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第258章 楊清水驛之戰

第258章 楊清水驛之戰

三月,北方的數十萬兵馬呼聲焦躁,膠東半島與華北平原的天氣開始逐漸轉暖。

李景隆親率十萬馬步官軍抵達了德州,與北邊滄州的吳傑、俞通淵等七萬步騎形成掎角之勢。

他們依託華北平原的運河與河網,對北平的朱棣、青州的朱高煦形成壓制的態勢。

與此同時,留守京城的羽林左、右二衛在盛庸的統帥下渡過長江,集結江北十餘衛所屯兵向徐州而去。

三月初一,盛庸抵達淮安府,身邊兵馬數量已經達到了四萬人,但他沒有着急進軍徐州,而是在淮安依託淮河佈置防線,似乎想看看朱高煦會不會突然南下襲擊。

他的做法是正確的,因爲此時的渤海軍已經有兩萬馬步騎兵渡海,以他的這點兵力在淮北平原行軍,很容易被渤海軍突襲。

他的任務是在江淮拉出一條防線,避免朱高煦南下驚擾到京城的陛下。

況且,江北的四萬屯兵不堪用,得他加緊訓練才行。

盛庸在準備,李景隆也在準備,甚至朱棣都在準備,唯有朱高煦,此刻的他依舊帶着騎兵呆在青州城外,繼續包圍青州,似乎一副不把青州圍到投降就不走的架勢。

“他在想什麼?”

“等兵馬渡海嗎?可這也太久了。”

德州城,在十萬大軍延綿的營壘下,它顯得十分渺小,可在城內府衙的地圖上,它又顯得十分重要。

眼下,李景隆已經抵達德州,而朱高煦並沒有按照他預先設想的一樣奇襲德州,也沒有向濟南進攻,謀取東昌、東平來切斷南北運河。

“算算時日,他現在的兵馬少則一萬,多則兩三萬。”

“這樣的兵馬數量,不管是向德州還是徐州,都有一定把握襲擾成功,他爲什麼一直在青州不走?”

站在地圖前,李景隆眉頭緊皺,不斷打量着地圖全貌,同時回答了諸將的問題:“他在等我們走。”

“等我們?”諸將愣了愣,隨後便見到李景隆指向登、萊、青州。

“眼下,登州和萊州已經被他拿下,他收穫的糧草輜重足夠讓遼東無憂,而青州佔據山東二成的耕地,也是提供德州糧草的主要地方。”

“雖說眼下才剛剛三月,還沒有播種作物,但如果少了青州提供的幾十萬石糧食,我們便只能繼續依託運河運糧,而他便可以依仗騎兵不斷騷擾運河。”

“可我們的騎兵也很多。”駙馬都尉李堅不解詢問,李景隆卻搖搖頭:

“我們的騎兵是多,可我們的敵人也不止他一個。”

“真正的大敵,是北方的燕庶人,而且推算時間,他現在應該已經返回了北平,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出現在我軍身後。”

“我這話不是危言聳聽,因此你們派人去通知吳高和徐凱,堅壁清野,不得出營與燕庶人野戰。”

“是!”諸將作揖,同時李景隆也揉揉眉頭:

“騎兵雖然不能調動太多,但也不能一個都不調,不然以我軍的馬步來充作塘騎,很容易被渤海庶人所欺騙。”

“傳令,調俞通淵、平安二人率一萬騎兵南下,陳暉與滕聚則繼續率剩下的騎兵留守滄州,等待我的軍令。”

李景隆做出安排,並準備等俞通淵和平安的騎兵抵達後,再進一步讓他們充作塘騎進入青州地界,獲知渤海軍的情況。

情報不對等,這纔是行軍打仗的大忌,而眼下的他們就處於不對等的一邊。

南軍現在十分尷尬,他們從原本的單面對敵,成爲了被東、北夾擊。

因爲他們的兵力衆多,可他們能動用的騎兵和馬步兵卻遠遠少於燕軍與渤海軍。

李景隆想要等朱高煦和朱棣有所動靜再行動,可南邊卻不會容許。

“大軍抵達德州已經有七日,他一直未有行動,難不成是準備看着賊軍攻下青州嗎?”

