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第264章 失算

第264章 失算

金家二房久居鄉間,就算曾在京城住過些時日,也沒超過半年,行事作風還是老一套,遇上什麼麻煩事,就先哭鬧歪纏一番。遇到怕麻煩或是懶得與他們計較的人,往往就會給他們一點好處,讓他們別再鬧下去。金家二房見狀,只覺得這一套無往不利,每遇到事都會拿出來使。

反正他們用這一套對付金舉人,還有遵化州老家的鄉鄰官吏們,大多數時候總是能奏效的。

這一回也不例外。

從平陽府到長安府這一路,負責押送的官差們都不想節外生枝,因此對金家二房的人還算客氣,也沒透露長安府衙有意追究他們的罪責,只說是金家案子需要證人而已。因此,金家二房是直到進了長安城後,官差們變了臉,把金淼、金柳氏與金大姑押走後,他們才醒悟到自家被誆了。

於是他們就想鬧騰了。

反正他們剩下的人都沒被帶走,犯事的肯定就只有那三人,其他人都是良民,官府也不能把他們抓起來。鬧上一場,若是能成事,自然最好,不能成事,也能叫周圍的人以爲官府欺壓良民。但凡遇到個愛惜名聲的官兒,肯定要對他們讓步的!

金家二老太太抱着這樣的想法,就帶着兒孫們一塊兒哭鬧喊冤了。老廟的人不許他們出去,他們就在廟裡正殿前的院子裡鬧,反正這裡也人來人往的,不愁沒人被他們哄住。

然而金家二老太太這回失算了。她帶着一家子在此哭喊了半天,周圍的人就只是圍觀看熱鬧而已。別說被哄騙住了,圍觀羣衆還對他們指指點點的,似乎有嘲笑之意。

金家二房的人根本不知道,由於他們歸案時間最晚,在他們到達長安之前,黃知府與鎮國公府都已經分別審問完王老六與張平貴了。事關孫家的消息不能外泄,金家案子剔除掉背後主使者的身份之後,倒是沒什麼不能說的,正好可以推出來吸引外界的注意力,解釋長安府如此大張旗鼓地調查此案的原因。

於是與金家案子有關的內容,便迅速傳遍了長安府衙上下。府衙裡的官差衙役們都很清楚金家二房都是些什麼人,又怎會被他家一番哭鬧喊冤就哄騙住呢?

而金家二房被軟禁的這座老廟,從廟祝、廚子到灑掃上的雜役,幾乎都是府衙官差的家屬。老廟本來已經沒什麼香火了,是個退休的老捕頭特地將這處產業買下,在後院開闢出四五個院子來,每個院子都有七八間房,平日裡接待外來的租客,專門招待那些外地來探監的犯人家眷或是證人之類的,算是半個官營的大車店。

由於租費便宜,又有府衙官差作保,安全可靠,還能找到門路去探監,老廟已經在長安城內外做出了名聲來。除非是看不上這等簡陋小店的富戶,否則一般外地來打官司探監的人都會選擇在此落腳,就圖這邊消息靈通。

其中有個雜役的侄兒,就是負責金家案子的官差之一,曾跟家人吐槽過金家二房的事蹟。這雜役知道金家二房底細,又迅速把消息告訴了老廟裡的店家與夥計,隨後連在此住宿的幾家犯人家眷,也都聽說了。如今把人跟傳聞對上了號,誰還會那麼容易被他們的眼淚哄騙住呢?

人人聽了他們幹過的好事,都覺得他們又蠢又毒,明明家族裡有能人,卻是爛泥扶不上牆,還把能人給害死了。這樣的人家,就算給他們發達的機會,他們也抓不住。

對於這樣的人家,就算是老弱婦孺一大堆,在光天化日之下哭成個淚人,也沒幾個目擊者會生出同情之心來。

金家二老太太哭了好一陣子,見只有人圍觀嘲笑,卻無人來安慰自己,便知道這一套不管用了。她恨恨地停了下來,喝令家人先回屋裡去歇歇再說。大冷的天氣,她老病都犯了,再在外頭吹風,回頭又病倒了怎麼辦?

於是金家二房的人進了屋,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地,分住了大半個院子,卻還要與另兩家人合住在一處,有些什麼動靜,都瞞不過鄰居的耳朵。 鄰居們就聽着他們挑剔這個,挑剔那個,又聚在一處商量要怎麼救人,還沒商量出個結果來呢,便又爆發了幾次哭鬧、爭吵,最後不歡而散。

傍晚時,金家二房的長子金鑫去向店家討要吃食與炭火。得知這些東西都要花錢,長安府衙並不負責養活他們,金家二房又鬧了一場,結果沒鬧出結果來,自己就先撐不住了,灰溜溜地花錢買了飯菜炭火回屋。

到了第二天,他們不知是不是商量好了,沒有再訴冤,反而先找人打聽起了金家案子的消息。他們想知道,當日見過他們的殺手是不是都被抓了?金舉人的兒子到底活了哪一個?如今又在哪裡?這親族長輩都到長安來了,這倖存的孩子怎能不來拜見呢?還有金舉人夫妻的後事,又是如何料理的?小孩子家能懂得什麼?肯定還是要靠他們二房來負責啦!

