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呼籲比較多的辦法,是希望上級管理部門加強監管。面對人數衆多的低素質從業人員,上級管理部門監管的難度確實比較大……歸根到底,還是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撥更多的專項款,很可能是一筆龐大的財政支出,在目前的國情下,很多地方都要用錢、都要投入的情況下,想讓上級主管部門把錢用到這方面,恐怕不太現實。”
“也有人提出設定幼師收入補償制度,通過提高待遇彌補幼師心理落差以增強職業認同感,甚至通過職稱評定等方式將幼師納入教育系統進行統一管理,對幼師上崗進行資格審查、定期考覈、不定期淘汰等等。說白了,這方面還是需要增加幼兒教育方面的投入,而且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和上面的理由一樣,想讓上級主管部門把錢用到這方面,還是不太現實。”
“相比起我們的孩子,可能有些人認爲其他的事情更重要、更值得投入。或許,要等到我們的孩子長大了,等他們生了孩子的那一代,才能享受到真正嚴格監管的幼兒教育吧?”
“不指望上級管理部門加強監管方面的投入,那就只能另想辦法,有技術派提議裝手機監控軟件,讓家長隨時可以看到自己的孩子,全民監督幼兒園。但這一做法也存在不少問題。”
“首先,很多幼兒園裡已經佈滿了攝像頭。但總會有死角,比如某家三種顏色的幼兒園,根據法院的判決書,虐童幼師們把孩子拖到監控死角,比如廁所扎針,說明她們已經有充分的反偵查能力。你總不能把廁所也裝攝像頭吧?”
“其次,這是一種信任感全面崩塌的問題。幼師和家長之間,不再有信任,而是監督和被監督的關係,這種關係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敵對,最終是不是一定會帶來好的結果,也是要打個大問號的。”
“父母們在這件事上的心態很簡單,他們視若珍寶、重視程度甚至超過自己生命的心肝寶貝,在監控視頻裡,在幼兒園工作人員手中,就象個物品,象快遞員對待快遞包裹那樣,想踢就踢、想打就打、想虐就虐。”
“事實就是本該對兒童愛護備至,而且具備應對兒童哭鬧職業能力的幼師們,良心早就不知道被什麼吃了,對於違法行爲毫無畏懼,很任性地對待顧客託付給他們的愛子愛女,讓身爲父母的,如何能放心把子女交到他們手中?”
“很多評論者說:如果是我的孩子碰到這種人,我一定十倍還施於這些禽獸的身上!法律很遠,拳頭很近!”
“但事實上,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樣的事平淡如水收尾的可能性很大,虐童案以前有很多起,今後也不會少。大家有心可以去查一查各起兒童傷害案件中的結局,恐怕會更加氣憤。”
“比如某起盜車致嬰兒死亡案,死亡嬰兒父母僅僅獲賠1.7萬元;又比如另一起辦案人員醉酒將嬰兒摔成重傷,賠償嬰兒家庭後,肇事者只遭到禁閉15天的內部處理。”
“還有我上次提到的保安偷女嬰,然後扔到三米深的地下室造成顱腦重傷,法院判定他涉嫌販賣人口,但只給了兩年刑期。”
“爲什麼這些案都判得這麼輕?歸根結底,是我們這個社會對嬰兒、對兒童生命的極度忽視,對嬰兒、兒童價值的判定,與身爲都市中產階級的孩子父母們的認知相差甚遠。這種皮毛般的輕微懲罰,遠不足以嚇阻那些製造、漠視兒童痛苦的管理者、不足以阻止那些虐童者,這是父母們內心真正的恐懼和憤怒。”
“如果法律重判一起虐童案,以十年起刑並罰沒全部家產以用於受害家庭賠償,然後公示於衆,並制訂成可以執行的法律條文,或許會對那些想要虐童、即將虐童的從業者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讓他們在考慮到嚴重後果之後及時收手。”
“總而言之,我們的法律在某些方面過於嚴厲,而在某些方面卻是過於寬鬆了,如果能用管理和打擊網絡小說的力度來管理和打擊虐童事件,或許很多起虐童案件都不會發生了。”
“從大的方面來說,怎樣對待小孩子,是判定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最高標準,而恰恰在這一點上,我可以宣佈,我們這個國家是最野蠻的國家。”
“對野蠻的恐懼是最深層的恐懼,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現代文明前提下的推論。一起又一起幼兒園虐童事件,其實是在提醒我們,經濟發達會自然而然帶來的道德提升根本就是妄想,我們仍在承受着社會轉型的陣痛之中。”
“《正義之聲》在這裡,呼籲國家增加在幼兒園監管方面的投入,呼籲增加虐童違法行爲的法律成本,從監管和懲治,首尾兩方面強化治療幼兒園虐童這個頑疾,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有關管理部門重視,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
“試問,還有什麼比我們的孩子更重要?”
