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着,王嬸回來了。
她端着大木盆,一臉疲憊。
王嬸三十九歲,個子高瘦,十分利落的婦人。
剛接生完,接觸過污穢之氣,她不能直接進屋。
對迎出來的馮不疾說道,“小少爺快進屋,離嬸子遠着些。”
半夏趕緊燒水,把大木桶擡進柴房。她沐浴完,把衣裳換了才走進上房。
馮初晨親自給她倒了一杯糖水,“王嬸辛苦了。”
王嬸笑道,“我在路上就聽說了,馮老不死還敢去衙門誣陷大姐和姑娘,活該被揍。”
她把十個紅雞蛋放在桌上,又摸出一錠一兩的小銀錠子和兩個一錢的小銀錁子放在桌上。
“齊家二奶奶昨天下晌發作,今天辰時末生下一個閨女。生產順利,大小平安。齊家付了二錢銀子接生錢,我在齊家守候一旬,另賞了一兩銀子。”
王嬸每次接生都要上交一部分工錢,六四分成。主家六,王嬸四。
馮初晨收起小銀錠子,又起身另拿了二錢銀子和八十文大錢交給她。
這個時代,一錢銀子相當於一百文大錢。按比例分,主家七錢銀子二十文大錢,王嬸四錢銀子八十文大錢。
王嬸搖頭道,“大姐走了,在姑娘和少爺能頂立門戶之前,我掙的錢全部上交。”
馮初晨不同意,“家裡有地有餘錢,還不需要王嬸養。”
王嬸堅持道,“我的命是大姐救的,手藝是大姐教的,還吃在這個家住在這個家,這個家一直庇護着我。這麼多年,我已經攢了六貫大錢,十二兩銀子,夠養老了……”
馮初晨感動王嬸的好意,還是拒絕了。
王嬸跪了下去,“我是奴才,主子一文不給我也無法。姑娘,我想盡一份心,讓天上的大姐放心。大姐走時,最不放心少爺和姑娘,怕你們受苦……”
馮初晨起身把她扶起來,“若以後家裡實在沒有錢,我會跟嬸子明說,嬸子再拿錢出來養家。”
馮不疾也感動不已,“謝謝嬸子。姐姐說的對,家裡還有錢。若我活得久,一定給嬸子養老。”
王嬸最心疼馮不疾,看他的眼神突然一縮,捧着馮不疾的小臉仔細瞧。
“老天,少爺的臉色好多了,還長了點肉。我才離開十一天,怎麼變化這麼大?”
馮不疾喜道,“這些天姐姐給我放血,鍼灸,還換了兩種藥。哎呀呀,姐姐的醫術好得緊。”
他的病真的好了一些,是時候誇獎姐姐了。
馮初晨還不敢把功勞完全歸在自己身上,她的治療肯定起了作用,但這麼短的時間起色不會這麼大。
“還債”之說聽起來唯心,但擺在眼前的事實由不得人不信。
她說道,“姐還沒有那麼厲害,也有大姑的功勞。”
王嬸也想到馮醫婆的“還債”之說。
說道,“如此,少爺肯定能平安長大。唉,大姐可憐,活着只爲還債,自己沒享過一天福。”
又問道,“郭大丫來家裡做丫頭了?”
她剛纔聽半夏說了,還沒見到人,說是上山坎柴了。
馮初晨道,“嗯,我重新給她取了名字,叫芍藥。有她在,家裡安全得多。改天讓郭叔過來,王嬸跟他一起去衙門辦奴契。”
王嬸道,“郭家記情,是個好的。就後天吧,我後天要去齊家當收生姥姥。”
她臉上泛起笑意。在有錢人家當收生姥姥,比接生還掙錢。
馮初晨說道,“我和不疾一起進京,去買些醫書,再去德春堂找方老大夫看病,請教兩個問題。這些天我天天學習,好像腦子突然打通了一般,記性特別好,
“許多醫理一看就通……以後我給人看病掙錢,嬸子去接生也帶上我。萬一遇到需要救治的產婦和乳兒,我也能救人。”
原主的醫術如何只有大姑知道。大姑不在了,原主的醫術到底有多好,她說了算。
王嬸上下看看馮初晨。
自從姑娘被馮奇推下山崖醒來後,人就發生了變化。舉止較之前沉穩了,眼神似冷清了許多,可看少爺的眼裡又盛滿疼惜和關愛。
姑娘沒有變,只是最近發生了太多事,快速長大了。
王嬸欣慰道,“大姐生前就說姑娘聰慧,於醫術上有天份。大姐的話姑娘要記牢,進產房要用帕子把臉捂上,不能沾了晦氣。”
古人覺得生產是晦氣。馮初晨不這樣認爲,也自知不能馬上改變古人的認知。
“嗯,我省的。”
她又似是無意說道,“金牛嫂子難產死了。若王嬸在家,她和孩子也不一定會死。以後,我想開個婦幼堂,不止請坐堂大夫治病,
“還要多請幾個王嬸這樣接生經驗豐富的穩婆坐堂,多多救治產婦乳兒。”
王嬸笑起來,“小娘子想簡單了。我活這麼大歲數,就沒聽說有女人當坐堂大夫的,更別提開醫館了。”
馮初晨固執道,“事在人爲。”
以後再打聽打聽,太醫院有沒有明文規定女人不能開醫館。
黃昏時刻,芍藥揹着一大捆柴夥回來,拎着的籃子裡還摘了一些蘑菇和幾個野果。
聽說王嬸回來,趕緊過去曲膝行了禮,“王嬸,你能教我‘撫腰’嗎?我勁大,樁子穩,學會了也能掙些錢。”
王嬸點點頭。這雙大手不適合接生,子門就伸不進去,但撫腰還不錯。
次日,馮初晨讓芍藥回家告訴郭磊,明天讓郭磊辰時來馮家,一起坐車去京城。
王嬸必須在趕巳時末之前到齊府,要早些出發。
芍藥穿着新衣喜滋滋回家。
她心裡特別想把自己的另一套衣裳送給母親,怕爹孃罵,沒敢拿。
看到她的新衣,再聽到她每天吃了什麼,三丫都羨慕哭了。
“這個家,有好吃的想着弟弟,有好事想着大姐……”
郭磊大樂,“以後有這樣的好事,想着咱們三丫。”
芍藥也道,“等我掙了錢,拿錢回來給你買糖吃。”
次日辰時初,馮初晨姐弟、王嬸、郭磊坐着馮二伯家的驢車去京城。
郭家住在山裡,郭磊寅時末出門,這時候才趕到。
驢車先把王嬸送到齊府門口,又去了德春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