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第181章 關外尚安

第181章 關外尚安

四月末,伴隨着周定帶來了渤海軍各部武官擢升的消息,朱高煦也將被擢升的武官召回了吉林城。

回到吉林城,不管是林粟還是傅讓,他們都對嶄新的吉林城發出了感嘆。

比起去年,新城大了三倍不止,城牆被加長加厚,均採用的是內夯土,外混凝土的建設方式,因此十分牢固。

城內,混凝土鋪設的道路雖然比不上青磚美觀,但總比當年的夯土路要好看好用多了。

五十二個民坊錯落有致,來往街道的百姓衣着整潔,不像曾經一樣,身上沾染着泥點子。

排水渠、下水道、火道、火牆、公共廁所……

這些利民的民生設施皆修建完善,五十二民坊和左右二處官坊、軍坊更是整潔異常,修建的異常牢固。

坊內房屋,大多都是使用磚窯的磚塊與混凝土修建起來的屋舍,美觀且實用。

城中百姓,不管家中人口數量,均是以每戶二進出的四合小院作爲範本修建,佔地四分,有主屋一處,耳房兩處,廂房兩處,倒座房前後四處。

將倒座房一處用來放柴火,一處做廚房,一處當茅廁,還能做到六處空屋舍,哪怕一人一處也能滿足一家六口人,多的話也能住下十幾口。

這樣的一處院子,放在南邊,沒有二十貫根本修不起來,但在吉林城卻是免費修建發放。

百姓的房屋都如此‘奢侈’,更別提作爲渤海王的朱高煦了。

按照老朱給出的規制,朱高煦的渤海王府東西闊四十六丈,南北長六十二丈,門樓四座、置承運一殿、廚庫各一座、米倉一處,廳廊五十六,屋舍二百六十間。

除此之外,王府本來的設計還有王城城牆,護城河這種防禦性軍事設施,但朱高煦沒有讓人修建,只因他並不想營造出一種與吉林百姓隔絕的氛圍,因此他只讓人修建了高一丈三尺,寬一尺的王府院牆。

除了護城河和城牆沒有外,朱高煦倒也沒有再幹涉其它的規制。

承運殿、存心殿、前寢宮和後寢宮、還有世子府、山川壇、社稷壇、祿米倉、庫房、馬房、家廟、東西三所等王府佈局都按照規制修建,唯一有區別的,就是修建的方式不同。

朱高煦很喜歡漢唐時期那種向外延伸的飛檐,儘管修建王府的工匠告訴過他,那樣的飛檐是因爲漢唐時期牆壁、柱子防水手段不好,爲了防止牆壁和柱子遭到雨水侵蝕而做出的延伸手段,如今採用磚牆已經不需要再用,但朱高煦還是讓工匠們儘可能的將飛檐向外延伸。

如此設計過後,渤海王府的建築看上去都快比親王府還大氣了。

“事情就是這樣,所以出征忽喇溫的事情,我準備提前。”

在那佔地二畝的承運殿裡,朱高煦坐在高臺之上的王位,對殿內左右入座的百餘名武官說了關於他們擢升的事情。

得到消息,百餘名試百戶以上武官紛紛沉默,歸來的傅讓與林粟也暗皺眉頭。

傅讓還好說,林粟倒是經過那麼多事情,比在南京城時沉穩了太多。

換做以前的他聽到這種事情,肯定也會和張純一般脫口而出,但現在的他則是在權衡。

他想升官,可他也不想離開朱高煦。

他很清楚,自己能升官不是自己能力有多強,而是他跟對了人。

現在離開了朱高煦,跑到開平去,他還能向上爬嗎?

“出去也挺好的,你們不需要負擔那麼重,出去過後比在這裡要辛苦,畢竟你們出去過後,要帶比現在大得多的隊伍。”

朱高煦勸慰着衆人,同時說道:“肇州城那邊,我準備讓王義接手,安東城則是交給陳昶。”

