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5)

那種虛脫,那種老人臉上纔有的虛脫和枯竭,是一夜間人生被洗劫一空的結果。

想想吧,11月24日,那一天我們在幹什麼?早忘了。然而他們在告別。向生命,向世間,向最捨不得撒手的人寰,向最親密的事物告別。那是怎樣殘酷的儀式!怎樣使盡全力的最後一次眺望!最後一滴聲音!

想想吧,那對年輕的靈魂曾怎樣在電波中緊緊相擁,不願撒手,不願被近在咫尺的海水隔開……那被生生劈作兩瓣的一朵花!

這是死亡情景,還是愛情情景?

那一刻,時間定格了,凝固了。生活從此永遠改變。

290,一個多麼抽象和無動於衷的數字。我不願以這樣一個沒有體溫的符號記憶這次海難。我只是攥緊手中的照片,攥緊眼前的真實,生怕它從指縫間溜走。我全身心都在牢牢地體會這一個“個”,這個絕望的男子,這個妻子的丈夫,那一刻,他聽到了什麼?她對生命的另一頭說了些什麼……

漸漸,我感覺已和他沒了距離。他的女人已成了我的女人,他的情景已是我的情景。從到靈魂,我覺出了最親密者的死。

手腳冰涼,我感到徹骨的冷。風的冷,海的冷,水底的冷。

天國的冷。

我想起了許多事。出事那天,我從電視人物尤其官員的臉上(他們在岸上,在遠離大海的辦公室裡),看到的只是備好的語言和廉價的悲憫,只是“新聞”折射出的僵硬表情。顯然,他們的全部注意力都押在了“290”這個數據上。他們嚴肅、冷峻,他們從容不迫、鎮定有方……看上去連他們自己都像一堆數據。一切表現都是格式化、公章式的(太面熟了),都是機件對“數據”產生的反射,是“290”而非那一個個的“個”在撞擊他們。那深思熟慮的咬字和措詞(太耳熟了),是被量化了的,是受數據盤和公務軟件操控的。你感覺不到其情感和內心,他們身上沒有洶涌的東西,只有對責任的恐懼和應變能力。

死了的人徹底死了,活着的人懶懶地活着。

今天,是海難的週年祭。我重新翻出這張照片,打量他。想象他年輕的妻子,想象她平日在家裡的情景,想象那一天那一夜的甲板,想象那最後一刻還死死抱着桅杆、對陸地殘存一絲乞望的生命……

我更清楚,奪走她的不僅僅是海水,還有人類自己,還有陸地上的一切。那些“事不關己”的人們。

我暗暗希望今晚能有更多的人想起那艘船,想起那個黑色的滂沱之夜。爲了生活,爲了照片上的那個人,爲了更多相愛的生命。

個體:最真實的生命單位

在對悲劇的日常感受上,除了重大輕小的不良嗜好,人們總慣於以整體印象代替個體的不幸——以集合的名義遮蔽最真實的生命單位。

由於缺乏對人物之命運現場的最起碼想象,感受悲劇便成了毫無貼身感和切膚感的抽象注視。人們所參與的僅僅是一輪信息傳播,一樁單憑災難規模和犧牲體積確認其價值的“新聞”打量。

這是一種物質態度的掃描,而非精神和情感意義上的觸摸——典型的待物而非待人的方式。該方式距生命很遠,由於數字天然的抽象,我們只留意到了生命集體輪廓上的變化和損失(“死了多少”),而忽略了發生在真正的生命單位——個體之家——內部的故事和疼痛(“某個人的死”)。

數字僅僅描述體積,它往往巨大,但被抽空了內涵和細節,它粗糙、籠統、簡陋、輕率,缺乏細膩成分,不支持痛感,喚不起我們最深沉的人道感情和理性。過多過久地停留在數字上,往往使我們養成一種粗魯的記憶方式,一種遙遠的旁觀者態度,一種徘徊在悲劇體外的“客人”立場,不幸僅僅被視爲他者的不幸,被視爲一種隔岸的“彼在”。

如此,我們並非在關懷生命、體驗悲劇,相反,是在疏離和排斥它。說到底,這是對生命的一種粗糙化、淡漠化的打量,我們把悲劇中的生命推得遠遠的,踢出了自己的生活視野和情感領地。

