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五耶律大石再也不會回到這裡

一百八十五 耶律大石再也不會回到這裡

會,還是不會呢?

嶽翻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會不會了,嶽翻不怕和金兵戰鬥,在江南這多山多水之地,嶽翻完全有把握讓金兵來多少就死多少,都不用走了,可是如果在北方,嶽翻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難道要去成爲史上第一個和外敵戰鬥而死的穿越者?

好象是這樣的,似乎每一個穿越者都是牛氣沖天,稱王稱霸,戰場上一站一抖虎軀百戰百勝,無論多麼強大的敵人在穿越者面前都是渣渣……而自己……可以嗎?主角光環可以籠罩在自己身上嗎?或者說,自己是主角嗎?

會戰死嗎?會在戰場上被金兵打的全軍覆沒,然後戰死嗎?

自己只有三萬兵馬,不要指望會有別的援軍,那是奢望,自己註定了只能孤軍奮戰,孤軍保衛開封城,孤軍保衛民族的尊嚴,爲此捨棄三萬精銳的生命,捨棄自己的生命,成爲史書上濃墨重彩的一個悲壯的名字,冷冰冰的。

張叔夜不怕戰死,如果自己北上的話,他會陪着自己一起戰死,其他的人也不怕戰死,王輝他們,晁蓋他們,吳用公孫勝也一樣,除了方浩那個混蛋不一定,其他人都不怕,嶽翻很肯定,如果自己抱定了必死之決心,在第二次金兵南下之時北上勤王,未必不能扭轉歷史……

但是,那樣的話,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呢?自己真的有那個必要,有那個需要,去爲了一羣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甚至不是同一個時代的同一個次元的人去死嗎?戰死沙場?爲了皇帝,爲了大宋,爲了這個陌生的世界?

放棄家,放棄父母,放棄兄長,放棄小侄子,放棄最愛的人,放棄最親的人,放棄原先的享受,放棄所有的一切,把自己的性命交出去,爲了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存亡?把漢民族的尊嚴搶回來?!

我真的可以做到這樣偉大的地步嗎?我真的是這樣偉大的人嗎?我真的可以這樣名垂青史嗎?我真的會這樣做嗎?

成爲第一個爲國戰死的穿越者?

嶽翻不由得有些自嘲,突然覺得這樣挺好笑的,自己居然要戰死,自己這樣懦弱愚蠢自私的幾乎急所有人類性格弱點於一身的傢伙居然也要爲國死戰,然後戰死,呵呵呵,則麼會冒出這樣的想法的?嶽翻真的給嚇了一跳,真的,真的是這樣,剛纔真的有那麼一瞬間,嶽翻想要爲國戰死。

因爲在他的意識裡,爲國戰死是一個人最光榮最光輝的死法了,不會有遺憾的,真的不會有遺憾的,如果爲國戰死了,那麼這個人一定沒有遺憾了,太光榮了,太幸福了,可以爲國戰死,可以用這樣光榮的方式告別人世間,真的太好了。

可是……

嶽翻死死的握住了拳頭,指甲刺入了血肉之中,卻渾然感覺不到疼痛,張叔夜的質問徘徊在腦海中揮之不去,張叔夜也站在嶽翻的面前久久凝視着嶽翻,眼中似乎充滿了失望的神情,還有一絲絲的絕望,他已經知道了嶽翻的答案,那個問題他不需要等到嶽翻的回答,他知道了,嶽翻不會北上,不會的。

他怕,他怕戰死,他怕死戰,他知道此去北上一定不會有援軍,有盟友,大宋軍隊衰敗至此,有援軍也是廢的,根本打不過鐵騎,只有戰敗這一條路可以走,甚至是隻有戰死這一條路可以走,張叔夜從來沒把這三萬人的性命放在心裡,因爲他連自己的性命也沒有放在心裡,在他看來,他讀了那麼多年書,做了那麼多年官,過了那麼多年奢華的生活,就一定要報恩。

讀聖賢書是爲了什麼?難道不是爲了報國恩嗎?爲了報國恩,然後治國平天下,在最重要的時候,在需要的時候,爲國而死!

