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15181593

李時珍(1518~1593)

李時珍(1518~1593)

明代醫家。字東璧,晚號瀕湖老人。蘄州(今湖北蘄春)人。世業醫。父李言聞系當地名醫。幼習儒,後從醫。曾精研古籍及醫典,並親自上山採藥,收集民間的經驗。有感於歷代本草謬說多,遂參考文獻800餘種,結合實踐,歷時27年,撰成《本草綱目》52卷。在醫理方面受金元四大家影響。對脈學、經絡也有研究,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流傳於世;而《五臟圖論》、《命門考》等醫著已佚。

時珍

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湖北蘄(今湖北省蘄春縣)人,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他家世代業醫,祖父是“鈴醫”。父親名聞,號月池,是當地名醫。那時,民間醫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紳的欺侮。因此,父親決定讓二兒子李時珍讀書應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頭地。李時珍自小體弱多病,然而性格剛直純真,對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怎麼也學不進去。自十四歲中了秀才後九年,三次到武昌考舉人,都落第了。於是,他放棄了科舉作官的打算,專心學醫,於是求父親說:“我今年二十三歲了,老是考不上,您還是讓我學醫吧!”並且表示了這樣的決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實面前終於醒悟了,同意兒子的要求,並精心地教他。不幾年,李時珍果然成 很有名望的醫生。大約到了三十八歲,就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三年後,又被推薦上京任太醫院判。太醫院是專爲宮廷服務的醫療機構,當時,被一些庸醫弄得烏煙瘴氣。只任職一年,李便辭職回鄉。

在這十幾年中,李時珍閱讀了大量古醫籍,又經過臨牀實踐發現古代的本草書籍,“品數既煩,名稱多雜。或一物析爲二三,或二物混爲一品”(《明外史本傳》)。特別是許多毒性藥品,竟被認爲可以“久服延年”,因而遺禍無窮。於是,他決心要重新編纂一部本草書籍。三十一歲那年,他就開始醞釀,爲了“窮搜博採”,讀了大量參考書。家藏的書讀完了,就利用行醫的機會,向本鄉豪門大戶借。後來,進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醫院,讀的書就更多,簡直成了“書迷”。他自述“長耽嗜典籍,若啖蔗飴”(《本草綱目》原序)。顧景星在《李時珍傳》裡,也贊他“讀書十年,不出戶庭,博學無所弗瞡”。確實如此,他不但讀了八百餘種上萬卷醫書,而且看過不少歷史、地理和文學名著,敦煌的經史鉅作,他遍讀了;幾個古代偉大詩人的全集也都仔細鑽研過。他還摘錄了大量有關醫藥學的詩句。這些詩句給了他許多真實有用的醫藥學知識,幫助他糾正了前人在醫藥學上的許多謬誤。如古代醫書中,常常出現“鶩與鳧”。它們指的是什麼?是否有區別?歷代藥物學家衆說紛紜,爭論不休。李時珍摘引屈原《離騷》中的“將與雞鶩爭食乎”,“將泛乎若水中之鳧乎”兩句,指出詩人把“鶩”與“鳧”對舉並稱,就是它們不是同一種禽鳥的明證。他又根據詩中對它們不同生活環境的描繪,證明“鶩”是家鴨,“鳧”是野鴨子,藥性不同。屈原的詩賦,竟成了李時珍考證藥物名實的雄辯依據。

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最使李時珍頭痛的就是由於藥名混雜,往往弄不清藥物的形狀生長的情況。過去的本草書,雖然作了反覆的解釋,但是由於有些作者沒有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而是在書本上抄來抄去在“紙上猜度”,所以越解釋越糊塗,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藥物遠志,南北朝著名醫藥學家陶弘景說它是小草,象麻黃,但顏色青,開白花,宋代馬志卻認爲它象大青,並責備陶弘景根本不認識遠志。又如狗脊一藥,有的說它象萆薢,有的說它象拔葜,有的又說它象貫衆,說法很不一致。類似此情況很多,李時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擱下筆來。這些難題該怎樣解決呢?在他父親的啓示下,李時珍認識到,“讀萬卷書”固然需要,但“行萬里路”更不可少。於是,他既“蒐羅百氏”,又“採訪四方”,深入實際進行調查。

