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美周郎來了

周瑜二投孫策是張繡在後世所熟知的。不同的是歷史上周瑜拋棄的是袁術,這次卻是背棄自己而投江東。

周瑜上任居巢之後,張繡才進軍淮南的。等到張繡三戰而敗袁術佔據九江郡,又趁着廬江內亂席捲了袁術殘部和劉勳,整個淮南再無能抵擋張繡的勢力的時候,原袁術主薄閻象、長史楊弘、廬江從事劉曄各向淮南郡縣發出了通告文書,招降了淮南各個屬縣。

居巢縣在周瑜治下,也接受了張繡的統治。之後張繡重用名士袁渙,大肆整治淮南吏治。周瑜作爲居巢長也被袁渙召到壽春,甚至見到了張繡。

當時的筆試考覈設在袁術修建的地壇之上,袁渙出題主考,張繡一身戎裝作爲主審和監考。

記得當時袁渙唸到周瑜的名字,張繡轉過頭來和周瑜正好四目相對,只是片刻之後張繡卻移開了目光,但是周瑜卻是記下了那張捉迷不透的英武臉龐。

不管是明面上的筆試、面試,亦或是暗地裡的實地民心訪問調查,周瑜都順利通過袁渙對新一代官吏的審覈,再次正式被任命爲廬江郡居巢縣長。

漢制大縣之長稱爲“令”,即縣令。小縣稱爲“長”即縣長。居巢實際上已經達到了大縣的標準,但是中央朝廷與地方政權的政令不通使得編制更改極爲困難。所以周瑜還當了一段時間縣長。

一直等到重新走馬上任,張繡都不曾過多表露過對誰的青睞,周瑜也並沒有在這個新晉諸侯身上發現什麼閃光點,於是第一次邂逅便無事而終。

張繡一身山賊模樣亮身的時候,周瑜並沒有第一時間認出來。但是當晚上週瑜被張繡放出來,在月光下看到一身布衣的張三的時候,記憶裡一流的周瑜還是第一時間想起了宣威侯張繡。

山裡人平時不喜歡穿衣服。一方面氣候潮熱,而這個年代的布料太過於粗糙,不易於散熱散汗,而且在山林穿梭很容易被樹枝荊棘劃爛對於山民來說很珍貴的布衣。。

只有在晚上,蚊蟲肆虐或者天冷時,在村寨山洞裡面,山民們才穿上布衣。每逢蹲點埋伏殺人劫道時,山民們也會穿上布衣防止草叢裡面的蚊蟲叮咬。而且在這個冷兵器質地很差的年代,布衣還是能夠對一般的鈍刀有一定防禦作用的。再說反正每次劫道都會得到新的衣服,山民們此時倒也不甚在意布衣被荊棘劃爛。

穿一身粗糙但很乾潔的布衣的確實是張繡,周瑜只是觀察張繡走路的步伐和手勢便能發現這個“張三”不同於樸實隨性的山民太多。加上張繡身上自然散發出來的並不加以掩飾的氣勢,使得只是見過張繡一面的周瑜當即確定這就是現今雄踞淮南的平寇將軍、宣威侯張繡!

張繡一路上並不說話,只是帶着周瑜出了山村,朝着一座山頭走去。

出山門的時候杜老大注意到了,然而要是以往,杜老大一定會派兩個山民盯着張繡,防止女婿扔下自己女兒跑路。但是今天的杜老大卻是遲疑了好一會兒,到最後還是沒喚出聲,只是調轉了方向,走向自己女兒二丫的屋子。

杜老大每次都要有人跟着張繡,也毫不掩飾監視者的行跡。實際上監視者也從不避諱自己的使命。他們縱然打不過張繡,但是皮糙肉厚耐力超常的他們卻是完全可以一個人掩護,一個人撒開腳丫子回去報信。到時候杜老大並不介意在三百里茫茫大山展現丹陽山民爬山涉水的風采!

