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被打開的棺槨,包括林逸在內,所有人激動不已。張隊長示意人過來,拿了照相機,先先給棺槨拍了照,然後小心地把整個棺蓋打開。
又是一股刺鼻的氣味迎面撲來,幾個人雖都帶着口罩卻還是覺得噁心。張隊長探頭一看,立馬愣了。
林逸見他表情奇怪,於是好奇地也探頭看去,然後,他也愣住了。
棺中是一具保存得極好的乾屍。令人驚愕的是,平常的屍體都是規規矩矩平躺着的,這一具卻雙手上推,雙腿彎曲外張。最駭人的是她的頭,用力上揚,嘴巴張大,似乎正在奮力吶喊,一臉痛苦至極的樣子。
所有人都愣住了,或者說被嚇着了,乾屍在考古中雖然並不少見,但是像這樣保存很好的卻少之又少。比較有名的就是辛追夫人,還有xj美女乾屍。
考古隊裡藏龍臥虎,有的是高手,就在林逸發呆的時候,那位高手已經站出來了,是個女的,負責對屍體做初步檢驗---檢驗以後再交給權威機構進行二次檢驗。
經這位女考古隊員初步鑑定,該屍體應該爲女性,大約二十歲,生活的年代距今四百年左右。屍體既沒有受傷的痕跡,也沒有中毒的跡象,爲什麼會以這樣詭異的姿勢下葬呢?
細細觀察後,人們發現屍體兩腿之間有一片黑色的東西。衆人研究了半天,也看不出那是什麼。
林逸也在一旁看着,不過他畢竟不是專業人士,對於這些事物沒有太大的發言權。但是見大家對此疑惑不解,林逸就忍不住說:“那個……那黑色的東西,會不會是胎盤啊?”
張隊長眼睛一亮,說:“有可能,不過要檢驗了才知道。”
那女的忍不住看了林逸一眼,然後上前,取了一點去研究---
須臾,她對着張隊長點了點頭。
不用說,經檢驗,那女屍兩腿間的黑色東西,竟真的是一個完整的胎盤!
衆人皆覺驚悚無比,定下神來仔細推斷,一致認爲事實應該是這樣的。
女子生產之後出現休克,家人誤以爲她死亡,將她埋葬。結果她醒來後,發現自已在棺材裡,拼命掙扎呼救,流出了胎盤,最終活活悶死在棺中。
她呼救了四百年也無人應答,沒想到現在才被解救出來。
如果說所有人對這位可憐的女子,以及她的命運感到惋惜和驚悚的話,那麼林逸此時的目光則落在了這位女子身邊的陪葬品上。
準確地說,她的陪葬品還算挺多,有很多都是女性使用的首飾,飾件,還有翡翠鐲子,夜明珠等等---
不過林逸關注的卻不是這些,而是一函錦黃緞面的古書---古墓遺書!
女子棺材中陪葬首飾很常見,陪葬古書的則少之又少。想一想,也是,太奇特了。因爲古代讀書的多爲男子,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教導,女人讀書的很少,因此在很多古代女性墓葬中陪葬的書籍古書也很少,就算有也是一些《女訓》,《列女傳》,還有教導“三從四德”內容的封建女子專著。
林逸看着那函古書,心中發熱,忍不住看向張隊長,張隊長知道他的意思。不過這古書看起來品相很好,不像那南宋墓中那些,都漚成稀泥了,所以根本沒有大肆修復的必要。不過林逸那希冀的目光還是讓張隊長咳嗽一聲說道:“那些陪葬品暫且慢慢拾掇……嗯,那函古書也不知道有沒有問題,林同志啊,你幫忙檢查一下吧。”
林逸等的就是這句話,立馬點頭,重新戴了潔白的手套,非常小心謹慎地把那函古書取了出來。
……
是什麼?
《女訓》,《女經》,《列女傳》,還是---
在猜測中,林逸輕輕地把那書函打開,然後看見上面四個大字“朱氏家譜”!
家譜麼?
竟然是---家譜!
