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才人淡笑這回應:“能和太后您多相處是宮裡的姐妹盼都盼不來的,嬪妾怎麼會覺得無聊呢?這可是別人想要都沒有的福氣呢?”
“你這丫頭,一向看你都是挺老實的,怎麼現在說起話來也學會阿諛奉承了?”話是這麼說,但是卻沒有半分怪罪之意,看向芙才人,道:“悠兒呢?可有怪哀家把你帶過來?”
芙才人豈止怪她,打從知道這件事起,每天心裡都要詛咒她一番,但是人都已經來了,她又怎麼會讓這些心思透露出去而給自己招惹麻煩呢?
於是困惑地眨眨眼:“太后此話怎講,如同方纔妹妹說得那樣,能和太后您相處是別人盼都盼不來的,嬪妾心裡只會開心,怎麼會有別的情緒?再者說了,這長門宮幽靜清爽,風景秀麗,確實是一個避暑的好地方,託了太后您的福氣,嬪妾才能來到這麼個世外桃源避開這炎炎夏日,說起來,嬪妾還要感謝太后呢!”起身爲太后行了一禮,道:“嬪妾謝太后找佛。”
“你這孩子,不是說了不讓你行禮了嗎?罷了,起來吧,坐下來休息會兒,方纔在外面站了許久,想必也累了。”
芙才人聽話起身,調皮的吐舌,端的是俏皮可愛:“太后這麼說嬪妾可真是慚愧了,嬪妾這身子一向不錯,小時候想生病好能避免去學堂都沒有成功過呢!”
這話引得卓太后笑了起來:“竟然有這件事,哀家竟是不知道,原來你從小就是個潑猴性格!”
“這又不是什麼光彩事,爹孃自然是不能將這等小事拿來和太后您說了,多難爲情啊!”說着就不好意思的低下頭。
“你啊!”搖頭一笑,看在一直在旁沉默不語的潔才人,道:“潔才人怎麼一直不說話,可是有什麼不舒服?”
潔才人羞澀亦一笑,道:“太后您又不是不知,嬪妾一向笨嘴拙舌,性子又悶,不怎麼說話的,好在此次有姐姐在,不然就嬪妾這樣的,怕是會悶壞了太后您的。”
“你自有你的好,不能妄自菲薄,再說你們是親姐妹,以後在宮裡還是要相互扶持,可不能被外面的閒言碎語所騙,明白嗎?”
二人都正色回道:“諾,嬪妾謹記太后娘娘教導。”
“嗯,你們能明白就好,都起來吧。”
“諾。”
二人剛起身坐定,卓太后便道:“悠兒。”
芙才人聽太后喚她,正要起身,便聽卓太后道:“哀家說了,就是想和你們談談心,你不用動不動行禮,就這麼坐着吧。”
“諾!”既然卓太后都這麼說了,若是她還執着地要行禮,未免太不是擡舉了。
見芙才人坐回去後,卓太后才語重心長地道:“悠兒,哀家知道你還在爲潔才人的事生哀家的氣,那宮裡的傳言哀家不是不知道,但是這種流言蜚語有時候你越管它,它卻只會越發猖狂起來,所以哀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終歸是哀家思慮不周了,忘了你這孩子一向心思細膩,這流言蜚語到底還是傷了你的心,哀家此次只喚了你們姐妹二人來,就是爲了消除誤會。你們二人應該知道,你們進宮是爲了什麼,你們都是卓家的女兒,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哀家不會偏幫任何人,但是要想卓家以後永遠保持着現在的風光,必須要你們多下功夫在皇上身上才行,悠兒,你自己也看了,你進宮後闖了多少禍,其實你聰慧過人,又相貌出衆,博得皇上恩寵並非難事,但是你終究還是沉不住氣,一次次的闖禍,不過目前爲止都是小禍,皇上也不多加怪罪,但是若你這浮躁的性子再不收斂一些,以後定會闖出大禍的,但是這性子豈是一日兩日就能改掉的?而皇上身邊必須有一個咱們卓家的人,皇后你們也看出來了,性子太軟,難當此大任,哀家也是觀察了許久,才選中了潔兒,潔兒雖然年齡小,但是性子穩重,又是你妹妹,只要你們姐妹二人齊心,咱們卓家想一直風光下去絕非難事!總之你們記住,你們都是卓家的女兒,哀家是都不會放棄的,也希望你們能明白哀家的苦心。”
“諾,嬪妾明白!”二人恭敬地回道。
卓太后見此才一臉欣慰地點點頭:“你們能明白最好,好了,不說這些了,快吃點西瓜消消暑。”
“諾!”
這時候小德子進來,恭敬道:“回稟太后,宮裡派人來傳話。”
“哦?讓他進來吧。”她來長樂宮也沒幾日,難道這短短的幾日裡,宮裡的女人就不安生闖出什麼大的禍事了?
芙才人和潔才人二人也很好奇,都放下手中的茶盞,等着那個來傳話的人。
沒多久,來傳話的太監便見到內殿。
“奴才小安子見過太后娘娘,見過芙才人,潔才人!”
卓太后道:“起吧,宮裡發生了什麼事嗎?”
小安子道:“回太后,柔婕妤歿了。”
“什麼?歿了?”無論是卓太后,還是潔才人和芙才人,都是滿臉驚訝,誰能想到帶來的消息居然會是這件。
卓太后終究是淡定許多,很快就收起驚訝的神情,冷聲質問道:“到底是怎麼回事,還不詳細說明!”
“諾!”那小安子嘴皮子也利索,三言兩語,就把柔婕妤的事情交代了清楚。
卓太后聽罷一陣唏噓,嘆道:“出宮那日還見她俏生生地站着爲哀家送行,沒想到那一面竟是最後一面,這人吶,有時候真是脆弱,對了,皇上他怎麼樣?”
“回稟太后,皇上對柔婕妤的事很傷心,但好在有皇后娘娘在旁照顧安撫,現在已經好了許多,並封了柔婕妤爲柔妃,厚葬於皇陵。”
“哦?是嗎,這就好。”卓太后眼中閃過一抹異色:“行了,這件事哀家知道,你快回宮吧,替哀家帶句話,再傷心,也要估計自己的身子,整個大錦還要靠他。”
“諾,奴才記着了,那奴才告退!”見卓太后點頭應允後,小安子才離開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