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冷冷地對着這個女子說道:“費氏,你若敢死,孟昶死時,你便可以死了,何必等到今日纔來死?你若好好過日子,憐你因色得禍,先爲歌伎,又被君王易手,便容你在江南好生過活,你若媚主,我梨花槍下,卻不怕多計上你一條命。”
呂布聽得頭大如鬥,卻聽那戴着大斗笠的女子幽幽嘆了一口氣道:“穆將軍,你是巾幗鬚眉,飽人不知餓人飢,哪裡知曉這弱質女流的無奈?妾身當年曾作一詩答那宋太祖,今日也可以答穆將軍: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
“花蕊夫人?”呂奉先是聽過這首詩的,不覺出言道:“便如是了,單這聲音卻已如此動人,那能是無名村嫗?賢妹,江北使者尚在江寧,某須去理會,刻不容緩,現時便起程罷了。花蕊夫人,某妹子自會安置爾,某卻着實無閒暇與爾述話,有所索求,可向穆將軍訴說便是。”
說罷急急着破虜備馬,一握穆桂英玉荑,便出門去了。
穆桂英是他知己,哪裡能不知他爲何如此?呂奉先只不願見了花蕊夫人之後,慕其豔色而失態,卻不單爲了怕穆桂英不悅,穆桂英也不是如此善妒之人,便是知他去池州的青樓,也只不過責問了一句而已。
只是現在如沉醉於溫柔鄉里,失了銳氣。呂奉先深恐重蹈前世得了貂禪之後的結局,所以如避毒蛇一般,遠遠避去。
花蕊夫人嘆了一口氣,緩緩取下頭上斗笠,卻見柳葉眉淡掃着如遠山一般,美眼冷澹似一泓秋水勾人心魄,所謂花不足以擬其色。蕊差堪狀其容,是以才喚作花蕊夫人。果然是名不虛傳,便是穆桂英這女兒家見了,卻也心中暗讚一聲:“好標緻地人兒。”
卻聽那花蕊夫人幽幽道:“穆將軍,我不慕你能提槍躍馬,自家前途全不用靠君王身上;但去慕你,這大江南北第一條好漢,竟爲了你。連看都不看我一眼!論容顏,妾身敢道,雖無大人三分英氣,但尚勝將軍一點嫵媚。妾身平生自許是這天賦容顏害了我被世人非議,但今日便被人連望都不望一眼,唉,你真是好福氣。”她本也不是什麼妖媚之人,這番話說來也是入情入理。馬屁拍得滴水不漏。
穆桂英聽了,卻也心中歡喜。若一個醜婦贊她美貌,有何可高興的?但現時這傾國傾城的花蕊夫人如此說來,卻教這也是女兒身的穆桂英,極是受用。當下也不爲難她,拔了一間院了。幾個奴婢丫鬟供她使喚。但穆桂英畢竟是統軍將帥,任由這花蕊夫人如何獻殷勤,幾個女兵輪番監視,更使人於院外守衛,出入人等以腰牌爲證,一點卻也不疏漏的。此節暫按下不提。
卻說呂布奔赴江寧,在軍機處坐下,果然陳喬、衛尉卿陳大雅與呂布任命的江寧馬步諸軍總管王全斌迎了上來,陳喬、王全斌倒還好些,儘管一臉得色。仍行了禮。呂布扶他起來,卻見陳大雅老臉笑着開花。這向來守禮的端莊人高興得忘形,只呼道:“漢王!漢王!哈哈哈哈!漢王啊!大喜啊!哈哈哈哈!”搞半天呂奉先卻還不知他到底是什麼喜。
劉破虜跟在呂布身後,很有些要衝過去問陳大雅,到底是老蚌生珠,這年紀還喜得貴子?或是娶了孫媳婦?不過他也就想想罷了,這正經場合裡,任誰也不敢在呂奉先面前放肆。邊上王全斌卻也忍着笑拉了陳大雅幾下,這衛尉卿陳大雅終於省起還沒說到正題,連忙把軍報文書呈上。
不出史武所料,獨目大將田紹贇在呂奉先密令之下,悄悄帶兵離了江寧,星夜奔襲泰州,竟奏全功。那泰州守軍地下級軍校,盡是宋太祖舊人,故之泰州守將和官員,在睡夢中被從密道衝出的唐軍——事實上,便是之前江寧城下隨王全斌、田紹贇臨陣反戈投唐地宋軍,亂刀砍死了,泰州已易手。
王全斌是宋太祖麾下大將,對他而言,這確是大功一件,但他在宋**中,滅楚平蜀之類的滅人朝食的事,都幹了好幾樁,哪裡會爲得了一個泰州興奮得失形?
陳喬在潤州被變相扣押過一陣子,卻也知漢王麾下雲麾將軍,說光復江陰軍,就光復江陰軍,下蘇州,就下蘇州的。這漢王頗有幾分烈祖雄風,故之高興是高興,卻也不至於失態。
這衛尉卿陳大雅可就不同,要知便是林仁肇在生之時,雖有能力,但李煜極力壓抑他起兵,便是那次呂布取了和州,也被李煜送還宋國,故之江南唐國,除了呂奉先所部之外,那有什麼勝仗?而呂布過江之後,一直都是在防禦作戰,或是野戰;
並且例如采石之戰,就呂奉先而言,是勝得不能再勝,但馬上又被李煜逼走潤州,於是採石又落宋國手裡;對唐國來講,仍是敗。
這次不同,泰州的鹽稅,當年盛唐全國稅收的四分之一啊!並且現時漢王掌權,絕不會把它還給宋人的,這是着着實實地光復失土,自江南唐國烈祖駕崩以後,從來沒有過的勝利!從經濟上來講,打下三個和州,也沒有泰州來得好,陳大雅飽詩史書,哪裡會不明白這點?所以真個老夫聊發少年狂了。
呂布也臉上頗有點開懷,這時有官員稟報,江北使者來了數日,一直還沒派人去與其接洽,呂布點了點頭,便教劉破虜去請原來的吏部尚書徐泫來見。因爲這個徐泫,外交上的確是個人才,東南唐國這境況,他還能去宋國舌戰羣儒,只不過着實弱國無外交,在絕對強勢之下,什麼外交手腕都是徒然的。
但此時唐國,已非當日唐國,呂奉先想到這徐泫當日那田地都能去與宋人商談,此時要找人去和宋國談判,徐泫當然是不二選的人物了。
(今日兩章,明後天再爆了.)
[無廣告小說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