李時珍穿上草鞋,背起藥筐,在徒弟龐憲、兒子建元的伴隨下,遠涉深山曠野,遍訪名醫宿儒,搜求民間驗方,觀察和收集藥物標本。他首先在家鄉蘄州一帶採訪。後來,他多次出外採訪。除湖廣外,還到過江西、江蘇、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過。盛產藥材的江西廬山和南京的攝山、茅山、牛首山,估計也有他的足跡。後人爲此寫了“遠窮僻壤之產,險探麓之華”的詩句,反映他遠途跋涉,四方採訪的生活。

李時珍每到一地,就虛心向各式各樣的人物請求。其中有采藥的,有種田的,捕魚的,砍柴的,打獵的。熱情地幫助他了解各種各樣的藥物。

比如蕓薹,是治病常用的藥。但究竟是什麼樣的?《神農本草經》說不明白,各家註釋也搞不清楚。李時珍問一個種菜的老人,在他指點下,又察了實物,才知道蕓薹,實際上就是油菜。這種植物,頭一年下種,第二年開花,種子可以榨油,於是,這種藥物,便在他的《本草綱目》中一清二楚地註解出來了。

在四處採訪中,或在自己的藥圃裡,李時珍都非常注意觀察藥物的形態和生長情況。蘄蛇,即蘄州產的白花蛇。這種藥有醫治風痹、驚搐、癬癩等功用。李時珍早就研究它。但開始,只從蛇販子那裡觀察。內行人提醒他,那是從江南興國州山裡捕來的,不是真的蘄蛇。那麼真正蘄蛇的樣子又是怎麼樣的呢?他請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訴他,蘄蛇牙尖有劇毒。人被咬傷,要立即截肢,否則就中毒死亡。在治療上述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貴重。州官逼着羣衆冒着生命危險去捉,以便向皇帝進貢。蘄州那麼大,其實只有城北龍峰山上纔有真正的蘄蛇。李時珍追根究底,要親眼觀察蘄蛇,於是請捕蛇人帶他上了龍峰山上。那裡有個狻猊洞,洞周圍怪石嶙峋,灌木叢生。纏繞在灌木上的石南藤,舉目皆是。蘄蛇喜歡吃石南藤的花葉,所以生活在這一帶。李時珍置危險於度外,到處尋找。在捕蛇人的幫助下,終於親眼看見了蘄蛇,並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過程。由於這樣深入實際調查過,後來他在《本草綱目》寫到白花蛇時,就得心應手,說得簡明準確。說蘄蛇的形態是:“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脅有二十四個方勝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長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長一二分,腸形如連珠”;說蘄蛇的捕捉和製作過程是:“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葉,人以此尋獲。先撒沙土一把,則蟠而不動,以叉取之。用繩懸起, 刀破腹去腸物,則反尾洗滌其腹,蓋護創爾,乃以竹支定,屈曲盤起,扎縛炕幹。”同時,也搞清了蘄蛇與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出蘄地者,雖乾枯而眼光不陷,他處者則否矣。”這樣清楚地敘述蘄蛇各種情況,當然是得力於實地調查的細緻。

李時珍瞭解藥物,並不滿足於走馬看花式的調查,而是一一採視,對着實物進行比較覈對。這樣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藥物。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一一採視,頗得其真”,“羅列諸品,反覆諦視”

當時,太和山五龍宮產的“榔梅”,被道士們說成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果”。他們每年採摘回來,進貢皇帝。官府嚴禁其他人採摘。李時珍不信道士們的鬼話,要親自採來試試,看看它究竟有什麼攻效。於是,他不顧道士們的反對,竟冒險採了一個。經研究,發現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樣,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種變了形的榆樹的果實,並沒有什麼特殊攻效。

