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網絡媒體對公衆參與人大工作的影響

網絡媒體對公衆參與人大工作的影響

張鵬

近年來,隨着互聯網普及率的迅速提高和網民規模的快速增長,網絡對人們的思維和行爲方式的影響越來越大。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的第32次全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5.91億,互聯網普及率爲44.1%,中國網站總數升至294萬個。互聯網作爲一個獨特的公共平臺,它代表着一個開放的公共空間,這個公共空間爲發展民主政治提供了天然的土壤。網絡民意正逐步進入政治生活,億萬網民成功實現了意見表達、政治參與和權力監督。通過互聯網來了解民情、匯聚民智,也是一個重要的渠道。互聯網和網民已成爲推動民主政治進程的重要力量,網絡已不再僅僅是簡單的信息集散地,而將成爲公衆與人大互動的一個溝通渠道,成爲公衆行使參與權、知情權、監督權、表達權的一個重要媒介。

在這個新媒體時代,深入探討網絡媒體對公衆參與人大工作的影響,對於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

的要求,堅持好、完善好、發展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公衆在網上參與人大工作的幾種形式

全國各級地方人大常委會十分注重發揮網絡在加強人大及其常委會、人大代表與公衆之間聯繫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藉助於網絡媒體,採取多種形式讓公衆在網上參與人大工作,通過網絡達到“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的效果和目的。

(一)立法全過程通過網絡媒體廣泛徵求市民的意見

人大在起草法規時,就通過網絡媒體公佈法規草案,廣泛徵求市民的意見;法規頒佈施行後,也通過網絡媒體公佈法規全文,介紹法規的內容和意義等,讓廣大市民知曉。如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於2008年2月15日就正在制定的《廣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條例》,在網易上向所有網民徵求意見,同時接受網民的公開評點。網友可以登錄網易新聞主頁或網易廣東的首頁進入相關專題,通過公開留言和投票的方式參與評議,調查不記名,每條意見都有專人收集。據統計,活動中網易相關專題及報道點擊數約183000次,網友發表評論近2000條,參與網上投票的網友數千人。《廣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條例》已獲正式通過,於2009年9月1日起施行,在該條例全文48條條文中,根據公衆意見作出修改的條文有7條,根據公衆意見增加的條文有12條。在門戶網站上進行地方性法規立法的公開民調,在廣州立法史上尚屬首次,這是在地方立法中探索民主立法的新嘗試,當時在全國也不多見,但現在這種做法已不鮮見。2013年5月,爲了提高立法質量、保持法規社會適應性,廣州市人大常委會針對修訂後施行已逾8年的《廣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規定》,向市民發出網上參與立法後評估的邀請,旨在通過拓展向公衆公開徵集意見和建議的途徑,進一步全面掌握法規實施效果。網絡民意調查不僅可以直接瞭解社會公衆的意見,而且比其他途徑更加便捷高效,市民們也更願意參與。讓市民在網上參與立法後評估,是實現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一個重要舉措。

(二)對人大會議、人大常委會會議、專題詢問、滿意度測評等,進行全程視頻直播和文字直播

2009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召開的湖北省黃岡市第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網絡視頻直播了會議過程,約1.5萬人進行了在線觀看。據現有資料,此次網絡視頻直播人大常委會會議在全國地級市中屬於首次。其他較早實行網絡直播的有浙江省溫州市人大常委會會議(2010年7月)、遼寧省遼陽市人大常委會會議(2011年7月)、遼寧省葫蘆島市四屆人大三次會議(2012年初)、河南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會議(2012年3月)、鄭州市人大常委會會議(2012年4月)、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會議

(2012年7月)、浙江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2013年1月)。廣州市人大常委會還對專題詢問、滿意度測評等進行了網絡視頻直播。