應天府紫禁城武英殿內,朱允炆語氣沉重的質問齊泰。

他站在二丈長寬的沙盤前,看着眼下的江北態勢,很難不動怒。

跟隨他的黃子澄、方孝孺、暴昭等人默不作聲,唯有齊泰指着登州和金州說道:

“大將軍抵達德州時,賊軍已經渡海多日,眼下兵馬數量恐不下三萬。”

“賊軍馬多而我軍馬少,以少打多之下,我軍若無萬全情報,很容易被敵軍所襲。”

“賊軍馬多?”黃子澄似乎聽到了什麼天大的笑話:“如果下官沒有記錯,賊軍騎兵不過萬餘人,而我軍有二萬餘騎,還怕他不成?”

“賊軍還有馬步兵。”齊泰皺眉回答,可朱允炆不想聽藉口,他揮袖道:

“眼下距離秋季只有四個月的時間,四個月內,朕即便不奢求平叛成功,也當將渤海賊人趕回遼東。”

“這件事情,你好生告知曹國公,勿要再讓朕失望了。”

朱允炆拂袖而去,顯然對於李景隆多日不動兵而感到生氣。

齊泰見狀也只能嘆氣,隨後安排人手將出兵的消息發給李景隆。

三月初九,當李景隆得到出兵消息後,他也沒有再繼續耽誤下去,因爲繼續耽誤下去的話,朱高煦很有可能真的拿下青州。

想到這裡,李景隆大軍開始渡過運河進軍,只留下一萬人守衛德州。

只是他們前腳剛走,拔營的消息就送往了北平和萊州。

“殿下,那李景隆總算拔營了。”

青州城外,得到萊州傳來消息的徐晟帶着消息走進了帥帳,朱高煦則是拿着教條看着地圖。

聽到徐晟的消息,朱高煦並不吃驚,也不驚訝,而是淡然自若的用教條指着德州。

“從德州到青州四百里地,從德州到涿州五百里地。”

“眼下他從德州撤走,那不管是來打我們還是去打北平,都將距離另一個方向越來越遠。”

“派出塘騎偵查,看看他是往我們這邊來的,還是往北邊去的。”

“是!”徐晟作揖應下,朱高煦又追問:“兵馬都登陸了嗎?”

“弟兄們都登陸了,只是還有一萬三千餘匹馬還要十日時間才能運抵登州。”徐晟迴應。

“比我想的要快。”朱高煦頷首,然後看了看地圖。

“告訴朱成功和崔均,讓他們帶着一千料以上的船在運送馬匹結束後,立馬南下,我已經讓人在大嵩衛給他們備了份大禮,叫他們按照這份大禮接收禮物吧。”

朱高煦說罷,同時也對徐晟開口道:“騎兵都匯合了嗎?”

“都匯合了,東邊的三千弟兄們今早剛到,現在正在休息。”

“好……”聽着徐晟的話,朱高煦眼神閃爍:“放出消息,就說我們在青州只有六千人,不日即將進攻濟南。”

“是!”徐晟以爲朱高煦要放出假消息,於是轉身便去操辦。

只是在他們溝通的時候,經過長達半個月時間的備戰、休整,北平的燕軍已經蓄勢待發。

從己方間客提交的報告中,朱棣成功瞭解到了南軍野戰集羣在軍事上的新動向。

三月初九正午,朱棣在祭祀過朱元璋與馬皇后完畢後,立即率領六萬馬步兵出北平城,準備與其展開戰略決戰。

三月初十,燕軍南下至弘仁橋一帶紮營休整,翌日燕軍正式進發東安城。

兩軍塘騎在北邊的河谷遭遇,迅速將消息傳回了各自本陣。

“叛軍南下了?可看清規模?”