朱高煦的目光看向了坐在左首第三位的王義,以及坐在右首第七位的陳昶。

二人先前都是百戶,如今王義成了指揮使,孟章成了指揮僉事,而陳昶也成爲了吉林城的另一位指揮僉事。

陳昶是戌字百戶的老兄弟,他這個人沉默寡言,但朱高煦可以確定他不是錦衣衛,因爲陳昶是爲數不多帶着一家老小北上的人,並且還在吉林城娶妻生子。

北上前,他只是戌字百戶的一個普通兵卒,而眼下的他卻成了指揮僉事。

他話不多,但朱高煦說什麼,他就做什麼,並且都能完成的很好。

正如林粟所想的一樣,他並非是能力最強的那個人,單說陳昶,他的帶兵才幹就在林粟之上,只是二人比較的話,陳昶吃了年輕的虧。

他比林粟小七歲,如今纔剛剛二十一,不過這在渤海軍中不是什麼問題。

渤海軍中的兵卒,多是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連將領普遍在二十五到四十之間。

像王義這種三十六歲的將領,在渤海軍之中已經算是‘老古董’了。

“殿下,孟章走了,那三場那邊交給誰?”

坐在左首位的亦失哈擡頭詢問,朱高煦聞言也將目光放到了位置靠後的一個人身上。

“崔均!”

“在!”突然聽到朱高煦叫自己的名字,二十歲的試百戶崔均下意識站了起來。

當他察覺到是朱高煦叫自己時,他立馬作揖,而朱高煦也看着他笑道:“煤場、鐵場和石灰場,我準備讓崔均帶兵照看。”

“殿下,這……”

亦失哈看着崔均,略皺眉頭,他很清楚三場的秘密,所以他更傾向於戌字百戶的老兄弟,而不是從其它衛投效而來的崔均。

似乎看出了亦失哈的擔心,朱高煦笑了笑:“崔均也是從南京一路走來的老兄弟,雖然年輕,但與我打過西陽哈,還隨我出城戰過哈剌兀。”

“由他看守三場,我放心。”

“是……”見朱高煦都這麼說,亦失哈也不再糾結,只是暗中長了些心眼,心中想要爲朱高煦守好這個家。

見他不再說話,朱高煦也將目光看到傅讓身上:“傅讓,你這次升授官職最大,而且還在遼東都司任職,日後我倒是得仰仗你了。”

“不敢……”傅讓虛禮作揖迴應。

這話若是旁人說出,傅讓只當別人在譏諷他,但如果是朱高煦說出,那他就得仔細想想了。

自從來了吉林城,他帶兵打仗暫且不提,單單操辦安東城的開荒,肇州城的修建,就讓他提升了不少閱歷。

作爲朱高煦親信的幾個人,他很清楚吉林城是靠什麼維持生計,更清楚朱高煦一直讓楊彬運糧。

自己去遼東都司,確實有利於吉林城,不過自己的身份,去了遼東都司後恐怕會被南邊的人關注着一舉一動,做什麼事情都得小心謹慎才行。

“林粟,你去開平,那是我父親節制的地方,你正好可以和我父親學些東西。”

朱高煦提起了一直沒說話的林粟,而對於他的話,往日和誰都聊得來的林粟卻只是作揖迴應。

誰都能看出,林粟並不高興,但他沒有選擇帶頭鬧事,而是安靜的呆在自己的位置上。

這對於他來說,就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衆位要去南邊的弟兄不用擔心,我已經在這些日子裡爲你們寫好了書信,雖說不一定能起到什麼作用,但也算是個安慰。”

朱高煦看着殿內的百餘名武官,笑着站了起來,衆人見狀也紛紛站起。

“來!好酒好肉招待吃着,不過在吃之前我先說好,接下來這幾個月,好好交接手頭上的事情,就算要走了,也得留下一個毫無紕漏的營壘!”

“末將領命!!”