(三)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在網上與市民交流

如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藉助東方新聞網舉辦“人大網議日”(開始於2005年3月25日),每月25日舉行一次,邀請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市人大代表作爲聊天嘉賓,圍繞市人大常委會年度工作重點和廣大網民關心的熱點話題進行網上交流。再如廣州市人大常委會藉助大洋網,在市人大常委會會議期間舉辦“市民議政廳”(開始於2013年4月23日),邀請市人大代表擔任嘉賓,與廣大市民通過網絡聊天的形式,圍繞當次常委會會議的重點議題和市民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在線交流,對交流全過程進行文字直播。

(四)開展網上立法聽證

2010年6月29日,山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就《山東省旅遊條例(修訂草案)》進行網上立法聽證。此次網上聽證通過報名或邀請,確定8至10名陳述人,全程採用網絡交流方式進行。2012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在大洋網上舉行立法聽證會,對正在制定中、又備受市民關注的《廣州市社會醫療保險條例》舉行網上立法聽證。聽證會由16名陳述人陳述觀點、聽證人提問、陳述人辯論、主辦方小結等環節組成,每個環節都在網上進行同步直播,廣大網民可隨時在網上瀏覽聽證情況,對陳述人的觀點表示贊成或反對,並發表意見。據統計,超過3300名廣州市民在網上對18名聽證代表表示支持或“拍磚”,發表詳細意見的有268人。5天陳訴期內,不少市民在討論中表現出較高的水準和深度,讓一些專業人士都感到吃驚。讓公衆通過網絡更好地發表意見和建議,而組織方積極聽取公衆意見,這就避免了聽證會被組織方所左右,聽證會上的代表“被代表”的尷尬。

二、網絡媒體對公衆參與人大工作的影響

網絡媒體對公衆參與人大工作具有積極的影響,它突破了場地的侷限性,具有時間上的及時性、內容上的公開性、形式上的互動性,從而有利於激發公衆參與人大工作的積極性,有利於及時聽取市民的意見,有利於人民羣衆的監督,有利於信息的雙向溝通。

(一)突破了場地的侷限性,有利於激發公衆參與人大工作的積極性

網民可以通過網絡觀看會議而“列席”會議,通過網上立法聽證會參與立法。由於場地等原因的限制,過去能列席人大常委會會議的市民最多十幾人,能列席人大會議的市民最多上百人。而在網上“列席”會議,可不受此限制,網民坐在電腦前,輕點鼠標就能在網絡上同步觀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會議全程;足不出戶就可以及時瞭解到他們最關心的民生問題,既便捷又經濟,大大節約了時間和費用。網絡直播擴大了人大及其常委會會議的影響和參與的程度,能夠讓社會上更多的公衆瞭解人大及其常委會會議,擴大公衆的政治參與度,從而突破了人大及其常委會會議場地的侷限性。由於藉助社會公衆網站,一次會議或活動,往往有數萬、數十萬、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網民參與,參與網民人數衆多,影響面廣泛,這是其他媒體難以企及的。如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在制定《社會醫療保險條例》時,開展網上立法聽證,有1200萬次的點擊率。人大常委會利用網絡媒體,可以讓公衆更好地參與人大工作,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加強人大及其常委會、各級人大代表與廣大市民聯繫,成爲廣大市民交流熱點問題、行使民主權利、參與管理地方國家事務的便捷渠道;成爲展示人大風采的舞臺和宣傳人大制度的窗口;成爲代表聯繫選民的橋樑和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

(二)時間上的及時性,有利於及時聽取市民的意見

通過網絡,市民和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一府兩院”官員同步開會,廣大市民與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同時瞭解人大及其常委會會議的情況,讓市民有身臨

其境的感覺,增強其當家作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選民更能實實在在地監督人大代表履行職責,能夠有效預防會議走過場,讓人大代表真正能夠代表人民去當政議政,人大及其常委會所通過的法規、決議決定和重大政策,以及作出這些重大決策的過程,都會在第一時間內讓廣大市民瞭解,廣大市民的意見和建議可及時得到反饋與汲取,從而將極大促進這些法規、決議決定和重大政策的貫徹落實。

