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節。
在大縉朝,嫦娥奔月的故事也是存在的。
卻沒有月餅一說。
所以錦繡在現成沒有買到現成的月餅。
中秋節,這兒的人時興的是吃鴨肉。
也不知道什麼來由,反正今天鴨子是賣瘋了。
錦繡也湊熱鬧去買了兩隻又肥又大的鴨子,花了足足二百文錢。
又買了些家裡快用完了的佐料什麼的。
她想吃月餅,這兒沒有賣的,她就買了些麪粉,冰糖、核桃、葵花籽、黑芝麻、杏仁、白芝麻等東西,打算自己做一些來吃。
這不,時間一轉,就到了中秋節了。
早上,一般都是隨便吃吃。
錦繡就把做飯的活計交給了吳氏和董氏,自己則領着二妞幾個女孩子縮在了自己的房間裡,準備跟她們一塊兒做月餅吃。
現代的月餅種類花式繁多,口味,花型,包裝,都各不相同。
然而那些可口美味的月餅都是需要現代工藝支撐的,錦繡都不會,她頂多,就會DIY個傳統月餅。
比如,五仁月餅。
今天錦繡要做的,就是由核桃仁、花生仁、葵花籽仁、杏仁、黑芝麻還有白芝麻做餡料的五仁月餅。
昨天,她就已經吩咐幾個孩子沒事的時候把核桃,花生,葵花籽剝好了,晚上的時候在鍋裡一一炒熟了,用研鉢先把花生,核桃,杏仁以及葵花籽研碎了,放入熟的糯米粉,糖,水,花生油,麥芽糖,調和均勻成柔.軟香甜的餡料。
現在,她們要做的就是先把皮料弄出來,然後包好,壓成月餅狀。
錦繡先取了糖漿,鹼水以及花生油混合在一起,調和均勻,一直攪拌到顏色變成渾濁狀。
然後加入買回來的麪粉,快速攪拌均勻成爲光亮的麪糰。
“三嬸,這是要做什麼呀?怎麼感覺像做饅頭,又像是做湯糰一樣,有皮料,還有餡料。”
四妞看着錦繡忙得滿頭大汗,急忙用手裡的帕子替錦繡擦了擦汗水,好奇的問道。
“都不是,等我做好了你們就知道了。”
香甜可口的五仁月餅,小時候就是她那一代人的最愛,到了這裡,孩子們零嘴更加匱乏的年代,月餅一定會更加受歡迎的。
所以,錦繡做的分量很足。
如果大家都喜歡的話,以後這月餅還能成爲一種他們家出門送人的特別禮物呢。
“這麼多面粉,得做多少啊?咱們能吃得完嗎?”
這怕得有六七斤麪粉,三嬸兒居然全做了。
那可是不少啊。
“吃不完,到時候你們怕是恨不得再來十斤麪粉的。”
說話間,皮料就揉好了,不過不急着包。
還得放到冷一點的地方醒一下面才行。
這大熱天的,溫度低的地方,怕是隻有井邊了。
錦繡便領着幾個孩子將麪糰裝在了瓦罐裡,用木盆把罐口給蓋嚴實了,放到了灣裡桑田上面的井水裡。
瓦罐不會進水,但又能夠傳遞溫差,比木盆什麼的強多了。
趁着這個檔口,錦繡便領着幾個孩子在井口附近挖了些折耳根,拿回家添上一碗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