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晚,金光振又去了沙井村。他去得稍微晚了一點,太早怕打擾蔣向東兩口子睡覺。其實他的擔心有點多餘,他趕到時,人家兩口子早起來了。蔣向東兩口子知道金光振要來的,自然不敢睡懶覺。蔣向東其實也是一個勤快的人,平時也不睡懶覺,今天就更加不會了,甚至比平時還要起得早。
蔣向東屋前也是空地,也有樹。於是金光振就乾脆把爆米花機放在這裡。這樣有個好處,口渴時可以到蔣向東家裡喝水。那時候農村人沒有關門的習慣,所以村民們在村裡都是就近喝水的。也就是在誰家玩,或者誰家附近,口渴了就到誰家喝水。
因爲沙井村大,也比金光村要富裕一些。所以金光振又忙了一天。中午在蔣向東家吃的午飯。蔣向東看金光振象個做事的人,有心結交,中午便叫他到家裡來吃飯。金光振也不客氣,看蔣向東是個不錯的人,也樂意相交。這兩天,金光振不僅在沙井村賺了錢,而且還交到了蔣向東這樣一個朋友。金光振在後來創業初期,蔣向東起了關鍵作用。
金光振繼續到附近村子裡去做爆米花。基本上每天能有50元左右的收入。這在當時已經算相當不錯的了。不過,金光振每天這樣走村竄戶,還是很辛苦的。
隨着時間越長,金光振挑着爆米花機就走得越遠。國慶節過後,需要去到10裡遠的村子了。這樣挑着擔子來回就很累了。那時金光振已經賺了一千多塊錢,家裡的債務也已經全部還清。金光振就給自己買了一輛自行車。這可是金光村第一輛自行車。
有了自行車,金光振走村竄戶就更加方便了。他把爆米花機裝在一個籮筐裡,然後把籮筐綁在自行車的後座上。這樣一來,金光振去別的村莊做爆米花騎自行車就可以了。又輕鬆,速度又快,能去更遠的村莊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1985年就結束了,迎來了1986年。金光振帶着他的爆米花機跑了小河市和河姆市的一百多個村莊,除了開銷,收入達到四千多元。這讓原來以爲金光振要過苦日子的人們大跌眼鏡,金光振家不僅沒過艱難日子,反而成了金光村最有錢的了。馬月梅一掃以前臉上的愁雲,天天開心地笑着。
當然金光振知道,他只是在金光村算是最富的,但跟其它村那些“萬元戶”相比,他家還是有差距的。那時候報紙上不時宣傳某某村出了個“萬元戶”,一會張家,一會兒李家。一時間,哪個村沒有“萬元戶”,就成了窮村的標誌。“萬元戶”的多少,決定一個村的富裕程度。
金光振走村竄戶,自然見識到不少這樣的“萬元戶”。有靠養殖致富的,有靠種植的,有靠做生意的,有靠賣古幣的,有小作坊工廠的,甚至還靠賣廢品的。總之,形形色色,各行各業。小河市相對富裕的還是緊靠海邊的那些村,他們是漁民,靠打漁致富。金光振對這些人都很羨慕,能結交的儘量結交一下,同意暗下決心以後要超過他們。
由於金光振有心,在他走村竄戶的過程中,自然結交了不少朋友。這裡就不一一敘述了,只是重點介紹兩個人。一個叫徐冬來,徐家村人,1965年出生,比金光振大一歲。徐家村在金光村的東南方向,距離大概6里路遠。徐冬來的父親遠在申城一個國營大廠當工人,家境比較好。一個叫黃榮國,黃家灣人1952年出生,比金光振大了14歲。黃家灣在金光村的東邊,有15裡的距離,就在海邊。所以黃榮國是一個漁民,這幾年弄了好幾條船,請了一些人,出海捕魚,賺了不少錢。他已經不僅是“萬元戶”了,而是“十萬元戶”了。
金光振同這兩個人如何結識的呢?相交程度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