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八章 欲蓋彌彰

(謝謝好友東海令狐沖的月票~~)

美川王其實挺鬱悶的,高句麗崛起於漢末,當時中土大亂,誰也顧不了他,曹魏雖然強盛,但大敵是季漢與孫吳,不可能花費諾大精力在冰天雪地裡與高句麗周旋。

至於公孫淵與毌丘儉,說到底是地方豪強,本身實力有限,擊敗高句麗不難,滅去則有心無力,更何況邊地將領或多或少都有養寇自重的心思,真滅了高句麗,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到了晉室,雖一統天下,可晉武帝天生耳根子軟,又是仁德之主,一封降表,就能讓武帝龍心大悅,更不可能對高句麗用兵。

及至晉室轟然垮塌,又逢雄心萬丈的美川王繼位,他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在經營半島的同時,不忘蠶食遼東,雖然惹上了慕容部這個大敵,不過美川王並不擔心,此人深得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游擊戰精粹,結果也是如此,慕容部不管擊敗過多少回高句麗,都動搖不了高句麗的根基。

而今,老虎來了,明庭就是山林中的東北虎,一些狐狸土狼能不害怕麼?

美川王被說動了心,不過還是問道:“僅憑你我兩家,未必足夠,能否聯結拓跋氏?惟氏八萬精兵被明王誘入幷州,屍骨無存,想必拓跋氏不會放過復仇良機。”

慕容皝苦笑道:“自惟氏死後,拓跋部一盤散沙,不瞞美川王,某也曾試着勸說拓跋部與我聯手,卻無人有擔當,其所作託辭,要麼是懼明軍勢大,要麼是擔心率部出戰,族中老弱婦孺被人所趁,甚至有些大人不滿惟氏,對惟氏之死,樂見其成。”

“哎~~豎子不堪與謀啊!”

說着,慕容重重嘆了口氣,又道:“美川王也莫要太過擔心,此戰我已有了計較,高句麗不必與明軍正面作戰,可埋伏於燕山當中,我父會擇機嚮明軍挑戰,你我再適時殺出,料來能有個六七分的取勝把握。”

“也罷!”

美川王猛一咬牙:“今日我高句麗就與你慕容部歃血爲盟!”

……

自明軍主力於四月中旬抵達之後,十來萬大軍再無動靜,並且連城池都不圍,只駐紮於薊的西南角,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擺出了一副等待高句麗援軍前來,畢其功於一役的姿態。

不知不覺中,五月過去了,一個消息在薊流傳開來,美川王拒絕了慕容部的求援,並打算與明軍接觸,願嚮明國獻表稱臣,據說慕容廆氣的破口大罵,罵美川王高乙弗不識好歹,早晚死無葬身之地。

楊彥也聽到了這個消息,眉頭一皺,沉吟起來,心裡總是有種說不出的不安。

能爲一方霸主者,幾乎沒有庸人,美川王雖然屢吃敗仗,可那是高句麗軍的戰鬥力不強,與他沒多大關係,而此人能在高句麗史上書下濃重的一筆,不可能是一碌碌無爲之輩,楊彥不信美川王不明白脣亡齒寒的道理。

荀蕤也從旁哼道:“大王,高句麗的伎倆着實拙劣,欲蓋彌彰過了頭,多半已經有伏兵潛入了小燕山中。”

楊彥點了點頭:“孤也不認爲高乙弗會犯傻,來人,把丁檢幾人叫來!”

“諾!”

有千牛衛匆匆而去。

不多時,以丁檢爲首的近三十名降卒奔了過來。

因着斥候的底子,楊彥直接把人編入了千牛衛,天天在一起訓練,個個哭爹喊娘,隨便揪出一個都敢發誓,自出生以來,從未吃過如此大的苦,不過荀虎會時常給他們描繪當千牛衛的美好前景。

千牛衛相當於楊彥的禁衛,不提豐厚的待遇,光那份榮耀就值得讓人拼命,而且楊彥曾透出口風,以後要將千牛衛與司隸校尉合而爲一。

司隸校尉始置於漢武帝徵和四年(公元前89年),秩二千石,率領由一千二百名中都官徒隸組成的精兵,是監督京師和京城周邊的秘密監察官,其不畏權貴,剛正不阿,有彈糾權,是個人見人怕的角色。

兩者結合在一起,就是錦衣衛。

就衝着這份美好的前途,再大的苦也要咬牙堅持啊。

當然了,楊彥不會把錦衣衛搞的象明朝那樣天怒人怨,作爲現代人,他有的是溫和的監察手段,再退一步說,他也沒必要搞太嚴厲的監察,漢武帝設司隸校尉的初衷主要還是查辦貪官污吏,可這隻要從經濟層面上加以控制就可以了,隨着未來的經濟一步步走向成熟,楊彥也會逐步完善會計制度,適時推出審計。

而如明朝那樣,直接把錦衣衛派駐到大臣的家裡當門房,完全是不討好還招人恨的行爲。

楊彥似笑非笑的打量了片刻,點點頭道:“不錯,筋骨與精神面貌都強了不少,丁檢,孤問你,薊附近有何處適合藏兵?”