這就是張叔夜的理念,爲此,他不惜以一個不知兵的文人的身份去江南平叛,他不惜以一個柔弱文人的身份北上和兇悍殘忍的北方騎兵戰鬥,他不怕!

但是嶽翻還有些怕!

嶽翻不想這樣,不願意這樣,嶽翻還不想死,他的心理還有自己的親人,有自己重要的人,還有牽掛,還想有未來,他還很年輕,纔剛剛十八歲,還沒到十九歲,他還不想死,他的生命纔剛剛開始,他的人生纔剛剛開始,他還不想死。

他很矛盾,他心裡面,那最光輝的地方,那些被那些偉大的人們所撐住的地方,不斷地告訴他,你應該北上,你應該衛國奮戰,哪怕戰死……可是更多的時候,那個聲音還是在不停的求饒,不停的後退,不停的畏縮……

到底,到底該怎麼辦?

或許,我真的是一個優柔寡斷,而又懦弱膽小的傢伙吧?

嶽翻如此嘲諷着自己。

而張叔夜已經不打算繼續和嶽翻虛與委蛇了,他需要嶽翻給出立刻的,最直接的答案:“鵬展,鵬展,老夫最後問你一次,你是北上,還是不北上?”

嶽翻直直地看着張叔夜,看着張叔夜那掩飾不住的充滿了失望與絕望的眼神,心裡有種想要答應他的衝動,想要答應他,想要和他去北國土地上揮灑熱血,在那裡完成一個男人最偉大也是最熾熱的泵放,去完成一個人最偉大的燃燒,一瞬間,嶽翻幾乎要開口答應了。

話到嘴邊,卻無法說出,就差那麼一點點,就差那麼一點點……

張叔夜無比失望的離去,他或許真的是很失望,非常失望,所以他毫不猶豫地離開了,他沒有向嶽翻討要一兵一卒,也沒有離開過吉州,但是從那一天開始,嶽翻再也沒有看到過張叔夜,張叔夜自己也離不開吉州,沒有皇帝的詔書,地方官員不得擅離職守,這是一個很讓人覺得諷刺的規定。

歷史仍然在向前走,西軍一敗再敗,再也沒有戰鬥力的西軍在林沖魯達捨命斷後的死戰之下,七八萬殘軍終於在劉韐的接應下退出了燕雲十六州的地界,劉韐結合了上次作戰的失利因素,組成了嚴密的軍陣,放過了精疲力竭被打殘的林家軍之後,萬箭齊發,把遼軍追擊部隊打退,接着連續三次擊退遼軍的進攻,直到耶律大石親臨前線。

“最後一次!!!”耶律大石咬着牙,朝着劉韐的位置射出了一支箭,他得到了居庸關急報,金軍坑殺了全部患了瘟疫的士兵,火燒了全部的屍體,強行解決了瘟疫的流行,然後重整旗鼓,發動了對居庸關的猛攻,他們已經沒有時間了。

耶律大石最終還是離開了,沒有進攻宋土。

劉韐手握着耶律大石的親筆信,久久無法言語——今射一時之利,棄百年之好,結豺狼之鄰,基他日之禍,謂爲得計,可乎?

良久,劉韐朝着耶律大石率軍離開的方向拜了一拜,揮軍離開,臨走之際,劉韐轉身回望了一次耶律大石離開的地方,卻猛然有了一種奇怪的直覺——耶律大石再也不會出現在這裡,下一次出現在這裡的,從北方呼嘯而來的,會是女真人!把遼軍打的潰不成軍的女真軍隊!

