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赤壁之戰(一)

魯肅借弔喪爲名,來江夏探聽軍情虛實,自然瞞不過諸葛亮。劉備出迎前,孔明叮囑,若魯肅問起曹軍虛實,主公只推不知;若再問時,則推於臣的身上即可。

計議已定,劉備出迎魯肅,引入府中,置酒相待。魯肅果問曹軍動靜,劉備便依孔明所言,一問三不知。魯肅無奈,便請見諸葛亮。

孔明入席與魯肅相見,故意不言與江東結盟抗曹之事,只說劉備與蒼梧太守吳臣有舊,將往投之。

魯肅果然中計,自請孔明駕帆江東,引見孫策,共圖大事。劉備佯裝不許,諸葛亮乃假意再三懇求親往江東拜見孫策,共商大計,劉備這才勉強應允。

諸葛亮攜小寶與魯肅乘船共往江東,一路上但見山川俊秀,江水滔滔。諸葛亮與魯肅高談闊論,相談甚歡,不知不覺已至江東彼岸。

魯肅請諸葛亮和小寶於館驛暫歇,叮囑孔明見孫策時,切勿實言曹軍兵多將廣。孔明笑應自有對答之語,魯肅乃匆匆離去,覲見孫策。

時曹操使人作一紙檄文,遣使送至江東,欲與孫策會獵於江夏,共伐劉備,永結盟好。張昭進言曹操勢大,不可與之爲敵,不如納降,方爲萬安之策。

衆謀士盡皆附議,孫策乃猶豫不決,示意魯肅入內堂相議。魯肅堅言不可降曹,怒陳衆謀士只爲一己私利,而罔顧將軍大業。孫策雖勇,久懷戰心,但一干謀士衆口鑠金,也不敢輕言決策。此時聞聽魯肅諫言,深以爲然,不由感慨此乃天賜子敬與我!

魯肅又言諸葛亮已至江東,待來日問之,便知虛實……

第二天,孫策聚衆升帳,魯肅親引孔明、小寶前來相會,升堂議事。

諸葛亮至幕下,見張昭、顧雍等一班文武二十餘人,峨冠博帶,整衣端坐。孔明逐一相見,各問姓名,施禮已畢,乃坐於客位。

孫策熟視孔明,見其丰神飄灑,氣宇軒昂,然年貌甚輕,不由頗感失望。

小寶立於孔明身後,察言觀色,已知江東主臣,皆有輕視諸葛亮之意。孫策見小寶威武,乃問:“諸葛先生身後所站何人?”孔明答道:“乃我家主公之愛將,龍飛,龍小寶!”

衆人聞聽這少年便是刺董卓、敗呂布、斬顏良、戰長阪的“龍大將軍”,不由竊竊私語,面露驚色。小寶遍視衆人,知江東羣雄亦爲自己威名所震,虛榮心得到了巨大的滿足,卻要披甲肅容,假作淡然,不能得意大笑,壓抑的甚是辛苦!

張昭知孔明來此是做說客,便率先發難,就此拉開諸葛亮舌戰羣儒的序幕。

歷史進程的改變,沒有削弱諸葛亮三寸不爛之舌的功力,口若懸河,舌燦蓮花,從容應對,利口如刀,刺得江東謀士體無完膚!

自張昭伊始,虞翻、步騭、薛綜、陸績、嚴峻、程德樞均難抵孔明博古通今的凌厲詞鋒,盡皆敗下陣來,被諸葛亮駁得啞口無言,滿面羞慚!

張溫、駱統本欲再問,忽有一員老將大步而入,厲聲喝道:“孔明乃當世奇才,君等以脣舌相難,非敬客之禮!今曹操大軍壓境,汝等不思退敵之策,徒自鬥口,又有何用!”

小寶仔細端詳了幾眼來將,知其便是東吳大將,黃蓋黃公覆!

黃蓋爲人十分忠勇,爲退敵軍,不惜以老朽之身,甘受重刑,做苦肉計詐降曹操,夜燒曹軍戰船,立下奇功,就此青史留名,實爲東吳的忠臣悍將!

黃蓋怒斥衆儒,與魯肅引諸葛亮入後堂。孫策降階相迎,再無輕視孔明之心。

諸葛亮落座偷眼觀察孫伯符,見其英武異常,眉宇間傲色濃重,便出言相激,不僅沒有隱瞞曹軍實力,反而誇大其詞,勸孫策不如早降,免遭殺身之禍。

魯肅侍立於側,心急如焚,屢次示意孔明不可再言,諸葛亮只作不見。及至孫策問劉備兵少將寡,尚無尺寸之地,何以卻不投降?諸葛亮笑答:“昔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乃王室之胄,英才蓋世,衆士仰慕。事之不濟,此乃天意,又安能屈處人下乎?”

