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失耳目 暗流涌

眼下京師這樣官員到外串聯,彼此勾心鬥角的時候,順天府的人不去盯着那些官員,府丞反倒是強調什麼抓治安,下面的捕頭和差役頭目都是愕然。

但這樣也好,宮中朝中那些人鬥來鬥去的,小小的順天府跟着摻合什麼,嫌自己活的太長遠了嗎?

有那和錦衣衛相熟的,去打聽打聽,發現錦衣衛這邊也是差不多的局面,錦衣衛那位日常管事的楊先生也是掇手,唯一的命令就是如今京師紛亂,若是各位大人財產有什麼損失,人身安全有什麼不測,那可就不美了,各個司一定要嚴抓治安,這個說法豈不是和順天府一樣。不過置身事外也不是錯事。

偌大個京師,這種密探和偵輯的活動差不多隻有東廠在做了,東廠人少,沒了錦衣衛的幫助,也是顧一頭漏一頭,很多事情注意不到。

所謂言潮,是說的朝廷官員,在野士子的輿論洶涌,但這樣的事情,不過是一波而已,大多數人在其中得到不了什麼好處,大家湊個趣,上奏一次,證明自己做過也就走了,也就是朝中那些主謀大佬的徒黨纔會如此熱心。

僅憑這些徒黨折騰,聲勢肯定少了許多,這就需要李三才和顧憲成這樣的人串聯了,要鼓動旁人,要大把的撒銀子下去收買,才能一直維持着這個熱度,一直維持着壓力。

實際上,這一次的輿論風潮,連發動的主謀自己都沒有想到規模會這麼大,參與的人太多,而且一直到現在的程度還走出手意料。

千里做官只爲財,這麼多人沒好處也願意幫忙吶喊助威,實在是讓人想不明白,不過策動主謀的那些人也不把這個當成壞事,反正多一分聲勢,宮內就要忌憚一分,總是好的,這說明還有讀書人相信聖賢大道,還有心氣去據理力爭。

李三才在京師到處撒錢串聯,宋嬋嬋也在京師撒錢,青樓之地,一向是文人最喜歡出入的所在,秦館和其他相關的產業,和許多讀書人以及官員的關係也不錯,也曾把他們和一些熱心“商人“牽線搭橋。

這次的事情,李三才找得到的,他們自然不去管,找不到的,這邊則是幫忙聯繫鼓動,對大部分的文人士子來說,寫一井隨大流的奏疏,或者寫一篇附和衆人的文章,沒什麼擔心的,又有潤筆銀子可以拿,何樂而不爲呢?

又有一干人,沒資格上疏,卻拿着自己寫的東西跪在大明門前,早晨百官上朝的時候,這些人就在那裡鼓譟大喊,什麼“當立皇長子爲儲君”之類的口號,顯得民意沸騰。

內閣次輔王錫爵因爲那封沒有寫的奏疏也跟看倒黴了,堂堂內閣次輔的大門前居然被人堵住,大門兩邊的白牆上被人貼滿了揭帖,還有人直接用紅筆在上面書寫,都是說王錫爵斯文敗類,居然沒有風骨之類的話。

因爲這等事,吏部尚書楊巍還讓人找到李三才說過,說朝廷大臣自有體面,何必做的這麼過分,對此李三才也是瞪目結舌。

那些圍攻王錫爵,跪在大明門前的人,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們大多是京師周圍的人,也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們不少人可能不識字。

在五月二十五的時候,一名沒什麼名氣的兵部給事中上疏,說天津衛如今是國家重地,不能不按照王法管轄,請朝廷按照地方常例設置官員。

這個奏疏讓人很意外,因爲這個給事中屬於沒什麼背景的人,也不是楊巍這一系的,屬於那種註定沒什麼前途小角色。

但這個人的上疏卻很對衆人的胃口,天津衛那塊大肥肉,大家垂涎好久了,如今王通遠避北地,萬曆皇帝又被衆人壓制的低調,似乎是個可以嘗試的機會。

不過定北侯王通那個人得罪不起,以往以爲他低調勢微的時候,大家也不是沒有打過主意,但都是遭到了嚴厲的報復,還是以後再議吧!