東安城外營壘之中,徐凱得知燕軍南下,當即便追問起了詳細的情況。

“看數量只有幾百騎兵,應該是小股塘騎前來偵查我軍動向的,不過看他們還敢追擊我軍的架勢來看,後方應該有大隊兵馬。”

指揮使俞端作揖迴應,徐凱聽後卻皺眉:“大將軍提醒我不能出營迎敵,不過現在賊軍已經逼近我軍五十里……”

他略微思考,便開口說道:“你派塘騎前往滄州傳信,請陳暉、滕聚兩位將軍率騎兵馳援我軍。”

“末將領命!”俞端聞言應下,轉身便向滄州求援去了。

在他走後,徐凱在營帳內來回渡步,而帳外再次傳來消息。

“都督,賊軍在我城北四十里外紮營。”

“知道了,伱退下吧!”徐凱擺手示意那傳信的千戶官退下。

眼下燕軍的做法,已經讓他篤定了這次前來的是燕軍主力。

只要自己固守營盤,那燕軍即便騎兵犀利,也別想從自己手中討到便宜。

如此想着,徐凱開始沉穩起來,而與此同時被派出的塘騎也經過一夜換馬不換人的趕路下,將東安的求援消息傳達到了滄州。

安陸侯吳傑沒有多想,因爲李景隆交代過他要馳援東安和涿州,因此他當即派出陳暉、滕聚二人率領一萬騎兵北上馳援,同時將消息發往南邊。

時間過去,翌日清晨,在陳暉、滕聚率一萬騎兵北上的時候,北方南下的燕軍再度拔營三十里,駐紮在了距離東安城徐凱營盤北邊的十里外,兩軍兵卒都能清楚看到雙方營盤的火光。

“殺!!”

“嗶嗶——”

“敵襲!!”

十三日清晨,趁着天色灰濛,燕軍在南軍睡夢中發起了進攻。

好在徐凱一直做着準備,因此當敵襲的聲音與木哨聲同時響起後,許多睡不脫甲的南軍當即驚醒,開始結陣出營盤禦敵。

徐凱也穿了一晚上的甲冑,起身過後立馬戴上頭盔,與諸將出營。

只是當他出營的時候,南軍已經追着燕軍的步卒出營盤裡許。

“全軍撤回,窮寇莫追!”

徐凱膽小謹慎,有耿炳文追擊被擊破戰死在前,他不敢讓兵卒深入追擊。

意猶未盡的南兵被他召回,紛紛回到了營盤之中。

接下來的一個時辰裡,燕軍像是被熄滅了火焰,再也沒有發動像樣的進攻。

這讓徐凱感到了奇怪,他並沒有在這一戰中見到燕軍的騎兵和馬步兵。

“派河間衛出擊,若是碰到叛軍騎兵,立馬撤回。”

“末將領命!”

徐凱試探着燕軍的情況,生怕燕軍丟下一支疑兵來疑惑自己。 他親眼看着河間衛的三千兵馬出營盤向燕軍營盤開拔而去,不多時北邊便出現了塵土飛揚的景象,三千河間衛兵馬結陣長槍,以火門槍、長槍來相互掩護備敵,徐徐撤退。

燕軍的騎兵並沒有討到好處,河間衛只付出了十餘人的傷亡便成功撤回。

“如何,燕軍騎兵數量如何?”

