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陽西下,晴空中,斜陽燃燒,一片通紅,好似要點燃天際,把西天燃燒起來,看起來非常可怕。
此時,風靜,雲停,好似只等待,一陣狂風捲起,直接點燃天邊雲彩!
聯軍大營中,數十萬聯軍沒有原地駐紮,而把目光轉移在北面的二龍山,這個蜀軍即將發動攻擊的地方。
自從搶到先鋒位置,溫知明便匆匆返回蜀軍中,迅速召集帳下將領,開始實施戰略部署,準備在黃昏時,快速對二龍山發動攻擊。
他打算快打快攻,在夜色降臨時,強行從燕軍手中奪取二龍山控制權,蜀軍你建立頭功。
與諸將商議後,溫知明定下計策!
大軍雷動,積極備戰,中午時,蜀軍便枕戈待發了。
時至黃昏,一陣悠揚,低沉號角聲從蜀軍營地中傳出,備戰的蜀軍,迅速集結,形成方陣,終於開始行動了。
這時,天空中,漸漸吹起冷風,不久,狂風大作,天邊紅霞快速集結,西面天際,徹底變成紅色海洋,徹底燃燒起來。
趁着風起,雲動,溫知明派出兩名副將,李東溟,韓曉天,率領五萬步兵,分成兩路直撲二龍山與山下小道中,希望有所收穫,逼出燕軍蹤跡所在。
兩路大軍齊出,不久,在轅門外,像兩道洪流,分別向兩個不同方向而去。
此刻,溫知明站在轅門外,盯着快速前行的蜀軍,目光不敢有絲毫轉移。
作爲蜀國重要將領,他內心很清楚,四國伐燕,已經使得北方攻城掠,氣勢如虹的燕軍,受到極大威脅,鋒芒漸漸收斂起來。
這時候,蜀國作爲燕國盟友,在燕國危難之際,即使不施以援手,也該保持中立,但在燕國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蜀國非但沒有主動幫助燕國,更沒有幫助保持中立,相反爲蜀國自身利益,不僅背叛了燕國,還直接與吳越楚蔡四國聯合,對強行對燕國發動攻擊,希望趁機從漁利。
一時間,四國伐燕變成五國伐燕,使得燕國處境變得非常糟糕,乃至唯有傾舉國之力,抗擊三路聯軍。
此時,靜立在轅門下,靜靜思考,依照他在傳言中,對燕帝性格的瞭解,對方性格霸道,強勢,對待來犯之敵,向來有仇報仇,有怨報怨,此番,蜀國在燕國危難之際,背棄燕國,燕帝不僅不會善罷甘休,相反肯定會仇視蜀國,將來在時機合適時,肯定率先報復蜀國。
何況,蜀國地理位置特殊,江北勢力與燕國接近,很容易給燕軍復仇機會,此次,五國伐燕若給燕國喘息機會,待燕國在戰爭結束,喘息過來,蜀國勢必首當其衝,遭遇燕國非常全面報復。
所以,大軍離開蜀國之前,皇帝特意親自叮囑他,必須尋找合計時機,重創燕國,若有機會,鼓動聯軍,爭取重創聯軍力量,不然肯定會造成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局面。
那時,蜀國遭殃,聯軍中餘下四國,亦會遭遇沉重打擊,連楚國也會受到牽連。
因此,此番進軍二龍山,試探燕軍主力存在,他希望蜀軍一舉成功,爲大戰開啓有利局面!
一旦有利局面形成,接下來,將逐步消弱重創燕軍在各地防禦,那時,奪取燕國南部大片區域,將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五萬大軍前行,時刻準備的馮異與拓跋羽立刻行動起來,兩人警惕南面數十萬聯軍,但是大戰開始,他們照樣會全身心投入,全力以赴阻擋對方。
此刻,從探子口中獲悉部分聯軍,離開聯軍大營,快速朝着二龍山及山道方向移動,觀之,兩人瞬時猜出對方心思。
這小部分聯軍,是要兩線作戰,試探燕軍部署啊!
馮異面色沉穩,盯着山下蜀軍,沒有絲毫猶豫,吩咐道:“拓跋將軍,你率領部隊守住山道,我親自去南面山坡教訓這羣狂妄的聯軍!”