孫策聞言,勃然色變,心道我堂堂江東六郡之主,難道還不如一屢敗屢戰,落魄無依,織蓆販履之輩不成!遂滿面憤然,拂袖而去。

魯肅責孔明不該如此言語,諸葛亮笑言吳侯英勇過人,需言語相激,以堅其志。又道曹軍雖有百萬之衆,然己胸中早有破曹之良策,舉手間,便叫曹軍化爲齏粉!只因吳侯不問,我故不言。

魯肅急忙入內將孔明之言,據實告知孫策——其時孫策雖怒氣未消,但其爲孔明所激,戰心已決。聞聽諸葛亮乃是故意以言辭相激,並非有心侮辱;且其已有破曹之計,立時轉嗔爲喜,便與魯肅重又出堂,找孔明敘話,置酒相待。

酒過數巡,孫策求教破曹之策;諸葛亮侃侃而談,審時度勢,權衡利弊,盡述優劣,孫策心懷大暢,茅塞頓開,再無疑義,決心聯劉滅曹!

孔明走後,孫策再聚文武議事。張昭等謀士又在極力反對孫策用兵,苦勸不止。孫策並非孫權,決心已定,萬難更改。雖心中惱怒,但欲成大業必須仰仗這班江東名士,也不便斷令以蔽之。思之再三,唯有一人可爲臂膀,力壓羣臣。便使人快馬趕去鄱陽湖,請周瑜前來議事。

殊不知周瑜本在鄱陽湖訓練水師,聞報曹操大軍已迫近江東,早已星夜趕回柴桑。使者未發,周瑜已先到。不及卸甲,風塵僕僕的周公瑾便先來與魯肅相見。

周瑜請魯肅速引諸葛亮來會,就於下處匆匆換衣等候。只這片刻間,先是張昭、顧雍、步騭、張紘等文臣前來相探,備言曹操不可相抗,力主納降。周瑜虛言相合,暗自冷笑不止。

隨即程普、黃蓋、韓當、周泰等武將又來覲見,奮然立誓,決不降曹!懇請都督勸主公興兵,吾等願效死戰!周瑜欣喜,不露聲色,只說決不投降,待見主公時,自有定議。

未幾,諸葛瑾、呂範等一衆文官又至……這撥人方走,甘寧、太史慈等勇將又來……文官多是要降者,武將多爲請戰者。周瑜虛言以待請降者,溫言寬慰請戰者……至夜,魯肅方引孔明而至。

周瑜不知劉備抗曹是否真心實意,乃故作降語。魯肅敦厚,信以爲真,大驚而色變,力諫周瑜絕不可降!二人相爭,諸葛亮冷眼旁觀,曬笑不止。

周瑜問其爲何發笑,諸葛亮故意附和投降之說,言語間極盡譏諷之能事。魯肅聞言大怒,怒斥孔明:“汝叫吾主屈膝受辱於國賊乎!”

諸葛亮不爲所動,又道只需送二人與曹操,曹軍必大喜而退!

周瑜問是何人,孔明道:“聞曹操於漳河新造一臺,名爲銅雀臺,極其壯麗。曹操本爲好色之徒,廣選天下美女置於臺中。又聞江東喬公有二女,長女大喬,次女小喬,均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曹操早就放言發誓,我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於銅雀臺,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今曹操雖引百萬之衆,虎視江南,實則只爲此二女而來。將軍何不去尋喬公,以千金買此二女,送與曹操,操得二女,必稱心如意,班師回朝,何不速爲之?”

周瑜又問曹操欲得二喬,有何依據?諸葛亮乃將曹操幼子曹植所書《銅雀臺賦》朗誦了一遍。賦中之意,單道他家合爲天子,誓取二喬!

周瑜聽罷,勃然大怒,離座指北痛罵:“奸賊欺吾太甚!”

諸葛亮早知孫策、周瑜新婚燕爾,所娶之妻正是這江東二喬,故而陰了周瑜一道!

周瑜果然中計,切齒怒罵曹操,恨恨不已。孔明佯作惶恐之狀,連連請罪。周瑜乃誓言必與曹操決一死戰!諸葛亮適時表明心跡,願效犬馬之勞。三人議定,來日面見吳侯,請命伐曹!