鯪鯉,即今天說的穿山甲,是常用的中藥。陶弘景說它能水陸兩棲,白天爬上巖來,張開鱗甲,裝出死了的樣子,引誘螞蟻進入甲內,再閉上鱗甲,潛入水中,然後開甲讓螞蟻浮出,再吞食。爲了瞭解陶弘景的說法是否對頭,李時珍親自上山去觀察。並在樵夫、獵人的幫助下,捉到了一隻穿山甲。從它的胃裡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螞蟻,證實穿山甲動物這點,陶弘景是說對了。不過,從觀察中,他發現穿山甲食蟻時,是搔開蟻穴,進行舐食,而不是誘蟻入甲,下水吞食,李時珍肯定了陶弘景對的一面,糾正了其錯誤之處。

就這樣,李時珍經過長期的艱苦的實地調查,搞清了藥物的許多疑難問題,於萬曆戊寅年(公元一五七八年)完成了《本草綱目》編寫工作。全書約有190萬字,五十二卷,載藥一千八百九十二種,新增藥物三百七十四種,載方一萬多個,附圖一千多幅,成了我國藥物學的空前鉅著。其中糾正前人錯誤甚多,在動植物分類學等許多方面有突出成就,並對其他有關的學科(生物學、化學、礦物學,地質學,天文學等等)也做出貢獻。達爾文稱讚它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明世宗即位四十幾年,盡情享樂,但是他又擔心自己一天天衰老下去,有朝一日死掉,

