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房產行業

9月11日下午13:00,金光振又召集上次那些中高層幹部開會,討論公司發展問題。重點是討論朱塘村朱金虎村長的建議,將來成立一個房產公司的問題。

金光振率先開口說道:“今天上午我們發展部部長金光雄去了一趟朱塘村,並與其村長朱金虎進行了交談。朱村長在最後給我們提了一條建議,希望我們將來成立一個房產公司。大家討論一下他的這條意見如何?”肖國強就說道:“朱村長的建議挺好的。老百姓過日子,就是衣食住行四個字。衣,就是服裝行業,國內廠子很多,寧洲也有了幾家知名品牌,我覺得我們要涉足服裝有點晚了,還是不要進去了。食,就是食品行業和餐飲業。我們即將建成的金光賓館,包括了部分餐飲業,其它的就不要涉足了。我對這個行業太陌生,不知道建議做什麼好。住,就是房子。國外的房子都是商品房,國內也在往這方面轉型。將來生活條件好了,大家肯定會希望改善住房條件。所以我覺得搞房產應該有前途,我的意見是考慮建立一個房產公司。上次說搞摩托車行業,摩托車是交通工具,屬於屬於爲老百姓提供行的方便吧。”

徐福寬發言道:“商品房在國外雖然很常見,但是國內纔剛開始,估計一下子沒人接受。我們周圍還算農村,村民們會接受商品房嗎?如果不接受,就不會買。沒人買,資金就會被積壓。而且這個資金量還很多。所以我覺得還是小心一點爲好,最好不要過早涉足這個行業。”他的話裡雖然沒有說出反對兩個字,但是意思明顯就是反對成立房產公司。

與會人員對於商品房,概念上都是模糊的,都不清楚,畢竟在當時商品房屬於新生事物。現在出現兩種意思相反的發言,其他人就更加不知道如何說了。金光振就要徐東香說說看法,畢竟這裡只有徐東香和肖國強兩位高材生。肖國強已經發言了,徐東香還沒說話,而金光振又沒來得及與她溝通這個問題,就讓她在會上說一說吧。既然金光振要她發言,徐東香就開始談她的看法了。

徐東香說:“要不要成立房產公司,關鍵看商品房能不能建?有沒有人需要?能不能建是一個政策問題。我們國家還處於改革開放的發展階段,各個地方改革開放的進程不盡相同。所以我們只要詢問小河市或者寧洲市政策對這一塊放開沒有,允不允許私人營業建造商品房。如果政策上還不允許,自然這個房產公司也就免談了。有沒有人需要,這是一個市場問題。商品房其實也是一種商品,商品就得滿足市場需要。單從需要不需要來看,肯定是需要的,因爲人人都需要房子住。但是房子又是特殊的商品,在我們國家更加特殊,以前沒有商品房,房子不是商品。我國目前還不是完全的市場經濟,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有人需要,但是敢不敢買呢?敢買的人又買不買得起呢?只有人們敢買又買得起,那纔是真正的市場需求。只有把這兩個大問題弄清楚了,才能考慮要不要成立一個房產公司。”

大家一聽,覺得徐東香說得有道理,不弄清政策允不允許,在這裡討論沒有意義。李如雁接話道:“東香講得很對。我們先問清楚政策,政府允許的話就調查一下市場,然後根據市場情況再來討論。否則我們也討論不出什麼結果來。”

金光振道:“是的。政策問題由金光雄到小河市政府去諮詢一下。關於市場調查,我的意見就不要弄了。我覺得現在調查的結果不會準確。因爲普通老百姓看問題沒有前瞻性。但是我們看問題要把目光放遠一點。既然判斷國家將來會把房子商品化,我們爲什麼不早一點搶佔市場呢?所以我認爲只要政策允許,我們就成立房產公司,把房子建立起來再說。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後,肯定會想到去改善住房條件的。這就是說有市場需求。至於買不買得起的問題,我相信到時土地被我們徵用後的兩個鄰村村民,他們肯定買得起的。”金光雄附和道:“是的。我們看問題要有前瞻性。到時候工業園建立起來後,朱塘村和陳家村兩村的村民肯定是有錢買房子的。我們金山村的人住別墅,總不能讓他們連商品房都住不起吧!”金光振道:“這是不會的。只要他們願意把土地讓我們徵用,我們就要讓他們都富裕起來。要合作共贏!如果沒有別的意見,我們就散會吧!”

