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天下側目

不好意思,搬家收拾,今日通網,開始更新,斷更四日望原諒,以後定會加更,以饗讀者!

朱常浩看着軍器監裡面,已經逐漸完備的鋼鐵生產模式,心裡老覺得這是不是在夢中。他沒有想到,十七世紀的大明匠工真的做出了這近代化的鋼鐵生產模式,現在看起來雖然很粗糙,但這些模式有一個共同的標誌,那就是用“機器生產機器”,就這麼一個標誌,匠工們做出覺得,朱常浩覺得,就已經夠了。

在棚子下面指揮匠工們勞作的孫元化和宋應星,看見王爺來了,連忙見禮。

朱常浩看着兩人像碼頭上的力巴一樣,心裡甚是高興,不是朱常浩喜歡衣衫襤褸,汗津津地模樣,而是朱看到兩人親力親爲的樸實作風,就覺得這大明的振作不是一個妄言。兩人看到王爺看自己的衣服體態,不禁苦笑。

朱常浩卻沒有嘲笑兩人的意思,一屁股坐在小馬紮上,大口地吞嚥了一碗茶水,只不過那茶水味道,很明顯的,就是老葉子苦丁茶。

茶水發苦,但在最後的時候,茶葉的香甜也會縈繞在舌尖,只是朱常浩不是來品味這香甜的茶香,而是想問一下,現在這裡的出鋼量、出鐵量是多少?還有,鍛壓銀料,製作銀元可否?最後一個問題,就問一下孫元化,用這鋼料鑄造鍛壓火炮可好?

畢竟用鋼料鑄造鍛壓出來的火炮重量輕,耐用,而且,射程的更遠。

朱常浩思考了一下,就將這些問題給拋給了兩人。

兩人聽了王爺問話,孫元化立即讓人將這些天的生產日誌給拿來,順便手裡還拿了一個算盤。

朱常浩沒有看生產日誌,而是聽孫元化說道,“王爺,從今年八月中旬以來,我們軍器監的鋼鐵生產逐漸量化,生鐵二千斤,熟鐵四千斤,鋼材四千斤,用王爺新的度量衡來說,就是一噸,二噸,二噸。鍛壓銀料完全可以”

朱常浩聽完,心裡謀劃開來,不說銀料了,就說這生鐵和熟鐵,鋼材,一天生產兩噸,一年也就是七百多噸,離自己心裡的謀劃太遠了。不過看到現在只有兩個爐子在運轉,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在朱常浩的心裡,如果一年有萬噸的鋼鐵生產,那大明絕對可以碾壓一切。

記得二十一世紀在一個論壇上,朱常浩看到有人說,當時偏居一隅的南宋竟然有佔當時世界財富的六成以上,現在大明,只佔世界財富的三成以上,這還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到大明購買生絲,陶瓷,布匹等物件,大量白銀流進大明導致的。

如果再讓大明的貿易逆差增大,將這賺來的真金白銀作爲大明國內生產模式的轉型資金,那事情就真的太美了。

只是這些東西必須要有一個拳頭產品,既瓷器,絲綢布匹之後,大明重工業再次登上世界舞臺,這就是朱常浩的打算。

再說,十五世紀,歐羅巴人大航海開啓以後,大明也開啓了大航海,當時是鄭和下西洋,可惜鄭和者,唯有一人。

而歐羅巴洲,就不一樣了,有葡萄牙迪亞士繞過非洲好望角到達印度,後來還有一個葡萄牙人,叫達伽馬,直接打通了歐羅巴洲到達印度的新航線。

這兩個是葡萄牙皇室支持的,後面,再來了一個

意大利人叫哥倫布,這廝是西班牙皇室支持的,發現了美洲大陸。

最後,又來了個葡萄牙人麥哲倫,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穿越了大西洋,太平洋,印度回到歐羅巴洲。

歐羅巴洲航行了三十年,繞了地球一週,咱大明航行了二十八年,下了七次印度洋。

只是大明的航路開闢由於虧損嚴重,講究仁義精神,結果入不敷出,國庫逐漸搬空,而西班牙王室和葡萄牙王室,由於航路的開闢,大量的金銀滾滾而來,富足了兩國。最後,歐羅巴文藝復興了,大明君主集權了。

就因爲不同理念方式,造就了東西方不同的社會模式,朱常浩就氣得牙癢癢。

現在聽到一天生鐵,熟鐵,鋼材產量才五噸的數量,決定要以軍器監爲搖籃,培養一批熟練的技師,到襄陽匯通榷市去,建設另一個鋼鐵生產基地。

想到這裡,朱常浩對孫元化和宋應星說道,“初陽兄,長庚兄,現在軍器監裡面有多少人?”

