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嘉靖逼宮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陛下嗣登大寶,即議追尊聖考以正其號,奉迎聖母以致其養,誠大孝也。廷議執漢定陶、宋濮王故事,謂爲人後者爲之子,不得顧私親。夫天下豈有無父母之國哉?《記》曰:‘禮非天降,非地出,人情而已。’漢哀帝、宋英宗固定陶、濮王子,然成帝、仁宗皆預立爲嗣,養之宮中,其爲人後之義甚明。故師丹、司馬光之論行於彼一時則可。今武宗無嗣,大臣遵祖訓,以陛下倫序當立而迎立之。遺詔直曰‘興獻王長子’,未嘗著爲人後之義。則陛下之興,實所以承祖宗之統,與預立爲嗣養之宮中者較然不同……”

望着眼前這份名爲“辯禮狀”的奏疏,楊廷和的眉毛,擰成了一個川字形,臉色陰沉的像是一汪深不見底的潭水。內閣值房內,蔣冕、毛紀、樑儲三人的手上,也都放着這份奏摺的抄本。三人彼此對視,心內都是一個念頭:這嚴惟中好大的膽子,上這麼一份奏疏,不是擺明了打首輔的臉?而這文字上……便是聖人復生,也難易其一字,這個姓嚴的翰林,有手段啊。

雖然名義上,辯禮狀上駁斥的都是禮部的主張,可是大家心裡有數,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禮部秉承的是楊廷和的意思,這份奏疏,也是間接的抽楊廷和的臉,偏生這臉還打的山響,讓人無力回擊。

大明朝以孝治天下,即便是首輔之尊,一旦父母去世,也得放下工作回家守孝,此爲朝廷定製。嚴嵩這份辯禮狀,就是佔住了孝的大義名分,有了這個名分在,後面的言論就順理成章。誰如果再堅持讓皇帝把爹說成叔父,就等於是在公開的反對孝。

這份奏摺一上,幾乎是要把楊廷和等人擠兌到絕路上,如果反對這份奏疏,就是要陷君王於不義。以臣陷君,又是什麼居心?

如果單純是一份嚴嵩的奏摺,或者還可以壓一壓,但眼下,朝廷裡竟是頗有幾位官員,同樣上書,站在了皇帝這一邊。

這其中有幾名小官,恐怕是因爲自己與寧王聯絡的證據落在錦衣衛手裡,不得不做出的違心之舉。但是像觀政進士張璁這樣的嘉靖登基後特科點中的特殊進士,其成色跟正常的進士比,實際是大爲不及。他們站出來,就是要拿首輔刷一輪名聲,同時在皇帝心中買好了。

“一羣不知輕重的東西!”楊廷和反覆看了幾次,隨手將奏摺丟在了案上,他是從進士一路摸爬滾打到了首輔的位置上,像這樣的人見的多了。

言官們以及那些觀政士子爲了出名,什麼事都做的出來,找個大人物噴一頓,也是常有的事。只是沒想到,自己居然也成了他們練手的目標,這倒頗讓人唏噓。

以他目前的權勢,只要輕輕一揮,就能將這些惱人的蒼蠅掃蕩一空。可問題在於,這樣的行爲,對於大明是否是好事?如果自己開闢了首輔把持言路,乃至於任意貶謫言官的先河,後世史書上,又該如何評價自己?

到了他這個位置和年齡,就已經開始爲身後事考慮,除了立功之外,立德立言,想的往往更多一些。哪怕是任上的實事做的少一點,將來的名聲,也一定要保持住。像是趕蒼蠅這種事,即使要做,也不好自己出手。

另外一點,這些人突然發難,絕對不是自發行爲,背後肯定是有人出來聯絡組織,斬斷那隻黑手,比收拾這些爪牙,更爲有用。

“聽朱宸說,楊承祖前天悄悄溜回了京師。他不在通州保護聖母,卻悄悄回來,擅離職守,當可論罪。”

毛紀輕聲提醒着,眼下上本爲皇帝站臺的人不少,如果不把這股勢頭打下去,一旦形成風潮,即便是以內閣之尊,也難以彈壓。可是要對這些文官下手,又要考慮名聲有損,最好還是處置一個武臣,給他們提個醒。

不比文官有自己的科舉身份爲憑障,只要找到差不多的證據,就算斬了這個武官,也不是不可能。

“楊承祖麼?這個佞幸之臣,最近確實有些太過跋扈,是該敲打敲打。免得他將來,成了江彬一般的禍害。”

楊廷和心內做出了決斷,準備隨便給這位錦衣官一點小小的教訓,讓他明白一下,這種級別的爭鬥,他並沒有介入的資格。別看楊承祖現在坐領南鎮,位高權重,以一國首輔之尊,哪怕只是輕輕一擊,也足以讓個三品錦衣粉身碎骨。

可是不等他做出批示,一名小宦官從外面飛奔進來,跪地磕頭道:“幾位老先生大事不好,天家今晨就於慈寧宮外跪地啼哭,至今不起。只說不能侍奉母親,反要母親對自己行禮,非人子所爲。既不願爲難太后,也不願做不孝之子,情願不做皇帝,回安陸繼續做藩王。太后拿不出章程,特請幾位老先生定奪。如今天氣酷熱,只怕萬歲受了暑,傷了龍體。”

“豈有此理!”