“約不下萬人!”率領河間衛進攻的俞端給出了自己所看到的景象,徐凱聞言也鬆了一口氣。

萬餘騎兵,這放在哪裡都不算小股勢力了,朱棣不可能用那麼多騎兵做疑兵,看來進攻自己的確實是主力。

徐凱放下心來,但依舊沒有讓兵卒們在今夜脫甲休息,而是要求他們着甲而眠。

與此同時,受令北援東安的陳暉、滕聚也率領甘涼、山西等萬餘騎兵抵達靜海縣休整。

一夜轉瞬而去,翌日清晨陳暉、滕聚率領大軍拔營,往北邊的楊清水驛進發。

楊清水驛的西邊是三角澱,此澱南北長百餘里,東西寬二十餘里,規模廣大,滋潤了上百萬畝耕地。

只是這些對於陳暉、滕聚等人來說,只不過是一個稍微大些的湖澤罷了,除了吹來的風有些寒冷,其餘並不能對他們造成什麼阻礙。

他們沿着運河北上,很快抵達楊清水驛。

短暫補充了馬料過後,他們一行人繼續北上,只是在經過楊清水驛站北邊的狹窄處時,陳暉擡手勒令騎兵停下。

“怎麼了?”

陳暉此人警惕極高,滕聚則是作戰勇猛,二人配合相得益彰,因此滕聚策馬上前詢問。

“這地方容易設伏,讓人往西邊三角澱的蘆葦叢裡射一批箭矢。”

“好!”

面對陳暉的警惕,滕聚沒有覺得多餘,而是讓人朝西邊那延綿十餘里的蘆葦叢中射了一批箭矢,以箭矢來探路。

陳暉在那狹長地段十分擔心,直到來到寬闊地帶才放鬆下來。

“應該……”

“殺!!!”

陳暉剛想說沒事,卻聽見了漫天喊殺聲。

他連忙往蘆葦叢中看去,卻不見人來。

“東邊!!”

“東邊不是探查過了嗎?”

滕聚吶喊拔刀,陳暉卻疑惑,他明明記得他派塘騎探查過了東邊,現在是什麼情況?

“全軍穿戴甲冑!!”

順着滕聚的提醒,陳暉看向了東邊那一望無際的耕地上。

在那個方向,穿戴甲冑的燕軍騎兵已經從田間起身,往他們這邊掩殺而來。

陳暉來不及多想他們是如何出現的,只能下令穿甲。

“給俺殺!!”

朱棣一馬當先,帶着不斷起身上馬的馬步兵開始向陳暉這支兵馬圍剿而來。

陳暉能想到蘆葦叢能設伏,朱棣自然也能想到,因此朱棣選擇了東邊的田地,並讓人早早掘開壕溝,用木板鋪設後,卷以泥土草皮覆蓋。

甘涼的塘騎在道路上巡哨,卻不會進入毫無作物的田間踐踏。

他們的走馬觀花,讓燕軍有了機會,而這一手,是朱棣從王義,亦或者說從渤海那邊學來的。

他留下騎兵和少量馬步兵去迷惑東安縣的徐凱,自己帶着四萬餘馬步兵在楊清水驛佈置了包圍圈,打得就是一個措手不及。

“穿戴甲冑!準備突圍!”

陳暉沒能想到朱棣居然如此善於隱藏,若是在平原交手,他們之間還猶未可知,可眼下他們行軍一個上午,本就勞頓,而現在更是被燕軍打了個突襲。

眼下除了讓全軍穿甲突圍外,陳暉已經想不到任何手段。

朱棣沒有給他們穿甲的機會,他親自帶着丘福、朱能、陳武等人率領先鋒百餘騎衝入甘涼騎兵陣中,趁着他們大部分人都還沒來得及着甲開始屠戮。

他們的不要命讓陣型紊亂,陳暉他們除了着急穿甲外,再也做不到其它整軍手段。

頃刻間,甘涼精騎四散奔逃,一邊逃跑,一邊試圖給自己的上身穿甲。

然而在燕軍的箭矢下,沒有甲冑庇護的肉體顯得無比脆弱。

每一支箭矢都能帶走一條性命,縱橫西番的甘涼精騎被燕軍的馬步兵給重重包圍,除了少部分眼疾手快的逃脫外,大部分都被燕軍所包圍。

天空中飄着厚重的雲層,隱約間傳來雷聲。

燕軍馬步兵穿戴着堅固的盔甲,手持強力的兵器,在亂軍之中將毫無防備的甘涼騎兵打了個措手不及,眼看着自己的部下一個個倒地身亡,好不容易穿戴好甲冑的陳暉、滕聚二人率領百餘甲騎與燕軍交戰起來。

鮮血染紅了楊清水驛的官道,呈現出一片悽慘景象。

燕軍的馬步兵如同潮水般向堅強的甘涼騎兵涌來,饒是他們甲冑俱全也無法抵擋。

“徐凱!爺死了也不放過你!”