朱常浩問的這事情,還是要軍器監的監正孫元化來回答。

“回王爺,這軍器監共有匠工三百二十八人,現在都在勞作。”

“哦,初陽兄,現在你們的煉焦爐子和冶鐵鍊鋼爐子總共是多少人?”

“回王爺,足數一半而已。”

“這樣,初陽兄,你是炮兵師的師長,好像炮兵操練你至今也沒有像樣地操練過,下來你要抓緊操練,再從炮兵師裡面抽上二百餘人,併入軍器監,再打製三座爐子,爲匯通榷市的鋼鐵冶煉培訓點匠工,不過,這些人一定要身家清白啊。”

“王爺,卑職遵命。卑職也正有此打算,接下來這一段時間,這軍器監的營生,打算交給長庚兄,畢竟工部職掌土木興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寢供億之典。凡全國之土木、水利工程,機器製造工程(包括軍器、軍火、軍用器物等),礦冶、紡織等官辦工業無不綜理,並主管一部分金融貨幣和統一度量衡。這礦冶,機器製造就是工部的營生,我們軍器監主要是打造一些國之利器,大殺器之物就行”,孫元化激動地說道。

朱常浩聽完,笑着說道,“初陽兄說的不錯,不過,本王手底下的工部,還是京師的工部有差距的,以後會有詳細的文書進行細化的。既然這樣,長庚兄作爲工部侍郎,那接下來在闢劃出一塊地方,作爲工部的駐衙之地,當前,工部司員稀少,暫且就在議事廳吧,不知道長庚兄咋想的?”

“回王爺,現在卑職的工部,也就是幾個堂官和筆帖而已,還不如將其放在軍械打造上,爲我大明鑄造大殺器。”

“長庚兄,這樣,下來你還是按照工部的各司制度,讓相關的堂官和筆帖,將架子搭起來。例如營繕清吏司,掌宮室官衙營造修繕;虞衡清吏司,掌製造、收發各種官用器物,主管度量衡及鑄錢;都水清吏司,掌估銷工程費用,主管制造詔冊、官書等事;屯田清吏司,掌陵寢修繕及覈銷費用,支領物料及部分稅收。這四司你要搭建起來。

四司外,還有製造庫,節慎庫,掌收發經費款項;料估所,掌估工料之數及稽覈、供銷京城各壇廟、宮殿、城垣、各部院衙署等工程。但是,一切都要有預算,每道工序不管是僱工,出料,進料,必須

覈實到每一個負責人。誰那裡出現問題,就收拾誰。你們工部下來要搞出一個規章條陳,一切按照規章條陳走。”

“王爺,卑職明白了,接下來一定按照王爺的意思,將這個規章條陳給整出來,請王爺閱覽”,宋應星有些急促地說道。

接下來朱常浩在兩人的陪同下,用二十一世紀的思維眼光,對冶煉場的一些生產工序進行了優化。

晚飯在軍器監吃的。

再回到王府後,接下來的日子裡,除了讓編撰皇家學堂教材以外,朱常浩決定向京師“貢獻”十萬兩白銀,以獲得的崇禎的允許,從南京文淵閣將永樂年間的“永樂本”的《永樂大典》給搬運到漢中來,還請求京師的皇家內院中的皇史宬將嘉靖年間的抄錄而成的“嘉靖本”《永樂大典》的目錄給自己錄一份,以便和南京文淵閣的進行對照,重新將這部曠古奇典的大部頭書發文天下。再說,皇史宬裡面的“嘉靖本”的《永樂大典》當時都刊印了兩套,就是丟失一部分朱常浩都不擔心,因爲另一套可以作爲備份嘛!。

朱常浩想到這裡,提筆言,“就藩王爺朱明常浩,身兼教化地方之職,今悉獲想,《永樂大典》爲我大明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爲一的奇書。現小王就藩漢中,意欲將百家之言進行刊印,爲我皇藏書於九州,弘我皇威於天下,亦是聖明天子燭照萬里行此盛事,請陛下允諾小王,將南京文淵閣東閣“永樂本”借於小王抄錄、刊印,散軼之本請陛下將皇史宬書錄將於小王,以查缺補漏,從而再此刊印此文”。

寫到這裡,朱常浩思考了一下,又寫到“今聞我皇民生艱難,建奴亡我之心不死,小王誠惶誠恐,以杯水車薪微薄之力,將三載以來的王府所得資財,銀十萬兩,派王府內衛之人,獻於京師以資我皇,屆時有人攜王令進宮,必是十萬銀進宮,望陛下成全。

小王常浩伏祈拜表”。

寫完這份奏摺,朱常浩立即將華芝廉叫進來,“讓王府親衛一班之人,將這份奏摺和十張萬兩銀票,六百里加急到京師,錢莊兌換成現銀,秘密送於內庫,由於攜帶有瑞王銀令,一班親衛抵達時,亮出此令,皇上就會明白。

