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蘇軍大規模投降,已經不足以形容南線的局勢了。
成建制的烏克蘭部隊,帶着蘇軍陣營中本來就稀缺的戰略儲備物資,統一的向德軍投誠。用投降來描述這些烏克蘭部隊,甚至都是有失偏頗的。因爲,他們說白了,是叛變蘇聯的部隊。
整整7個烏克蘭師,在兩位烏克蘭軍長的策劃下,有組織的一致發動叛變計劃。與他們一併進入同盟國陣營的,還有他們從蘇軍那裡弄到的大把物資彈藥。
這種在德軍統帥部都意料之外大型叛變,本身就已經是一件足夠震動國際的大事件。
畢竟,這是原原本本,至始至終都由烏克蘭人自己做出的選擇和判斷。一連串的叛變流程,進行的有條不紊,卻也完全是由烏克蘭的將領們自己策劃出的。
這是烏克蘭人的選擇!
這個爆炸性的消息,很快就成爲時下熱點。德國駐國際聯盟大使,迅速就烏克蘭部隊成建制棄暗投明一事,大作文章,反覆強調德軍反擊的正義性,並且以事實舉例,聲明德軍是去解放烏克蘭的。
不僅如此,就連早有解放烏克蘭心思的萊因哈特,也被現在發生的一切感到喜悅和驚喜。
雖然他早就通過以德國的名義徵募烏克蘭工人,通過大量的報酬和遠優於蘇聯政府開出的條件,來拉攏烏克蘭的民心。
但是,即便身爲穿越者,並且深知烏克蘭民心可依,老早便準備好拉攏烏克蘭,可萊因哈特也沒有想到,整整7個師的烏克蘭部隊,能在德軍還沒有展開大規模圍殲戰的當下,就按耐不住投誠過來了。
烏克蘭局勢,比萊因哈特預計的發展速度,還有快上一大截!
按照萊因哈特的構想,吸收烏克蘭的人力物力,把烏克蘭變成同盟國陣營的輸出糧倉與東方大兵營,這一切還得等佔領烏克蘭以後再做執行。
甚至,萊因哈特在德國的國防部長凱特爾協助下,連佔領烏克蘭後迅速組建烏克蘭近衛擲彈第一師的相關事宜都安排好了。
在柏林的元首府邸內,萊因哈特正端着7個烏克蘭師投誠的文件報告反覆觀看。
對着這份已經看過很多遍的文件,萊因哈特簡直可以說是百看不厭。他對着找見到辦公室裡的凱特爾道:“看來,我們的組建烏克蘭近衛師的計劃,得提前一下了。”
自保盧斯前任的賴歇瑙上將因爲心臟病突發死亡後,“萊因哈特的鷹犬”這一稱號,也隨之漸漸從賴歇瑙身上,被轉移至了凱特爾身上。
相比賴歇瑙,新“鷹犬”稱號獲得者凱特爾似乎更能對萊因哈特的指令心領意會,並且做出合適合理的最優策劃。
之前因爲有參謀部出身的保盧斯留在統帥部內輔助萊因哈特,凱特爾的才能一時還沒有怎麼發揮出來。只是萊因哈特知道,他按照歷史流程任命的前期國防部長凱特爾上將,和歷史上一樣成功的勝任了安排出兵挪威,越過英吉利海峽的作戰方案。
不過,兩次戰爭都是在萊因哈特的直接干預和指示下進行,所以凱特爾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多少被萊因哈特的光輝所掩蓋了不少。
但自從保盧斯離開統帥部前往第六集團軍指揮作戰後,萊因哈特身邊的紅人,就由保盧斯組建的變爲了凱特爾。
也難怪凱特爾會成爲新一屆鷹犬代表。
首先,他在理解萊因哈特的意圖這一點上,並不比萊因哈特的三大名將差多少。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像西克特,賴歇瑙,這些最親近萊因哈特的老將紛紛離世,隆美爾遠赴非洲,古德里安與曼施坦因開赴東線,保盧斯臨時調離柏林前往戰場,留在萊因哈特身邊的衆多將領裡面,最爲恭順且由能力的凱特爾,也就越來越受到器重。
這也印證了一句話,是金子總會發光。
而凱特爾在這段日子裡,也充分的向萊因哈特展示了他理解上司用意,並且以此爲基礎安排合理策劃的能力,是多麼出衆。
根據萊因哈特之前早就下達的大量徵募烏克蘭工人,拉攏烏克蘭人的指示,凱特爾非常貼心的呈遞上來一份關於佔領烏克蘭後,儘快組建一個親德國的烏克蘭本地部隊,協助維持秩序,並以此爲基礎擴編規模,日後配合德軍作戰的計劃方案。
在凱特爾的計劃中,一旦德軍佔領烏克蘭,他們將首先從那些鐵路公路合作社的烏克蘭青年工人裡招募,迅速組建一個17200人規模的烏克蘭近衛擲彈第一師,代號“寵兒”,編制與德軍的摩步師保持一致。
而這支官兵都由長期受德國恩惠的烏克蘭工人組成,忠誠可靠的烏克蘭近衛部隊,很快就會作爲基石,被打散拆分,作爲之後徵召烏克蘭部隊,擴編烏克蘭友軍規模的骨幹。
凱特爾可不是一個空想派,他拿出的計劃非常細緻,細緻到連這些烏克蘭部隊大量擴編之後更遠的安排,都已經做到精細無比的程度。
按照凱特爾的計劃,除了由青年工人們組成的烏克蘭近衛第一師外,後續最先主動叛變的烏克蘭部隊,也可以組成7個近衛師,因爲這些部隊,相對而言都是最忠誠,也最有戰鬥力的。
歷史上,德軍招募的烏克蘭部隊裡面,許多都是一些當地的地痞流氓,所以戰鬥力不高。而對於那種訓練有素,戰鬥經驗豐富的烏克蘭反叛軍,德國曆史上更是非常浪費的在一開始把他們當廉價勞動力,分配爲戰俘之列。
這一世,在萊因哈特的指示下,凱特爾就非常成功到位的完成了這一指示,並且相當合理的安排了共計8個師規模的烏克蘭近衛部隊,當作未來烏克蘭友軍部隊的主力組建。
而自此往後,後繼陸續加入的烏克蘭部隊,則不可以得到近衛稱號。這也相當於對先加入那些忠心烏克蘭部隊的一種鼓勵與讚揚。
當然,這份細緻的安排還不止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