張繡發現這次後面沒人跟上來,但是他並沒有任何表情顯露。事實上張繡打算洞房花燭夜當晚或者第二天清晨就跑的,但是卻正是因爲那一夜洞房,改變了張繡的想法。

自己本來的打算就是去涇縣拿重金招攬祖郞,半路截下週瑜的。現在看來完全可以僱傭本地人幹這活嘛,雖然佣金是以自己的婚姻爲代價。

兩人走了將近半個時辰,終於爬上了張繡一個月前跳下山崖的那個陡峭山峰。

周瑜不明所以,張繡先朝着周瑜開口道:“此山三十餘丈高,朝河這面山嶙峋陡峭,山腳亂石叢生,貿然跳下必定死於非命。但是如果能夠縱越三丈,便能墜河而生。周公瑾,敢試否?”

周瑜眉宇皆張,此刻他從張繡口中濃濃的關中西涼話徹底斷定了張繡的身份,也判斷張繡這是試探他的膽氣,當下挺直高大雄長的身軀,揚目張脣:“有何不敢,人生本就應該一搏,若是如鼠輩一樣苟活,焉能稱得上大丈夫?莫說這區區三十丈,百仞高山吾也敢跳!”

末了周瑜忽然話鋒一轉:“但是諸如那等手中尚握十萬兵馬,尚有數郡之民擁護,卻因一次戰敗心生怯意而獻城而降之輩,卻是不配稱之爲頂天立地的大丈夫。要不是此人還有點血性,因爲被淫辱了遺孀蒙羞而發動了兵亂,此人都不足以稱之爲男兒!”

話語說到這兒,周瑜毫不掩飾對張繡的鄙視輕蔑之意,也直接說明了自己爲什麼繼袁術之後,還是瞧不上張繡,最後仍然選擇了草創基業的孫策。

而周瑜所說的這些,恰恰都是張繡本人最無奈最沒辦法解釋的地方。縱然自敗回壽春,降曹伊始張繡便各種爲發動兵變做準備,但是張繡所做的準備實在是他隱晦不爲人所知所瞭解。直到兵變爆發的那一刻,整個淮南也只有張繡一人洞悉全局,只有賈詡一人在事發那一刻猜到了張繡在幕後操縱了很多東西。

在張繡軍所有文武感嘆原來兵變這麼順利、這麼勢如破竹的時候,有誰知曉張繡爲這晚的氛圍暗地裡造了多久的勢?在曹軍諸將驚慌失措措手不及大罵張繡卑鄙無恥反覆無常的時候,又有誰知曉這一切都是張繡早早就設計好的。

精明如曹孟德,身爲當事人,幾乎一個晚上也是想明白了一切。但是他自然不會把這些說出去給誰聽,來以此顯示張繡的英武自己卻麻痹大意。而張繡自己也不可能“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自己渲染自己的英明神武。

事變的當事者們都看不到幕後的事情,而事外的旁觀者更是把這場兵變看成了一場因爲陰差陽錯偶然引發的兵變。把曹操“淫人妻”看成這一切事變的開始、看成了張繡對曹操不滿的開始,看成兵變的***。把兵變歸納爲簡簡單單一句話“張繡不滿曹操淫人妻而兵變”。而又從哪裡知道張繡卻是蓄謀已久,曹操暗通鄒氏只能算是一個藉口,一個張繡導演整場表演的花絮!

也許,這纔是真真正正的瞞天過海。要是所有人都能看到這個層次的話,張繡導演的騙局恐怕在曹操的精明多疑之下是很難成功上演成功的。

周瑜看不到張繡更深的層次,卻是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張繡爲壽春兵變做出的一切到底是多麼隱蔽,詮釋了張繡手段計謀到底多麼深沉,詮釋張繡對“萬萬沒想到”這句話的有多麼深刻的理解運用。

旁觀者一員的周瑜也是“萬萬沒想到”,他和其他旁觀者現在對張繡的看法還停留在於這只是一個因爲蘄陽兵敗而投降最後卻僥倖兵變成功的泛泛之輩!

尤其是張繡開始大肆興修壽春城,擺出了以堅城抵抗曹軍自保淮南的陣勢之後,周瑜更是把張繡當成了一個因爲一次蘄陽兵敗就不敢進取只顧自保的外勇內怯之徒。

不光周瑜這麼以爲,事實上週瑜只是現在天下人對張繡看法的一個代表者。聰慧如廬江劉曄,到現在卻也是隻當張繡走了一個狗屎運,因爲抓到了曹操“淫人妻”這個道義上絕對禁忌的命門才得以重新位列天下諸侯之位。

沒人知道哥的傳說,誤解也罷,笑我怯懦懼戰也罷,張繡並不過多在意這些東西。實際上在意瞭解釋了又如何,這種事情向來就不是用嘴能說清白的。

所以此刻張繡並不因爲周瑜的輕蔑而忿怒,甚至相反,他因爲自己的瞞天過海連周瑜都騙過了而暗自爽快不已。

張繡不說話,只是向後倒退着。見狀周瑜不禁輕笑道:“怎麼,只敢要求被俘之人跳崖,自己卻遠離險地,這還是男人所爲嗎?”

