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六章 最後一搏

(謝謝好友東海令狐沖的月票~~)

錢鳳越想越懊惱,猛拍了下腦門,不禁望向了楊彥,正對楊彥那笑吟吟的目光,心裡又有了些不安。

楊彥擺了擺手,笑道:“無妨,智者千慮,終有一失,若非錢士儀思慮不周,孤哪能輕易得此數萬精兵良將,不過諸胡南下之事大意不得,繼續說。”

錢鳳鬆了口氣,又道:“因諸胡情報難以獲得,大王不妨設定明冬便是諸胡南下之期,而在明冬之前,大王須取下益州,北上秦雍,威脅劉曜,如此一來,諸胡既使南下,亦不會走青兗一線,只會聚集關中,與大王決戰,故大王須抓緊時間,攻滅成國,至遲不得晚於明春。”

說着,錢鳳現出了一絲躍躍欲試之色,想說什麼,又難以啓齒。

楊彥點點頭道:“入蜀的關鍵,在於江州與巴東,這樣罷,孤命你爲平虜將軍,待得夷道的糧草物資運來,領三萬軍攻打江州,孤攻巴東,與你於江州會師,以一月爲期,可有問題?“

錢鳳渾身微震,他想說的,正是領軍攻打江州或巴東之一,只是考慮到降將的身份,又是剛降,才欲言又止,生怕被楊彥婉拒,心裡留下芥蒂。

卻是沒料到,楊彥竟如此豁達大度,一種士爲知己者死的情緒立刻涌上了心頭。

“鳳領命!”

錢鳳深吸了口氣,但聲音仍有些哽咽。

楊彥環視一圈,又道:“你等家眷雖多在江州,但無須着急,王處仲是個明白人,理該不至於做出過激之事。“

一衆降將想想也是,一方面是王敦和楊彥沒有私仇,既便王敦降了,最多投閒置散,楊彥並不會拿王敦如何,王敦也不會不給自己留條退路。

另一方面是法不責衆,幾萬人投降,牽涉到幾萬個家庭,數十萬男女老幼,無論是誰,在做出不理智的決定前,都得掂量掂量。

……

因錢鳳被委以重任,一干降將,乃至降卒都心頭大定,楊彥也不擔心錢鳳會反覆,甚至爲了更示信任,於三日後,魏乂與郭誦帶着夷道的糧草物資趕來之時,並未給錢鳳配騎兵,讓他領三萬純荊襄降卒,去往江州。

畢竟梁州多山,沿途幾乎不會遇上遭遇戰,有沒有騎兵的的意義不大,而且騎兵是明軍老卒,讓騎兵跟着,難免會讓錢鳳有一種被監視的感覺,索性任其放手施爲。

當然了,把錢鳳支走,也是考慮到了安全因素,楊彥身邊,只有一萬多騎兵,而降卒的數量達三倍之多,要說短短兩三天就讓降卒歸心,那是不可能的,安全問題始終不能忽視。

錢鳳領着三萬卒離去,首先是身邊少了個搞陰謀詭計的專家,其次是降卒去了大半,明軍在數量上不再處於劣勢,表面力量的對比變化,會讓人熄了不該有的心思。

楊彥則在同一日,領着餘下的近三萬卒,向巴東進發。

由夷陵至江州,約一千兩百里,又有一月之期,錢鳳不願失約,時間還是很緊,而由夷陵去巴東,僅五百里,因此與錢鳳相反,楊彥不用太過於趕路。

同時楊彥發佈了兩道命令,一命於藥從襄陽領軍去江州,再命蔣炎趁着冬季水淺,派出船隻往上游勘探長江三峽,逐一炸燬航道中的暗礁或礁石,力保航道的暢通。

其實以現有的條件,即便航道暢通,也只能保證冬春季節行船,夏秋的水位要比冬春高上數丈,波濤洶涌,勢如奔馬,在三峽中行船,幾乎是十船九翻。

曾有記載,清末有蒸汽船從上海出發,上溯長江勘探源頭,卻在駛到了泄灘(今湖北秭歸)的時候,蒸汽船那強勁的動力都不管用,在洶涌的波濤中寸步難行,只能靠岸拉縴,緩慢上行,而泄灘的長度僅130米。

李白著名的詩句,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是不符合事實的,因爲冬春時節,江水流速緩慢,一日之間不可能從白帝城順流而下至江陵,而到了夏秋時節,又江水洶涌,乘船下江陵,形同於把腦袋別褲腰帶上。

楊彥只希望於冬春時節,充分利用長江航道,打通上至巴蜀,下至建康、京口的水運往來。

就在楊彥與錢鳳分別領軍前行的次日,李班和李驤也領着一路收攏來的八千多殘兵敗將逃到了魚復(今重慶奉節)附近,直接南下是巴東,繼續西進,再沿着大江折向西南,可抵江州。

看着身後疲憊不堪,且士氣低迷的軍士,李驤欲哭無淚,如果不是穿行在山區,恐怕軍卒能全部逃散,但他仍是揮了揮手:“全軍就地休整一個時辰!”

“諾!”

零零散散的應答聲傳來。

雖然逃的倉皇,丟失了全部的輜重糧草,但山區物產豐富,勤快些餓不死人。

有人去拾柴,有人去打獵,有人去附近的溪澗捕魚,還有經驗豐富的老卒,在山上挖着野菜和一些可食用的根莖及蘑菇之類。

李班靠在樹上,兩眼發呆,還不時回頭看,生怕有荊襄軍突然出現,雖然這個舉動每次都是徒勞無益,卻是本能,又因人最恐懼的是不可知的未來,讓他始終難以心安,於是問道:“叔祖,爲何不見錢士儀在後追趕?”