再者,朱常浩讓華芝廉加緊對徐光啓,李之藻,王徵等一些賢能之人,進行策反,誘惑。貪戀錢財的給金銀珠寶;貪戀機關製造的承諾提供一切條件;著書做學問的,承諾可觀皇家藏書《永樂大典》;喜歡美色的你給他們送各樣美女,就連大洋馬,徐娘,小家碧玉,紅粉風塵,官家千金,皇室公主都成,只要來漢中就行;實在不行,可以用錢財賄賂朝堂弄臣,左都御史言官攻籲都行,只要他們人不傷,來漢中,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朱常浩的這一席話讓華芝廉覺得有些不甚光明,不過,想到王爺是有大志向的,做事“奇正相輔”也是必須的。

當朱常浩這份奏摺進京以後,消息傳出來,反響頗大,讓天下士林工商側目相看,畢竟刊印《永樂大典》是一件繁雜的東西,畢竟這《永樂大典》有二萬二千九百三十七卷,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約三萬七千萬萬字,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的大部頭書啊。

(斷更四天,望讀者見諒,以後加更,以饗讀者,請大家繼續支持書生)

(本章完)

第十八章 都是狼,何必裝羊第一百六十章 歷史,有點小變化了第九十章 衆人授職,託古用今(求收藏打賞)第209章 直接抓捕第二百一十三章 王爺和美女第八十九章 趣味相投,女人善妒第六十八章 拜將,孤的錢啊(簡介裡面有Q羣,微信第一百零八章 六月漢江,槳聲燈影第一百九十一章 愛如潮水第241章 魚肉和砧板第一百八十八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求訂閱、月票)第265章 朝廷裡面有奸佞之徒第203章 本王的行動第一百三十七章天下側目第六十六章 王爺,不要那樣看卑職第七十九章 知道本王乾的又咋樣(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樓風流第一百三十九章 出行商榷第一是一十八章 皇家學堂開,邊關風雲起第261章 帝國威武(下)第八章 左手舉着刀,右手提着米(下)第一百零五章 工業起步,白虎成軍(下)第一百二十一章承宗歸附,學堂有疏第一百二十一章承宗歸附,學堂有疏第八十八章 表忠心第266章 奴酋皇太極來了明朝各地藩王譜系!第二十九章 蜀王的木船要飛了第215章 女人啊,女人第五十七章 西殺漫記(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寸海必爭第一百五十九章 歸根到底都爲自己第一百一十章 王於興師第一百二十一章承宗歸附,學堂有疏第263章 火器和騎兵探究明亡原因二第253章天下大勢,浩浩蕩蕩第八十五章 四人風評,衆人皆驚崇禎的亡國路(上)第245章 蒸汽機,氣吞萬里如虎第二百章 天下糧倉第246章 欲哭無淚的鰲拜和索尼第一百四十五章 京畿三地第226章 明正典刑(求訂閱打賞)第三章 我執刀柄,靖家安府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明帝國的光輝榮耀第一章 爺沒笑,爺是皇叔了第八十一章 朱常浩的臉笑腫了第四十章 皇嫂,蠍女啊第292章 東南歸來第三十一章 我是瑞王,我爲自己代言第278章 北國鐵幕(上)第258章 定計大西南第二百一十三章 王爺和美女第295章 對皇太極的最後一擊(下)第六十七章 皇家類的牛掰大學第一是一十八章 皇家學堂開,邊關風雲起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發明,大賺錢,組建軍團第五十六章 西殺漫記(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路下手(求訂閱)第268章 老子殺得你奔潰(求打賞)第一百四十二章 駐腳秦淮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路下手(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八章 巡視驛路,定計士紳(下)(求月票第六十四章水陸分家,驛路梨花(打賞和收藏在哪裡?第一百四十一章這難道就是船震?第一百六十四章 各抒成就第263章 火器和騎兵請假的奇葩!第五十五章 不如歸去,收穫頗豐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情份子太貴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這個就叫奶罩吧(求月票)第四十六章 尼瑪,這是新隆中對啊(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樓風流第一百五十九章 歸根到底都爲自己第三十一章 我是瑞王,我爲自己代言明朝各地藩王譜系!搬家,沒網,沒存稿,求原諒!第269章 這是火器爲王的時代第一百三十五章 而今邁步從頭越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路下手(求訂閱)第四十五章 王的謀士第八十八章 表忠心218章 客從北方飛來第五十八章西殺漫記(下)第八十三章 歸來大風起明代對官吏的選拔任用一第239章 大格局,大魄力第230章 唉……第一百一十七章 船即國土食爲天(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二章 黨爭開始了第269章 這是火器爲王的時代第273章 外出身存才飛躍探究明亡原因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發明,大賺錢,組建軍團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明經濟中心南移第206章 大王今晚來巡山第二十七章 落子京師第一百七十一章 先要綏靖地方第八十四章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