快活日子就過不下去。於是,他就千方百計尋找一種長生不老的藥方。

公元1556年,朝廷下令各地官吏推薦名醫。當時封在武昌的楚王,把正在王府裡的

醫生李時珍薦給太醫院。李時珍是蘄州(今湖北蘄春,蘄音qí)人。他的祖父、父親都當

過醫生。父親李言聞對藥草很有研究,李時珍從小受父親的影響,常常跟小夥伴一起上山採

集各種藥草。日子一長,他能認得各種草木的名稱,還能知道什麼草能治什麼病。他的醫藥

知識漸漸豐富起來。

但是,在那個日子裡,做一個普通醫生是被上層社會看不起的。李言聞自己是醫生,卻

要李時珍讀書應科舉考試。李時珍在父親督促下,在十四歲那年考中秀才,但是以後參加舉

人考試,三次都沒有考中。別人都替他可惜,李時珍卻並不因此失望。他的志願是做個替百

姓治病的好醫生。

打那時候起,李時珍就一心一意跟他父親學醫。正好在這一年,他的家鄉發生一場大水

災,水退以後,又流行疫病,生病的都是沒錢的窮百姓。李時珍家並不寬裕,但是父子倆都

很同情窮人,窮人找他們看病,他們都悉心醫治,不計報酬。老百姓認爲他們醫術高明,治

病熱心,都很感激他們。

李時珍爲了研究醫術,讀了許多古代的醫書。我國古代很早就有了醫書。漢朝人寫過一

本《神農本草經》,以後一千多年,不斷出了許多新的醫書。李時珍常常替當地的王公貴族

看病,那些貴族家裡藏書不少,李時珍就靠他行醫看病的方便,向王公貴族家借圖書看。這

樣一來,他的學問就越來越豐富,醫術也越來越高明瞭。

李時珍的名氣越來越響,被他看好病的人,到處宣傳李醫生好。附近州縣得病的人,也

趕來請李時珍看病。

有一次,楚王的兒子得了一種抽風的病。楚王府雖然也有醫官,但是誰都沒法治好。這

孩子是楚王的命根子,楚王怎麼不着急?有人告訴楚王,只有找李時珍,才能治好這種病。

楚王趕快派人把李時珍請到王府。李時珍一看病人的臉色,再按了按脈,就知道孩子得的這

種抽風病是腸胃病引起的。他開個調理腸胃的藥方,叫人上藥鋪抓了藥。楚王的兒子一吃

藥,病就全好了。

楚王十分高興,再三挽留李時珍在楚王府呆下來。沒有多少日子,正碰上朝廷徵求人

才。楚王爲了討好明世宗,就把李時珍推薦到北京太醫院去。

太醫院本來是國家最高的醫療機構。可是在那時候,明世宗對真正的醫學並不重視,卻

迷信一批騙人的方士,在宮裡做道場,鍊金丹,想憑這些辦法使自己長生不老。李時珍是一

個正直的醫生,看不慣那種烏煙瘴氣的環境。他在太醫院呆了一年,就辭職回家。

李時珍辭去官職,回家的路上,順便遊歷了許多名山勝地。他上山不是爲了欣賞景色,

而是爲了採草藥,研究各種草木的藥用性質。有一次,他到均州(今湖北均縣)的武當山

去,聽說那裡產一種榔梅,吃了能使人返老還童,人們把它稱作“仙果”。宮廷的貴族都把

它當作寶貝一樣,要地方官吏年年進貢,並且禁止百姓採摘。李時珍可並不相信真有什麼仙

果。爲了弄清真相,他冒着危險,攀登懸崖峭壁,採到了一顆榔梅,帶回家鄉。經過他詳細

研究,才知道那種果子只不過像一般梅子一樣,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根本談不上什麼“仙

果”。

李時珍從長期的醫療工作和採集藥物的過程中,得到了不少科學的資料。他發現古代醫

書上的記載,有不少錯誤;再說,經過那麼多年代,人們又陸續發現了許多古代書上沒有記

載過的藥草。他就決心編寫一本新的完備的藥書。辭職回家以後,他花了將近三十年的時

間,寫成了著名的醫藥著作《本草綱目》。在這本書裡,一共記錄了一千八百九十二種藥,

收集了一萬多個藥方,爲發展祖國的醫藥科學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本草綱目》出版以後,一直流傳到全世界,已經被翻譯成日文、德文、英文、法文、

俄文、拉丁文等許多種文字,在世界醫藥界中zhan有重要的地位。

至於那個迷信煉丹、一心想長生不老的明世宗,不但沒有能長生不老,卻因爲誤服了有

毒的“金丹”,丟了性命。明世宗死後,他的兒子朱載垕(音hòu)即位,就是明穆宗。

第300章 宋乙鳳湯克寬1573第137章 無力第282章 違法亂紀第300章 宋乙鳳第307章 - 青詞宰相第62章 套子第250章 爭風第36章 約翰.法雷爾第279章 有大風!第231章 明朝海防第165章 水晶棺盧鏜1505-1577第80章 我逃!第46章 法魯南的主張第320章 - 抗倭之騎鐵隊戰海瑞1514-1587第154章 運金第331章 - 以後第286章 與高手過招袁崇煥1584-1630第47章 葡戰一第192章 強者時代第299章 男牢女牢第318章 - 抗倭之廣州炮戰第253章 華梅第306章 - 趙子龍的黑槍第9章 美人魚的歌唱第98章 大陸戰爭第328章 - 水神之怒第107章 情色戰爭四第105章 情色戰爭二第126章 航2終章第105章 情色戰爭二第178章 賣人第166章 金制死人面具第225章 快成俘虜第20章 誰人掌握正義?第148章 處女第191章 亂情第103章 沙漠戰爭四第191章 亂情第158章 猶太的魔劍第202章 編制與裝備第260章 滯留袁崇煥1584-1630第70章 連戰八第224章 怒髮衝冠第310章 - 紅夷大炮第103章 沙漠戰爭四戚繼光15281588第318章 - 抗倭之跳蕩騎戰第32章 暴亂第150章 背德魔鎧第92章 捧殺第217章 鐵甲防禦第72章 兄弟第16章 精準炮術第312章 - 十萬火急第51章 收服第206章 戰列線戰鬥艦第305章 - 梅蘭梅蘭我愛你第312章 - 十萬火急第140章 勢力範圍第165章 水晶棺2 代艦炮設定第100章 沙漠戰爭一第144章 霸主之證第19章 土人第20章 誰人掌握正義?張居正1525一1582第159章 跳水第232章 《里斯本條約》第275章 福建龍第173章 十三杯第173章 十三杯第105章 情色戰爭二第107章 情色戰爭四第62章 套子第9章 美人魚的歌唱航v設定第200章 將之將第110章 猛虎走第189章 再而三航v設定第92章 捧殺第226章 如果非要選第227章 落月弓第235章 物價飛漲航v設定第117章 排行榜第199章 上岸的海盜第299章 男牢女牢第23章 肚皮舞第132章 遭遇戰第166章 金制死人面具第41章 *級的威力第115章 勝2 代配角設定第54章 戰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