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大意失荊州

“嗯,這二個消息倒是都不錯的消息,看起來咱們自治區的確是塊風水寶地,具有難以估量的戰略價值,這樣,你讓地質勘探隊把所有礦產畫一張詳細的分佈圖,標清楚經緯度,交給我的機要秘書沙菱來掌管,這些事情等我有空再說。”

陳天華似乎對第二個消息倒是蠻感興趣。

不過他下的指令卻是第一個的礦探,對於第二個消息隻字不提,這讓廖雲鵬是一頭霧水,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明白了總督大人。”廖雲鵬趕緊允諾。

煤廣自治區必須要有自己的煤炭鋼鐵企業,這是最核心的能源,沒有任何的商量餘地。

因爲這裡發電廠,動力電系統是所有的軍用設備,工礦企事業單位所必須的,沒有了電力,一切運轉就會非常原始,效率低下。

昨天晚上才從上海回來,來不及清洗自己身子就休息了。

現在是盛夏季節,早上起來就接到廖雲鵬神刀刀的報喜電話,現在感覺到身體粘糊糊的不舒服。

他在自己府邸大浴室衝了個澡,然後穿上絲綢涼爽的衣褲,到餐廳吃僕人們給準備的早餐。

這次上海之行,他主要是去拜見盛宣懷和李經方,他們既是長輩,又是他事業中的合作伙伴,牛頭山礦業,長牛鐵路等,都是他們的投資。

作爲豐衆企業的控股股東,陳天華需要經常性的跟他們保持聯絡,溝通交流。

不過,這次在盛宣懷那裡,瞭解的情況讓他很是沮喪,也只怪他這幾年裡忙於自治區這邊事務,且忽視了那邊的朝廷內部鬥爭。

這說來話長,都是幾年前的事了。

說起盛宣懷,這個近代實業之父,大清國最大的官商,曾經是何等的輝煌。

他最拿手的就是獲利,而且他還能把自己的靠山,看得特別明白,怎麼做纔可以把靠山找得聰明可靠呢?

