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御前會議

bookmark

隨着銅磬聲落下,議事也就正式開始。

俞培忠則開口道:“今天叫大家一起過來,只爲了三件事……”

“分別是,東南剿匪的進展,涼州和胡人之間的戰局,以及國庫開支的情況!”

俞培忠說出的這三件事,一件比一件要大,也讓殿內衆人心裡大致有了譜。

說完這話,俞培忠則看向了兵部尚書王思海,說道:“王大人,你先說說東南的情況吧!”

東南的倭寇,歷來都是大明王朝的麻煩事。

東南數省乃是朝廷財賦重地,這就要求東南方向的局面必須穩定,所以朝廷用足夠的精力去維持其穩定。

被俞培忠點到之後,王思海看了一眼最前面的黃玉成後,便道:“自從今年初開始,倭寇便有復發之勢,靖安軍雖然竭力鎮壓,但倭寇之勢仍愈演愈烈!”

“就在一個月前,靖安軍便與倭寇展開了一次大戰,雖斬倭寇數百人於馬下,但卻未曾傷到其主力,反倒被這些倭寇劫掠了不少村鎮……”

王思海才說到這裡,便聽大殿後方響起了瓷器摔地碎裂的聲音,讓殿內衆人紛紛側目。

俞培忠知道皇帝是又生氣了,但議事該繼續還得繼續,於是他便說道:“王部堂,你繼續說!”

王思海自然也清楚怎麼回事,他知道他說的情況很讓人氣憤,但這就是現實所發生的。

“靖安軍雖然一路追擊,但最終還是被倭寇逃到了海上,最近這一個多月倒是安分了許多!”王思海沉聲說道。

當然該安分了,這些搶到了足夠多的財物,當然要消化了纔會有下一步動作。

“東南水師那邊,難道沒有追擊?”俞培忠忍不住問道。

東南水師雖然戰鬥力弱,但打順風仗應該是可行的。

“這個……暫未收到東南水師戰報!”王思海沉聲道。

這其實是比較委婉的說法,包括俞培忠在內的人都能猜到,東南的水師那些人定是沒有出戰。

東南水師那些人或許是被打怕了,所以纔對倭寇有畏懼,所以大多數時候根本不敢出戰。

而這個問題是不好深究的,所以俞培忠在點頭後,大殿內就陷入了安靜。

衆人等待了好一會兒後,才聽後殿響起了一聲銅磬聲,東南的事皇帝就算清楚了。

於是俞培忠就問向了下一個問題,只見他看向了衆官員末位的涼州布政使,說道:“馬大人,你來說說涼州的戰局吧!”

雖然是一省布政使,但在玉虛宮這種地方,馬孟元只能算是小人物,所以此時他略帶有一些惶恐。

同時對眼前這種朝會方式,馬孟元也覺的有些新奇,所以在他組織好語言後說道:“卑職受巡撫大人,以及涼州都司委託,特進京來陳奏涼州之事!”

說完了這句話後,或許馬孟元找足了勇氣,於是他接下來說話氣勢都要足一些。

“自永治二十三年胡人叩關以來,我軍與金帳汗國在涼州爆發大戰,已歷近兩年時間!”

“我軍守住防線,與胡人在涼州邊境已廝殺近兩年時間,胡人久攻未克損失慘重,而我大明官軍則是連勝連捷……”

馬孟元正要繼續往下說,卻聽俞培忠打斷道:“馬大人,說說涼州戰場近況吧!”

馬孟元微微愣住,隨即才明白過來這話的意思,於是他便說道:“回公公話,近半年來胡人大軍雖已退去,但其小股精銳卻一直未曾離開,對林泉府一直進擾不斷!”

“我軍只得加強防備,但仍不時會被胡人得手,以至於有被攻下城牆的情況發生!”

似乎覺得這樣說不合時宜,於是馬孟元接着說道:“但是……胡人雖狡詐奸猾,但靈泉府還是掌控在朝廷手中!”

靈泉府位於整個涼州防禦圈外,可以說是一座孤城,五十年前朝廷在此建立要塞,演變到今日才成了靈泉府。

正因爲其位處涼州防禦圈外,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防守靈泉府是賠本兒買賣。

或許胡人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才咬住了靈泉府不放鬆,通過這種方式來給大明朝放血。

這可不是看玩笑的,從今年開始到如今,爲了防守靈泉府朝廷至少投入了近百萬兩銀子。

而如果沒有靈泉府的話,那麼依靠完整的涼州防禦圈,就可以達到和雍西一樣的情況,胡人想要進攻必然付出慘重代價。

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能放棄靈泉府,那麼大明朝將甩掉一個巨大包袱。

可這樣的話,誰又敢說出來呢?丟失靈泉府這個如此重要的據點,必然會被天下人口誅筆伐。

正當俞培忠要繼續問下去,或許是皇帝聽得煩了,後殿已然響起了銅磬聲敲擊聲。

這一次皇帝連續敲了五下,讓俞培忠也深感戰戰兢兢,生怕皇帝又是龍顏大怒。

大殿內安靜了一會兒後,確定皇帝沒有下一步舉動,俞培忠才接着問道:“張部堂,戶部如今是個什麼情況?”