朱高煦一聲交代,衆人紛紛隆聲迴應,聲音衝出武英殿,震走了飛檐上的飛鳥。

不多時,數十張大桌被擡入殿內,承運殿前的廣場上也擺滿了桌子。

在城中的士卒都接到了通知,今日在王府吃羊肉,但不得飲酒。

很快,除了班值的兵卒需要等待換班,其餘人紛紛朝着王府涌入。

面積十畝的承運殿廣場,足以容納五六千人,區區不到兩千的兵卒來吃飯,對於廣場來說簡直就是小意思。

爲了應對這種場面,朱高煦早在去年就讓自己的那幾名庖廚招收了幾十名徒弟。

雖然他們的手藝一般,但應付這種宴席足夠了。

何況他們所需的食材被牽入王府後,很快就被軍中的伙頭兵聯手處理,他們只管炒菜便足夠了。

不過饒是如此,典膳所廚子的鍋鏟也都快翻飛了。

文武兵吏近二千人齊聚外廷,上百隻豬羊被宰殺,除此之外,城外北灣的雞鴨舍中,也被抓來了數百隻。

這一宴席,桌上幾乎擺滿了肉,兵吏們吃的滿嘴油光,倒是朱高煦這一頓幾乎沒吃什麼,盡挨着各桌子去以茶代酒了。

一頓宴席下來,羊肉他沒吃到幾口,倒是喝了二百來杯茶,中途跑了三次茅房。

酒足飯飽過後,許多兵卒自發開始收拾。

待天色變黑,承運殿廣場不僅沒有變髒,反而比開宴席前更乾淨了。

晚風裡,朱高煦坐在承運殿前的臺階上,低頭看着眼前已經空蕩蕩的廣場。

同一時間,腳步聲從他身後傳來,一道身影坐在了他一旁。

“殿下……”

林粟看着漆黑的廣場,沉吟許久後才說道:“末將不想走。”

他的話很平淡,卻能夠聽出他的掙扎。 朱高煦嘴角上揚,可話卻很現實:“這世道,不是看我們想不想,而是看我們能不能。”

“你應該知道的,朝廷不想讓你們一直跟在我身邊,這樣容易尾大不掉。”

他這麼說,可林粟卻擔心道:“我們若是走了,留下來的人裡,還有幾個是真心對殿下的?”

顯然,林粟他們都知道,朝廷早就開始往渤海軍摻沙子了,說不定這次留下的人中,就大部分都是沙子。

對於林粟的話,朱高煦漸漸收起了笑容,頷首道:“你我都知道,但你我都沒辦法,因爲這世道不是我們做主。”

“他們要摻沙子就摻吧,我以真心待真心,若是遭遇辜負,那也是無可奈何。”

朱高煦雖然對林粟這麼說,但他比誰都清楚他那真正的“真心”是什麼。

不是無條件信任,而是深深的利益捆綁。

朱高煦能動用的資源不多,但他可以把手中有限的資源,盡數交到跟隨自己的人手中,這是朝廷所不具備的。

就拿屯田來說,吉林城開出三十萬畝,朱高煦不留一畝在王府賬面,全數發給百姓和兵卒。

若只是獨身,那一年三四畝確實很難打動這些兵卒,但若是拖家帶口呢?

每年十幾畝十幾畝的耕地交到手中,這樣的利益,有誰能夠不心動。

朝廷是有錢,但他們不會捨得砸上百貫錢在一個普通的兵卒身上,而朱高煦敢,這就是他的底氣。

他還在,那吉林城的百姓,每年都將有耕地進賬,而他走了,且不提日後沒有耕地進賬,單單現有的耕地歸屬,就足夠他們鬧起來。

吉林城是衛所,所開墾的田都是軍屯田,朱高煦不認爲南邊的那羣人會願意把幾十萬畝耕地發給百姓,因爲一旦開了這個口子,其它衛所就會效仿,制度就會被破壞,這是他們所不能承受的。

制度和利益決定了一切,朱高煦在吉林城的位置,即便是老朱親自來,在不動用武力的情況下,也難以撼動他。

真心換真心只是說辭,利益牽扯纔是真的……

“不知不覺中,我也變得如此僞善了。”

朱高煦黯然,倒是面對這套說辭的林粟深信不疑。

“殿下放心,末將日後若有機會,一定會報答您的。”

林粟鄭重的說出這句話,朱高煦也拍了拍他後背:“早些回去休息吧,明日與陳昶回安東城,交接手上事宜。”

“那末將走了……”林粟戀戀不捨的起身,在朱高煦的注視下,一步三回頭的離開了郡王府。

倒是在他離開之後片刻,亦失哈便巡了過來。

來到朱高煦身旁,他還張望一番:“殿下,林粟沒來?”

“他剛走。”朱高煦輕笑,同時擡頭看向亦失哈,好奇道:

“瞧着他們一個個的擢升調遷,可曾羨慕?”