次日,孫策升堂議事。文官三十餘人站於左邊;武將三十餘人站於右邊。衣冠濟濟,劍佩鏘鏘,分班侍立。少頃,周瑜入見,禮畢後,孫策置曹操檄文與周瑜觀之。

周瑜看也不看,當衆撕毀檄文。主戰者歡欣鼓舞;勸降者失驚色變!

衆官懼周瑜之威,皆不敢言。唯張昭自恃乃是文官之首,出言勸阻。周瑜慨然相斥:“曹操雖名漢相,實爲漢賊!孫將軍神武雄才,據江東六郡之地,兵精糧足,正當橫行天下,爲國家除殘去暴,何言降賊?且曹操此來,多犯兵家之忌。北土未平,馬騰、韓遂爲其後患;北軍不熟水戰,舍鞍馬,仗舟櫓,豈能與我東吳爭衡!中原士卒,遠涉江湖,不服水土,必多生疾病,有此三忌,曹軍雖多必敗!將軍破曹,正在今日。瑜請領數萬精兵,進屯夏口,爲將軍破之!”

一番話說得衆將熱血沸騰,孫策決然起身道:“孤與曹賊,誓不兩立!卿言當伐,甚合孤意!”言罷孫策拔劍砍下奏案一角,環視衆人,“諸官將有再言降曹者,與此案相同!”

衆人跪拜領喏,孫策便將佩劍賜予周瑜,拜其爲大都督!又封程普爲副都督,魯肅爲贊軍校尉。又命周瑜,如文武官將中有不聽號令者,即以此劍誅之!

周瑜受劍發令,衆皆肅然。周瑜回到下處,便請孔明議事。須臾孔明至,周瑜乃求教破曹之良策。諸葛亮認爲孫策伐曹之心猶未堅實,暫不可決策。

周瑜再請賜教,孔明道:“心怯曹兵之多,懷寡不敵衆之意。將軍若能開解吳侯微存之疑慮,則大事可成矣!”

周瑜欣然相從,夜訪孫策。以軍事陳述,備言曹軍雖衆,但多爲降兵,不足爲懼!今只需五萬精兵,足以破之!

孫策聞言,再無疑慮,誓言當親與曹操決戰,再無他疑!

周瑜辭別而出,暗忖孔明早已料到吳侯之心,其謀高我一頭,久必爲江東之患,不如殺之。乃命人連夜請魯肅商議,魯肅勸止,言大戰在即,豈能先殺賢士?此舉徒亂軍心!

周瑜從其言,但自此便懷殺諸葛亮之心……

次日周瑜升帳,凜然傳令:“王法無情,諸君須各守其職。大軍到處,不得擾民。賞勞罰罪,決不徇縱!命黃蓋、韓當爲先鋒,起本部戰船,即日起程,往三江口下寨;蔣欽、周泰爲第二隊;凌操、潘璋爲第三隊;太史慈、甘寧爲第四隊;丁奉、董襲爲第五隊;呂範、朱治爲四方巡警使,催督六郡官兵,水陸並進,不得怠慢!”

衆人轟然應諾,奮然出發。程普之子回見父親,具言周瑜排兵佈陣,深諳兵法,極富韜略。程普大吃一驚,本以爲周瑜年少,無甚本領,故自恃孫堅舊臣,乃江東元老上將,託病不出,只遣其子程諮前去聽命。今見周瑜法度森嚴,調兵動止有序,豈能不爲之折服?慌起身親入大帳,面見周瑜請罪。

周瑜極爲謙遜,大讚程普功績,連聲遜謝。自此二人再無隔閡,同心同力;江東將士亦是團結一心,三軍用命,只待曹軍來襲,予以迎頭痛擊!

周瑜雖懼孔明計謀,亦想將其攏於江東效力,便招孔明兄長諸葛瑾前去勸說諸葛亮。諸葛瑾往驛館見孔明,兄弟二人泣訴別情,相擁而哭。

諸葛瑾借古之賢士伯夷、叔齊兄弟雖餓死首陽山下,卻至死也不分離的典故,動以兄弟之情來勸孔明;不想卻被諸葛亮反以忠義相勸,備言劉皇叔乃是漢室宗親,弟與兄皆爲漢人,若兄能離開東吳,而與弟同事劉皇叔,則上不愧爲漢臣,骨肉又得相聚,此情、義兩全之策。

一番話說得諸葛瑾啞口無言以對,只能怏怏而去。

周瑜聽諸葛瑾細述孔明之言,也不責怪,只說自有收伏諸葛亮之計……

龍小寶雖與孔明同來,但諸事皆由諸葛亮一力承擔,除了隨行保護之外,整日無所事事。今見孫策已決意抗曹,大軍已分發各處關隘,大事可期,遂放下心來,借諸葛亮宴請魯肅之時,便問龐統現居何處。

