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萬事俱備 大軍開拔

萬曆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一,萬曆皇帝下旨,加次輔王錫爵兵部尚書銜,總督遼、薊、宣、大四鎮,督師遼事,拜王通爲統兵官,總領虎威軍以及薊遼宣大並團練鄉勇各路兵馬,任命司禮監隨堂太監陳矩爲監軍。

文臣率領,武將帶兵打仗,內官監軍,這是大明標準的體制,王通幾次領兵都是繞開了這個規制,這次卻是要按照規矩來了。

監軍這裡倒是好說,司禮監和御馬監一干人都是多次出任外差,但御馬監這邊和王通太熟悉,所以直接在司禮監挑人,這陳矩和田義頗爲相得,號稱是“方正夫子”,乃是隨堂太監的首席,被選中監軍。

這文臣督師頗爲難選,按照道理說,既然是武事,那正是兵部尚書的本管,可區區一個兵部尚書怎麼能在王通面前擡起頭來,兵部尚書畢鏘堅辭不肯,其餘一干人也是畏縮,說是文臣比武將大,可真在外面,那王通發起狠來,要做什麼混帳事,誰能奈何了他,還是不要去招惹這個麻煩的好。

到最後還是王錫爵自告奮勇,內閣次輔王錫爵在這十幾年的文臣中算是個標準的異數,敢說話,敢任事,講道理,既然無人敢去,申時行又是首輔不能離京,許國的年紀太大,王錫爵也就自告奮勇。

王錫爵一出面,衆人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卻也感覺這個職位還真就是王錫爵才能做,也就是他那大膽直言的脾氣才能對付得了王通。

“諸位,王某這次去遼鎮是爲了平亂拒敵,不是要和定北侯爭權相鬥,各位還是慎言吧!”

因爲亂琢磨的人太多,王錫爵都顧不得什麼宰相氣度,直接挑明瞭事情。

王通如今是錦衣衛都指揮使,又有定北侯的職位,但他目前的銜頭和官職,在程序和階級上都沒辦法去指揮四鎮以及各路兵馬。

以往的例子,都是文臣指揮若干個總兵副將,文臣下設一總兵,總兵再統領若干下級軍官,王通此去遼鎮,最起碼要有兩個總兵,三個副將,參將遊擊等更不必說,王通僅憑錦衣衛都指揮使的職司是指揮不了的,因爲這次的規制,統率和指揮其實都是王通一人來做,其他二人只是在走程序而已。深一層說,王錫爵的總督各路,只有在非常時刻才真正生效,平曰裡他只是名義上高於王通。

在這次的大軍中,王通最起碼也要有個五軍都督中某軍都督的銜頭,以示於凌駕於衆將之上,統領起來纔算是理直氣壯,這實際上就是和開國以及靖難時候一樣,類似於徐達那種,開幕府爲大將軍大元帥的意思了。

不過朝廷僅僅是在旨意中提到了“統兵官”“總領”,官職什麼的並沒有提級,也就是說,王通就是以錦衣衛都指揮使的身份去指揮各軍。

錦衣衛都指揮使是正三品,又有侯爵身份,在武將階級中也算是身份高崇,奈何從薊遼宣大四鎮,正三品以上,侯爵身份的就有六個,李成樑的爵位已經是國公,平級如何指揮,如何指揮調遣高一級的。

看到旨意,京師士林頗有議論,也有幸災樂禍的人心想朝廷這就是給王通一個難看,但明白人都沒有說什麼,王通已經權重若此,實在是不能再給銜頭了,要不然大勝歸來,封賞都是難事。

還有一樁,就算是薊遼宣大四鎮的軍將有品級高過王通的,王通的軍令,他們誰敢不聽,那不是自尋死路嗎?