陳暉咒罵徐凱,只因徐凱派來的塘騎說過,燕軍主力在東安與他糾纏,因此他纔會率騎兵放心北上。

可是眼下,在距離東安八十里外的地方,他們遭遇燕軍主力的圍剿。

若是情報沒有出錯,那他一定會安排大軍穿戴甲冑北上,眼下即便不敵,也不會如此狼狽。

“徐凱……”

叫罵間,陳暉、滕聚二人先後被吞沒在燕軍馬步兵的隊伍中,先後墜馬,轉瞬間便被馬羣踐踏而死。

在這混戰的過程中,甘涼騎兵嚴重缺乏防禦裝備,身上甚至沒有甲冑來保護自己。

相反地,燕軍馬步兵卻穿戴着堅硬的鐵甲,在身體受到打擊時無往而不利。

如潮水般涌來的燕軍馬步兵不斷揮舞兵器,發起衝鋒,將甘涼騎兵分割、包夾,將他們活活剁成碎肉。

武器落地的聲音時常響起,戰馬哀鳴的聲音更是與喊殺聲一同響徹戰場。

萬餘甘涼騎兵們死的悽慘,被燕軍馬步兵屠殺殆盡。

“陳暉、滕聚已死,降者不殺!!”

忽然間,陳暉與滕聚戰死的消息傳出,許多甘涼騎兵紛紛丟下手中兵器。

朱棣喘着粗氣調轉馬頭:“招降,清點馬匹。”

“殿下,剛纔逃出了百餘騎,不用追擊嗎?”王義喘着粗氣詢問,朱棣卻搖頭:

“就是讓他們傳出消息,讓徐凱知道他的援兵正在遭遇襲擊。”

被李景隆委以重任的上萬騎兵,由於錯誤的情報和消息,被朱棣以最小代價擊敗俘虜。

突襲結束後,整個戰場寂靜無聲,僅剩幾隻鳥兒在飛翔。

綠草侵蝕殆盡,血液污染了這片兇殘的土地。

在這場突襲中,沒有甲冑和準備的甘涼騎兵,僅僅是燕軍馬步兵衝刺路上的障礙而已。

朱棣率領大軍休整起來,雖然沒能吸引來吳傑主力,但能擊敗陳暉和滕聚,俘虜數千甘涼騎兵已經足夠。

“休整半個時辰,半個時辰後我們北上,那徐凱應該慌亂腳步了!”

朱棣沉穩的不像剛剛贏得一場勝利,更像是一場遊戲。

或許對於他來說,突襲無甲的甘涼騎兵,和遊戲沒有區別。

“殺!!”

黃昏時分,東安縣的徐凱率領南軍再度挫敗了燕軍上萬騎兵的進攻,這讓他志得意滿。

饒是燕軍鐵騎再怎麼犀利,可面對長槍如林的南軍方陣,還不是那般軟弱。

“都督,這應該是賊軍的最後一次衝鋒了,熬過今日,我們便能在明日正午時分見到滄州來援的騎兵了。”

指揮使俞填擦了擦臉上的汗水,笑着與徐凱交流。

徐凱聞言也脫下頭盔,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這燕軍的騎兵確實不好對付,但只要長槍列陣,他們便對我們無可奈何。”

“明日待騎兵一到,由他們掩護我軍左右兩翼,屆時我軍即可對賊軍發動反擊。”

“這燕庶人,看樣子只擅長奇襲,不擅長正面對敵。”

徐凱志得意滿,可就在他志得意滿的時候,東安縣城內的知縣卻着急忙慌的騎馬趕到了營盤北面。

他在兵卒的攙扶下下馬,對着徐凱作揖:“徐都督,燕逆……燕逆往南邊去,襲擊了滄州來援的援兵!”