丁檢想都不想道:“自然是燕山啊,不過燕山有大小之分,大燕山在薊西北,連綿千里,最寬達五百里,山勢陡峭,北緩南陡,溝谷狹窄,幾無人煙,其中盧龍塞(今喜峰口)爲兵家必爭之地,當年曹孟德徵烏桓,便經由此塞,若於大燕山藏兵,末將敢保證,即便是神仙下凡都找不着,但是由盧龍塞至薊有一百來裡,若大王攻薊,必趕不急來援,失去了奇兵之效。

故以末將之見,若要在薊附近藏兵,不出於西面的小燕山(今北京房山區),小燕山距薊四五十里,百丈以上的山頭十來座,方圓百里,乃太行山支脈,與大燕山並無聯繫,且山中多谷地,地形複雜,若非有心,尋常人絕難猜到山裡會藏有重兵。”

“哦?”

楊彥動容道:“丁檢,孤懷疑高句麗人藏於小燕山,今交你個任務,帶着弟兄們入山搜索,如能於日出之前尋到高句麗人,計一等功,三日之內搜出,計二等功,尋不出的話……”

說着,楊彥略一沉吟,又道:“孤以半月爲限,每座山谷都要跑遍,確定無高句麗伏兵依然計二等功,如何?”

楊彥在工匠中,推行一到五等功制,這些年下來,相當一部分技藝精湛的工匠不僅去除了奴籍,還獲得了官職,從事相關方面的領導與研究工作,後來他又推廣到軍中,五等功製作爲立功受賞的依據。

剎那間,以丁檢爲首的降卒們,現出了振奮之色。

如果小燕山真藏有高句麗伏兵,並於今夜找出的話,那可是一等功啊,這不僅僅是加官進爵,在財物美女的分配上也享有優先權,他們對明軍分美人兒的傳統羨豔不己。

丁檢趕緊拱手:“請大王放心,咱們這些人,八成都是幽州百姓,習慣了在山野中奔跑,一夜工夫雖不敢說把小燕山搜遍,但搜個六七分不成問題。”

楊彥叮囑道:“你們準備下,從後寨繞出去,小心爲上,匆要暴露行蹤,孤再讓候昭領三十名兄弟跟隨。”

“諾!”

衆人施禮離去。

第二八四章 拿楊彥立威第一零三章 吳中幽蘭第七十章 明春土斷第四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三八二章 以守應變第四八六章 進吳王第八三五章 南下建康第六六六章 再逢石虎第二七五章 太子暗棋第四七一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六三三章 今日李雄第七六五章 城下斬俘第二七四章 撕裂疤痕第七二二章 羯趙朝會第十七章 陸納再來第五二七章 桓彝第八一四章 全軍潰敗第六五五章 發酒瘋第五五零章 屠各朗第六五八章 爲國死節第四八四章 迎娶巧娘第五二七章 桓彝第四八七章 餘姚虞氏第四二九章 決戰在即第三三五章 含恨退去第六七五章 家業難撐第二八二章 促人好事第二零五章 郗璇去郯城第五六九章 陶侃立場第三四四章 堅壁清野第五十八章 大功告成第九十九章 再回鹽市第六九六章 秘密求見第三二二章 走爲上計第三六六章 形勢逆轉第八一六章 雙雙洞房第三七七章 石虎移營第八一八章 楊彥插手第五五二章 任讓毒計第五六零章 無人出戰第一二一章 身在寶山不識寶第六三八章 李雄心聲第七十二章 晉陵萬戶第四九四章 裴妃宮婢第七九四章 慕容不至第七六九章 殺入宮城第三七九章 萬馬過河第一三四章 種硝第四九三章 天文學第八零二章 慕容皝隕第七二九章 巧舌如簧第八十九章 啐一臉第一八四章 戰爭準備第三五零章 服喪十日第一六九章 追贈沈勁第三五八章 俘獲慕容皝第一三一章 期貨概述第三四零章 荀華生了第六三六章 楊彥斷案第六一三章 鷸蚌相爭第三八八章 營伎第四八二章 將作大匠第六三二章 治蜀之策第一零四章 楊彥之請第一八二章 回交育種第六五九章 關中韋氏第三五一章 豪華陣容第二四二章 錢鳳登門第七三零章 江東亂局第五一二章 竹甲之威第五七二章 宋褘的原罪第六二零章 朝會決議第三九一章 爲天子獻禮第二六八章 齋醮科儀第四七五章 乞活投降第三五九章 不收分文第一六八章 四輪馬車第七五四章 欲加之罪第八章 診病斷脈第五二五章 袁耽的出路第七六三章 全軍潰逃第五一零章 大封陶氏第七一四章 鮮卑舉義第一四一章 天助我也第二三七章 東海水晶礦第六二零章 朝會決議第一七四章 南士心聲第四八八章 再赴郯城第六五五章 發酒瘋第七七五章 誅徐光第六三八章 李雄心聲第八三一章 空頭支票第九十二章 接回巧娘第二六零章 桓溫第三二六章 兌船第二七一章 新立道門第六零二章 決戰姑孰第一零六章 前路艱險第二六五章 葛洪登門第三六三章 嗣東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