又有人上疏,說是武清侯李文全賢德,京營如今懶散,而當年武清侯都督京營的時候,就沒有這個問題,京營衛戍京師,不能疏忽,應當讓武清侯出面執掌京營。

這個上疏的人是刑部的一個主事,也同樣是那等沒什麼派系的孤家寡人,這輩子恐怕就要終老在這個位置上的,可他的這封奏疏卻正好是搔中了楊巍一系的癢處,慈聖太后李氏將皇長子朱常洛帶入慈寧宮,是表明了態度,是表明了支持宮外這些言潮的態度。

楊巍這邊自然是要投桃報李,讓武清侯李文全重新執掌京營,這就是個表明態度的法子,張居正當年已經是個最好的例子,想要將外朝的權力把握在手中,有

宮中的支持最爲重要,羨茶大後和張居正當年就是這麼做的。。毗

這封奏疏一被公開,立刻有許多人上疏附和,看到了這個的萬曆皇帝自然大怒,上疏的這位主事立刻被罷官去職,那位上疏說天津衛和其他地方一樣設立官員的給事中也被罷官。

這兩位都是窮京官,每家算上家小和行李,離京的時候不過是一輛馬車就全部裝下,他們離開京師的確很落魄,但馬車走到通州上了運河上的官船之後,有人卻注意到,他們所乘坐的船隻頗爲豪華,只有富商和高官才能乘坐,而且除了自己的座船,後面還有跟隨的貨船,貨船吃水都很深,裡面裝的應該是金銀和其他值錢的貨物。

……”………“

歸化城的六月初算是一年中最好的時光,這時節騎馬向着歸化城之外的方向跑半個時辰,就能看到一望無際的草原,茫茫無際,全是綠色。

在這片土地上耕種的十幾萬農奴,近十萬農民,被分成了十幾個莊子,按照這個莊的劃分,每個莊中抽調出千名青壯作爲團練,這些團練完全脫產,每日間只按照正規矩的方法操練。

每個莊中的農戶和農奴,那些管事和頭面人物的子弟,願意從軍的則都是去往歸化城,在那裡他們會接受火器的刃練。

歸化城原本只能依靠老兵爲主力的商隊護衛,現在等着團練們成長起來,就又多了一股支撐大明在北地存在的力量,虎威軍出身的老兵現在成了團練的主官,刃練也都是用虎威軍這一套,效率高,很快就能看到成果。

在天津衛的虎威軍正在進行換代,想要成家立業的退伍兵卒都被勸看來到歸化城,在天津衛退伍,他們還是平民百姓,只不過有虎威軍撐腰,在稅賦上有福利,但來到歸化城,立刻是人上人,有田產有屬下,雖說歸化城氣候不如天津衛,但成年人在這個情況中還是很容易做出取捨。

薊鎮的很多老兵也是退下來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歷雲來做了薊鎮總兵,原來戚繼光的一干親信軍將官兵也得不到什麼太好的待遇,按照多先商議的,都是來到了歸化城這邊,歸化城田地多,牲畜多,這一干人到來,願意參與團練的自然歡迎,不願意的也安排到各個莊子上做頭目管事。

王通來到這裡才幾個月,亂糟糟的歸化城迅速的有了骨架,一面迅速的都被充實起來,王通帶來的好處還不止這些。

自從率隊救援商隊,然後滅掉丫那個黑心的部落之後,又有類似的兩次事情發生,不過,這兩次王通並沒有領人蔘與,而是城內的商隊護衛聚集前往,一次救援成功,還有一次沒有來得及。

不過結果差不多,在草原上想要掩蓋蹤跡並不太容易,這些馬賊的巢穴都被護衛們找到,並且進行了報復的屠殺,掠奪人口爲奴。

這幾次的舉動讓歸化城的奴隸集市上奴隸的價格跌了四成,在歸化城以南的那些田莊,拓荒地主們紛紛前來購買。

俺答部的被滅掉,這一年來對草原小部落不斷的洗掠和屠戮,還有最近這幾次的屠殺,讓草原上各個部落徹底震駭,以往以爲草原廣大,躲的遠些就可以,現在才發現根本無處可躲。

開始有部落主動的向着歸化城這邊來,有幾百人的小部落,也有幾千人的,他們只是想詢問歸化城有什麼要求,他們能答應的都會答應,只求避免被滅掉的命運。

歸化城的條件不苛刻,優先和歸化城買賣,在歸化城需要的時候出人出力,要有人質攜帶一定數量的財貨和牲畜在歸化城外居住等等,滿足了這個要求,就會得到一面旗幟,有這面旗幟就象徵着受到了歸化城的庇護。