“每一起虐童案件,《正義之聲》都做了記錄,我們會跟進所有這些虐童案件的最終結果,如果這些事情沒有得到正義、壞人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我們會追責到底!”
“我是主持人汪謙,謝謝大家!”
……
“說實在的,我也在私人幼兒園幹過一天,我受不了,我心疼寶寶們,一天就離開了,寶寶送到園,寶寶哭,老師當着家長的面,又哄又抱。家長走了,寶寶在那站着哭一上午也沒人理,沒人管!夏天的時候,只有家長接送寶寶的時間是開空調的,其餘的時間都是在悶罐裡呆着,難以想象向他們交了那麼多錢,卻連空調電費都捨不得出!”
“現在很多人做幼師不是因爲熱愛這份職業,而是爲了生活。一般幼師待遇不高,積極性當然也不高,有惡氣就往孩子身上撒。不說幼師了,就算家裡高薪請的保姆,還不是偷偷給孩子喂安眠藥?國人沒有信仰,不怕死了下地獄,所以只要沒有人看到,什麼惡事都做得出來。”
“汪老師說得對,還是違法成本太低了!針扎孩子就槍斃!看看有幾個敢動手!”
“看着這麼多虐童的,真不想給我女兒送幼兒園了。太氣憤了!真想把幼兒園那幫生口給千刀萬剮了!”
“不管什麼原因,虐待孩子就是不行,老子就是不能忍!就得告,就得給個說法,少廢話!”
“將心比心吧!我有兩個兒子,他們哭鬧的時候我經常會忍不住想打他們,更別說和你的孩子無親無故的幼師了。”
“我的孩子小時在幼兒園被老師關黑屋子,回家經常說害怕,晚上孩子睡覺總是被嚇醒。”
“有人管嗎?如果我的孩子這樣被對待,我絕對不會放過這些毒辣的人,因爲孩子是天真的,是我們用命換來的!”
“還有一件事汪老師你忽略了,那些做幼師的都很噁心,有權有勢、送購物卡的、關係好的,就象帶自己的親兒子親女兒一樣,沒什麼關係的、沒送禮的就不怎麼搭理,冷落在一邊,孩子很敏感,久而久之就會莫名地自卑。”
“不只是幼師,小學老師、中學老師都一樣!孩子在他們手中就象是人質,不送禮不討好他們,孩子就會被冷落,成績再好也給你放到後面的座位,這整個行業已經爛透了,根本沒有任何師德可言!”
“通過和老師的接觸,感覺尖酸、刻薄、自私自利、陰險是他們的共性!一個個戴着眼鏡真會裝!人模狗樣的還爲人師表!作爲孩子的家長,在孩子入園前一定要好好找人瞭解清楚,千萬別把孩子送錯了地方!”
“幼師大多是字都識不了幾個的傻叉,自己都不知如何做人,還教孩子?悲哀!如果不是要出去掙錢養家,誰把孩子丟給那些傻叉帶?”