一百三十六方浩終於堅定了決心四十八真心話下三百七十二目標光復長城西段二二百九十決戰的號角已經吹響三百六十七西軍渴望更激烈的戰爭二百九十五天爐蓋頂三二百五十八所以嶽翻從來都不是英雄二百七十一不出預料吳乞買準備發動第三次戰役三百六十二一個普通人的穿越所帶來的一百七十六也許這裡纔是天堂二百五十四一切似乎又有了新的希望一百二十二嶽翻不需要曾經的自己十二那麼只有朝西北望去三百四十四壯哉魯達壯哉大宋十五二百六十一場談話讓嶽翻了解了兩個人一百六十二然而命運的步伐不會停止一百四十九然後罪惡向廬陵城進擊二十一而我選擇了逃避三百二十九顯然嶽翻的預測是對的三百零三歡呼吧大宋五六十三因此我需要他們一百五十七雖然嶽翻想要的是安寧一百一十六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五三百六十趙桓的託孤十分突然三百八十三政變進行時二一百二十四嶽翻邁出了計劃中的第一步一百九十人們依然不知道厄運即將來臨九十八目前他們都只是爲自己而戰二百四十二所以這是我最後的戰鬥十三十緩緩轉動的命運之輪下三百零八這是趙桓的榮耀時刻更是大宋的榮耀時刻二百二十四然後贖罪開始一百零二另一邊方臘是真的要昏倒了九同時他們也是魔鬼三百二十四看起來趙桓對李綱產生了不滿七十七於是石寶也做好了準備二百六十七不知爲何李彥仙始終堅持自己的本心二一百三十六方浩終於堅定了決心三百四十二壯哉魯達壯哉大宋十三一百八十七大宋的生命開始倒數計時二三十六戰鬥啊嶽翻一三十緩緩轉動的命運之輪下六十七於是我承諾了六十一可是這是有風險的七十七於是石寶也做好了準備三百二十一回家四二百七十七完顏婁室已經做好了準備一百三十六方浩終於堅定了決心十他們順從於四十四於是鳳凰涅磐下二百四十九心未死國未亡二二百零三這裡盛產英雄也盛產小人一百零八嶽翻知道方臘已經缺糧了三百八十李乾順的命運顯然並不是太好七十我說殺一百六十八因爲誰都不會一成不變二百五十六吳乞買很有殺人的衝動二百四十七嶽翻對得起那四個字五一百零六他們都不知道嶽翻想做什麼九十三並且譚稹並沒有隱瞞什麼三百一十一看起來嶽翻的確適合做宰相二百六十二這一次嶽翻絕對要成功三百六十二一個普通人的穿越所帶來的二百八十四狂風暴雨敲打着宗澤脆弱的防線二百五十四一切似乎又有了新的希望六有人具有勇氣一百九十九危急關頭李綱扛起了重擔二百八十宗澤開始了自己的行動一百一十六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五三百五十七張浚從沒忘記自己的諾言二百四十三嶽翻對得起那四個字一二百六十一場談話讓嶽翻了解了兩個人二百七十七完顏婁室已經做好了準備三百一十五所以嶽翻這樣作出決定十八咬着牙林沖下定決心七十六爲什麼他們執迷於青史留名二百一十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二百零四英雄在流血小人在苟且七十七於是石寶也做好了準備一百零三方臘感受到了深深的恐懼七可是大多數人沒有勇氣十七那道光彩叫做魯達二百四十八心未死國未亡一二百三十五所以這是我最後的戰鬥三三百五十七張浚從沒忘記自己的諾言二十三如果可以我希望他能幫我二十所以說魯達不笨一百三十七嶽翻我還等着你拯救我呢二百八十五宗欣絕對不會退縮二百九十決戰的號角已經吹響三百五十八廉頗老矣尚能賣萌二百零八岳飛誓要收復自己的家鄉一百一十七方臘的覆亡只是時間問題六有人具有勇氣二百八十四狂風暴雨敲打着宗澤脆弱的防線三百零五這是漢人二百年的夢想一二百二十一我來此就是爲了一死一百六十六所以這一切都是有緣由的三十九戰鬥啊嶽翻四三隻是這齣戲不是喜劇