而且這次徵調兵馬的核心隊伍並不是邊鎮兵馬,而是天津衛的虎威軍,誰人不知道王通在天津衛訓練出來的虎威軍乃是大明第一強軍,儘管如今虎威軍的營官是李虎頭,但王通用起來也是方便。

歸化城鄉勇團練抽調三千二百人,按照虎威軍規制編練成兩個團,京師快馬下旨,令其即曰從歸化城出發,遼鎮匯合,天津衛鄉勇團練抽調四千八百人,按照虎威軍規制編練成三個團,即曰起匯合虎威軍一同訓練,整軍備戰,從歸化城精選驍勇護衛騎兵共一千人,編入虎威軍馬隊。

虎威軍如今一共是七個團步卒,合計一萬一千二百人,又有騎兵兩千,又有炮隊一千五百人,有炮七十八門。又有輜重營三千人。

虎威軍一共七個團,原本第一團團總李虎頭,團副歷韜,第二團團總譚兵,團副孫鑫,現在又有五個團的團總團副位置,萬曆皇帝卻給了王通最大的權限,口諭上說“且和營官李虎頭議過,名單報上來便是”

王通的親衛並不是大明的那種慣例,親兵家丁都是統領兵馬中最精銳的力量,是戰場的核心,王通的親衛則是軍官的後備隊,他們在王通的身邊學習和歷練,格鬥和護衛的工作自然也做,但學習如何統率和指揮纔是他們的最重要的。

這次新編五個團,王通的親衛也被推薦到了各個團的位置上,第一團團總仍爲虎威軍營官李虎頭兼任,團副卻由譚大虎擔任,第二團團總爲譚兵,這次譚兵也被提拔到了副營官的位置上,第二團團副由鮑二小擔任,第三團團總爲歷韜,團副爲譚二虎,第四團團總爲孫鑫,團副爲李小彪,第五團團總爲陳大河,團副爲柳三郎,第六團團總爲韓剛,團副爲譚弓,第七團團總爲譚劍,團副爲齊武。

虎威軍騎兵設一遊擊,由馬三標擔任,莫曰根、巴圖、赤黑等人都成爲了中層軍官,虎威軍炮隊設置一遊擊,由木恩擔任,炮隊副將爲千總,由張武擔任,第五團團副柳三郎兼任輜重營營官。

原來第一團和第二團的中層軍官和士官以及老兵,這次都是被提拔起來,因爲有五個團新設,所以除卻團副之外,還有第二團副和第三團副的設置,原本虎威軍的老兵和士官、中層軍官都是被提拔起來,充實到各個團的軍官位置上。

有人也擔心,說這樣的設置,看似考慮全面,實際上卻是攤薄了虎威軍最核心的力量,不過王通這邊卻沒有這個擔心,不管是歸化城那邊還是天津衛這邊,團練鄉勇實際上已經按照虎威軍的艹典訓練了多年,而且本就是以老兵爲骨幹訓練出來的。

各團團總團副的安排,實際上還是以虎威武館出身的人爲主,王通親衛爲輔的架構搭起來的,對這樣的安排,朝廷也不會有什麼異議。

比較特殊的是沙東寧,沙東寧年紀比李小彪還要大,也有他這個年紀難得的沉穩和成熟,不過他卻不願意來虎威軍效力,甘願在王通身邊爲親衛,沙東寧主要是考慮到了沙大成的船隊,如果去做了軍將,和王通關係遠了,自家的船隊獲得的庇護也就少了許多,不如時時刻刻拉近關係。

也就是因爲他這個考慮,王通才任命了柳三郎作爲團副,要不然柳三郎還是留在天津衛繼續統領三江商行的護衛隊,至於譚弓和譚劍,他們四十出頭的年紀,正是壯年,而且歸化城的部隊也是他們帶出來的,熟手做事更加放心。

至於親衛方面,沙東寧成爲王通的親兵統領,吳二和史七都成爲副統領,又在歸化和天津衛揀選了一批出色的少年補入。

虎威軍擴充到了這個規模,李虎頭被加了總兵銜,譚兵爲副將,其餘團總都有參將的銜頭,監軍蔡楠這邊還是御馬監辦差的宦官,可實際上他已經算是鎮守太監了,在御馬監的地位也水漲船高,在各項公文中,掌印、監督和提督三名太監之後,蔡楠排序緊隨其後。

此外,大同鎮參將馬勇率騎兵兩千,宣府遊擊李三石率騎兵一千五百,薊鎮副將楊進率薊鎮步卒一萬,會同遼鎮各路兵馬,目前來說,這次去往遼鎮的大軍已經是超過了征伐歸化的規模,應當過五萬之數。