“社會就是社會,總是會有雨打風吹,每個孩子對家長來說都是寶貝,但也要寶貝在心裡,孩子還是要出去接受教育的,只是方法、尺度的問題。”
“我以前就是做幼師的,據我瞭解,大部分選擇幼師這個行業的都不是自己選擇的,而是成績不好、年齡又小然後家長幫着選擇了這個行業。畢業後幹着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而且這份工作真心累!一個班幾十個孩子、各種突發狀況,太累了!而且大部分老師自己都還沒有結婚生子,卻要照顧好每一個孩子,洗尿褲、屎褲,很多家長素質也很低,根本不尊重我們這些老師,把老師當保姆呼來喝去,互相之間的敵意就這麼出現了,我以前也是這麼過來的,所以我現在轉行了。”
“幼兒教育的方式是否該改變了?幼兒愛動好奇,與大人溝通有些障礙,是否不應總是以大人的思維去要求幼兒做事?曾在英國看幼兒園,都是以孩子爲主,幼師都是順着孩子意願看護的,沒有強制孩子統一行動。”
“那你看看外國的幼兒園一個班幾個孩子幾個老師?幾乎老師和孩子的比例能做到一比二或一比三,我們國內呢?一比十!一比二十!一個人看十幾個孩子!這就是差距!你試試一個人帶兩個孩子和帶十個孩子有什麼區別,再來說這種風涼話!”
“英國幼兒園幾萬一學期,幼師都是研究生學歷,你確定你出得起這麼多錢?”
“一分錢一分貨,貴族私立幼兒園可以做到,窮逼的孩子上什麼幼兒園?”
“現在的幼兒園就是以營利爲目的,那就不好辦了。爲什麼?因爲好幼兒園普通家庭上不起,一般的就只能將就了,所以就說幼兒園不應該分高低貴踐,都應該一樣平等待遇,給幼師多點工資,別都讓錢給老闆賺去了。交的學費都給了老闆,幼師拿着超低薪水,還指望孩子能好?”
“支持安裝攝像頭監控!這雖然不是終極解決辦法,但至少是現階段行之有效的辦法。不要說什麼監督與被監督的關係。現在行政事業單位辦公場所裝攝像頭的多了去了,不都在被監控着?領的就是這份工資,就不要怕被人監督。”
“家庭教育才是最主要的,父母纔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幼兒園的教育只是輔助教育,現在的孩子個個都是掌中寶,打不得罵不得,只是爲人父母不知道如何教育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所以纔有了專業教育機構的產生。幼兒園的出現只是爲了讓爲人父母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更專業,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現在的一些家長只要孩子一上幼兒園就什麼都不管了,幼兒園成了監護主體,家長成了局外人,說實話今天的局面雙方都有責任。”
“確實,都是在說幼師素質不高,但家長素質高的又有幾個?國民的劣根性纔是一切罪惡的根源!”
“我覺得吧,應該控制幼兒園一個班級的人數,一個老師最多隻帶五個孩子!”
“樓上,那得多高的成本?你還嫌現在的學費不夠高?”
“私立老師工資極低,工作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和基本的尊嚴,往往他們會將這種不滿發泄到無辜的小孩身上,我認爲這纔是事件的根本原因。因此,國家有必要在規範幼師的同時,也考慮他們工資待遇問題纔是王道!比如控制幼兒園老闆的利潤,強制提高幼師的行業底薪待遇等等,這些其實很容易做到。”
“說實話,幼兒確實很不好管理,我覺得應該給學校和幼師一定的處罰權,明確的處罰權,比如打手板之類的,打不傷人,就算是打腫了,過幾天也好了。有了明確的可以處罰的方法之後,幼師們在處罰兒童的時候,就不會偷偷針扎之類的了。古時候的學堂裡不都有戒尺打手掌的嗎?這個需要家長方面的理解和配合。”
網友們對這期的《正義之聲》發表着各種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