“你說什麼?”徐凱不敢置信,他看向了遠處正在撤退的燕軍騎兵,指着那邊詢問道:“你說燕逆往南去,可他們的騎兵都在我們這裡,怎麼去的?”

“下官不清楚,但滄州來援的騎兵已經逃到了城中,他們說燕逆突襲數量不下四五萬,他們突圍前,陳暉、滕聚二位將軍已經被賊軍重重圍困了。”

知縣的話,猶如一把重錘,狠狠砸在了徐凱胸口。

“下令全軍撤回營盤,另外向曹國公求援,給滄州的安陸侯放去消息,讓他小心燕逆!”

徐凱向俞填交代,然而得知援兵被包圍的俞填也手忙腳亂。

二人指揮大軍撤回營盤,同時向南邊放出信鴿,卻是連塘騎都不敢放出,生怕被南邊的朱棣截獲消息。

朱允炆花費大力氣從甘涼調來的上萬騎兵,就這樣成爲了朱棣功績薄上的一筆。

(本章完)

326.第326章 籌備北征第615章 地府兄友弟恭朱高熾第127章 終抵吉林第410章 倭奴叛亂第537章 蘇州遊行第378章 着手北方第483章 恩賞難爲第478章 洪熙三年第473章 自取滅亡258.第258章 楊清水驛之戰266.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555章 狐假虎威310.第310章 南北分卷第468章 漠北事變第409章 資本道路第454章 北上之旅第397章 哀毀骨立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213.第213章 大局始端293.第293章 對日市舶第613章 地府不裝難受朱重八第604章 地府本性純樸燕朱棣第93章 謹言慎行第61章 校臺比試281.第281章 螳臂當車者286.第286章 父子雄才第532章 諸君慢行231.第231章 遼事糜爛第510章 漠北大捷269.第269章 緩兵之計第447章 瘈狗噬人第476章 大明銀行303.第303章 替父教子第91章 仁官不仁民第403章 養倭爲犬195.第195章 北定南未安第385章 試點江南153.第153章 大婚告急第338章 朝貢外交體系第59章 東窗事發279.第279章 永樂新政236.第236章 演員陳亨第439章 祖傳畫餅第447章 瘈狗噬人第433章 北征告終第68章 武英理政215.第215章 女真八衛第2章 大教場第64章 募兵之論第116章 末路盡忠163.第163章 歸家亦苦第568章 四面胡歌215.第215章 女真八衛第564章 多方唱罷第610章 地府肉體堅韌朱允炆170.第170章 野人來投319.第319章 南征安南241.第241章 歷史變動231.第231章 遼事糜爛第401章 再議北征第486章 爲人三思291.第291章 兵臨福岡196.第196章 窮兵黷武第488章 欣欣向榮208.第208章 晏駕歸去212.第212章 搭臺唱戲第17章 興亡百姓苦235.第235章 枕戈待旦286.第286章 父子雄才第90章 燕府三寶第46章 爲孫補償第586章 後記宣德(5)245.第245章 真定之戰第548章 夜郎自大309.第309章 家庭和睦151.第151章 風雨前綴第507章 亂雲飛渡200.第200章 星落太原第500章 朱門父子第389章 日本國變317.第317章 烏斯藏都指揮使303.第303章 替父教子第454章 北上之旅第434章 皇明宗規第40章 燕府三子第542章 以博直名第70章 何不燒煤第373章 廟堂局勢第73章 平倭論第483章 恩賞難爲第511章 不甘人下第563章 聖人親至146.第146章 水陸並進第391章 大明孝子第372章 色厲內茬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第531章 洪熙十二年第35章 位高權重183.第183章 收復忽喇溫138.第138章 欲要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