戶部尚書張雲德,可以說是大明朝的管家婆,只不過他這位置不那麼好坐。

對此類御前議事已經習慣,所以張雲德干脆抓重點說道:“如今戶部有存銀五百萬兩,如今各類稅務每季可進一百五十萬,但花銷缺口仍舊極大,東南倭患和西北戰局都要撥銀子!”

“除此之外,剿除湖廣一帶的流賊,也需要剝除銀子……”

“砰砰砰……”

連續三聲銅磬的響聲,打斷了張雲德繼續往下說,也讓殿內衆人緊張了起來。

而在後殿,皇帝朱瑜雋臉色很難看。

戶部的情況他是知道的,這次議事目的不是讓他知道什麼,而是要讓朝廷這幫管事人清楚情況。

但當他聽到這裡,還是覺得心中煩躁異常。

經過清查各類稅務後,收上來的銀子多了不少,甚至戶部的存銀達到了五百萬之巨。

可是呢,花銀子的地方卻越來越多,需要花的銀子也越來越多。

朱瑜雋自己算了一筆賬,目前的情況持續下去的話,最多到了年末朝廷又得缺錢了。

“砰……”又是一聲悠揚的銅磬聲。

俞培忠不愧是朱瑜雋肚子裡的蛔蟲,還真就能猜清楚皇帝的心思,於是他便繼續主持議事進行下去。

在這個三個問題擺出了說明之後,便是具體議論朝廷接下來的動向,這就是作爲宰執的黃玉成和秦延文發言的時候。

這二人雖立場不同,但在這次卻沒有太大分歧,因爲有一種東西叫做“政治正確”,在如此情形下許多事的答案是固定的。

就在議事結束,衆人都準備要離開時候,卻聽劉瑾忠道:“諸位且慢,昨日我西廠在南城翠玉樓,抓了八名流連煙花之地的官員,敢問諸位該如何處置?”

官員去煙花之地是大明律所禁止的,但立國之後逐漸放鬆了管控,如今更是成了空文。

但被劉瑾忠擺在了檯面上來說,就是很嚴重的問題。

這八名官員代表着什麼,黃玉成和秦延文都清楚,所以他們的回答也該很慎重。

從立場上來說,秦延文是該替這些人說情的,但此時他得聽黃玉成先說。

黃玉成當然是先開口的,但他卻道:“不知俞公公的意思是?”

俞培忠面色肅然,緩緩道:“司禮監的意思,是將這八名官員全部流放西北!”

按照大明律,官員流連煙花之地最多罷官,流放的處罰就嚴重多了。

“那就流放吧!”黃玉成微微笑道。

司禮監的意思就是皇帝的意思,這意味着在這一回合與秦延文的過招中,黃玉成取得了最終的意思。

而劉瑾忠又轉向秦延文問道:“不知秦閣老的意思是?”

衆人目光都望向了秦延文,只有涼州布政使馬孟元不明就裡,不知官員尋花問柳這種事怎會擺到如此重要的會議上說。

但事實上,這個問題纔是當前朝廷最緊要的事。

大勢不可擋,秦延文最終笑道:“便依二位的意思辦吧!”

第495章 押解回城第303章 吃麪第856章 歪念頭第427章 會見第443章 是殺是留第371章 再入轉運使衙門第469章 謝宴第769章 武力清場第647章 話搬家第494章 付大成第517章 嶽夢豪的難處第51章 對峙第169章 讓開第557章 告假第455章 祈求第774章 不歡第466章 議事第341章 查賬第169章 讓開第516章 家人來第278章 陳嘯庭你敢第728章 當本官是擺設?第721章 慶功宴第251章 彙報第532章 官府的危機各位,最新章已經更正!第353章 談生意第429章 不給機會第10章 爛醉第413章 一個交代2第804章 兄弟第694章 非同一般第524章 押送第572章 再遇黃庭第641章 問罪縣衙第222章 突發奇想第832章 點卯如常第500章 規矩第738章 傳沈嶽第264章 去地牢第825章 鬆懈第43章 三才會第384章 移交第178章 急召第233章 調查隊第579章 名單出爐第639章 按兵不動第393章 升堂第334章 沈府第286章 帶本官的腰牌去第575章 制範處第190章 有沒有興趣第631章 要小心點第744章 東南生變第680章 等待第443章 是殺是留第30章 陳家之憂第362章 危局2第46章 聽差西寧街第538章 連番否決第628章 還是歇着吧第560章 三兄弟第187章 開口第348章 商討第271章 大牢之問第3章 總旗官的讚許第39張 善後第6章 歸家第241章 審訊第274章 林府第612章 道君皇帝第462章 親自到場第362章 危局2第635章 劫囚車第806章 趕下海第852章 明升第546章 再相見第461章 劫持第193章 調令第531章 物議紛紛第263章 衣錦第462章 親自到場第263章 衣錦第623章 迎候第680章 等待第406章 無視第441章 欺侮第254章 擺不平第755章 江南風光第689章 說服第335章 常平倉第441章 欺侮第824章 消弭第786章 拜會總督府第734章 釋懷第47章 約談謝會主第304章 出發第789章 監斬第232章 授意第188章 書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