下一刻,安靜的值房,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與之相比,小小的楊承祖,已經無足輕重,沒人還記得該對他進行處置。自大明立國以來,還沒有過大臣逼走皇帝的事。如果楊廷和做了大明的伊尹、霍光,那麼接下來等待他的,就是地方上忠臣良將起兵清君側,他自己身死族滅,整個大明,也將陷入戰亂之中。

與當初的那次請辭不同,這次嘉靖基本已經是擺明了車馬要挾,而這種要挾,內閣還不得不把招接下來。張太后甩鍋,已經做出甩手掌櫃的派頭,內閣什麼決定,自己全都支持。如果自己這邊不接招,那這局勢怎麼才能平息?

“報,薊鎮邊報,查北虜首領博迪傳檄各部,邀各部頭人於大板升城參加那達慕大會,雲集大兵,恐侵我邊鎮。如今薊遼邊鎮,兵員不足,糧餉兩匱,請朝廷速發犒賞,以免生變。”

“報,滿剌加王子並使臣三十餘,已至會同館投書。言佛郎機夷蠻橫無禮,無故侵奪滿剌加國土。殺國王,奪基業,王子與手下文武無奈來投,望朝廷念在滿剌加世爲大明藩屬份上,發兵助其奪回基業。”

從兵部方面送來的兩份急報,讓本已危急的局勢更加緊張,如果這個時候大明再失去一位天子,那大明還拿什麼出來應對戰爭?幾件事接連發作,楊廷和就是想不退,也不可能了。

第651章 片紙退兵(上)第216章 了局(三)第227章 義薄雲天(四)第367章 錢夫人第240章 急風驟雨(九)第535章 功高計毒(三)第878章 心戰(一)第572章 侯門貴女(三)第25章 奪產第730章 恢復秩序(下)第399章 攻與防(九)第447章 刺(九)第748章 馬失前蹄(下)第532章 登龍第508章 重遇至尊·天下無主(二十二)第878章 心戰(一)第1094章 煙消雲散第830章 下馬威(一)尾聲一第237章 急風驟雨(六)第242章 圖窮匕見(二)第1079章 斷路(下)第908章 打壓(一)第171章 誰主沉浮(七)第613章 大鬧兵部(下)第749章 釣鯊(上)第666章 巡城御史(下)第918章 抓破臉第1046章 撐場子(四)第253章 朝天闋(四)第267章 護鳳(五)第456章 尋寶記(五)第746章 掘坑(下)第515章 羣龍奪位·江山誰屬(五)第669章 跋扈(上)第67章 軍械(一)第1062章 作繭自縛第430章 最後一搏(七)第36章 降僧(一)第573章 憐香伴(上)第577章 無形絞索(三)第524章 龍起安陸(五)第265章 護鳳(三)第179章 奪龍記(八)第912章 查帳第574章 憐香伴(下)第73章 合縱(上)第815章 登島第130章 仙子(一)第457章 尋寶記(六)第58章 討銀(四)第427章 最後一搏(四)第1080章 烏托邦第433章 最後一搏(十)第829章 送瘟神第19章 打上門來第697章 比武(下)第325章 相婿第278章 生死與共(六)第870章 圍攻(四)第921章 加盟(上)第873章 特使(一)第966章 定標杆第481章 紅顏一怒·江湖縞素(十一)第133章 玉鳳生瑕第1044章 撐場子(二)第113章 夜戰(二)第875章 特使(三)第822章 私會(三)第818章 談判(三)第235章 急風驟雨(四)第100章 白蓮初現(四)第245章 自投羅網(一)第467章 帝師(二)第966章 定標杆第518章 羣龍奪位·江山誰屬(八)第871章 攻心第179章 奪龍記(八)第169章 誰主沉浮(五)第807章 謝家跌倒,楊記吃飽第413章 定心(十一)第576章 無形絞索(二)第580章 舊時恩·今日難(三)第22章 脣槍舌劍(下)第724章 哭泣之城(一)第545章 禮儀狀之爭(二)第322章 初抵安陸(四)第1071章 四妾(上)第514章 羣龍奪位·江山誰屬(四)第575章 無形絞索(一)第322章 初抵安陸(四)第321章 初抵安陸(三)第453章 尋寶記(二)第353章 一拳開(五)第615章 羅網(下)第482章 紅顏一怒·江湖縞素(十二)第46章 紅白臉第664章 回門(下)第1017章 爲國除奸(一)第698章 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