久之,對悲劇太多的輕描淡寫和迎來送往,便會麻木人的心靈,情感會變得吝嗇、遲鈍,太多的狹私和不仁便繁殖起來了,生命間的良好印象與同胞精神也會悄悄惡化。

感受悲劇最人道和理性的做法:尋找“現場感”!爲不幸找到真實的個體歸屬,找到那“一個,又一個……”的載體。世界上,沒有誰和誰是可以隨意疊加和整合的,任何生命都唯一、絕對,其尊嚴、價值、命運都不可替代。生生死死只有落在具體的“個”身上纔有意義,整體淹沒個體、羊羣淹沒羊的做法,實際上是對生命、對悲劇主體的粗暴和不敬,也是背叛與遺忘的開始。

同樣,敘述災難和悲劇,也必須降落到實體和細節上,纔有豐滿的血肉,纔有驚心動魄的痛感和震撼,它方不失爲一個真正的悲劇,悲劇的人性和價值纔不致白白流失。

一百年前的“泰坦尼克”海難,在世人眼裡之所以觸目驚心,是因爲兩部電影的成功拍攝:《冰海沉船》和《泰坦尼克號》。通過銀幕,人們觸摸到了那些長眠於海底的“個”,從集體遺容中打撈起了一張張鮮活的生命面孔:男女情侶、船長、水手、提琴師、醫生、母親和嬰兒、圓舞曲、美國夢、救生艇……人們找到了和自己一樣的人生、一樣的青春、一樣的夢想和打算……

如此,“泰坦尼克”就不再是一座抽象的遙遠時空裡的陵墓,悲劇不再是新聞簡報,不再是簡單的死亡故事,而成了一部關於生活的遠航故事,所有的船票和生離死別都有了歸宿,有了“家”。有了這一個個令人欷歔、刻骨銘心的同類的命運,“泰坦尼克”的悲劇價值方得實現,人們才真正記住了它、擁有了它。

美國華盛頓的“猶太人遇難者紀念館”,在設計上就注重了“個”的清晰,它拒絕用抽象數字來控訴什麼,而是費盡心機搜錄了大量個體遇難者的信息:日記、照片、證件、通信、日用品、紀念物,甚至還有偶爾的聲音資料……當你對某一個名字感興趣時(比如你可以選一個和自己面容酷似或生日相同的人),便可啓動某個按鈕,進入到對方的生涯故事中去,與其一道重返半世紀前那些晴朗或陰霾的日子,體驗那些歡笑和淚水、安樂和恐怖、幸福和屈辱……這樣一來,你便完成了一次對他人的生命訪問,一次珍貴的靈魂相遇。

走出紀念館大廳,一度被劫走的陽光重新回到你身上,血液中升起了久違的暖意,你會由衷地感激眼下。是啊,生活又回來了,你活着,活在一個讓人羨慕的時空裡,活在一個告別夢魘的時代……你會懷念剛剛分手的那個人,你們曾多麼相似,一樣的年輕,一樣的熱愛和憧憬,卻不一樣的命運,不一樣的今天……

記住了他,也就記住了恐怖和災難,也就記住了歷史、正義和真理。

與這位逝者的會晤,相信會對你今後的每一天,會對你的信仰和價值觀,發生某種正直的影響。它會成爲你生涯中一個珍貴的密碼,靈魂密碼。

這座紀念館貢獻了真正的悲劇。

重視“小”,重視那不幸人羣中的“個”,愛護生也愛護死,嚴肅對待世上的每一份痛苦,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意義重大。它教會我們一種打量生活、對待同胞、判斷事物的方法和價值觀,這是我們認知生命的起點,也是一個生命對另一生命的最正常態度。在世界眼裡,我們也是一個“個”,忽視了這個“個”,也就喪失了對人和生命最深沉的感受。

其實,生命之間,命運之間,很近,很近。

2000年11月

(第七節決不向一個提褲子的人開槍

1936年,英國作家奧威爾與新婚妻子一道,志願赴西班牙參加反法西斯戰鬥,並被子彈射穿了喉嚨。在《西班牙戰爭回顧》中,他講述了一件事——

一天清晨,他到前沿陣地打狙擊,好不容易準星裡才闖進一個目標:一個光膀子、提着褲子的敵兵,正在不遠處小解……真乃天賜良機,且十拿九穩。但奧威爾猶豫了,他的手指始終停在扳機上,直到那個冒失鬼走遠……他的理由是:“一個提着褲子的人已不能算法西斯分子,他顯然是個和你一樣的人,你不想開槍打死他。”

