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中原兵制

首先講一點:一般而言,只有中原養兵,草原不養兵。

關於這一點,我記得前面有個單章提到過了,怎麼現在還有人問?一會問石勒怎麼這麼多騎兵,一會又問匈奴怎養得起這麼多兵?

說了等於白說。

我敢肯定,我這是第二次說了,後面還會有人問。

其實可以去看看我的上本書《晚唐浮生》,裡面對草原的生活、組織及動員模式講得很清楚,我覺得起點可能沒有其他歷史小說詳細寫過。

草原牧民平時有自己的生活,是“民”。

戰時打仗,是“兵”。

平時沒有維持成本,不需要養,知道嗎?

馬匹是他們生產生活的必備物資,家家戶戶都養,天天騎。

如果是沒什麼個人財產和人身自由的牧子,也會騎老爺的馬,去幫老爺放牧。

實在不行,被徵發了當步兵,這又不是沒有過。

唐宋時奚人步兵就挺有名,戰鬥力不弱。

這種動員模式,好處是幾乎沒什麼維持成本。

馬:牧民自備。

武器:牧民自備。

就打仗的時候提供一下軍糧。

軍餉:沒有。

而且,兵力來源也不只是自己國土範圍內的。

舉個例子。

唐末李克用在大同叛亂,被朝廷剿滅,父子北奔韃靼。

後來黃巢攻入關中,李克用父子被赦免,參與平叛,於是從沙陀三部招募一萬多人,由李友金帶着送過來。

李克用還從陰山韃靼、黑車子韃靼、吐谷渾、回鶻等各種雜胡“招誘”三萬多騎兵。

注意“招誘”這個詞,史書上多次出現,本書也出現過。

字面理解即可。

就是招募、誘惑雜胡部落爲你打仗。

打完仗各回各家。

你看看,李克用從幾乎沒什麼兵,一下子擁有了五萬騎兵。

李克用當河東節度使的時候,爭奪大同,驅逐了原節度使赫連鐸。

赫連鐸的吐谷渾部落都投降李克用了,此人跑路後,又施展三寸不爛之舌,說得草原數萬騎南下,進攻大同,被李克用擊敗。

赫連鐸再跑路,又說動黠嘎斯人,八萬騎南下,再被李克用擊敗。

唐代在草原用兵,也經常招誘部落爲他們打仗。

沒什麼好處,就是許以劫掠厚利,另外再威脅一下,其實就是威逼利誘。

赫連鐸就是用大唐正牌節度使的虎皮,外加利誘,說動雜胡部落南下。

這種事情從東漢年間就很常見了,我就很不解了,怎麼還覺得奇怪?

東漢經常自己出重騎兵,讓草原部落出輕騎兵,然後一起去打別的部落,比如鮮卑。

難道別的作者提都沒提過這些事情?

再說一遍,可以去看看《晚唐浮生》,對草原部落描寫得很詳細,章節不少。

簡而言之,這些部落就是一個個兵員庫,他們是“中立野怪”,你招誘不到,還不允許別人招誘?

唐末河東、幽州這些緣邊將帥們經常一次性招誘數萬草原騎兵,南下參與藩鎮混戰,這是緣邊將帥的“福利”,別人享受不到。

當然,唐末時步兵的素質比較高,各個藩鎮也有部分騎兵。

比如,昭義鎮(今上黨一帶)自己就養馬,甚至打出了品牌,每年還給朝廷送馬五百匹。

蔡州有龍陂監。

陝州有牧場。

襄陽、淮南甚至附件都有牧場。

錢鏐直接在杭州城外養馬三萬匹。

等等。

中原遍地牧場,各個藩鎮養馬數量難以統計。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草原騎兵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還經常被痛打。

