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到了3月份。
3月份對金光集團的員工來說,都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甚至可以說是驚喜。因爲有一個好消息,大家的工資都增加了50%。這個消息是集團公司人事部以文件形式在3月1日下發到各個工廠的。這個增幅都大大出乎員工們的意料,因此可以說是意外之喜。就連那些辦公室員工們,在上班第一天會議上親口聽到了金光振的承諾,都還感覺在夢裡。畢竟1993年,輪胎廠的下馬,大家覺得金光集團是遭受了重大挫折。金山新村的建設,又佔用了集團的大量資金,這個工程是不產生效益的。所以員工們普通認爲,1994年加薪無望。結果不僅加薪了,加薪幅度還前所未有。這怎麼能不意外?能不驚喜?
對艾兵、辛開和談海濤三人來說,工資加到了600元每月,自然也挺開心。但是讓他們高興的事情還在後頭呢?怎麼回事?這要歸功於談海濤了。
金光振已經在摩托車公司的發動機廠辦公樓裡設了一間辦公室,並且於3月1號搬到了這間辦公室辦公,正式履行摩托車公司總經理的職責。既然在發動機廠辦公,那麼接觸發動機廠員工的機率就大增。談海濤雖然不算髮動機廠的員工,屬於質控處的人員,但是因爲三座標測量室在發動機廠區,這就爲他接觸董事長金光振創造了機會。
3月18日,星期五,對談海濤來說是個好日子。這天中午吃過午飯後,談海濤休息了一會,便開始測量起發動機箱體來。這時,金光振在黃榮國、餘貴的陪同下來到了三座標測量室。大概聽說了摩托車公司有這麼一臺高級設備,進來看看。果然,進來時,測量機在計算機測量軟件的控制下,正在自動測量。談海濤已經編好了測量程序。
忽然,金光振想到,既然這麼高級的設備,那麼操作這臺設備的人水平也不低吧!但是他對談海濤毫無印象,難道是一名普通員工?於是金光振開始跟談海濤交談起來,問了一些談海濤的基本情況。談海濤知道他是董事長,也都一一據實回答。順便表達了對住處的不滿。金光振一聽,當即表示,作爲一個本科大學生,金光集團是有政策的,工資應該加到800元,住宿應該安排到金光新村去。並問黃榮國,談海濤怎麼沒有按照集團的人才政策來呢?黃榮國自然不知道。談海濤代爲回答道:“金董,我們學校一共來了三個大學生,還有艾兵和辛開兩位同學,他們分別在做發動機組裝線和質控處。我們住一起,工資一樣的。我們三個人是輪胎廠招過來的,輪胎廠下馬了,所以我們就被降級使用了吧!”金光振對黃榮國道:“黃總,我們不能這樣對待人才。你負責把他們三人的待遇按集團的政策落實!”黃榮國答應好的。談海濤表示感謝!
晚上談海濤回到宿舍,把好消息告訴了艾兵和辛開,兩人聽了自然很高興。又要加工資又要搬宿舍,無疑讓三個大學生感到了驚喜。三人對金光集團的未來也充滿了希望,內心也對董事長金光振充滿了感激之情。
關於對艾兵、辛開和談海濤三個大學生的政策落實,已經是4月份。黃榮國不知道是忘記了還是沒來及處理此事,反正一直未見動靜。3月28日,過去了10天,談海濤一直沒有等到有人通知他們三人搬宿舍,便又去找了黃榮國。黃榮國可能是忘記了,見談海濤找來,便立即表示,你們4月1日搬到金光新村去吧,這兩天我讓房地產公司給你們房間鑰匙。談海濤聽了,這才滿意而去。
黃榮國把落實艾兵、辛開和談海濤人才政策的事情也跟金光祥通了氣。金光祥聽了也是很高興的。畢竟這三個大學生是他招來的,沒有把他們按真正的人才來對待,金光祥心中其實也是愧疚的。董事長金光振說話了,他當然順水推舟,樂得高興。
果然,第二天就有人給談海濤送來了房間鑰匙。4月1日,艾兵、辛開和談海濤搬到了金光新村二號樓,三個大學生住同一套房子。問題來了,一套房子只有兩個臥室,怎麼住呢?三人商量了一下,決定客廳裡住一個人。誰住客廳呢?只有抓鬮了。最後談海濤最幸運,抓到了主臥室。辛開是次臥室,艾兵住客廳。
艾兵、辛開和談海濤三個大學生的工資也從4月份起漲到了8百元。
3月份員工們的驚喜後,4月份則是集團公司迎來了好事。首先是4月6日摩托車三廠和電器三廠投入使用了。在兩個三廠的門口,先後搞了一個簡短的開工啓用儀式。
先是摩托車三廠的啓用儀式。門口聚集着摩托車三廠新招的員工和摩托車公司、集團公司領導。領導們有金光集團董事長兼摩托車公司總經理金光振,集團人事部部長李如雁,發展部部長金光雄,摩托車公司副總經理金光祥、黃榮國,總工程師樑根、餘貴。還有金向科、劉勝、金光猛、陳風、陳周這幾個人也參加了啓用儀式。
8:58分,啓用儀式開始,先由金光雄宣佈金光摩托車三廠正式成立,接着由摩托車公司兩位副總金光祥和黃榮國共同揭牌。廠牌已經掛在了門口,上面有一塊紅布遮住。金光祥和黃榮國兩人一左一右,把紅布扯了下來,完成揭牌動作。第三項由集團人事部部長李如雁宣佈幾項任命。
任命金向科爲摩托車三廠廠長;
任命劉勝爲摩托車公司配套處處長,任命金光猛爲配套處副處長;
任命陳風爲金光電器三廠廠長,其摩托車公司設備處處長一職由陳周接任。
大家聽完任命,就明白這五個人過來參加儀式原因了。至於爲什麼金向科和金光猛父子同時得到了提拔,主要還是因爲金光振想給他們彌補一下。金光鐵出意外死亡,雖然不是金光振的錯,但畢竟讓金向科一家受了損失。既然一個村的,金向科與陳秀芬兩人對金光振從小也很欣賞,金光振便決定好好安慰他們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