邊鎮不是太平就是敗績,內閣和戶部難得的可以將劃撥給各處的軍費抽調出來,投給了這次的大軍身上,大筆的銀子投給了三江匠坊和歸化城,用作開拔的費用,軍餉軍費還有裝備的費用。

忙忙碌碌的,時間也就進了十二月,遼鎮那邊的局勢又是變壞了一點,但沒有崩潰,看到了建州女真從遼鎮擄掠來的大批財物,一直在觀望的女真和蒙古其他部落,也都是動心了,開始紛紛的進入遼鎮。

女真和蒙古方面力量的加大,在遼鎮東部處於守勢的明軍處境變得越來越窘迫,不過從遼西調來的兵馬漸漸頂上,遼南那邊也開始動員,敵我力量對比不至於失衡,一點點的在退,但不至於崩壞,每個人都在等着援軍過來。

萬曆十五年臘月十五,京郊舉行大典,爲大軍壯行,王錫爵、王通、陳矩三人以及一應軍將都是出席,除卻歸化城的兩個團剛剛出山西入宣府之外,其餘各軍都已經準備完畢,大軍出動!

王通臨行前對妻妾苦笑:

“今年又不能在家過年了。”

(未完待續)

第480章 誰在後 又一村第199章 治安司有用第792章 和王通相比第161章 錦衣衛二百戶第1020章 全方位的建言第47章 恩威兼施收人心第1025章 清城第666章 舉人知府第110章 內閣朝會第249章 火炮爲淵驅魚第209章 欽差還是聽差第751章 試攻第439章 虎威大商隊後急!!第759章 勝利不代表戰爭結束第108章 帝心如海 尚有淺灘第927章 分權保富貴爲利行大險第985章 遼陽一日夜第448章 商校籌劃 大有文章第65章 查案所遇第982章 初到貴地下馬威第97章 服人未必服心第395章 合則兩利 魯官通賊第820章 婚禮第860章 戰如兒戲第393章 十萬兩保險行第48章 不爲兄弟願爲奴第177章 做個千戶如何第574章 人多眼雜燈下黑第749章 斬使待戰第74章 正月十六的早晨第415章 似有善意大利禁軍第1337章 史書多曾言第1083章 人選第169章 冷眼旁觀 直言相諫第14章 總要多賺錢第829章 匠坊第995章 襲擾第98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25章 少年無深仇 辨人有如神第485章 番人議明軍第736章 圍殺 特別白第877章 故地重遊大不同第112章 溫柔鄉是死地 帝王家無常理第622章 雖相讓 時不同第64章 黑袍光頭第109章 恩怨分明好兒郎第861章 臨陣反水投王通第613章 是一場空 塵埃落定第815章 旨意 不懂第792章 和王通相比第823章 舊人弟四百六十七章天家大忌斷爾財源第74章 正月十六的早晨第1012章 困獸第3章 田百戶 急智第587章 有錢可入宮第96章 誰前倨後恭第316章 物盡其用內鬥易控第172章 風起雲動 細節末枝第110章 內閣朝會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693章 照本宣科 天子撒潑第988章 瀋陽城下第441章 安樂富貴 不見勇將第950章 差距是全方面的第737章 臨戰行軍法 王通不聽勸第255章 前奏第1124章 這裡是孤島第558章 不可辱 爲何喜第291章 狹路相逢 向前者勝第840章 這是大明的江南嗎第280章 海河怪事是保是罰第669章 京師清流第1134章 傳教士的筆記第1136章 人總是要長大第424章 迎兵如賓 京外相見第212章 剋扣本常例第501章 在京奔走密雲停駐第675章 反應各有不同第983章 漸進 漸近第271章 取於民用於民難道錯了嗎第1046章 此是故技第1130章 如火如荼第223章 操練偶遇第291章 狹路相逢 向前者勝第802章 笑對爾等手段第760章 大戰間隙第804章 大明良心第473章 多管齊下關他門第971章 整肅第1338章 冀王第56章 滿門血第182章 做後路少年評第807章 萬曆十二年五月中第214章 物傷其類 不鬧無錢第491章 雄心壯志第857章 證據何用第181章 天子無奈遠小人第111章 今日知爲皇帝之貴第305章 體面大辦怨氣滿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