“說不羨慕是假的……”亦失哈苦笑着坐下,但坐下後又嘆氣道:“但瞧着他們離開,奴婢心中還是有幾分慶幸的。”

“至少奴婢是王府的掌印太監,旁人不敢要,故此能和殿下在一起一輩子。”

“你這話有些歧義。”朱高煦一臉古怪,亦失哈聞言也忍不住笑出聲來:“王妃聽到,恐怕要懷疑殿下了。”

“你這話……”這回輪到朱高煦無奈了。

不過說實在的,來到大明那麼幾年,他也有過難受的時候,只是當初在南京時沒膽子去十六樓,到了吉林城又沒有閤眼緣的。

好不容易等來了郭琰,結果郭琰的年紀太小,因此朱高煦一直忍着。

他也是人,有的時候也想找個人撒撒野,只是吉林城資源不太好,他想撒野也尋不到好看的。

“水稻都栽種完了吧?”

朱高煦說起了正事,亦失哈也收起笑容,點了點頭:“去年的稻種,經過篩選後育苗,這次插秧了兩萬六千四百二十七畝。”

“除了這些田用作稻田,其餘的地都按照規矩,分別種上了豆子和小麥。”

“明日可以開荒了,按照今年的畜力,起碼能開闢三十幾萬畝河灘地。”

“不過今年開闢完後,中灣的河灘地就都開闢完了,明年估計得去開闢北灣的河灘地了。”

“北灣雖然面積廣袤,但大多都是灌木叢和沼澤,想要開闢那數百萬畝河灘地,恐怕得花幾十年的時間。”

“因此,奴婢想要不乾脆往雞西堡西邊的丘陵開闢旱地。”

吉林城的河灘地是有限的,能開墾做稻田的更是有限,因此朱高煦並沒有覺得吉林城可以全部種水稻。

相比較北灣的情況,開闢哈達嶺西邊的丘陵,顯得更有性價比。

不過開闢那邊的丘陵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地方一馬平川,除了北邊百餘里和南邊三百餘里外的山口,幾乎無險可守。

先前渤海軍數量不多,朱高煦自然不會考慮往西邊開墾,但是眼下渤海軍實力膨脹,入冬前還會有兩千軍戶北上加入他們。

擁有這樣的力量,朱高煦不去找別人麻煩就算好了,根本沒有什麼人敢來找他麻煩。

唯一有能力找他麻煩的哈剌兀,還被朱棣給追殺幾百裡,現在正躲在兀良哈禿城舔舐傷口,無暇東顧。

更何況,過些日子自己收拾了阿臺外蘭,下一個收拾的就是哈剌兀,所以向西開墾荒地,已經沒有了任何阻礙。

這麼一想,朱高煦也對亦失哈說道:“入冬前,你帶人去西邊選一塊地,修建個鎮子。”

“今年我們不賣糧食,屆時許多部落會撐不下去來投靠我們。”

“你先將南邊來的兩千戶一分爲三,一部安排在那個鎮子,另外兩部分別安排在安東城和打下之後的忽喇溫。”

還未出兵,就已經開始規劃城池了,這不是朱高煦自大,而是對自我的清晰認知。

西陽哈部的大部分甲兵,都在大黑山一戰中被俘被滅,但凡阿臺外蘭有實力反攻,他也不會躲到現在。

哈剌兀入寇的時候,是阿臺外蘭奪取安東城最好的時機。

他錯過了,那便再也沒有機會了。

“這次我出征,中間應該不會再回來了,你算好時間,往肇州城準備糧食挽馬,屆時我回來後,便直接乘船一路北上巡邊。”

“箭矢和甲冑兵器,只要我不開口,便不要停下,繼續打造。”

朱高煦在爲未來做準備,他要和遼東都司交手,甲兵就得足夠多才行。

遼東都司的戰兵有四萬多人,除去防守的,起碼能拉出三萬人和自己在曠野交手。

擊垮遼東都司代表什麼,這已經不用過多贅述了,現在的自己只需要一步步走下去就足夠。

想到這裡,朱高煦站了起來,往後宮走去。

亦失哈瞧着他走向後宮,倒是沒有跟隨,只是眼神示意跟隨他而來的兩名淨軍跟上朱高煦。

不久後,他離開了王府,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至於朱高煦,他則是返回了前寢宮,並在這裡見到了挑燈夜讀《邸報》的郭琰。

“您回來了?”

