920章 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