言畢,沒有給拓跋羽商量時間,直接帶領副將及親衛轉身離去了。
爲確保成功阻擋北上聯軍,爲消滅對方更多有生力量,馮異與拓跋羽抵達二龍山,曾經多次預測聯軍行軍方向,在南方部隊可通往北方的兩處要塞中,部署了許多殺敵利器,雙方又有二十萬騎兵駐守在此,聯軍想要挑釁燕軍,想要穿過二龍山,除非大軍全面壓境,燕軍或許死守不足。
當前,聯軍沒有全線進攻,反而分批攻擊,在馮異看來,簡直是自尋死路,對方來多少,燕軍就可把對方消滅多少。
落日斜陽在快速移動,光芒逐漸消弱,蜀軍,燕軍亦在移動,氣勢卻在保證,雙方一守一攻,快速前往事先預定的目標。
兩軍首戰,關乎接下來的軍事走向,所以,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燕軍騎兵,依照山勢與地形,快速防禦,即使依然未顯示出蹤跡,卻形成暗流涌動之態,劍鋒悄悄抽出劍鞘,顯現出銳利鋒芒。
蜀軍陣營分爲前後兩軍,前軍左手持盾,右手抓着長槍,後面左手持盾,右手抓着短劍,形成方陣形態,徐徐前行。
蜀軍將領李東溟親自率領三萬步兵,大軍向山坡中緩慢移動,行爲舉止非常謹慎。
聯軍來勢洶洶,看似數量旁邊,實則,實際行動,各軍行軍起來,單獨力量卻變得非常弱小。
此番,李東溟,韓曉天,率領五萬部隊,企圖撼動二龍山中數量龐大的燕軍,當馮異抵達預定位置後,嘴角忍不住露出鄙視的笑容。
李東溟率領刀盾兵,踏着斜陽,順着山坡朝着想山頂方向而去,他看到二龍山南面山坡並不高,大概六七十丈有餘,前行三十丈左右,幾乎處於半山腰時,依然不見蜀軍蹤跡,他內心變得驚訝起來。
順利抵達山腰,他非但沒有半點喜形於色,相反,漸漸愁雲滿布,很是提心吊膽。
眼見抵達山頂,燕軍卻始終沒有出來,唯一解釋,哪裡極有可能潛伏燕軍,亦有可能在山坡北面,但是雙方距離該百步有餘,恰是最佳的攻擊距離。
他摸不清燕軍在套路,爲何放棄絕佳攻擊地點,沒有直接發動攻擊,觀之,李東溟情不自禁噌的一聲,抽出手中短劍,抓着盾牌,神情謹慎的道:“全軍備戰,警惕燕軍蹤跡。”
言罷,前行的蜀軍,迅速結陣,動作快速,有序,好像水流,快速匯聚一起,前行中形成盾陣。利用前面半人高的盾牌,把大軍保護在中央,好似在大軍面前形成一道極高圍牆,看起來,防禦力極強,非常厲害。
李東溟身處盾陣前方,目不斜視,盯着山頂之處,察覺蜀軍變化陣型後,燕軍依然沒有丁點蹤跡,忍不住咆哮道:“全軍快速前行,爭取瞬時攻克山頭。”
此刻,蜀軍距離二龍山山頭,僅有百步有餘,若一鼓作氣,狂奔而去,亦不會花費多少時間,看起來,似乎蜀軍不會花費丁點氣力,便會奪二龍山。
不管外人怎麼想,至少大部分蜀軍嚴密防護之餘,基本開始確定將會輕鬆取得勝利。
唯有李東溟及少數將領內心清楚,越接近山頂,燕軍越不出現,一旦爆發出來,將會像突然衝破堤壩,失去束縛,忽然飈出的洪水。
眨眼之間,可能會捲起驚濤駭浪,肆虐蜀軍。
所以,既然燕軍不主動出擊,蜀軍就必須快速掌握戰爭主動權,免得燕軍發動攻擊時,蜀軍被打的猝不提防,毫無招架之力。
嘭!嘭!嘭!
全神貫注的警惕中,李東溟忽然聽到山坡背面發出類似繩索斷裂的聲音,忍不住打起精神來,剎那中,山坡背面空中飈出急速前行飛行的繩索,好似幼龍飛舞,速度奇快。
他提醒全軍警惕的言語,來不及喊出口,那些急速飛行的繩索,直接飛擊而來,擊打在前軍盾牌中,其中不少越過盾牌,抽打在蜀軍身上,引起蜀軍一陣慘叫。
這些兒,僅僅會稍稍引起李東溟驚愕,卻還不會引起他忌憚,害怕,但是當繩索擊打在盾牌中,大家從盾牌背後重新站起來時,就直接看到山頂巨大石頭,迅速從山頂滾落下來,密密麻麻,好似引起獸潮,看起來產生的力量非常強大。
在滾石之後,不知何時,山頂中,一排排騎兵出現,勒着馬繮,端着連弩,迎着殘存的斜陽,看起來殺氣騰騰。
一時間,蜀軍陣型變得有點鬆散慌亂,許多人面露驚色,來回徘徊起來。
即使他們是百戰老兵,但半人高石塊從山頂滾落下來,形成的衝擊力,依然讓他們害怕,何況,山頂中,出現大量燕騎蹤跡!
危機來的猝不提防,好在李東溟事先沒有輕敵大意,目睹山頂鉅變,急忙喝道:“結陣,防禦!”
巨石很大,山坡陡峭,他深深明白,此刻,倘若全軍驚慌,不少蜀軍會遭遇巨石重創,然而,大家齊心協力,憑藉手中巨盾,形成戰陣防禦,卻未必會遭遇太多危機。也避免大軍分散被山頂虎視眈眈的燕騎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