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第614章 大方的麻尚儀

bookmark

馬玉玫的侄兒從麻尚儀處得了消息,激動得特地帶着重禮,親自到海家來拜訪了馬氏。

他還藉着兩家都姓馬爲由,想要與馬家聯宗。

馬玉玫的侄兒年輕時也在軍中,不過早早就因爲身體緣故,退居後方,轉職成了文職人員,如今一把年紀,兒孫滿堂的,連重孫子都快出世了。別看他只是個六品,卻頗得周家器重,在長安城也算是個人物,手中握有實權。馬氏的孃家雖然曾經比他風光,但眼下卻沒幾個能拿得出手的家族成員,若能與他家聯宗,許多族人都能受益。

因此,馬氏自己還沒覺得有什麼,馬大舅那邊已經拉着族長與族老們主動上門來,與馬玉玫的侄兒、侄孫拉起了關係,親親熱熱地,口口聲聲都以“叔父”、“伯父”、“族兄”相稱了。

馬氏見狀,只覺得無趣之極,心裡給兄長一個面子,自行退居二線,把舞臺讓給兄長和族老們表演去。她只跟麻尚儀私下說話,討論明春派人去直隸的事宜。

據說馬玉玫的侄兒很想親自跑一趟山海關、永平府的,但他年紀大了,兒子孫子都死活攔着不許他去,他纔不情不願地打消了念頭,轉而派出一個閒散無事的孫子代勞。他還想讓孫子馬上出發呢,又是麻尚儀勸說:“大冬天的,路上也不好走,何苦折騰孩子?等明春再說吧。明春我們也有人要往京城去,到時候一同結伴出行,路上也有個照應。”馬玉玫的侄兒這才改了主意。

等把兩個馬家的人都送走,麻尚儀才嘆道:“玉玫的兄長臨死前一直惦記着她,留下遺言,讓兒孫們記得一定要把她找到,不管是死是活,都要有個說法。如今好不容易有了線索,她侄兒自然是尋人心切。他也是一把年紀的人了,心裡也會擔心,若是在死前找不到玉玫,將來他去了九泉之下,也沒法跟他老子交代。”

馬氏很能體會這種心情,還安慰麻尚儀說:“額們家也會打發人去的。梅娘子一直惦記着要在永平府給她那幹閨女尋人家。她身體不好,最後那幾年也不可能有精神往別處去找了,她幹閨女一定就嫁在永平府。額讓海家族人幫着打聽,一定會有消息的。老姐姐別擔心。梅娘子在山海關和永平府幾年,也算小有名氣,哪怕過了三十多年,也還有人記得她咧!”

麻尚儀笑了笑:“她在姐妹們當中就是個出色的人,若不是奸妃心狠手辣,非要置我們娘娘於死地,她也不會爲了護主而冒險。我們娘娘那回中了暗算,病倒了好多天才醒過來,事後一直在後悔,沒能及時護住玉玫。若是娘娘知道玉玫有了下落,心裡必定也會歡喜……”

然而,雖說人如今是找到了,卻已在三十多年前死去,這同樣是件極大的憾事……

麻尚儀想到這一點,對於當年的元兇首惡,不免又多添了幾分恨意。

馬氏惴惴不安地看着她的表情變化,很想替自家義子說兩句好話,但又怕她本來沒想到海長安的真實身份,自己一說,反倒提醒了人家,因此遲遲不敢開口。

麻尚儀不知有沒有看出她的心事,一時激動過後,很快就平靜下來,臉上重新掛起了微笑:“玉梅啊,我忽然想起來,你的閨名好象就是玉梅。怪不得玉玫對你格外另眼相看,你與她的名字那麼相象,本就有別人比不上的深厚緣分哪!”

這回麻尚儀也不再提讓馬氏管她叫“姨”的話了,只讓她多來自家坐坐,說自己跟馬玉玫從小一塊兒長大,雖非血親,卻也情同手足。馬氏既然是馬玉玫的學生,又與她姓名相似,緣分深厚,那便也是她的妹子了。她們日後理當更加相親相愛才是。

馬氏還聽得有些懵呢,麻尚儀已經親親熱熱地拉起她的手,拉起了家常。聊着聊着,麻尚儀便問起了馬氏對家裡人的安排:“咱們礁哥兒年紀也不小了,如今在衛學讀書,聽說成績很不錯,先生們都誇呢!我還聽人說,從前你們家在肅州的時候,海都事公務忙不過來,還會讓孫子幫着打下手,連週三將軍都誇礁哥兒能幹。這麼看,礁哥兒文武雙全,懂得如何辦實事,也有經驗,在衛學再讀兩年書,就可以直接入軍中做事了。從小兵做起,太過浪費人才,起碼也該是個小旗吧?只是不知道你們家有什麼想法?你和海都事想讓孩子將來做什麼職位呢?是象海都事一樣入經歷司,還是往斷事司那邊試一試?”