但在西晉這會,作用還是很大的,因爲步兵大多數都是臨時拉起來的,又承平多年,還沒有職業化,對付這些草原騎兵就難了。

其次,石勒的騎兵數量,是史書明載。

在309年,有記錄石勒帳下三萬騎。

在310年,圍攻洛陽時二萬騎。

數字爲什麼會變化?其實就是這個原因,這不是他養的職業化部隊。

有可能是匈奴朝廷配屬給他指揮的,戰鬥結束後歸建。

有可能是臨時招募的,打完仗,“合同”結束,走了,回家了。

也有可能是石勒出不起賞賜,提前終止合同,解散。

這三萬人裡面,最多一半是他長期控制的。

注意,長期控制也不是養兵。

部落有各自的生活,平時都是農民、牧民。

這個階段,已經有大量雜胡到河北遊牧、遊耕或者定牧、定耕了。

跟着乞活軍來陳留、樑國的烏桓人,也是這種性質、

石勒只要有錢,或者口才夠好,別說兩三萬騎,五萬騎、十萬騎也不無可能,只要你支撐得起。

最後提另外一種情況,即草原如果統一在一個政權下,會怎樣?

如果遇到匈奴、突厥、回鶻、蒙古這種建立草原帝國的政權,你招誘雜胡就沒那麼容易了——多說一句,柔然、鮮卑、契丹這種連草原都沒統一的政權,真稱不上草原帝國。

以回鶻爲例,他們在各個附庸部落都派有官員,徵稅徵兵,甚至監視。

回鶻崩潰後,原本被回鶻奴役的契丹是怎麼做的?

耶律氏貴人與監視他們的回鶻述律部聯姻,阿保機的妻子月理朵就出身回鶻述律部,月理朵的爺爺、父親在回鶻汗國都是中高層官員(梅錄之類)。

回鶻有明確的官制、兵制和財政制度,有自己的文字,該國的很多官名、制度,契丹起勢大量借用。

統一和分裂的草原,是兩回事。

西晉末年的草原,就是分裂的。

各個部落可以今天投鮮卑,明天投匈奴,後天投晉,這並不奇怪。

這些雜胡部落的丁壯,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就是“僱傭兵”。

只不過這種僱傭兵,經常拿不到錢,甚至要爲宗主白打仗。

受不了怎麼辦?受不了就走啊。

歷史上契丹在東北崛起,三十姓韃靼就受不了了,天天被徵兵打仗,於是開始了長達百餘年的西遷,從中國東北遷徙到了中亞、北亞一帶。

人走了以後,空出的草場往往會給別的地方遷徙來的部落佔據。

遷徙,本來就是草原常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發第一百七十六章 憶苦思甜第二十一章 兩岸第五十九章 底氣第891章 消停了第892章 財政(上)第一百零七章 三關第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青州第812章 借題發揮第九章 頓丘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一百四十章 全線出擊?第五十一章 散步第一百零八章 兩園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914章 乖巧第一百二十三章 富貴第四十四章 高平城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第827章 後方老登們(爲盟主提拉忒彌斯加更)第八章 同化之法第十八章 相國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809章 變化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928章 南下與接見(下)第八十章 消息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勢已去第946章 苦難的行軍第856章 行獵與政治(下)第三章 潘園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愛玩第二百零二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上)第829章 人心與戰術第920章 坐看小兒輩破敵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鎮(上)第一百四十章 全線出擊?第二十章 密詔第三十章 塑造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三章 潘園第897章 對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責任第七章 文昌殿第十章 契機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設第三十四章 勸第九十三章 貢品與來使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四十八章 斬出個未來第四十章 二手準備第三章 巴掌與甜棗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第876章 各自攤牌第799章 對策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九十九章 巡視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說個“斬”字嗎?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956章 正旦迷夢第六十九章 招徠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四十七章 “滿城之戰”第三十二章 怕了第一百零七章 寬厚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一百七十六章 中常侍第八十五章 風平浪靜(上)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十二章 誰能阻我?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一百六十七章 靜觀其變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六十章 勝敗第一百五十八章 置氣第九十二章 入京述職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人第879章 無奈的轉變第五十六章 諸般手段第一百十四章 災第五章 風暴之眼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籠第839章 新平第949章 爵位與軍制第970章 王政(下)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一百七十章 轉進如風第898章 敵我難分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