那就是製造共同利益,藏起私利。

他深諳這世界上只有利益纔是永恆的。

李鴻章逝世之後,袁世凱接任了其全部職位,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權傾中外。

而盛宣懷因此失去了一位很重要的靠山,義父兼恩師。

袁世凱坐上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這個重要職位,是又喜又憂。

喜的是他手握重權,而且是兵權,北洋大臣下轄北洋新軍。

憂的是他沒有可靠的財政支撐。

大清國國庫空虛,僅有的一年稅銀除了庚子賠款,朝廷運轉費用都不夠,那裡有錢養新軍。

但凡新軍,那都是各地自籌資金渠道。

衆觀天下,鄂軍有張之洞的富裕的湖廣地方財政,兩江自強軍則同樣富庶的江蘇,安徽地方財政支撐。

浙江新軍那更是特別,完全是民商獨支,陳天華龐大的經濟實體來支撐。

反觀數量最多的北洋軍,則顯得捉襟見肘。

李鴻章以前的北洋體系,以前是依靠盛宣懷。

袁世凱如法炮製,他當然瞄上了盛宣懷手上的二個最大的搖錢樹,輪船招商局和電報總局。

光緒二十九年,盛宣懷父親去世,按大清律法,他須丁憂二十七個月,其間要辭去一切官職。

爲此,他先辭去了工部左侍郎官職。

但袁世凱並不罷休,他醉翁之意不在酒,通過內閣總理大臣榮祿,要求盛宣懷一併辭去電報總局和輪船招商局總督辦之職。

經過一段時間思考,盛宣懷認爲自己的小勢力,肯定比不過袁世凱的北洋系。

既然這樣,想讓自己保持即得利益,唯一的方式就是跟袁世凱合作,等於抓住一個新的靠山。

他的想法倒是很聰明,明面上,電報總局和輪船招商局讓北洋系佔領,私下裡他要保留常務董事,總會辦的權力。

於是,盛宣懷向袁世凱熱情地發出邀請,他請袁中堂可以來南方參觀,先考察一下,然後再商議交割事宜。

光緒三十年初春,袁世凱先回了趟老家河南信陽,然後去了武昌,拜會了湖廣總督張之洞,完了沿長江又去了江寧,拜會了兩江總督端方。

最後,他纔到了上海,去跟盛宣懷見面,討論電、輪二局的交割事宜。

談判的最終結果是,盛宣懷提出了‘船宜商辦,電宜官辦’的基本方針。

他的意思是將電報總局和輪船招商局分成二個,而掙錢最多的輪船招商局,他一定要商辦,他擁有重要股份,當然要受他控制。

輪船招商局是官督民辦的股份制公司,光緒元年在上海洋涇浜路成立,主要從事客運和漕運,後來發展到地產。

經過三十年的發展,眼下的輪船招商局除了國內業務,還開拓國際業務。

總局設在上海,而分局在青島,煙臺,漢口,天津,福州,廣州,香港,橫濱,神戶,呂宋等地。

表面上,盛宣懷他將佔股不少的電報總局送了出去,由北洋系坐收漁利,算是人情。

袁世凱老奸巨猾,他在上海時不露聲色,口頭上表示同意,跟盛宣懷稱兄道弟一番。

不久,袁世凱派出了他的心腹楊士琦爲總督辦,徐潤爲會辦接管了輪船招商局,而他自己則兼任郵電大臣,把電報總局收回‘國有’。

權力交出去二年之後,也就是光緒三十二年初,許多股東紛紛向盛宣懷反映,說輪船招商局裡的管理人員都改換門庭,股東們的權力得不到保障,他逐找楊士琦評理。

不久,袁世凱請下了上諭,說電報總局和輪船招商局都應該是官辦,駁回商辦提議,不承認原有民間商股,並派出王存善爲稽查官,對招商局進行全面調查,收回國有。

至此,以袁世凱爲首的北洋系,以朝廷名義完全侵呑了電報總局和輪船招商局的所有資產。

這個結果讓陳天華心裡終於明白,這三年來北洋新軍的不斷擴軍和裝備更新,實際都得益於這兩個局的資金支持。

他心裡非常懊惱,得到這個確切內幕時已經晚矣,盛宣懷也很懊悔,當初就輕信了袁世凱這個奸詐小人。

從陳天華的內心世界裡,他並不希望袁世凱的北洋系強大起來,因爲他們是後面二十年,國內軍閥混戰的禍根。

大意失荊州啊。

第938章 密謀第192章 強龍降服地頭蛇第372章 暗流涌動第690章 興師問罪第379章 菊刀特戰隊第650章 等待中第236章 上海南京路第529章 向綠營開炮還擊第179章 滅了這些倭寇第760章 巡察大冶鐵山第460章 搶奪關寨第754章 無毒不丈夫,功到自然成第816章 要塞外圍之戰第486章 差點誤傷第126章 新任省按擦使第049章 跳進黃河洗不清第509章 年終團拜宴第378章 被伏擊第867章 及時雨第414章 粵漢鐵路第906章 御用愛將第100章 投資股份第831章 鎮江水師基地第415章 殘酷無情的現實第822章 換帥如換刀第300章 撕殺,短兵相接第968章 被保護的大熊貓第467章 圍攻龍王廟第700章 密談第350章 同歸於盡第640章 一條大魚第600章 進退兩難第008章 農家生活第731章 劫富濟貧的義軍第307章 佔領制高點第236章 上海南京路第655章 東洋間諜第583章 血腥的見面禮第739章 攀龍附鳳第273章 小年算是有救啦第284章 亂世浮屠的畫面第540章 想撈點外快第539章 夜半貨輪第374章 梳理,一切照舊第714章 官府出兵第279章 舊貌換新顏第547章 穿山虎無奈求助第536章 營救徐家人第658章 緊急處置第200章 陳述計劃第386章 比拚第495章 許雲媛的心思第644章 翻箱倒櫃第155章 煤業的背後第716章 洪半天來了第011章 初試見成效第057章 敢放萬響炮第178章 再次出手營救第421章 當刮目相看第735章 到煤廣新城搬兵第933章 都想上戰場立功第780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842章 後湖暗影第606章 轉投東洋金主第264章 拱宸橋,運河東岸碼頭第026章 雞血紅,招財進寶第908章 戰略防禦到進攻的轉換第969章 三裡店鎮第529章 向綠營開炮還擊第784章 死命追蹤第148章 豐衆儲蓄銀行第388章 遲來的報案第719章 爭論與妥協第295章 冬季攻勢第214章 長興縣新學堂第779章 冤家齊聚漢陽第291章 圍堵指揮部衙門第345章 新軍整編第099章 進入規模生產第126章 新任省按擦使第715章 圍剿第429章 單刀赴會第171章 宛如天神下凡第580章 兵臨島前,世態炎涼第711章 官逼民反第476章 搞他個反伏擊第200章 陳述計劃第794章 審訊第789章 危情突變第212章 天賜良機,一鍋端第943章 宋小牛被重罰第957章 整肅清理有章法第301章 首戰告捷第615章 宋門慶的圍魏救趙第803章 大事發生的前兆第760章 巡察大冶鐵山第851章 無孔不入的軍調司第201章 上海李家祠堂第595章 進攻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