(三)內容上的公開性,有利於人民羣衆的監督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人大及其常委會會議情況向公衆網絡直播,把履職情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告訴每一位市民,將會議全程毫無保留地向市民網友公開,千萬雙眼睛在盯着現場,衆目睽睽之下,能夠有效預防會議走過場、做樣子、搞暗箱操作,這對所有參會的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一府兩院”官員是一種新挑戰和壓力。人大工作是公開、透明的,人大履行立法、監督、討論決定重大事項、選舉人事任免等職權,要以人民利益爲出發點,就要讓市民深入瞭解自己的工作。開展網絡直播,不僅會推進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公開化,還方便人民羣衆對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進行監督,這將有力地促進人大及其常委會履職水平不斷提高,能夠有效激發常委會組成人員依法履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有效促進“一府兩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進人大及其常委會履職公開化,能夠拉近人民羣衆與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距離,暢通人大監督的民意渠道,讓人民羣衆充分享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通過直播的方式,將人大常委會討論的內容、表決的程序等即時公開,有利於民衆瞭解到人大討論的內容、表決的程序,更加直觀地瞭解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工作情況,提升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認識,讓人民羣衆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增強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這樣公開後作出的決議決定、通過的法規才能爲市民所信服,有利於更好地貫徹施行。

(四)形式上的互動性,有利於信息的雙向溝通

互動性是網絡的一大特點和優勢,廣大市民通過網上發帖、跟帖等,對人大會議和人大常委會會議的情況進行評論,使人大及其常委會能及時掌握民情民意。其實,對於大部分網民而言,所關注的並不是網絡直播本身,而是決策過程中民衆參與度的提高。在2009年底,湖北省黃岡市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在網絡進行視頻直播時,就專門開闢論壇蒐集網友意見,會議審議期間,直播組織方邀請了有關專家學者對報告和審議發言進行點評。會議閉會期間還舉行新聞發佈會進行網民互動,專門邀請了該市有關領導回答網民在直播過程中提出的有關問題,並進行現場直播。這種形式生動活潑,不少網民樂於參加。

結語

在當前日新月異的網絡社會,網絡已經成爲一個開放、平等、互動的平臺,每一個網民面前都有一個“麥克風”,也因此擴大了直接民主的範圍,使各種意見都能得到表達。目前,網絡直播雖然只在部分省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會議上運用,但可以預見,將有越來越多的省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會採用這種形式,網絡直播將走向常態化、規範化、法定化,大型門戶網站的參與將更加積極,網絡直播的形式將更加豐富,效果也會更加顯著。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今後不僅對人大及其常委會全體會議進行網絡直播,也將對人大及其常委會分組會議、質詢、詢問、視察、執法檢查等進行網絡直播。