魯肅道:“士元容貌奇特,雖由在下引薦主公,卻不爲吳侯所喜。士元本欲辭別,但我與公瑾素知其才幹,實乃當世第一鬼才!便央其暫居山中茅舍,只待大戰起時,求爲襄助,再作計較。不知將軍欲訪士元所爲何事?”言下大有警惕之意。

小寶故作憤恨:“我與龐統昔日乃是好友,親如兄弟。朝夕聚飲,待其甚誠。不想這個醜東西欠了老子好多錢,拍拍屁股,一走了之,着實氣煞我也!今聞其躲在江東,正好隨軍師同來,此番斷斷不可再放過這廝,定要讓他清還欠債!若敢抵賴,老子便要痛揍他一頓,出我胸中惡氣!”

魯肅半信半疑:“不會吧!士元雖有放浪形骸之時,但其人品素來高雅,豈能行此小人之事?”

小寶當即大怒,哇哇大叫!扯住魯肅同去尋找龐統,當面對質,以正龍某清名。

魯肅見小寶呲牙咧嘴,暴跳如雷,不由大感頭痛。諸葛亮閉目搖扇,只作不見。想魯肅一介文官,哪禁得住寶哥的蠻力,只好無奈領着小寶去尋龐統。

二人快馬奔至山中,直至松林茅屋。魯肅落馬方欲叩響柴門,不想小寶踹門而入,叉腰站在庭院中,嗔目大喝:“姓龐的飯桶,要債的來啦!快給老子滾出來!”

一人從茅屋中推門而出,一見小寶登時破口大罵:“王八犢子,大爺幾時欠你的錢啦!今天你要是不說清楚,老子跟你玩兒命!”說罷抄起一根扁擔,氣勢洶洶地向小寶衝來……()

第25章 珍瓏第203章 淚奔第21章 滅絕第65章 玫瑰碗之約――友誼賽(下)第126章 帝國,神話!(中)第91章 財色兼收的好日子第30章 一條腿第104章 天堂地獄,一線之隔第2章 火神之歌第92章 囂張第113章 再戰第71章 神話,從此誕生第63章 玫瑰碗之約――友誼賽(上)第79章 誰與爭鋒第95章 風雲色變第78章 挺身而出第107章 兵出祁山第127章 帝國,神話!(下)第63章 天山童姥(下)第14章 同行第81章 惺惺相惜第106章 美夢成真第60章 潛伏第113章 絕對死角第111章 旋轉第35章 入選第107章 澄清第51章 君臨英超第103章 奪帥(下)第35章 長阪坡(上)第83章 鄉野村夫(下)第8章 跨宇宙旅遊第33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154章 驚聞噩耗第45章 兄弟情義第40章 失之交臂第2章 火神之歌第29章 書法第87章 平叛第187章 誰是大英雄(1)第56章 拜拜第49章 提親第93章 神子?神棍!第82章 正反兩儀第122章 哥只是個傳說——懲罰第104章 爲人師表第27章 意氣風發第201章 華山論劍(下)第64章 計取雒城第103章 奪帥(下)第72章 偉大的喬治第53章 神龍擺尾第83章 勝敗只在一念間第38章 意大利之夏――探戈第101章 勢均力敵第115章 水淹七軍,調虎離山第142章 恩斷義絕第4章 刺董卓(下)第168章 了結第56章 不期而遇第176章 當棄則棄第11章 小處男第52章 夙願得償第90章 令狐沖的面子第144章 受困於海第112章 逆襲第121章 哥只是個傳說——黑哨第53章 神龍擺尾第190章 誰是大英雄(4)第2章 虛竹?第74章 因子縱父第122章 哥只是個傳說——懲罰第61章 天山童姥(上)第123章 剩蛋快樂第121章 會師官渡第31章 不會吧第71章 靈鷲宮主(中)第121章 神兵天降第7章 打劫第30章 解毒第70章 許都有變第149章 長風嗚咽第7章 古墓石刻第79章 技驚四座第13章 兵發河內第31章 望遠鏡第4章 刺董卓(下)第47章 大戰聚賢莊(中)第12章 老子說的是中國話第108章 風雲再起第84章 雄心勃勃的巴薩第133章 三問第42章 意大利之夏――鬥牛(上)第81章 中國功夫第204章 太玄真解(上)第103章 奪帥(下)第163章 誰是大英雄(9)第86章 真武七截陣第97章 東方不敗第120章 哥只是個傳說——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