一個人,當他提着褲子時,其殺人的職業色彩已完全褪去了。他從軍事符號——一枚供射擊的靶子,還原成了普普通通的血肉之軀,一具生理的人,一個正在生活中的人。

多麼幸運的傢伙!他被敵人救了,還矇在鼓裡。因爲他碰上了“人”,一個真正的人,而不僅僅是一個軍人、一個只知服從命令的殺手。那一刻,奧威爾執行的是自己的命令——“人”的命令。

殺手和殺手是有別的。換了另一個狙擊手,他的褲子肯定就永遠提不上了。而換了奧威爾在他的位置上,他肯定會毫不遲疑地摟動扳機,發出一絲“見鬼去吧”的冷笑。然而,這正是“人”與士兵的區別,希望也就在此。

與其稱之“奧威爾式”的做法,毋寧說這是真正的“人”之行爲。任何時候,作爲“人”的奧威爾都不會改變主意,即使對方不久後將用瞄準來回報自己,即使他就是射穿自己咽喉的那個兇手,即使早料到會如此,奧威爾也不會改變,更不會後悔。

所有的戰爭,最直接的方式與後果皆爲殺人。每個踏上戰場的士兵都匹配清醒的殺人意識,他是這樣被定義的:既是射擊者,又是供射擊的靶子……而“英雄”與否,在於殺人成績的大小。在軍事觀察員眼裡,奧威爾式的“猶豫”,無疑乃一次不軌、一起嚴重的瀆職,按戰爭邏輯,它是違規的、非法的,要遭懲處。但於人性和心靈而言,那“猶豫”卻如此偉大和珍貴!作爲一樁精神事件,它應該被記入史冊。

這樣說一點不過分。

假如有一天人類真的不再遭遇戰爭和殺戮,你會發現,那值得感激的——最早制止它的力量,即源於這樣一組細節和情景:比如,決不向一個提着褲子的人開槍!

這是和平之於戰爭的一次挑戰,也是“人”對軍人的挑戰。

它在捍衛武器純潔性的同時,更維護了人道的尊嚴和力量。

鬥爭、殺戮、犧牲、死難、血債、復仇……

如果只有仇恨而沒有道義,只有決絕而沒有猶豫,你能說今天的受害者明天不會變成施虐者?英勇的戰士不會變成殘暴的兇手?

你隱約想起了一些很少被懷疑的話:“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同志的兇狠”“對敵人要像秋風掃落葉般嚴酷無情”“軍人以絕對服從命令爲天職”……你感到一股冷。

一股政治特有的冷。匕首的冷。工具的冷。地獄的冷。

而不合時宜的奧威爾,卻提供了一種溫暖,像冬天裡的童話。

2002年

(第八節“你有權保持沉默”

看美國電影,每逢警察對嫌疑人宣佈拘捕時,皆可聽到這樣的段子:“你有權保持沉默,否則你所說的一切,都可能作爲指控你的不利證據。你有權請律師在你受審時到場。如果你請不起律師,法庭將爲你指派一位。”

開始以爲是蹩腳的臺詞,嘮嘮叨叨個沒完,更瞧不上那些編劇,就不能讓警察大叔來句別的?後來,陸續讀一些美國司法故事,不禁羞愧,方知是自己淺薄,冤枉了人家。這段繁瑣的格式化語錄並非警察的即興表演,而是“米蘭達法則”使然。作爲美國司法用語,它早就被日常化、紀律化、制式化了。你不這樣說,反會被亮紅牌,美國觀衆也會覺得你違背常識。

“有權保持沉默”,乃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早就明確的。爲保護嫌疑人權利,該案規定,任何審訊都不得要求嫌疑人自證其罪。但上述警察語錄的誕生,卻是1963年之後的事。

1963年,22歲的無業青年恩納斯托·米蘭達因涉嫌強姦和綁架婦女在亞利桑那州被捕。審訊前,警官沒告訴他有權保持沉默、有權不自證其罪等常識,米蘭達文化程度低,也沒聽說過“憲法第五修正案”這玩藝兒。兩小時審訊後,他老老實實在供詞上簽字畫押。開庭時,控方向陪審團出示了米蘭達的供詞,但律師認爲,根據憲法修正案,此供認是在缺少必要提示的前提下發生的,應視爲無效,不足以成爲庭審依據。最後,陪審團認定米蘭達有罪,判刑20年。米蘭達和他的律師不服,一直上訴至美國最高法院。1966年,終審裁決出來了:地方法院審判無效!因爲審訊前嫌疑人未被告知應享有的憲法權利,即沉默的權利。同時,最高法院重申了嫌疑人應被告知的詳細內容:一、你有沉默的權利;二、你的供詞將可能被用來起訴你;三、你有權請律師;四、如果請不起,法庭將免費爲你請一位。