馬氏不由得吸了口涼氣。

小旗是從七品。若海礁一入軍中,就從從七品做起,那以後的路走起來可就要順多了。要知道,連海西崖這樣的老資歷,也是在西北邊軍中苦熬了三十多年,纔在這兩年升上正七品的都事。

麻尚儀不愧是太后心腹,家人親友都在西北邊軍中有很深的根基,張嘴就能替海礁安排一個軍官職位,還由得他選經歷司或斷事司,真真是厚道又大方。

馬氏內心不由得掙扎起來。

掙扎了好一會兒,她才深吸了一口氣,婉拒道:“老姐姐,多謝你的好意了。額們家寶順……還是別在長安謀職的好。額和老爺商量過了,就讓寶順在長安專心讀書歷練。等額們回了老家,再替他在直隸那邊謀前程。不然他在這兒站穩了腳跟,爲了前程輕易動彈不得,額們夫妻卻走了,豈不是要骨肉分隔千里?”

麻尚儀挑了挑眉:“你這是又改主意了?前兒你不是還說,想讓家裡孩子在長安定下來,連親事也在這邊說麼?”

馬氏臉一紅,心虛地道:“是額失了考慮,想得不夠周全,只想着要留在孃家人身邊,在家鄉養老。可額們老爺也牽掛着老家呢,出來三十多年了,也不知道公公婆婆的墳寢如何。雖說長房行事惹人厭,可婆婆待額們是沒說的,怎麼也要回去祭拜一番,纔是爲人兒子、媳婦的道理。”

麻尚儀道:“若只是想回老家祭拜父母,那也容易,等海都司告老致仕了,我替你們安排。可這也犯不着留在直隸不回來呀!長安是你家鄉,親朋故舊都在此處,風土飲食也稱你的意,難道你就不想留在這裡養老?”

馬氏怎會不想?只是她認爲丈夫與孫子的顧慮都頗有道理。她留在長安養老容易,小輩們的前程又怎麼說?海長安對她一向孝敬,她總不能不管這個兒子的死活吧?

本來她還想着,有鎮國公在,海長安在衛學裡做上幾年教習,長安的人知道了他的人品,便不會因爲常家而遷怒於他了。

結果出了梅娘子這事兒,如今別說剛與馬家聯宗的梅娘子侄兒,還有其他遇害宮人的親人,就連一向與她相處融洽的麻尚儀,都重新燃起了對常家人的恨意。常家在京城可以安享富貴,海長安卻就在苦主們的眼皮子底下呢!

性命攸關。馬氏如今可不敢再有僥倖之心了。

967.第967章 主意845.第845章 調職989.第989章 喬復1057.第1057章 回鄉515.第515章 唏噓504.第504章 各有心思841.第841章 土豆306.第306章 老牌外戚644.第644章 情報959.第959章 落網第758章 家書343.第343章 分析799.第799章 聯姻853.第853章 去信123.第123章 熟悉感179.第179章 心不在焉的午餐265.第265章 不打自招474.第474章 承認219.第219章 美食957.第957章 新動靜727.第727章 挑人106.第106章 心事381.第381章 第一步729.第729章 吉祥物796.第796章 不安590.第590章 強化印象319.第319章 探病的請求582.第582章 到家866.第866章 離開640.第640章 鋪墊594.第594章 虛與委蛇592.第592章 決心222.第222章 長樂無憂409.第409章 四百章零八 衝突68.第68章 挑撥離間1049.第1049章 賞賜481.第481章 兩封信100.第100章 告別1042.第1042章 知悉93.第93章 夫妻分歧第761章 風險967.第967章 主意397.第397章 買房686.第686章 請求154.第154章 屠家與杜家352.第352章 塗榮其人663.第663章 落榜443.第443章 焦慮677.第677章 觀察595.第595章 未來的安排649.第649章 傳聞162.第162章 短兵相接603.第603章 夜客937.第937章 甩鍋808.第808章 故人1038.第1038章 勸誡188.第188章 傳聞526.第526章 親切地笑着說狠話702.第702章 可疑609.第609章 疑似故人來476.第476章 質疑826.第826章 金嘉樹的信647.第647章 援手65.第65章 牛刀小試339.第339章 陳太太的承諾728.第728章 邱家第13章 分析 勸說 出主意(已修)159.第159章 決定613.第613章 玉玫1026.第1026章 置產353.第353章 計劃441.第441章 覺悟334.第334章 邀約995.第995章 訴苦659.第659章 探病275.第275章 苦着臉的周世功949.第949章 關於刺客89.第89章 劉恪仁的訴求1011.第1011章 一千章一十一章 人脈710.第710章 說出544.第544章 質問610.第610章 艱辛歲月377.第377章 我們不一樣1057.第1057章 回鄉651.第651章 入閣372.第372章 制敵1057.第1057章 回鄉488.第488章 怨氣961.第961章 輿論961.第961章 輿論352.第352章 塗榮其人401.第401章 一波未平393.第393章 迎難而上384.第384章 通信106.第106章 心事841.第841章 土豆654.第654章 提議789.第789章 送信512.第512章 直率的好孩子能有什麼壞心思呢375.第375章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