張繡還是一臉平靜,眼神只是平視,不曾多看周瑜。雙手卻解開自己穿的布衣,脫下之後一絲不掛站在月光之下。

仍舊不說一句話,張繡忽然蹬地起跑,直直衝向山崖,在周瑜的瞠目結舌之中,直接縱身躍下夜色下的山崖。

周瑜終於不在口出輕蔑話語,站在山崖之上看下去,卻見張繡正落入大河之中,在月光之下濺起璀璨浪花。

шшш●т tκa n●CΟ

再轉頭看看山頂左右,便無一人。若是此時逃跑,成功機率可是相當大的。雖說周瑜不熟悉這丹陽山道溪河,但是熟習行軍作戰的周瑜自有辦法逃脫。

河水中張繡冒了頭,朝着周瑜喊出了周瑜一分鐘之前的原話:“人生本就應該一搏,若是如鼠輩一樣苟活,焉能稱得上大丈夫?莫說這區區三十丈,百仞高山吾也敢跳!”

冷靜睿智的周大都督瞬間動起手解開自己的衣帶,一邊查看陡崖的寬度。最後還是決定學着張繡的樣子,加助跑跳下山崖。

看着周瑜的小白臉從山頂收回去,水裡仰望的張繡心裡也打鼓,這貨要是趁機跑了自己做的一切可就都白費了,包括獻出自己的貞潔娶了那個二丫。

不過幾秒鐘之後,就看見一條白花花的身影在皎潔的月光之下在山崖之上縱越而出,做着拋物線落體運動。

美周郎來了!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輔流民第三百零一章 江州都督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出同門第二百零四章 泰山之戰三第八十七章 查無此人第九十六章 姣好的女眷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儒用兵第二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袁夫人第四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零二章 政治犧牲品第一百五十二章 吸取了教訓的孫伯符第一百五十一章 宛陵之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按耐不住第五十七章 暴風雨的前奏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二百九十章 錦官城第二百五十八章 軍法森嚴第二百五十一章 西陵大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借船伐吳第三十一章 明槍易躲第一百二十一章 借船伐吳第一百三十九章 吳郡紈絝第一百零八章 鐵騎vs狼騎第二百一十七章 安天命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七章 遊俠兒李通第一百七十二章 挾持人質第二百三十九章 邾城之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渙之幹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書達理第三百二十九章 中領軍第八十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邁昏聵第十章 收無賴耍流氓第一百一十一章 猿臂神射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鴿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家宴第二百七十八章 在一起第三百一十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言之鑿鑿第二百九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七十六章 過河雜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按耐不住第八十二章 毒士鬼才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死我活第一百九十一章 犯蠢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而後立第二百九十七章 先入爲主第一百五十九章 祥和與肅穆第一百六十六章 嫁一賠一第三十七章 無言侍女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三百一十七章 交州士家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蛇鼠一窩第八十七章 查無此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四十八章 此心微涼第二百九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鬧洞房第二百八十章 珠璧聯合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鮮出爐第二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七十六章 百年基業第二百五十一章 西陵大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邾城之戰第四十九章 右手刺客第二百七十四章 廢儒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五十六章 曹操和曹軍的瘋狂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寧舉薦第八十三章 私兵飛熊第一百四十九章 將卑鄙進行到底第三百二十一章 樂進VS劉鐵嗓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馬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亂世奸雄第一百四十章 宋憲大敗第一百五十一章 宛陵之戰第二十六章 竊聽風雲第五十二章 重回歷史軌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個小毛孩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零九章 似乎無懸念第二百七十三章 廢鄉老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徵曹操第二百八十三章 傳業授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註定的戰局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書達理第二百八十七章 的盧馬第三百二十章 楚國老兵第二百零四章 泰山之戰三第九十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廢儒第八十三章 私兵飛熊第二十八章 亂點鴛鴦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