“這……”

李驤也是不解,這麼久過去,都沒見到追兵,不合常理啊!

周圍的部將亦是面面相覦,他們也覺得不可思議,錢鳳上哪了?

一名部將忍不住道:“要不派人回頭探探?”

“不可,不可,或是錢鳳不熟悉道路,追丟了孤,若派出細作被他發現,豈非給了他順藤摸瓜,一路追來的機會?“

李班連忙搖頭。

他的狀態有如驚弓之鳥,稍有風吹草動便緊張不己,哪敢多事?

衆將也七嘴八舌的猜測着錢鳳的去向,突有一人猛拍腦門,恍然大悟道:“莫非是錢鳳見好就收,回了夷道?畢竟王敦失了姑孰,武昌危矣。”

李驤略一尋思,搖搖頭道:“絕無可能,王敦失了姑孰,水軍又大敗,僅憑着人多勢衆難以守住武昌,故錢鳳纔會向我軍進攻,圖謀巴蜀,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他只能取巴東與江州,再以大軍入蜀。“

”噢!“

又一名部將後怕般的叫道:”錢鳳必是去了巴東,幸得我等未按原路返回,否則必被他追上啊!“

衆將陸續點頭,認同了這個猜測,李班也道:”那我等直接去江州,免得遇到錢鳳!“

”不妥!“

李驤猛一揮手:”錢鳳早晚要去江州,以我軍之現狀,江州必失,若是再退,便是漢安(今四川內江),那已是益州了啊,從漢安往成都,一路坦途,故我等實是退無可退,不如去往巴東,我軍尚有近九千卒,並非沒有一戰之力,想那錢鳳絕料不到我軍會重振旗鼓,或可突襲於他,反敗爲勝!“

衆將都爲李驤這大膽的提議而震驚,再去和荊襄軍作戰?

一時之間,空氣有如凝滯了般,憋悶異常。

李班也是猛一個哆嗦,他的內心,已經填滿了對荊襄軍的恐懼,剛要說不,可是面對着李驤那嚴厲的目光,又被硬生生的堵了回去。

李驤沉聲道:“此策乃是置之死地而後生,有心算無心之下,未必不可成,這是我大成的機會,也是太子的機會,望太子切莫自誤,留污名於青史。”

李班能聽出箇中的意味,自己吃了敗仗,既便回了成都,太子之位也不保,只能死裡求活,搏一搏,如能大破荊襄軍的話,或可將功抵過。

“也罷!”

李班深吸了口氣道:“就依太傅之言,不過……若是荊襄軍分兵,一取江州,一取巴東,又該如何?”

“哈哈~~”

李驤哈哈一笑:“那真是天助我也,待破了巴東之敵,便急往江州,只須江州能守上十天半個月,可裡外夾擊,荊襄軍必沒!“

第四十七章 趙軍前來第三八九章 苦口婆心第七零三章 逃亡日漸第六二六章 李雄敗逃第五十六章 林中設伏第四一二章 荀灌留信第二三一章 效明主於微末第四八四章 迎娶巧娘第三五零章 服喪十日第六七九章 劫糧第一九四章 形勢複雜第七七九章 徐龕病危第七二零章 大族來訪第五五五章 文藝女青年第二三八章 以女爲妾第八十章 父女夜話第一零零章 吏部難登第五八零章 忍痛割愛第一八三章 沈充餘澤第六四八章 仇池國亡第一五九章 終回下邳第三三零章 徐龕投降第一四七章 去琅琊第七八七章 誰當太傅第六六零章 黃河封凍第一九三章 兵至樑父第三十九章 曾作女郎來第八一五章 攻破平壤第四六五章 退避三舍第二七四章 撕裂疤痕第三十四章 壓榨出油第四零九章 拒婚第一五六章 不戰自潰第二五二章 一家三口第四二九章 決戰在即第七四五章 撈鐵牛第八章 診病斷脈第一一零章 隊列訓練第五八三章 算緡之禍第一一二章 戰爭腳步第三零八章 全城投降第三二零章 勝利班師第六四八章 仇池國亡第四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五零章 發動進攻第五十三章 馬陵山拒敵第二章 路遇葛洪第三三四章 裴妃有了第七八二章 強作說和第一三三章 清河崔氏第六三零章 退回第六零二章 決戰姑孰第六五八章 爲國死節第二九二章 收留刁協第七九一章 國野制第四九四章 裴妃宮婢第六二三章 象兵來攻第十八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七七五章 誅徐光第七三零章 江東亂局第三七三章 不掩厭惡第四六七章 王敦上岸第八二六章 三駁摩尼第一三八章 紈絝淮北行第四三六章 橫劍自刎第八一七章 狂暴吐真言第十六章 拒爲門客第二一七章 石虎到來第六七三章 建章前殿第一一七章 生俘閻平第五零八章 舌戰顧陸第六零三章 逆轉劣勢第八零一章 河畔中伏第二四二章 錢鳳登門第四二四章 收穫滿滿第五二六章 江袁娛樂第二一二章 孔萇兵至第一六八章 四輪馬車第八二二章 晾他兩天第九十四章 不爲祖逖第七九五章 趁夜燒田第六三一章 開城出降第八零四章 再度聯手第五四一章 進攻山頭第一三五章 劉遐奏章第七七七章 慕容對策第三一七章 全面來攻第一四七章 去琅琊第一七二章 回孃家第四四四章 大獲豐收第三零三章 兵發孫家第三九七章 攔河索沉第二零四章 寧爲漢家犬第一六一章 顛倒黑白第四八七章 餘姚虞氏第六六七章 石虎心計第六零零章 弒羽而歸第四九八章 皇后人選第六四零章 陣前交涉第四五八章 惡意中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