沒錯,就是古代大家族最具有權威,也最喜歡公祭收藏的家譜。
俗話說,國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譜。家譜又稱譜牒、族譜、宗譜、家乘、世譜等,是同宗共祖的血親團體記載本族世系和相關事蹟、反映本家族繁衍發展過程的歷史圖籍,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已有家譜雛形的記載。
林逸記得清楚,大文人梁啓超曾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說:“我國鄉鄉家家皆有譜,實可謂史界瑰寶。將來有國立大圖書館,能盡集天下之家譜,俾學者分科研究,實不朽之盛業。”千年文明古國,歷經滄海桑田,身處其中的百姓家族無論大小,不分貴賤,都有着豐富的家族故事,這些細微生動的家族史與個人生命史共同編織着中國歷史的長卷。
長期以來,作爲宗族的神聖符號,家譜一直深藏民間、秘不示人。隨着時代變遷,家譜的史料價值、收藏價值越來越受到各路藏家的追捧,許多塵封已久的家譜走進收藏機構和公衆的視野。
作爲藏家,在林逸看來,如今的家譜、尤其是皇家名人家譜,將成爲未來藏界投資的新熱點,其市場升值潛力不容忽視。
而說到名人家譜,林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當首推“天下第一譜”---《孔子世家譜》。
據林逸所知,在有關孔子的譜系中,由孔子77代嫡孫孔德成等於1937纂修的鉛印本《孔子世家譜》最爲完整。據此可知,孔子裔孫多次出現單傳情況,自孔子而下就連續七世子孫單出,自九世起孔氏人口方逐漸增多。譜內收錄散處全國的孔氏裔孫共182支。全譜154冊,體例精嚴、剪裁得當,系目前國內館藏冊數最多的線裝家譜。
不過說起來最具有史料價值和研究價值的孔家家譜,應當是清代戲劇家孔尚任纂修的《孔子世家譜》。
該譜文字爲硃紅色活字印刷,異常精美。曾任京師圖書館館長的梁啓超收藏過該譜,在第一卷開頭右下角,赫然印有梁啓超陰文方印。國家圖書館方誌館負責人說,戲劇家孔尚任既是譜中人物,又是家譜編輯者,此譜又曾爲名人所收藏,是存世家譜中的珍品。
實際上,除了比較有較高收藏價值的名人家譜外,更大價值的家譜則是“玉牒”,即皇帝家族的家譜。
據林逸所知,淘書筆記有記載,“玉牒”中最著名的是宋代皇室家譜《仙源類譜》。
該譜記錄了宋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光義)和魏王(趙廷美)之下六世以後的皇親世系,是今天能夠見到的最早玉牒。這部玉牒成譜年代約爲南宋初年,雖然僅存殘譜一頁,但由於存世宋代玉牒極少而彌足珍貴。此皇室家譜目前只有兩件,分別藏於國家圖書館和sh圖書館。
相比之下,清代玉牒記載的內容較爲翔實、裝幀華麗。現存的千餘冊清代玉牒,是我國惟一保存完整、倖存至今的皇族家譜。筆者見到的這部《聖祖仁皇帝(康熙)位下十四子多羅恂勤郡王世系譜》爲清內府抄本,修於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記載康熙十四子多羅恂勤郡王允禵支下,從允字輩至載字輩六世的世系。愛新覺羅?允禵深受晚年康熙帝寵愛,屢立戰功,駐軍西北。雍正即位後,他被削爵禁錮,他於乾隆二十年六月去世,諡號曰“勤”。該譜內文字有三種色彩,第一種是黑色,第二種是硃色,第三種是硃色上覆蓋黑色。黑色用於已亡故的列祖列宗,硃色用於修譜時尚健在的人,最後一種則是初修譜時未亡、而在後次修譜時亡故者的人名。
在林逸看來,從清代玉牒中,後人可以看到200多年間皇權更替、宮廷鬥爭、皇族爵位的繼承等皇族紛爭,玉牒還是中國最爲完整的清代皇族人口統計資料。因此,清代玉牒是無數藏家夢寐以求的珍寶,甚至被稱之爲“國寶”也是可以的。
但是眼前這部《朱氏家譜》就特別了,因爲這座古墓是明代時期的,而明朝的國姓就是“朱”,再加上這座古墓是難得一見的“三棺一槨”,那就更加說明了這座墓主人的不同凡響。具體到這具女乾屍身上,就是,她不是金枝玉葉,也絕對和朱家皇族有關。
看着林逸拿着那函古書發呆,張隊長等人不禁好奇,出了什麼事兒?難道這古書上也有什麼秘密不成?人都是好奇心很重的,於是大家也都湊了過來。
林逸也不說話,直接把這部書遞給他們細看。張隊長,葉秋,蔣樂,還有考古隊的其他人,全都湊過來看。
《朱氏家譜》?
只要不是傻瓜全都知道,這次大發了!
爲什麼?
明朝的老祖宗可是姓朱的!
再加上這“三棺一槨”的陣勢,這位基本上被活埋的女主人,定是皇族權貴!
興奮,緊張!
原本已經疲憊不堪的所有人,此刻全都像打了雞血一樣激動起來。
張隊長說話都有些結巴了,他對着大傢伙只說了一句話,“趕快給上級打電話!”
不用懷疑,從明天起,這裡將會雲集國內各大媒體---
考古新發現,即將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