第二天也就是9月12日,金光雄去了一趟小河市政府,瞭解關於建造商品房的相關政策。得知小河市乃至整個寧洲市都已經允許商品房建設了。只是產權分兩種,一種是70年,一種是40年。這取決於土地。城鎮土地上建造起來的房子產權是70年,農村土地上建造起來的商品房產權是40年。至於年限到了以後怎麼辦,現在誰也不知道,國家也沒有出臺相關政策。大概就是摸着石頭過河,到時再說吧。

金光雄回去就向金光振彙報他所瞭解到小河市政府有關商品房的政策情況。金光振聽後說道:“既然政策允許,我們還是接受朱村長的建議,到時候成立一個房產公司,建造商品房。這樣我們就好辦了。把朱塘村的土地就用來建商品房,而陳家村的土地則用來建立工廠。”金光雄道:“嗯,這樣很好,以後我們就按這個思路去辦!”

到了9月17日,兩名新員工上班。人事部也發佈了新的任命書。任命原金布三廠設備科科長金光祥爲金布三廠的副廠長,協助黃榮國做好三廠的全面工作。任命原金布三廠設備科副科長金光明爲設備科科長,負責金布三廠設備科的全面工作。任命陳風爲金布三廠設備科副科長,協助金光明全面管理設備科。另外,金布二廠加捻車間員工朱亞紅調到發展部當一名文員。由於是普通員工調動,沒有專門開調令。這樣,對鄰村兩位村長伸的橄欖枝全部到位。

第二百一十六章 廠房圖紙第一百九十二章 四廠投產第二百零七章 西湖遊玩(1)第二十九章 逐步擴大第三百零三章 離開青島第三百一十二章 慶典酒宴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房討論第一百零八章 成立公司第三十九章 已經開始第一百九十二章 四廠投產第三百二十一章 春節之前(1)第六十四章 培訓事宜第三百零五章 下馬之後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時竣工第五十九章 考得駕照第一百七十四章 變開發區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年喜事第三百章 招到一個第一百零九章 兩樁私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連貫儀式第三百四十章 遊了三地第二十三章 拒絕騰房第三百七十四章 平穩發展第三百七十七章 慶典準備第十五章 相親成功第六十三章 設備科長第四十九章 買輛轎車第六十二章 專家謀劃第二百五十六章 勝利三月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千島湖(1)第二百六十章 型號驗證第二百三十章 電器廠房第三百七十四章 平穩發展第五十六章 週日約會第三百七十一章 實現自動第三十八章 申請項目第一百七十章 訪朱村長第二百二十八章 學生報到第一百八十九章 四廠準備第一百六十八章 伸橄欖枝第二百七十二章 十月好事第一百二十章 討論新房第三百三十七章 啓用準備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千島湖(1)第二百一十八章 五月準備(1)第十九章 重操舊業第一百九十五章 遊江心嶼第二百八十一章 人才座談(1)第一百六十五章 集體婚禮(2)第二百六十章 型號驗證第三百一十六章 二廠啓用第七十三章 休息半天第五十章 建築承包第八十七章 見面父女第三百三十二章 烤漆人才第一百五十八章 造紙古蹟第一百八十章 金光大道(2)第二百二十四章 各自就位第二百一十四章 ?飛赴洛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練習跳舞第十二章 邀友來玩第三百零五章 下馬之後第二百一十七章 迎接專家第九十五章 要忙通宵第二百六十二章 型號許可第一百七十四章 變開發區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廠竣工第六十四章 培訓事宜第三百一十四章 三大學生第六十八章 開始牽手第二百五十七章 同時竣工第四十一章 寧洲商談第二十九章 逐步擴大第五十六章 週日約會第三百七十八章 十年慶典(1)第三百五十四章 旅遊之後第三百四十三章 金光大廈(1)第三百七十一章 實現自動第三百零九章 改造工程第一百七十七章 條件不符第一百三十三章 地主之誼第三百四十三章 金光大廈(1)第七十二章 其它設備第八十一章 求助市長第一百一十三章 首次足浴第二百四十七章 遊妙峰山第二百一十八章 五月準備(1)第三百六十一章 參觀金星第一百四十章 一個好年第三百一十八章 巨大工程第一百二十二章 二廠準備第四十九章 買輛轎車第七十章 半夜醒來第三章 良好開端第二百零二章 兩天遊玩(3)第二百二十七章 電器專家(2)第一百八十七章 四廠人事第三十五章 立即着手第七十七章 設備人員第二百四十章 買測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