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陶家村來說。
陶姜帶着他們的族人在那個村子已經落了戶,現在村子裡搭起來的主要還是土屋和茅草屋,好在夏天也不冷,至於青磚屋那要慢慢來。
而他們帶給孟初冬的第一個認知就是織魚網的技術。
造漁船需要的木頭是要經過晾曬的,沒有經過晾曬的木頭太潮了,水分含量高,不好用來做船的,所以那木頭陶姜都讓人從山上砍好了放在那裡曬着,但是織網卻可以提前去做。
孟初冬眼睜睜看着陶姜命人去砍了一堆他不認識的草回來,然後煮開了之後泡在水裡,將外面的葉子等等全部搓乾淨之後,留下一根根的麻,再搓成細細的麻繩,然後交給他們村裡的婦人編織成漁網。
若不是陶姜命人這樣去做,孟初冬根本就不知道這種植物竟然能做成漁網,做完了之後還相當的結實。
再往深了去想,如果陶姜他們一輩子都不從山裡出來,是不是這樣的知識就會被人遺忘,那些草長在那裡,誰也不知道它們可以被搓成麻繩,編織成漁網了?
那一刻,孟初冬對於季非夜的想法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將這樣的事情給季非夜一說,季非夜倒是點點頭,“不會的,這種生活中的常識,原本就是老百姓發現的,就算是被遺忘了,也總會有人去發現這樣的東西,怕的就是技藝的丟失。”
“我聽聞前朝的時候有一種緙絲的技藝,與現在的有些不同,但是現在好像就沒多少人會了,一想到那樣的技藝製作出來的精美絕倫的織物再也不能出現在世人面前,真的是很遺憾啊。”
孟初冬伸手替季非夜脫了外衣,讓她上牀坐着,然後將搖籃中的孩子抱到隔壁屋去。
如今孩子半夜醒來要喝奶,與其放在這邊將他們兩個吵醒,再把乳孃叫過來餵奶,還不如直接放在隔壁屋,讓翠縷和紅杏兩個輪番在隔壁屋照料,乳孃也睡在隔壁屋的外間,孩子醒了就直接把乳孃叫起來餵奶。
把孩子送過去之後,孟初冬自己也換下外衣,然後和季非夜一起躺到牀上。
“三娘,你接下來是想要做什麼嗎?”孟初冬覺得之前季非夜懷孕的時候,好像冒出過不少奇思妙想。
季非夜想了想,“夫君,你聽說過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句詩嗎?”
孟初冬搖搖頭,“未曾聽過,你想吃荔枝了?”
“不是,”季非夜想了想,“當初我想弄果園,但是後來還是完全交給了其他人,最終也只是釀些果酒罷了,倒是沒完全弄起來。”
“我想着,在泉州種桂圓和荔枝樹,不過不是我自己弄了,因爲它們生長比較慢,還得請專業的嫁接師傅過來,才能做到兩三年內開花,五六年內大量結果,但是桂圓乾和荔枝幹,荔枝酒什麼的,完全可以成爲這裡一個產品,乾貨也好往其他地方銷。”
季非夜看向孟初冬,“只要船來往方便,這些東西銷往北邊,根本不是問題,而且到那個時候,我相信大業老百姓的整體生活水平已經提高了,這些東西也能買得起了。”
孟初冬算了算,自己在泉州少也要呆五六年,這樣的話,正好能等到這些樹木結實的時候,當下點點頭,“如此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