要使公衆不僅是法律法規的遵守者、立法和監督“一府兩院”的旁觀者,而且是立法和監督“一府兩院”的參與者,就要讓公衆有更多的知情權和話語權。只有公衆充分關注、參與、監督人大工作,及時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那麼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規、決議決定等才能夠得到切實有效的施行。公衆有序參與人大工作有種種形式和方法,但網絡媒體無疑將起到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人大工作的開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本章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新中國選舉制度建設的實踐和經驗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發揮地方立法引領作用破解地方改革發展的突出問題專題三 人大監督的理論與實踐_人大監督與時俱進的正向選擇專題三 人大監督的理論與實踐_人大監督與時俱進的正向選擇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論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地方人大工作的核心點、着力點、拓展點和支撐點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關於縣級人大代表選舉參選率的調查分析與思考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論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專題三 人大監督的理論與實踐_充分發揮人大在領導幹部問責制度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地方人大工作的核心點、着力點、拓展點和支撐點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地方人代會會議籌備工作制度研究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憲法機構發展和變遷的60年專題三 人大監督的理論與實踐_充分發揮人大在領導幹部問責制度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完善憲法監督制度始自保障公民知情權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從羣衆路線到人大制度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理論的主要內容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以教育實踐和憲法法律共同促進羣衆路線的落實專題三 人大監督的理論與實踐_地方人大開展全口徑預決算監督治理的實踐與思考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新中國選舉制度建設的實踐和經驗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完善憲法監督制度始自保障公民知情權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發揮地方立法引領作用破解地方改革發展的突出問題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以教育實踐和憲法法律共同促進羣衆路線的落實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地方人大工作的核心點、着力點、拓展點和支撐點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人大是實現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人大代表履職的北京立法探索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黨的歷史與民主法治建設的足跡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理論的主要內容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憲法機構發展和變遷的60年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黨內協商民主與民主集中制統一關係研究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從羣衆路線到人大制度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黨內協商民主與民主集中制統一關係研究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人大代表履職的北京立法探索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人大制度在西城區的實踐發展與經驗啓示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從羣衆路線到人大制度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人大是實現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理論的主要內容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理論的主要內容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關於縣級人大代表選舉參選率的調查分析與思考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人大代表履職的北京立法探索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從羣衆路線到人大制度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地方人大工作的核心點、着力點、拓展點和支撐點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理論的主要內容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地方人代會會議籌備工作制度研究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論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憲法機構發展和變遷的60年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從羣衆路線到人大制度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發揮地方立法引領作用破解地方改革發展的突出問題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理論的主要內容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人大制度在西城區的實踐發展與經驗啓示專題三 人大監督的理論與實踐_新時期領導幹部如何強化民主和法治思維的教育培訓?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推進區縣人大工作實踐創新的現實路徑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羣衆路線是實現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核心價值觀的根本保證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人大制度在西城區的實踐發展與經驗啓示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人大制度在西城區的實踐發展與經驗啓示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人大是實現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人大代表履職的北京立法探索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新中國選舉制度建設的實踐和經驗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發揮地方立法引領作用破解地方改革發展的突出問題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論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人大代表履職的北京立法探索專題三 人大監督的理論與實踐_新時期領導幹部如何強化民主和法治思維的教育培訓?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完善憲法監督制度始自保障公民知情權專題三 人大監督的理論與實踐_新時期領導幹部如何強化民主和法治思維的教育培訓?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地方人大工作的核心點、着力點、拓展點和支撐點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論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首都的實踐創新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新中國選舉制度建設的實踐和經驗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首都的實踐創新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推進區縣人大工作實踐創新的現實路徑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憲法機構發展和變遷的60年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推進區縣人大工作實踐創新的現實路徑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以教育實踐和憲法法律共同促進羣衆路線的落實專題三 人大監督的理論與實踐_人大監督與時俱進的正向選擇專題三 人大監督的理論與實踐_充分發揮人大在領導幹部問責制度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人大制度在西城區的實踐發展與經驗啓示專題三 人大監督的理論與實踐_充分發揮人大在領導幹部問責制度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理論的主要內容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以教育實踐和憲法法律共同促進羣衆路線的落實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地方人代會會議籌備工作制度研究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人大制度在西城區的實踐發展與經驗啓示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新中國選舉制度建設的實踐和經驗專題三 人大監督的理論與實踐_充分發揮人大在領導幹部問責制度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從羣衆路線到人大制度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理論的主要內容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從羣衆路線到人大制度專題三 人大監督的理論與實踐_充分發揮人大在領導幹部問責制度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推進區縣人大工作實踐創新的現實路徑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關於縣級人大代表選舉參選率的調查分析與思考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關於縣級人大代表選舉參選率的調查分析與思考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地方人代會會議籌備工作制度研究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理論的主要內容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從羣衆路線到人大制度專題四 大代表選舉與人大工作_人大制度在西城區的實踐發展與經驗啓示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發揮地方立法引領作用破解地方改革發展的突出問題專題一 人大制度的理論與實踐_羣衆路線是實現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核心價值觀的根本保證專題二 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_憲法機構發展和變遷的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