著名的“米蘭達法則”由此誕生。隨之而來的,即那段不厭其煩、咬文嚼字的語錄了。米蘭達案的後來我不得知,或許他真的有罪,那就有賴警方另取證據了。“米蘭達法則”的出臺,自然給警方帶來諸多不便,甚至影響到辦案效率,但它充分體現了憲政的內涵和邏輯,尤其在“目標正義”面前,“程序正義”享有優先地位。遵循憲法、保護人權不是抽象的空談,若不依法維護嫌疑人的權利,那保障正常人的權利即淪爲妄想,因爲每個人在特殊情況下都有被誣陷和冤枉之可能。

《讀書》曾刊登陳偉先生一篇文章,在談及美國鞏固嫌疑人權利的社會心理和文化背景時,他說:“在美國曆史和文化的深處,深藏着對官府的極度不信任以及對警察和法官濫用權力的極度恐懼。”而憲法修正案的核心內容“即以公民權利來限制和制衡政府的權力”。衆所周知,美國司法史上有過一樁著名案例:辛普森案。由於警方取證時在技術細節上違規,儘管嫌疑人犯罪可能性極大,但法庭還是判其無罪。雖然很多人眼中的“實體正義”落空了,一個殺人犯很可能就此漏網,但它卻是不折不扣的司法意義的勝利。通過對程序正義的捍衛,它最大限度地維護了法的尊嚴——進而從這個意義上,保護了公民的自由和安全。對此,陳偉先生感慨道:“律師鑽法律空子的現象並不可怕,因爲其前提是承認法律,是在司法程序的框架中挑戰法律。真正可怕的是有法不依、知法犯法、以權代法和無法無天。法律法規的漏洞可通過正常的發展予以修補,而有法不依、執法犯法的口子一開,想堵都難以堵上,最終會沖垮民主法制的大壩……美國官霍爾姆斯有句名言:‘罪犯逃脫與官府的非法行爲相比,罪孽要小得多。’民主法制和保障人權也不是人類通向人間天堂的康莊大道,它只是防止人類社會跌入這種人間地獄的防護大壩。”

回想最初對警察語錄的誤解,頗給人醒策。

在我們的經驗中,常飄蕩着一些義憤填膺的聲音:“對害羣之馬談何道理!”“以牙還牙,以暴制暴,以惡懲惡!”“朝死裡整,看他下次還敢……”可以說,這類話已比比皆是、深入人心(甚至大快人心)了。而“目標大於手段”“實體正義高於程序正義”的本能邏輯和“痛打落水狗”的文化衝動,也多少滲入了現實的司法行爲中,諸如逼供、誘供、違規和非法取證等。日前有媒體報道,多年前某省一青年涉案被捕,法庭竟將“測謊儀”的結果作爲“有力證據”判其有罪,直到前不久真正的罪犯意外落網,才知“測謊儀”說了謊。

或許,我們現在和將來的司法定義,都未必和“米蘭達法則”重疊,但普及同質的司法理念和執法信仰,則完全必要,迫在眉睫。作爲一個警察或法官,不管打擊犯罪的多麼迫切,同情受害者的心理何等強烈,若不能忠實地保護嫌疑人的權利,就背離了正義立場和法律本位。打擊犯罪,首先保證路徑的正確和工具的清潔。

第8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8)第16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2)第21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7)第1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1)第6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6)第12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3)第10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1)第11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2)第9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9)第20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6)第8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8)第1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1)第1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1)第12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3)第24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10)第24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10)第24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10)第17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3)第23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9)第2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2)第12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3)第13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4)第17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3)第8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8)第3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3)第1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1)第18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4)第2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2)第19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5)第11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2)第11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2)第17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3)第1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1)第5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5)第15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1)第18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4)第15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1)第10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1)第23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9)第11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2)第2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2)第9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9)第18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4)第10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1)第3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3)第2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2)第2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2)第11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2)第16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2)第13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4)第20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6)第9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9)第11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2)第18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4)第16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2)第16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2)第14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5)第8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8)第4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4)第7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7)第24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10)第8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8)第23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9)第20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6)第7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7)第3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3)第13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4)第16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2)第9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9)第13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4)第1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1)第10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1)第11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2)第2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2)第20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6)第12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3)第24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10)第5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5)第17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3)第10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1)第22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8)第4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4)第8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8)第3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3)第5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5)第20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6)第14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5)第11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2)第20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6)第17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3)第8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8)第16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2)第1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1)第16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