金家二房雖然學乖了一回,無奈府衙上下的差役們都已知曉金家二房的爲人,老廟裡的人不是從差役處聽說過風聲,就是同爲犯人家眷,能猜到他們不懷好意,根本沒人正經回答他們的問題。

金鑫費了一天功夫,花了不少錢,纔打聽到倖存下來的是素與他們關係不睦的大侄兒,孩子還受了重傷,正在城外的莊子上養傷,至於他具體住在哪兒?對方只說不知道。但金舉人一家三口的後事,顯然已經辦得差不多了,根本用不着他們操心。

告訴金鑫這個消息的雜役還說:“要不要去拜祭一下親人?聽說金家小哥在城裡幾家大寺廟裡都捐了香油,請他們爲親人做法事超度。其中最近的一家寺廟就在街口,離這兒不過二三十丈遠。你們既是一家子,也該去給人上個香,賠個禮吧?要不是你們多嘴,人家一家子還未必會死得那麼慘呢!不去磕個頭,就怕人家做鬼都不肯放過你們!”

金鑫被嚇出了一身冷汗,乾笑兩聲,什麼話都沒說,就白着一張臉跑回屋裡去了。

雜役見他這麼沒膽子,不由得露出了鄙夷的表情,掂了掂手裡的銀角子,轉身走了。

過後金家二房完全不提去拜祭的事,但女眷們卻忍不住跟人嘀咕,金舉人一家的喪事還得指望他們二房才能辦好,一個孩子能懂得什麼呢?就會亂花錢!

旁人見狀,怎會猜不出他們的用意?根本沒人理會。

至於府衙那邊,雖然趕在小年前把金淼、金柳氏與金大姑他們關進了牢中,但因爲新年假期開始了,審問的工作自然要往後推了。府衙上下封了筆,開始放假,除了輪到要值班的官員與差役以外,府衙前衙幾乎空了下來。

金淼等人在牢裡,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遲遲等不到家人來探監,又時不時能聽到獄卒們私下討論金家的案子細節,知道當日的殺手把他們都招出來了,不由得越想越害怕,越想越絕望了。

(本章完)

910.第910章 喬復1011.第1011章 一千章一十一章 人脈379.第379章 提醒953.第953章 意外之喜729.第729章 吉祥物530.第530章 防備194.第194章 客人1019.第1019章 一千章一十九章 遺簪322.第322章 異狀718.第718章 新的謊言931.第931章 商議408.第408章 四百章零七 振作911.第911章 親歷991.第991章 師長的責任992.第992章 透底第761章 風險第765章 鬆懈259.第259章 渾水424.第424章 寫信445.第445章 遵化州消息545.第545章 告密者562.第562章 團圓552.第552章 愧疚的吳瓊178.第178章 心亂624.第624章 海礁的心機518.第518章 餿主意793.第793章 提醒250.第250章 震驚的二叔第53章 練馬850.第850章 報答639.第639章 善後572.第572章 關於某些人的將來57.第57章 天賦這種事70.第70章 德光三十一年的新年649.第649章 傳聞71.第71章 故人的消息160.第160章 開誠佈公第40章 顧將軍的邀請463.第463章 判定233.第233章 謝文載回家241.第241章 歹毒294.第294章 閨怨994.第994章 隨臘八粥而來的邀請195.第195章 衝突397.第397章 買房263.第263章 給老朋友寫封信132.第132章 繼母和繼母是不一樣的792.第792章 細節540.第540章 忠良義勇375.第375章 分析196.第196章 左右埋伏270.第270章 定論71.第71章 故人的消息266.第266章 厚顏無恥716.第716章 小小要求845.第845章 調職835.第835章 詢問370.第370章 周旋519.第519章 芝蘭632.第632章 傳信170.第170章 應邀717.第717章 傷人心的話280.第280章 歸人581.第581章 置產296.第296章 傳信591.第591章 報恩的方式第11章 挑明(已修)95.第95章 胡人奸細落網139.第139章 潁川侯府的曾經380.第380章 嫌棄910.第910章 喬復480.第480章 罪證591.第591章 報恩的方式790.第790章 新年大宴440.第440章 遷移462.第462章 公堂混戰473.第473章 聽審728.第728章 邱家956.第956章 招攬人手310.第310章 茶樓偶遇652.第652章 驚喜411.第411章 真假?825.第825章 籌謀839.第839章 威脅493.第493章 同住190.第190章 新瓜350.第350章 勸告974.第974章 至親手足228.第228章 金錠的來歷429.第429章 往事67.第67章 小道消息744.第744章 塑料同窗860.第860章 私兵135.第135章 內情968.第968章 送藥967.第967章 主意834.第834章 商量586.第586章 氣憤144.第144章 疑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