見朱高煦進屋,郭琰放下了手中邸報,兩名婢女也上前爲他寬衣解帶。

由於王府太大,郭琰在城中募了二十個年紀十五六歲的婢女,因此在有人爲朱高煦寬衣解帶的時候,其他婢女已經帶着洗漱的用品一擁而上。

脫下衣服的朱高煦坐在椅子上,看着婢女們爲他脫鞋洗腳,洗臉刷牙。

過了一字時,待什麼都做後,他這才拔下了頭上的木簪,將目光放到了郭琰身上,並隨之移動到《邸報》上。

“都看完了?”朱高煦詢問着,郭琰點了點頭:“已經看第二遍了。”

她臉色有些不太好,朱高煦以爲她是爲了郭英去陝西平叛的事情而擔心,因此安慰道:“外爺去了陝西平叛,這次是和長興侯一起,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能平叛結束了。”

“臣妾不是擔心這個。”聽着朱高煦安慰的話,郭琰笑了出來,並一手放到了《邸報》上。

“臣妾看了看,這次南邊的事情才鬧起來,如今還沒個結果,因此心中有些擔心。”

郭琰擔心這次的南北榜案會牽扯到淮西的舊勳,畢竟前面幾次大案,基本都牽扯到了淮西舊勳。

不過熟知這段歷史的朱高煦卻安慰道:“興許會牽扯出舊案,但不會牽扯到還存世的勳臣們,這點你可以放心。”

“話雖然這麼說……”郭琰有些擔心,沉吟過後與朱高煦對視詢問道:

“殿下,您說這次陛下爲什麼沒有第一時間懲治涉事官員?”

郭琰對於不懂的事情,就詢問朱高煦,因爲她覺得自家殿下好像什麼都懂。

對於她的問題,朱高煦也想了想歷史上的南北榜案結果,然後又想到了當下南京城中老朱可能面對的局面。

似乎是想到了老朱的困境,因此朱高煦靠在了椅子上,雙眼看着前寢宮的天花板,心情複雜道:“這次的案子,恐怕會讓有的人大失所望吧……”

(本章完)

第136章 奴母婢也第354章 伉儷情深第571章 君臨河中第568章 四面胡歌225.第225章 風起雲涌第521章 西方來敵302.第302章 三子欲比高第498章 萬國來朝第590章 後記正德(1)306.第306章 定額之爭第65章 上架感言第547章 雞鶩爭食第581章 日落西斜328.第328章 攻略安南第514章 南楊北王第80章 紫金山下312.第312章 不安分的爹第79章 中元祭日第458章 工業展開第365章 生擒阿魯臺第551章 父析子荷140.第140章 建功立業235.第235章 枕戈待旦第21章 權力遊戲198.第198章 父慈子孝第498章 萬國來朝第364章第415章 戰爭序幕第607章 地府巧言善變朱允炆第572章 河中震動第72章 小鬼難纏第585章 後記宣德(4)第42章 旁敲側擊第61章 校臺比試第567章 甕中之鱉第459章 闔家團圓第64章 募兵之論第8章 徐氏治戎第28章 潛龍在淵第91章 仁官不仁民第535章 各懷鬼胎297.第297章 海貿之爭第105章 匹夫無罪第111章 喜事連連第27章 練兵爲強第426章 瘋狂作死第567章 甕中之鱉149.第149章 洪武二十九年第607章 地府巧言善變朱允炆329.第329章 感情甚篤145.第145章 關外之王196.第196章 窮兵黷武第524章 以一持萬第69章 爺孫和睦152.第152章 姻緣自天降第437章 江左恥辱326.第326章 籌備北征第451章 繁花似錦159.第159章 血戰不退第31章 謠言害人第375章 臥龍鳳雛第481章 日不暇給第126章 百里無鳴第516章 自爆第589章 後記弘治第585章 後記宣德(4)第582章 後記宣德(1)第445章 解縉案308.第308章 父不識子第559章 洪熙之隆第369章 做大明的狗第584章 後記宣德(3)154.第154章 烽火將至178.第178章 得寸進尺216.第216章 龍遊潛水第387章 中亞老四第574章 可汗舞樂303.第303章 替父教子第370章 父子合謀第349章 梟雄終焉第357章 朱家歡樂第597章 後記隆永而終第467章 朝鮮特供第373章 廟堂局勢第73章 平倭論201.第201章 喪子之痛第1章 洪武二十七年第113章 功臣末路第453章 棒雞倭狗第531章 洪熙十二年第338章 朝貢外交體系255.第255章 渡海登陸第462章 孤家寡人294.第294章 相川金礦第537章 蘇州遊行148.第148章 悶聲做事第493章 癸卯貪腐第518章 顏李案第427章 積學有待第123章 北返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