王通雖然在北地,不過京卑過來的消息從未斷絕,信使盡可能快的將消息傳遞到他手中。

鄭貴妃的弟弟鄭國泰私下裡帶着重禮去拜訪幾位清流名望,希望他們能夠止住言潮,不過在最開始的兩家,他被人請進去,然後又被趕出來,禮物也被一併丟出,接下來的幾家,連門都不得入,還差點被聞訊趕來的書生圍毆,順天府和五城兵馬司的人都是袖手旁觀,被譽爲心中有正氣。

王通看過消息後,哈哈大笑。(未完待續)

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236章 去蕪存菁 快刀剜瘡第300章 嫌隙生大明開發商第987章 局勢大好第966章 天津有學堂第949章 街頭羣毆正月社戲第486章 正常反疑火器規矩第112章 溫柔鄉是死地 帝王家無常理第254章 怕賊不怕官第418章 互有借鑑 機杼不同第692章 由小見大第78章 請罪脫身第815章 旨意 不懂第106章 過河拆橋 箭如雨下第857章 證據何用第1068章 太平無事的十九年第51章 內閣第317章 收尾 上門第321章 塵埃落得失誰知第261章 伏殺與殺第908章 三方制衡最穩第4章 下重注 搏出身第827章 私有化第540章 商鞅立木 周全佈置第1027章 嵊泗的海盜第455章 神箭攪局 滄州無卡第634章 人總有弱點第601章 混沌第507章 雪原虜騎來第592章 波雖平暗流激涌第921章 由小見大 富貴陷人第169章 冷眼旁觀 直言相諫第191章 離京在路上第22章 平淡生活第328章 甕中捉鱉海陸合圍第998章 虎威第820章 婚禮第326章 忠心耿耿數王通第1132章 廷對第223章 操練偶遇第175章 見風使舵方爲能第1021章 天子之怒第200章 論功行賞 收買人心第806章 亂言者有罪第246章 大內無情或有義第951章 大敵臨寧夏第435章 虎威大勝卻不歸第971章 整肅第843章 名臣年老亦通達第170章 滿城風雨第26章 莫名其妙第560章 治安嚴厲 鎮海下水第130章 微風漸起 何爲孟浪第107章 非要追你出來第430章 木牆如礁石 敵兵如海浪第692章 由小見大第784章 喧嚷皆是流言第854章 水中假小子 船上射光頭第567章 甕中捉鱉 王通殺賊第546章 波瀾詭譎 京師大案第292章 王通的天津衛第108章 帝心如海 尚有淺灘第54章 過年了第571章 無後爲大第403章 楚兆仁 轟的就是你第1078章 城如甕第496章 各方各意成例不改第362章 保安團惹上門第437章 殺敵務盡 滿載勝歸請月票支援!第965章 袖手旁觀第884章 人市談 夜奔逃第764章 驅虜填壕第430章 木牆如礁石 敵兵如海浪第17章 生意經第687章 御前生感慨第899章 立太子第481章 想不幹 勿謂言之不預第573章 即將過去的萬曆九年第500章 願爲大人做鑽營之事第77章 身不由己入漩渦第1096章 兵臨城下第88章 拉攏分化 帝王心術第564章 殺虎不成被虎噬第935章 圍城一月第426章 窮兵如何強 邊將知商理第130章 微風漸起 何爲孟浪第944章 意欲何爲 王通應對第962章 歲月總無情第746章 浪打礁石第408章 以津爲鑑第83章 平凡無趣的日子第401章 差役對親兵 河上亂紛紛第738章 大軍動 各有言第810章 一比就知道了第79章 開館在即第314章 沒想到城內城外第671章 錦衣憊懶 笑顏以對第554章 深陷其中 羣情涌動第781章 老兵退役 歸化生根第48章 不爲兄弟願爲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